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三十五次会议公报、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公报(总第108号)
来源: | 编辑:rdxianan | 发布时间: 2021-02-07 | 55183 次浏览 | 分享到:

咸宁市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编印   2021年1月   第1号(总号108)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议程………………………1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一)……………………………………………2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二)……………………………………………3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出席人员名单……………4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议程………………………5

关于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变动及资格审查情况的报告…………………6

关于咸安区五届人大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7

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执行“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
情况的报告
……………………………………………………………………区发改局13

关于召开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18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19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议程…………………………………………20

政府工作报告……………………………………………………………………魏朝东21

关于《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草案)》的说明……………………………………………………………区发改局48

关于咸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
………………………区发改局56

关于咸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区财政局68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陈恢根77

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张忠波87

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陈先明96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咸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104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纲要的决议…………………………………………105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咸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106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咸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
的决议
……………………………………………………………………………107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108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109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110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告………………………………………111

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李文波112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四次会议议程

2020年12月29日

1.补选咸宁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确认个别区人大代表资格终止。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根据中共咸宁市委组织部的提名通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9日依法补选张士军、陈先明、朱大浩、邹威、应杨林、陈琪琪、范晓霞为咸宁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特此公告。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由咸安区经贸系统第一选区选出的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郑俊同志,于2020年12月17日因病不幸去世,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对郑俊同志的去世表示哀悼,郑俊的代表资格自然终止。

特此公告。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0年12月29日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四次会议出席人员名单

出 席:

陈恢根          章成才          吴长勇    周大勇    毛晓光

     周亚钦    樊向红    周益民    黄显志          张绪华

李云钊    余志前    余国华          杨大平    鲁艳萍          
朱辉煌    徐一钊    万名炎    范五林    洪声科    张娟文    袁方珍   
王红波    陈振中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五次会议议程

2021年1月11日

1.审议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变动及资格审查情况的报告;

2.听取和审议咸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咸安区五届人大次会议以来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3.听取咸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咸安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执行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情况的报告;

4.通过关于召开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草案);

5.审议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有关文件(草案)。

关于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变动及资格审查情况的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232名。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实有代表231名,缺额1名。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因辞职被接受、因病去世等情况,区人大常委会已确认张池林、镇常植、郑俊等3位同志的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终止。

2021年1月8日,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双溪桥镇第六选区、向阳湖镇第五选区分别依法补选了吴清平、陈先明为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经区五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当选代表符合宪法、法律规定的代表的基本条件,补选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2名代表的当选有效。

目前,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代表230名,缺额2名。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2021年1月11日


关于咸安区五届人大
次会议以来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咸安区人民政府

一、区五届人大次会议建议的办理情况

区五届人大次会议交由区政府系统办理的代表建议共70件,占代表建议总数的94.6%。其中:社会经济方面12件,占承办总数的17.1%三农发展方面16件,占承办总数的22.9%;城建环资方面14件,占承办总数的20%;教科文卫体方面12件,占承办总数的17.1%;社会事务方面16件,占承办总数的22.9%经过登记、分类和认真研究,这些建议分别交由62家单位承办。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经区政府系统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所有人大代表建议均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办理工作,建议办复率、规范化率、见面率、满意达到了100%

(一)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建议办理情况此类建议共22件,占承办总数的31.4%。这部分建议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反映基层实际和群众诉求,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对政府科学决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各承办单位认真研究,抓紧落实,均已解决或基本解决。如谢娟英代表提出的《关于疫后恢复企业生产的建议》(第055号)。积极帮助企业疫后恢复生产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我区多措并举,全力抓好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一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员工个人防护意识。实行健康每日汇报制度,编写印发了500本《咸安区企业复工工作指南》和《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指导手册》,印发了300份《致咸安区企业家朋友的一封信》,落实复工复产企业“一对一”驻企特派员制度与鑫宝利无纺布、国药控股等本地疫情防控物资生产、销售企业联系帮助乡镇复工复产企业解决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需求。二是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资金周转难、工人工资发放难等问题积极协调银行,为企业加大小微、涉农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争取贷款、下调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金融服务,切实保障重点企业资金供给纾解企业还款压力在疫情期间累计为咸安区各类企业新发放贷款11.94亿元累计延期、续贷、展期贷款18. 48亿元。三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经常性进行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扎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压实主体责任,在全区全覆盖落实了“分级负责,分片包保”责任落实和“两书”机制,确保每家企业都有领导干部包保强化执法检查宣传教育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进一步提升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建议办理情况此类建议共30件,占承办总数的42.9%。这部分建议涉及面较广、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需要持续推进,各承办单位从自身职能出发,积极制定计划,明确工作措施,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如何柏胜吕文清代表提出的《关于发展咸宁竹产业的建议》(第062号)。我区是全省楠竹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百亿竹产业”决策部署,下大力气全面提升竹产业发展水平,把竹产业建成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推上一个新台阶。一继续加快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道路、电力、通信、灌溉等设施建设。二是继续抓好技术培训,聘请省、市专家授课,传授竹林培育采伐技术等,提高竹农经营水平,从而提高竹林质量。三加大扶持力度。近三年,我区已落实各种竹产业项目资金2320万元,主要用于竹产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竹林砂石路建设和竹林抚育。“十四五”期间,我区将继续加大对竹产业支持力度,积极向省林业局争取生态文明专项资金以及中央和省级加工贴息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咸安竹循环产业园为依托,积极引进竹材用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落户咸安,逐步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五是积极向市政府提议组建咸宁市竹产业协会,帮助推广新技术、新产品调配市内各企业经营动态、原材料,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等。六新建竹木流通市场,综合考虑市场、物流等各方面因素,我区计划“十四五”期间建设一个竹木大市场,为周边乡镇林农生产的竹、木及加工产品提供交易场所。七鼓励竹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积极帮助竹加工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强联系,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同时对竹加工企业新研发出的产品给予支持。

