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蝶变路上的“领头雁”——记咸安区人大代表、咸安区高桥镇高桥村党支部书记黄胜柏
来源: | 编辑:rdxianan | 发布时间: 2023-04-07 | 11015 次浏览 | 分享到:

提到油菜花的网红打卡点,高桥乡村客厅一定榜上有名。今年3月,高桥乡村客厅200余亩油菜花竞相开放,金灿灿的油菜花、蜿蜒的河流与美丽的村庄交相辉映。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看到家乡从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华丽蝶变为网红旅游村,咸安区人大代表、咸安区高桥镇高桥村党支部书记黄胜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作为人大代表,就要多想办法,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为乡亲们增收助力。”


【谋发展 促共富】

高桥村是咸安区高桥镇政府所在地,位于高桥镇镇中心,全村 17个村民小组,23个村湾,3000余人。由于地处山区乡镇,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

“高桥是我家乡,我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作为一名党员,在父老乡亲需要我时,我有责任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1年,黄胜柏毅然放弃了在武汉经营多年如日中天的生意,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家乡,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成功当选为高桥村党支部书记。

在黄胜柏的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统筹谋划,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走进现在的高桥村,村组道路平坦、干净、整洁,白墙红瓦的房屋沿路而立,蔬菜大棚满目翠绿、郁郁葱葱,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黄胜柏总是说,“人大代表就是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当好群众‘代言人’。”作为咸安区人大代表的黄胜柏3次提出关于解决高桥村街道淹水及加快加大发展旅游景点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将高桥乡村客厅项目列入咸安区乡村振兴旅游示范点。

2021年底,高桥乡村客厅项目开始规划,投入债券资金7000多万元,彻底解决了高桥村街道淹水问题,建成景观渠、分洪渠,打造高标准农田150亩、采摘园50多亩,流转村民土地200余亩。

乡村客厅项目主要围绕记忆老街、沿河环线、相遇稻田三大主题特色旅游体验路线,打造高桥之光、大地稻禾、小村客厅、农SHOW剧场、老街博物馆、蜜堂民宿、溪畔营地、乡旅课堂、生态农庄9个标志性场景。其中一期工程于2022年3月份启动,目前已完成高桥之光、大地稻禾、瞭望塔、分洪渠及三座景观桥、小村客厅、项目区岸线整治、儿童乐园、消力池、取水点上移、项目周边人居环境整治等十项工程建设,正在施工的有小村客厅内部布局装饰、停车场建设,预计2023年6月将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

乡村客厅旅游景区吸引人流进入集镇,带动旅游线路周边农家乐、民宿、商超、酒店、农特产品售卖等,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收”。


【解难题 暖民心】

“做群众工作没有什么技巧,不管群众脾气有多大,不管群众有没有道理,只要我们肯听他们倾诉,及时解决他们的诉求,就没有干不成的事。”黄胜柏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有一套秘诀。

在乡村客厅项目规划征地拆迁时,刚开始一些村民不理解、不支持。黄胜柏召开8场群众会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地给村民讲解项目对于地方发展的重要性。他还多次到武汉、咸宁城区给有土地所有权的村民做思想工作。经过村“两委”的不懈努力,村民们从不支持到全部支持,土地流转工作圆满完成。

“村支书只要想干事,总有干不完的事。”黄胜柏一直把如何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带领群众早日走上致富之路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自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他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偏远闭塞的小山村涌动着蓬勃活力。

以前,高桥村农户种植分散零落,不成规模,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面对这一现状,黄胜柏凭借以前在外经商的经历,把一批有觉悟、有经营头脑的党员以及致富带头人充实进村班子,依托优势资源和村情实际,通过党建引领、龙头带动、资金整合等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奏响了强村富民的新乐章。

黄胜柏还大力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依托田园综合体,以企业参与、城乡元素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积极打造美丽村湾和休闲旅游名村。采摘、生态观光、农家乐、休闲体验,成了高桥一道亮丽的风景,高桥村许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去年夏天,高桥网红河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消暑,不仅解决了村里的淹水问题,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享受到了旅游红利的附近采摘园老板游亚平对黄胜柏说:“真是要感谢你,我们采摘园一天的收入达到了6万元。”

黄胜柏还非常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高桥福利院刘昌华老人去世,黄胜柏为老人垫付了7000余元安葬费,并召集老人的亲人为老人送行。村民阮艺骑电动车发生车祸,在武汉治疗花了50多万元。由于赔付不到位,无奈之下,其子女准备卖房筹钱。得知情况后,黄胜柏帮阮艺申请司法救助,去年底2万元救助款到位,解决了阮艺一家的燃眉之急。去年夏天,黄胜柏在下组走访时,在张家畈偶遇90多岁的毛婆婆中暑晕倒在路边。他二话没说,抱起毛婆婆,开车将她送到高桥镇卫生院,并电话联系毛婆婆家人迅速赶到医院。由于送医及时,毛婆婆转危为安,他的儿子对黄胜柏感激不尽。

2021年,在高桥村换届选举大会上,70多岁的刘纯海老人站起来大声说道:“这辈子没看到过这么好的村支书,我还选黄支书!”黄胜柏把老百姓当做家人,把百姓的事儿当做自己的事儿。老百姓都看到眼里,记在心里。


【听民声 干实事】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黄胜柏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将这份深情与人大代表的使命和职责融合在一起,把更好地为群众代言、谋福利,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他主动参加人大组织的学习培训和代表活动,不断促进自身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建言献策。

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高桥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给村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黄胜柏提出了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等建议,他还多方奔走,积极联系交通等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对全村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拓宽,改善了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

在大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黄胜柏还将重点放在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上,通过联系市文化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建起了村公共文化室,添置了健身器材,建起了居家养老院、文化广场和全区首家村级电子图书阅览室。

为当好群众“代言人”,黄胜柏经常到群众中搜集意见,了解情况,以促进自己所提的建议更具代表性。高桥村桥多路窄,承担该村村民出行的主要道路如今已不能适应居民的出行需求,经常出现交通堵塞的问题,特别是遇到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更是堵得厉害。黄胜柏提出了拓宽高桥村主要道路,缓解村民出行难的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高桥街道淹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老百姓。每年汛期,洪水侵袭,老百姓苦不堪言,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去年,黄胜柏提出了借助打造乡村客厅项目契机,从大堰口至老造纸厂处开挖内河分流,把内河堤建成景观带,堤面实行美化、亮化、绿化的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在天然林保护工作中,黄胜柏提出马尾松树的保护和繁育,得到区林业部门高度重视,并在高桥村打造示范点,大大提高了马尾松繁育,真正实现了绿色健康发展。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在为民履职的征程中,黄胜柏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又坚定地向前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