“小组长”发挥“大作用” ——记咸安区汀泗桥镇人大代表、黄荆塘村八组组长熊荣华
来源: | 编辑:rdxianan | 发布时间: 2023-08-18 | 11219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脏乱差的穷村湾到山清水秀的网红打卡地,从负债到组集体经济60余万元。环境越来越好,口袋越来越鼓。短短几年时间,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八组实现了完美“逆袭”。

  村民们都说,黄荆塘村八组能有今天,要感谢汀泗桥镇人大代表、黄荆塘村八组组长熊荣华。

  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熊荣华15年来扎根基层一线,始终秉承“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带领村民巧借山水,走出了一条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不断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改善人居环境】

  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八组雷家庄位于107国道旁。全组30户均是外来户,分别来自湖北、湖南和四川。

  曾经的八组以脏、乱、差“闻名”。黄荆塘村16个小组中,八组最穷。村里各项评比排名,八组常常垫底。

  改变始于2008年。镇、村干部找到回乡创业的熊荣华,希望他牵头改变组里的现状。

  “当初,我们这个村湾太落后了!路都没有一条,村民出行还要找别的组借路走。”熊荣华回忆道。组里的现状,让土生土长的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当时,熊荣华正在承包水库养鱼,经济收入可观。他毅然挺身而出,决定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刚接手,组里矛盾纠纷多,熊荣华先找来组里的6名党员开了党员会议。“组里的事,党员要积极带头,只有思想统一了,才能谈发展。”熊荣华说,只有党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组里参与的群众才会越来越多。

  那段时间,熊荣华白天走访群众,晚上召开村湾夜话。村民问熊荣华:“我们现在没有钱,能干什么呢?”熊荣华回答村民:“打扫卫生不要钱,我们就先干这不花钱的事。”

  熊荣华上任后第一步就从环境卫生整治抓起。他号召发动村民从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干起,制定“组规民约”,党员带头,引导村民进行卫生大扫除,自觉、自主、自发清理杂草、垃圾,搞好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熊荣华事事坚持亲力亲为,不怕脏、不怕累,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有了困难更是第一个冲上去。通过全组村民的不懈努力,村湾发生巨大改变,路变得宽敞干净、房前屋后绿树环绕、水塘变得清澈、公共区域变得整洁。

  2015年,八组被评为全省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示范点,获得了10万元奖金。随后,又被评为咸宁市“最清洁村湾”。

  人居环境整治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村民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美丽村湾的建设中来,积极地对村湾环境进行看管和维护。目前,八组通过制定“组规民约”,设立“红黄榜”,每周组织一次家庭卫生大扫除,每月组织一次全组卫生大整治,月底进行检查、评比、奖惩,村民文明素质得到极大提升,村湾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不少村民由衷地说:“我们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有山、有水、空气又好,真是比城里住得还舒服。”


  【发展特色产业】

  2010年,在熊荣华的号召下,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筹资修通了组级道路,2013年完成道路硬化,2015年抓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和高标准农田改造契机,主动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对组里农田重新进行规划改造,组级道路进一步优化,出行更加便捷。

  环境变好了,路也修通了。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黄荆塘村八组下一步该怎样走,如何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成了熊荣华每天思考的问题。

  黄荆塘村八组共有水田322亩、山林434亩。由于传统散种散养效益低,几乎所有青壮劳力都外出务工,每年有60%的田地撂荒、山林闲置。

  一方面群众增收无门,一方面田地撂荒闲置。熊荣华考虑再三,认为只有将全组土地流转整合在一起发展产业,才能提高土地效益,让群众有稳定增收的渠道。于是,他和组里6名党员召集户主开会,商量将全组山林、水田一亩算一股量化到户,公路和房前屋后闲田折算公益股,由组里牵头成立合作社统一经营。

  2018年,黄荆塘村八组挂牌成立咸宁市首家组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组织村民以土地入股,统一交由合作社进行经营管理,村民每年除固定土地流转金收入外,还可以享受合作社盈余收益分配,真正实现了“土地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目标。

  “2019年,合作社实现了‘开门红’,赚了8万,不仅退还了村民本金,还有盈余。去年,合作社产值达58万元,利润接近30万元。”熊荣华自豪地说。

  农村种养殖风险高,熊荣华曾在汀泗桥镇畜牧兽医站工作过10余年,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经营得红红火火:依托组内竹林资源,建设300亩养鸡基地,散养5000余只土鸡;依托黄荆塘村茶叶产业优势,将组内闲置坡地建成133亩有机茶园,在茶园内放养土鸡和山羊,实现种养结合;依托组内连片水田,建设200亩水稻油菜间作基地,每年出产稻谷20万斤、菜籽3万斤。

  “我现在干什么大家都跟着干,生怕我把他们落下。”熊荣华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在发展中不断调整方向。林下养鸡、有机茶园、小龙虾养殖……村民有了收益后,种养殖积极性极高,主动跟着熊荣华干,干什么事情都齐心协力。


  【助力富民增收】

  产业的问题解决了,销路如何打开?熊荣华创新提出了“人人都是业务员,人人都是销售员”的想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熊荣华说,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土地村民一年有400元固定租金。年底按股分红,在合作社务工每个月还有工资。村民除了入股分红还有销售分红,销售一只土鸡或一提鸡蛋,还可提成20元。仅去年一年就销售土鸡、鸡蛋7000份。村民年均收入达到了3万以上。

  “合作社过年还给组里的村民分猪肉、分米、分油。回乡过年的村民几乎不需要备年货。”熊荣华说,如今,组里的经济状况全村排第一,各种福利也让村民幸福感满满。

  从最开始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小有成绩,八组的今天是熊荣华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自担任组长以来,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特色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组里4次组长换届选举,熊荣华每次都是全票当选。在熊荣华看来,要做村民信服的带头人,做事必须公平公正,怀着公心,才能把大家凝聚到一起来。

  “无论组里什么事,都摆到桌面上来说。”熊荣华说,组长只管事,不管钱、不管账。组委会、监事会和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共同议事,经过共同决议后才可动用组级资金。每项产业的合作经营模式和分红模式均由组内村民共同商议决定。通过创新治理方式,保证了组内各项事务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八组集体经济壮大后,每年除去分红、留足发展周转资金外,其余资金用来改善基础设施。熊荣华说,“今年,组级经济有望冲击100万元,由村湾合作社兜底,拿出部分盈利打造一个‘共享食堂’,可以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更多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