(三)目前受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留待以后解决的建议办理情况这类建议共有18件,占承办总数的25.7%。这部分建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客观条件限制,现阶段难以解决。如余利华代表提出的《关于配备村级文化辅导员的建议》(第016号)。为全区各村配备兼职文化辅导员,有利于文化设备的管理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但是也是一个需要多方协调、人力财力投入的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压缩一般性支出,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民生福祉,实现节用裕民。在此前提下,很难一揽子解决为各村配备兼职文化辅导员的问题,为此,我们将先行完善村(社区)固定资产登记、保管、领用、归还制度,由村社区原有固定资产保管负责人建立相应的文化资产台账规范管理,等到合适时机,再来逐步落实兼职文化辅导员的人员和管理机制管理经费、人员工资等问题,最终实现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名兼职文化辅导员管理各村社区的文化设备设施,协调组织各项公共文化活动。

二、办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强化担当,办理力度大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将建议办理工作与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一是领导推动抓落实。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建议的办理工作,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对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精准扶贫、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突出问题,现场督办,切实解决了一批实际难题。如钱宏明、黄宏胜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第022号),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乡村振兴有关工作,10月21日区委副书记、区长魏朝东及副区长陈伟就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督办,实地查看了陈家沟乡村振兴项目进展情况,要求通过深耕细作,以工匠精神打磨精品工程,全面推进我区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进度。二是深入研究抓落实。区人大交办建议后,区政府立即召开2020年全区建议交办会,迅速安排部署落实责任分解,切实做到“责任、措施、质量”三落实。明确分管副区长亲自推进、亲自督办、亲自协调,对事关全区的事项,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力求交办建议最大程度得到落实。三是统筹推进抓落实区政府成立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建议办理对事关全局、政策性强、意义重大的建议,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分管领导主持办理。如刘莉代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新建区文体中心房屋使用效果的建议》(第063号),区委副书记、区长魏朝东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文体中心建设协调指挥部指挥长郑奇明到区文体中心项目现场进行了调研督办,对新建文体中心有关设计规划提出了建议,由区文旅局组织规划、发改等部门进行会商,进一步优化设计,合理布局,更好地发挥新建区文体中心的作用,目前该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细化要求,办理思路清一是转变作风,务实办理。把办理工作从“办文”转到“办事”上来,从大局出发,克服各种困难,坚决杜绝“绕弯弯”“被满意”等情况。对答复承诺解决的,坚决兑现解决,绝不开“空头支票”。对已列入规划,承诺条件成熟后要落实的事项,跟踪到底,及时通报办理进度。二是注重督办,高效办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与承办单位负责人、经办人的常态联系制度,督促各承办单位加快办理工作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同志亲自抓督办落实的工作机制,对代表高度关注、事关全局的建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督办,包干负责到底;进一步健全完善督办机制,加强与人大常委会代工委和新闻媒体的联系,全程掌握办理动态,并于9月初开展了联合督办。三是严格考核,严肃办理。继续将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全区年度责任目标绩效考评,从机制上确保建议办理工作落到实处。2020年全区所有单位均在办理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了人大建议的办复工作。四是网上公开,依法办理。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不涉密的人大建议答复全文,依法依规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等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开,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的监督。

(三)优化对接,办理效果好对交办的建议,我们在办理过程中坚持做好全过程沟通,各承办单位与人大代表保持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按照“先协商,后答复”的原则,办前主动走访,全面了解代表的具体想法;办中保持联系,探讨交流解决对策,会商办理落实的方法和途径;办后征询意见,听取代表反馈的意见提高办理工作满意率。通过充分沟通与交流,不仅赢得了人大代表的满意,更赢得了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0年,在区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支持、监督下,区政府系统较好地完成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与代表们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少数单位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少数单位存在应付思想,怕麻烦、怕困难,真正解决代表所提出问题力度不大。二是办理效果有待提高。部分涉及规划、人员配备等领域建议因受当前客观条件限制,暂时无法有效落实;个别单位建议办理工作缺乏有力措施和方法,用老旧思维,走固定程序,导致办理效果不佳。三是沟通对接有待增进。部分承办部门之间对接不畅,与人大代表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办理效果不够显著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办理代表建议是区政府一项重要的法定职责,是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办理工作水平,不断探索建议办理工作新机制,以更加认真严谨的态度,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全面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推动区政府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于
“十三五”规划纲要执行及“十四五”规划和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情况的报告

咸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陈清淦

一、“十三五”规划纲要执行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同时也是咸安区发展极为不平凡的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带领全区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一是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48.85亿元攀升至2019年的381.77亿元,年均增长8.41%。人均GDP突破7万元。二是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19年的8.08:46.42:45.50,与2015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94和2.9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粮食、油料、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形成了以苎麻纺织、现代森工、机电制造、防腐橡胶、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为主的7大支柱产业,其中,机电制造、苎麻纺织、现代森工列入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三是转型发展激发新活力。188项重大改革事项深入实施。河湖库长制全面推行,党政机构改革圆满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出台首个政务服务地方标准,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改革试点通过验收。四是城乡面貌展现新颜值。成功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区内“30分钟交通圈”构建形成,主城区防洪标准提升为50年一遇,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美丽乡村逐步建成。五是攻坚战役取得新发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生态环境大改善,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六是民生事业开创新局面。“大班额”得到有效缓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区、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平安咸安建设深入推进,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二、“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

我区高度重视《纲要》的编制工作,进行精心组织安排。2020年6月印发了《咸安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工作阶段和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等,并成立了咸安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1.深入调查研究。为充分收集一手资料,我们深入各乡镇办场,区直各单位进行了调研座谈。同时,结合全市“六大”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全区收集各类调研报告100多篇,对所有调研成果进行了梳理,整理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136条并予以吸纳。

2.做好衔接对接。我们多次与省、市发改委进行衔接对接,与国家、湖北省、咸宁市“十四五”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相衔接,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提出的目标和举措能够顺应发展趋势、引领发展方向。

3.精心组织规划纲要起草工作。9月初,我们派出了编制专班工作人员到浙江大学参加了咸宁市“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研讨班的学习。通过招标选定了湖北臻诚合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编制机构,聘请了武汉大学5名专家教授组建编制专班,开展《纲要》起草工作。在深入研究“十四五”时期全国全省全市发展目标要求和战略重点基础上,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摹画咸安未来五年及到2035的发展。

4.广泛征求意见。为保证《纲要》质量,充分发扬民主、开门问策。《纲要》草稿3次征求各相关单位和所有乡镇意见,2次上区政府常务会讨论,1次上区委务虚会讨论,还专门组织了老干部、企业家、“两代表一委员”、党外人士等代表进行座谈,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先后进行了12次大的修订。

目前的《纲要》(送审稿)分为15章。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部分,主要总结“十三五”时期咸安发展成就、经验启示,分析“十四五”时期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总体布局。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四章到第十四章部分,分领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覆盖了全区各部门、乡镇的方方面面。明确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突出资源优势、聚焦转型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环境、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增进民生福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深层次改革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任务。第三板块是规划实施保障,确保“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十四五”发展目标、定位、布局、重点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武咸同城”优势,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突出“市区引领”,努力建成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推动咸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区经济总量跨越500亿元大关,年均递增7%以上。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农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力争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区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涉及经济发展、创新能力、民生就业、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五大类,共25个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9个,预期性指标16个,指标基本上是与市里一致,部分高于市里。

2.发展定位。深刻领会“立足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培植主导产业”的重要论述,加快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服务业以及融合型特色产业发展,立足生态优势,以桂花、楠竹、苎麻、茶叶等咸安林特资源为基础,形成桂竹麻茶四大特色产业增长极。持续推进动能转型、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转型以及经济区域转型,通过“四个转型”,打造县域转型发展示范区、鄂南创新创业中心。依托“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愿景,锚固自然生态山水底色,彰显生态价值,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推动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功能融合与价值叠加,构建“特色经济+智慧经济+生态公园”的城市发展新体系,市区一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国桂花城”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3.总体布局。紧扣“武咸同城、市区引领、两带驱动、全域推进”市域发展布局,建设“市区引领、三带驱动、全域推进”咸安板块,推动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增强城市发展后劲,打造经济活力满满、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彰显的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奋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融合,着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持“市区一体、共同发展”,强化市区利益共同体意识,依托咸安作为咸宁市中心城区的优势地位,充分发挥市区一体化发展对全区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实施“三带驱动”,打造沿江绿色发展示范带、幕阜山特色产业带和淦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围绕咸安经济开发区、绿色农业开发区、咸安商贸物流区、大健康产业先导区和向阳湖中国文创产业聚集区,强化“全域推进”,推进区域一二三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4.重点产业。做优做强四大特色产业。立足咸安区桂花、楠竹、苎麻、茶等特色资源优势,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山地自然优势,建设桂竹麻茶产业原料基地。依托以玖龙高端造纸、精华纺织等重点项目为龙头,着力补链延链强链,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依托真奥、健翔等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构建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打造百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招商引资敏实企业的机会,加强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品质,打造百亿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壮大以电子信息为主的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开展现代化产业园创建,加速新产品开发,承接武汉“光谷”信息产业的辐射。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强力打造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产业。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会议要求,进一步对《纲要》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提请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


关于召开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

 

2021年1月11日咸安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

区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定于2021年1月17日—1月19日在咸宁碧桂园凤凰温泉酒店召开,会期三天(含报到时间),建议会议的议程为:

一、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区长魏朝东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二、审查和批准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审查和批准咸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四、审查和批准咸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区级预算;

五、听取和审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恢根关于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六、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法院院长张忠波关于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七、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先明关于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八、选举事项;

九、其他。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五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

出 席:

陈恢根          章成才          吴长勇    周大勇    毛晓光

     周亚钦    樊向红    周益民    黄显志          张绪华    
李云钊    余志前    余国华          杨大平    鲁艳萍          
朱辉煌    徐一钊    万名炎    范五林    洪声科    张娟文    袁方珍    
王红波      

列 席:

周和平    张忠波    陈先明          陈清淦          彭元其  

刘政华    黄海晏    周巧荣    陈四清    贾光涛    施继伟    周友才

陈会珍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2021年1月17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一、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区长魏朝东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二、审查和批准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审查和批准咸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四、审查和批准咸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区级预算;

五、听取和审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恢根关于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六、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法院院长张忠波关于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七、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先明关于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八、选举事项;

九、其他。


——2021年1月18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魏朝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咸安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同时也是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奋力打赢了战疫、战洪、战贫三场硬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改造定点救治医院,采取“硬核”管控措施,用一个月时间遏制疫情蔓延;用两个月时间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用三个月时间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77名云南援咸医护人员用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苍生,守护了咸安1504平方公里的热土,来时雨雪霏霏,去时泪洒全城!63万咸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用坚韧和奉献燃起一把火、撑起一片天,换来疫去春来、山河无恙!全区报告病例311例,治愈出院307人,治愈率98.71%。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获全国抗疫先进集体荣誉。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落细常态监测、“人物地”同防、多点触发等防控举措,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二)防汛救灾取得重大胜利。面对超长梅雨期、超历史记录降雨量、超标准水情工情,在外洪和内涝双重夹击下,坚持“防抗救”相结合,坚持“一日三会商”,构建“一办八组”战时指挥运转体制,形成涵盖江河堤防、库渠塘堰、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的责任闭环。组建党员突击队、民兵突击队、应急救援武警官兵3个梯队抢险主力军,营救被困人员1185人,转移安置25069人,有效应对“6.23”“7.05”等强降雨灾害严重冲击,实现不倒一堤、不溃一坝、不死一人、无一人因灾返贫致贫,有力维护了江河湖库安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落实中央和省专项扶贫资金2412万元,实施扶贫项目61个。组织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1.8万人,有务工意愿的全部实现务工就业。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县域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2.73%,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达到80.43%。向6424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330.8万元。采购扶贫产品和脱贫户自产产品1.84亿元,有效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难题。符合条件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发放政策兜底资金7661万元。扶贫领域巡视巡察、脱贫成效考核、大排查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四)疫后重振成效显著。积极对接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1.3亿元。精准出台6条区级惠企政策,严格落实各项纾困惠企政策,新增减税降费2亿元,新发放企业贷款16.36亿元,延期、续贷、展期22.2亿元。新签约项目159个,协议投资额137.86亿元。集中开工项目64个,总投资199.5亿元。2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85%。谋划实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项目256个,总投资1806.35亿元。抢抓全省新一轮水利补短板机遇,策划13个防洪补短板项目,总投资19.42亿元,挤进省项目库纳入省级三年计划。向重点企业派驻109名驻企特派员。新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区经开融资担保公司。新增规上企业12家、上云企业200家、新四板挂牌企业14家。真奥药业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真奥金银花口服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粮食产量22.04万吨,蔬菜产量40万吨,生猪出栏42.95万头。整合2000家商贸服务类企业、门店,组建桂乡商圈联盟,实行消费积分抵现,开展“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咸宁人游咸安”“香城之夜直播”活动,促进消费回补。

(五)改革创新亮点纷呈。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区级许可事项2项、证明事项83项。人社、医保窗口成建制进驻区政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税务”“不动产登记+水电气”实现一窗通办、一次办好。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地方标准,被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实行企业开办“210”标准,新增市场主体8286户。围绕赋权、明责、减负、增效,制定赋权承接、综合执法、双向派单等13个配套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重启运作区交建投、凤凰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香城文创空间完成提档升级,入孵企业94家,获评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实现由传统人海战术向智慧化监管转变,在万达广场打造全市首家智慧监管示范商圈。盛通白水畈萝卜基地获评省级星创天地,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获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六)城乡品质日益提升。坚持以创文固卫、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为契机,秉持“精细、精致、精心”的理念,着力提升城乡功能品质。完成65个老旧小区改造、29条背街小巷维修改造、10个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启动宏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新增机动车停车位87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650个,有力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统一规划设计更换临街店招319处。新建5G基站864座。投入资金4.27亿元,推动6个交通项目建设,S356横沟至黄沙铺公路改建工程一期顺利完工,中城路建成通车。投入资金2.23亿元,推动8个水利工程建设,斧头湖流域湖堤加固工程等项目顺利完工。筹措资金1054万元,完成重点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实施乡村绿化项目42个,改造提升通道绿化340公里。投资5.28亿元的向阳湖奶牛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纳入省级第一批试点。启动大幕乡西山下村、贺胜桥镇黎首村等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官埠桥镇张公庙村、马桥镇金桥村等25个整治村建设。

(七)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严格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608艘退捕渔船完成拆解补偿,47艘转为生产生活用船。156名退捕渔民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法定劳动年龄内退捕渔民全部转产就业安置。全面完成禁食野生动物退出工作。深入开展秸秆禁烧、非道路移动机械、扬尘综合管控、散乱污企业等专项整治,空气质量优良率93.7%。开展碧水保卫战示范创建行动。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徒步巡查、河湖“清四乱”。聘请保洁员113人,实现区级河湖库保洁全覆盖。新增天然林保护面积2万亩。投入资金2196万元,完成第一期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关停11家非煤矿山。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

(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点对点、一站式”送工3.2万人,事业单位招聘规模扩大至757名,新增就业扶贫特岗100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9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7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就业大局保持稳定。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发放困难群体救助金1.3亿元。继续实施城区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市第六小学等4所学校建成开学,新增学位5280个。制定教育系统比较绩效实施方案,增加预算资金7787万元,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投资5.2亿元的区文体中心项目一期封顶,建成群艺、图书分馆27个。区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新建等12个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加快建设,完成乡镇卫生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新建和改扩建。

(九)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健全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运用“六大”活动成果,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组建735个小区党支部、755个业委会,指导753个小区选定物业服务模式。新招聘228名网格员和300名社区工作者,208家单位党组织到社区报到,1.6万名在职党员下沉到居住小区报到。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六清”活动。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常态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可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收获了无比的温暖、交出了厚实的答卷,这些成绩的取得十分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十三五”规划中GDP增速等六个预期性指标没有完成任务。我们将正视问题,大干快上,全力把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疫后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我们必须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研判形势,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必胜信心,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跑出加速度,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咸安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区干部群众拼搏进取、奋勇争先的五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较好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年来,我们坚持高点定位、攻坚克难,创先争优实现新突破。始终把“争第一、创唯一”作为政府工作的价值追求, 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奋力比学赶超、全力争先进位。2018年度咸安区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考核排名中前进4位,获奖励资金4805万元。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汀泗桥镇、双溪桥镇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累计获奖励资金1500万元。投资和项目建设等5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奖励资金1625万元,奖金额度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名第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首考名列全省第四,获评优秀等次,奖励资金100万元。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标准委评估验收。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获评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实现2018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省考“三连优”。成功创建省双拥模范城。成功纳入省创新型县市区创建名单。“双安双创”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受到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进固稳、稳中求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2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较“十二五”末增长3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8%;进出口总额增长52.2%。“十三五”期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28亿元,比“十二五”增加23.08亿元,增长62%;税收占比提升6.4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引领、提质增效,动能转换激发新活力。预计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10.03:49.37:40.6优化为9.5:45.5:45,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124亿元,“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99个。形成了以苎麻纺织、现代森工、机电制造、防腐橡胶、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为主的7大产业集群,其中,苎麻纺织、现代森工、机电制造列入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投入技改奖励资金9866万元,完成技改投资15.64亿元。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4家、省级专家工作站3家、省市级创新平台6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减税降费规模达到3.92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1503户。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汀泗黄荆塘、马桥建国畈、大幕东源畈、高桥白水畈、双溪杨堡畈五大油菜田园综合体一线串珠,形成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汀泗熊家湾、高桥白水畈萝卜公社、梓山湖松鼠部落、玫瑰园等一批景区景点开园迎宾,接待游客450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06.49亿元。

    五年来,我们坚持全域统筹、协调并进,城乡面貌展现新颜值。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县域文明指数测评排名稳步提升,助力咸宁市夺取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北部空间建设如火如荼,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官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梓山湖新城初具规模。洞口片区开发建设有序启动。完成75个老旧小区改造、93条背街小巷综合改造、2074户农村危房改造、9350户棚户区改造。完成交通投资17.9亿元、水利投资9.53亿元,区内“30分钟交通圈”构建形成,主城区防洪能力大幅提升。扎实开展“五线五治”“百日攻坚”“百日提升”行动,区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整治村2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10个。

    五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施策、尽锐出战,攻坚战役取得新进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184户45476人全部脱贫,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266个突出环境问题全部达到序时整改进度。空气优良率保持在全省前列。完成斧头湖14个排污口和淦河沿岸17个排污口整治。1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100%。“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成效明显,完成农户厕改26617户、新建公厕114座。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建成投用13个垃圾中转站。完成精准灭荒造林5万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EPC项目完成投资7205万元,解决7.7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斧头湖流域水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完成大湖洲退池还湖6805亩、大洲湖退垸还湖12078亩。斧头湖咸安湖心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全面关停非煤矿山。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分别达到8个、57个。稳妥推进政府隐性债务化解,社会风险总体可控。

五年来,我们坚持共建共享、用心用情,民生事业开创新局面。民生事业累计投入142.1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2%。城镇新增就业28950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年均增速超过GDP增长。投资2.29亿元,新改扩建33所幼儿园。投资11.35亿元,新改扩建16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学位2.9万个,累计招录教师1418人,“大班额”得到有效缓解。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组建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为主体的第一、第二医共体,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9所,农村日间互助照料中心63所。建成公租房和廉租房5857套。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建成一站式区级人民调解中心。平安咸安建设深入推进,投入2000万元完成“雪亮工程”建设,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政治引领、实干托底,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建立“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严格执行“首个议题”学习制度,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支部主题党日”和高质量发展“六大”活动。加快政府职能和作风“双转变”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提升行政效能,推进依法行政,打造廉洁高效政府。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全面铺开,“七五”普法实现全覆盖。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与区人大、政协的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17件、政协提案380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优抚安置等工作全面推进,统计、科普、保密、档案、史志、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共青团、工会、残联、关心下一代、老龄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各位代表!五年的艰辛努力,五年的奋力拼搏,五年的丰硕成果,咸安发展迈上新台阶,展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成绩来之不易,历程极为艰辛,经验弥足珍贵。归根结底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伟力,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站位全局、审时度势,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强力支持,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凝神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历届区委区政府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和支持咸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特别是对在咸安抗疫最危急关头,为我们出过力、流过汗、拼过命的云南援咸医疗队等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我们永远铭记于心、永远心存感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咸安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短板:发展不够依然是咸安最大的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困难,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够;城市文明程度还不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置不够均衡,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领域存在短板弱项;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不想为、不敢为、不善为的问题亟待破解。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直面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目标定位,集中精力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抓住武汉城市圈同城发展机遇,以产业为关键,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生态为基础优势,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牵引,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着力构建“市区引领、三带驱动、全域推进”区域发展布局,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形成多点发力的协调发展格局,奋力完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目标引领,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全区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效益持续提升,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发展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转型发展取得突破,区域消费潜力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二)坚持扩大内需,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持续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协同、联动能力,持续推动扩大内需。把投资和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有效抓手,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精准扩大有效投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坚持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三)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壮大发展动能。坚持把创新摆在全区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坚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创新“三轮驱动”,大力实施产业创新发展、企业主体培育、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惠民“六大行动”,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四)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定不移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做足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五)坚持生态优先,加快建设美丽咸安。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咸安。

(六)坚持民生为要,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不懈办民生实事,建民生工程,解民生难题,补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政策与产业、财政、金融、税收政策相互协调。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七)坚持安全发展,建设平安法治咸安。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为咸安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坚持把政治安全摆在首要位置,统筹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高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做好2021年政府工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使命光荣。

202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注重需求侧管理,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30.8%以上;税收占比7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3%左右;粮食产量22万吨;完成省市下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考核目标任务。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抢抓“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大机遇,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以有效投资夯实发展基础,以消费扩容激发内需潜力,以主动开放增强发展动能,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紧盯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加大项目策划申报力度,坚持“五资并举”,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按照“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的原则,更大力度抓项目、抓进度,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实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新开工建设重大项目60个以上。支持民间投资参与补短板等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G107国道咸安绕城段、咸宁大道西段延伸工程、淦河二期系统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S356二期、G351改建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服务长岛未来城、原乡小镇等北部空间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产业辐射带动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不少于2个,投资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不少于3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

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扩大汽车消费,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深入实施“咸安优品”工程。积极推广“咸安有礼”文创产品,加快市场化运作,提升旅游消费水平。积极引导特色餐饮、休闲采摘、民宿客栈提档升级。支持美丽村湾、特色小镇、特色街区发展夜市经济,在淦河城区段等路段规划一批夜市街区和特色文化休闲街区,启动南大街步行街改造提升,提档升级银泰百货综合商圈。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区域化“产地直播基地”,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培育壮大商贸物流区专业市场,提高市场消费吸引力。落实和完善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开展放心消费行动,优化消费环境。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发挥“武咸同城、市区引领”优势,加强与武汉东湖高新区深度对接,积极融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新高地。大力实施外贸自营转化工程、破零攻坚工程、主体培育工程,实现进出口亿元以上企业突破5家。实施产品提质工程,提升纺织服装、模具加工、防腐橡胶等特色外贸出口产业竞争力,深度挖掘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市场,开拓东南亚、欧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提高外向型经济比重。

(二)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建链补链强链,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特色产业。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桂花产业、苎麻产业、楠竹产业、茶产业。发展桂花产业,完善桂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精品苗木基地,发展桂花香料、食品等精深加工,挖掘桂花文化,加强品牌包装策划,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擦亮“咸宁桂花”金字招牌。发展苎麻产业,新发展苎麻种植不少于5000亩,发挥精华纺织龙头带动作用,补齐印染、家纺、服装等产业链条,形成纺织服装完整产业链。发展楠竹产业,抓好楠竹示范基地建设和楠竹精深加工,打造竹制品加工基地和中高档家具生产基地,加快玖龙纸业落地建设,培育引进一批竹资源综合开发企业,打造全国竹浆纸生产基地。发展茶产业,推进茶园更新改造,建设集游览、采摘、茶艺于一体的现代观光茶园。实施品牌培育战略,整合茶企资源,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咸安茶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培育支柱产业。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支持“首台首套首创首批”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应用,推动苎麻纺织、现代森工、机电制造、防腐橡胶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高技改资金使用效益,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以上。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升级行动,以真奥药业、健翔生物、敏实汽车、洪盛模具等龙头企业为牵引,不断延链、补链、强链,聚力打造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两大百亿产业集群。实施企业成长培育行动,量身定制“一企一策”,加快推动“企业上云”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加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精华纺织拓展终端产品,支持真奥药业、中港金属挂牌上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以上。培育发展光电子信息、数字创意、新型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咸安商贸物流区转型升级,加强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启动大健康产业先导区建设,以两山一谷片区、梓山湖片区、官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载体,聚力发展康养、文旅、体育等产业,建设中国中部康养城。大力发展向阳湖文创产业聚集区,深入挖掘向阳湖名人文化资源,完成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布展,积极发展影视传媒、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文创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提升健康养老、教育培训、体育休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质量。高起点编制全域旅游规划,抓好旅游重大项目招商,推进淦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太乙—星星竹海、高桥白水畈田园综合体—军旅小镇—大幕樱花谷等片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加快沈鸿宾故居展示利用。创建一批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促进“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一次办好”,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落实落细。加强公正监管,构建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监管体系,全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推广应用。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面启动区经开融资担保公司业务运作,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增强金融服务有效供给。全面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坚持领导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和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等制度,畅通市场主体反映问题渠道,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扎根咸安、深耕咸安。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深化国企改革,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做大做强政府融资平台。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按照扩面、提速、集成的要求,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农村金融改革等各项改革,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深入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双创载体,形成“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的四级创业孵化体系,探索“孵化+投资+产业”的新型发展模式。支持香城文创空间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引导现有研发机构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提升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知识产权联盟,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组建桂花、苎麻、楠竹、茶产业研究院。支持华宁防腐耐磨技术研究院建成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出台更有灵活性、前瞻性、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建好人才超市,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实施工匠培育工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壮大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开拓创新、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精神的企业家队伍。

(四)坚定不移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引,建优建美城区和集镇,加快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突出规划引领,注重全域统筹、分类引导、整体设计,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有针对性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城镇样板,努力实现一镇一面、镇镇精彩,推动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持续优化,支持官埠、马桥同城发展,支持向阳湖、汀泗、贺胜、双溪口子镇建设,支持桂花、高桥、大幕打造特色小镇。启动实施“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注重改造与营造相结合,坚持“微改造”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按照“镇景融合”理念打造美丽景观,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度挖掘桂花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优化桂花种植,建设桂花景观,拓展桂花功能,打造中国桂花城。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快城区综合改造,推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大力推进114个老旧小区改造,解决老旧小区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完成25条背街小巷维修整治。建设彩色城市,融入香文化、泉文化等地域文化,加强小公园、城市社区、背街小巷等区域绿化彩化设计、建设和管护。结合防洪、景观、休闲等功能,持续推进“一河两岸”工程建设。加快淦河城区段易涝点改造,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扎实推进香城大道、商贸物流区商贸大道等项目建设,完善交通路网布局。加快换乘枢纽、停车场、新能源充电桩等设施建设,提高道路通达性和便利性。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不少于500座5G基站,实现主城区5G信号全覆盖。推进咸安大数据中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形成职责明确、联勤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完善城市街巷、道路交通、河道管理、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城市执法等领域管理标准规范。建好用好数字城管平台,加快构建“数治+智治+共治”管理模式。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进污水管网全覆盖。因地制宜建设5个小微停车场,缓解道路停车压力。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为抓手,健全完善“街长制”“片长制”等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万人洁城”“全民洗城”“文明出行”等活动。健全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小区网格下沉,动员更多群众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

(五)坚定不移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推动扶贫工作从超常举措向常态化帮扶转变,从集中攻坚向长效机制转变。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人口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实行动态清零。抓好产业、就业和消费扶贫,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完善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在搬迁地发展产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加强扶贫项目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运用脱贫攻坚成功经验推动乡村振兴,在脱贫村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一区两带一园”建设,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完成3.2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坚决做到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发展壮大中药材、油料、蔬菜、水产品、畜禽养殖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加快从以单一的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向科研、加工、贸易、观光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拓展,多路径壮大集体经济,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开展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创建活动。加快50个示范村121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条件,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乡村覆盖。新建“四好农村路”120公里,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完善农村公厕长效管护维护机制。采取多种方式,科学分类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加快向阳湖奶牛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高标准编制村庄规划,引导农民科学建房,持续优化乡村布局,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建优建美中心村,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

(六)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咸安。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巩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成果,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做到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坚持防治并举,统筹防治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重点加强区域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深入推进建筑施工、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综合整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落实河湖库长制。持续推动斧头湖流域、淦河流域综合整治,坚持“一口一策”,强力推进入河(湖、库)排口整治,加强节水型社会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扩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谋划推进建筑垃圾和尾矿资源利用,实施第二期非煤矿山生态修复。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拓展边界划定。强化“三线一单”刚性约束。高标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高质量实施长江防护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态公益林、天然林、湿地保护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松材线虫疫病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不断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加强“散污乱”企业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强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落实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加强环保督查,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构建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抓好重点行业风险管控。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依法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加大环境公益诉讼力度,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探索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试点,落实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七)坚定不移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实民生保障,办好民生实事,解决民生难题,不断满足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健全民生保障体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支持企业稳岗扩就业,发挥政府投资和项目的带动作用,扩大公益性岗位就业规模,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定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落实全民参保和依法参保要求,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配合实施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落实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加强新业态人员社会保障。扎实做好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最低生活保障等兜底保障,健全残疾人关爱体系。深入做好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确保公立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80%以上。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教育质量、教师素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持续提高特殊教育水平。规范民办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扎实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区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等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深化医共体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均衡布局,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完善生育服务政策,发展0-3岁公益性、普惠性托幼服务,切实减轻家庭托幼负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区社会福利院、社区居家养老中心14所、农村日间互助照料中心9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文体中心一期对外开放,启动区文体中心二期建设,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开展送戏下乡等文艺演出活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坚持以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切实为基层放权赋能、减负增效。推进“红色物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多网合一”,加强社区工作者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完善“双报到”制度,建强用好社区“三支队伍”。推进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和人民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扫黑除恶,严打盗抢骗、黄赌毒、新型网络犯罪和涉众型经济犯罪。巩固双安双创成果,推进食安智慧监管全覆盖。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引导政府系统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凝聚到真抓实干谋发展、心无旁骛干工作上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坚持永葆忠诚不动摇。严格执行“首个议题”学习制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区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

(二)坚持依法行政不松劲。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力实施《民法典》。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推动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带头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履行政府投资合同约定,做到守信践诺,建设诚信政府。

(三)坚持担当实干不畏难。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勇于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冲在前、干在前、拼在前,当好闯将、干将、猛将,只争朝夕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践行“深实严细久”工作标准和“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方法,一竿子插到底,做问题终结者,当发展第一推动力。深化做好经济工作“五个根本”的规律性认识,提高“八大本领”“七种能力”,努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创造性地推进工作。

(四)坚持严守底线不含糊。坚持“严”的主基调,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实施财政项目全生命周期预算管理。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带头过紧日子、苦日子,把有限财力用在改善民生、群众增收、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上。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使命,实干托起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用脚步去丈量、用肩膀去承担、用双手去创造,在实施“市区引领、三带驱动、全域推进”区域布局的生动实践中,谱写咸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创造咸安更加美好的未来!

名词解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4.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交通补短板工程、水利补短板工程、能源提升工程、新基建工程、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设施补短板工程、城市补短板工程、产业园区提升工程、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

5.企业开办“210”标准:企业开办2个环节(一表申请、一窗发放)、1天内办结、零费用。

6.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7.“六大”活动: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统一、大转变、大落实。

8.扫黑除恶“六清”活动: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

9.“双安双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

10.“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1.“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12.“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13.“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在研究工作和有关问题之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4.“首个议题”学习制度:每次召开党委党组会议,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个议题。

15.“市区引领、三带驱动、全域推进”区域发展布局“市区引领”是指坚持“市区一体、共同发展”;“三带驱动”是指沿江绿色发展示范带、幕阜山特色产业带、淦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全域推进”是指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重大公共资源布局,形成咸安经济开发区、绿色农业开发区、咸安商贸物流区、大健康产业先导区、向阳湖中国文创产业聚集区等五个特色鲜明、集中度高、竞争力强的块状经济发展区域,打造更多高质量发展增长点,形成多点发力的格局。

16.“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7.“五资并举”:预算内投资、债券资金、社会资本投资、外资投资、金融机构融资。

18.“企业上云”: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业务等方面应用,并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共享服务及能力的过程。

19.“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0.宅基地“三权分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21.“擦亮小城镇”:以乡镇建成区为主要范围,突出加强统筹谋划、整治乡容镇貌、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提升设施功能、提升风貌特色、提升管理水平等主要任务,重点整治乡容镇貌。

22.“一区两带一园”:一区是指咸安绿色农业开发区,两带是指官埠休闲农业观光经济带、幕阜山绿色经济带,一园是指双溪三桥现代农业产业园。

23.“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4.“红色物业”: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整合服务资源、集聚服务力量、健全服务机制,着力解决好居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业问题,使之既发挥物业服务功能,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25.社区“三支队伍”: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

26.“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管理方式。

27.“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法:“五到”是指时时刻刻心想到、脚走到、眼看到、手抓到、要求做到,“四从”意为时时刻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的日常具体事情做起,“四多”意为时时刻刻多走一公里、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干一份活、多说一句话。

28.“五个根本”: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29.“八大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30.“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关于
《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说明

——2021年1月18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咸安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下面简称《草案》)提请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同时也是我区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带领全区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创先争优实现新突破。2018年度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考核排名中前进4位,获奖励资金4805万元。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汀泗桥镇、双溪桥镇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累计获奖励资金1500万元。投资和项目建设等5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奖励资金1625万元,奖金额度在全省县市区中排名第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首考名列全省第四,获评优秀等次,奖励资金100万元。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获评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实现2018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省考“三连优”。成功创建省双拥模范城。成功纳入省创新型县市区创建名单。“双安双创”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颂证工作受到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翻番”目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预计比“十二五”期末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1%;固定资产投资较“十二五”末增长3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8%;进出口总额增长52.2%。“十三五”期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28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加23.08亿元,增长62%;税收占比提升6.4个百分点。

动能转换激发新活力。预计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10.03:49.37:40.6优化为9.5:45.5:45,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1124亿元,“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99个。苎麻纺织、现代森工、机电制造列入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投入技改奖励资金9866万元,完成技改投资15.64亿元。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4家、省级专家工作站3家、省市级创新平台6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9家,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减税降费规模达到3.92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1503户,增长近一倍。全域旅游蓬勃发展,连续举办四届探春赏花乡村游。汀泗黄荆塘、马桥建国畈、大幕东源畈、高桥白水畈、双溪杨堡畈五大油菜田园综合体一线串珠,形成百公里油菜观光经济带。汀泗熊家湾,马桥建国畈、高桥白水畈萝卜公社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开园迎宾。

城乡面貌展现新颜值。完成了75个老旧小区、93条背街小巷、2074户农村危房、9350户棚户区改造,新建公租房、廉租房5857套。投资17.9亿元,完成幕阜山扶贫旅游公路、S356横沟至黄沙公路改建等重要干线公路及“四好农村路”建设,构建区内“30分钟交通圈”。投资9.53亿元,完成了淦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南川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扎实开展“五线五治“百日攻坚”“百日提升”行动,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整治村2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10个。

攻坚战役取得新进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184户45476人全部脱贫,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266个突出环境问题全部达到序时整改进度。空气优良率保持在全省前列。完成斧头湖14个排污口和淦河沿岸17个排污口整治。1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100%。“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成效明显,完成农户厕改26617户、新建公厕114座。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建成投用13个垃圾中转站。完成精准灭荒造林5万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EPC项目完成投资7205万元,解决7.7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斧头湖流域水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完成大湖洲退池还湖6805亩、大洲湖退垸还湖12078亩。斧头湖咸安湖心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全面完成非煤矿山关停。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分别达到8个、57个。稳妥推进政府隐性债务化解,社会风险总体可控。

民生事业开创新局面。民生事业累计投入142.1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2%。城镇新增就业28950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年均增速超过GDP增长幅度。投资2.29亿元,新改扩建33所幼儿园。投资11.35亿元,新改扩建16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学位2.9万个,累计招录教师1418人,“大班额”得到有效缓解。稳妥实施高中课程改革,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组建第一、第二医共体,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9所,农村日间互助照料中心63所。区、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省双拥模范城。在全市率先建成一站式区级人民调解中心。平安咸安建设深入推进,投入2000万完成“雪亮工程”建设,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建立“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严格执行“首个议题”学习制度,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高质量发展“六大”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快政府职能和作风“双转变”,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提升行政效能,推进依法行政,打造廉洁高效政府。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全面铺开,“七五”普法实现全覆盖。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与区人大、政协的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17件、政协提案380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优抚安置等工作全面推进,科普、保密、档案、史志、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共青团、工会、残联、关心下一代、老龄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二、《草案》编制情况

(一)前期工作

1.积极搭建规划编制“四梁八柱”。成立了全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印发了《咸安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主要任务、责任分工,明确了规划编制的阶段安排和时间节点。9月份围绕“十四五”期间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召开了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组、民生社会事业组、农业服务业组、乡镇组、工业组、综合组等6个小组座谈会,收集100余条意见建议。

2.积极申报“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先后申报了咸安区公共卫生提升工程、教育提升工程、大健康产业、环斧头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咸宁市老城区提档升级等十大工程项目;谋划在国家开发区名录中增加湖北咸安经济开发区及其管理机构、支持咸安区打造长江经济带“中医农业”试验示范区等重大政策;积极争取将以上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纳入湖北省“十四五”规划。

3.积极开展“六大”活动。以深入开展“六大”活动为契机,围绕全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按照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收集调研报告126篇,整理意见建议200余条,明晰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路径,将调研成果融入到《草案》编制中,力求真正把潜力、特色、优势发挥出来、利用起来。

(二)《草案》编制思路

1.做好三个方面的衔接。一是遵循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的方向要求,明确“十四五”期间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及主要目标;二是衔接好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咸安的发展定位要求,在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方面做足文章;三是结合好我区“十四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广泛征集老干部、企业家、“两代表一委员”、党外人士等代表意见。

2.明确三个方面的发展定位。一是特色产业增长极。遵循“立足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培植主导产业”思想,加快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服务业发展,努力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能力的特色产业体系。二是转型发展示范区。加快实现动力转型、产业转型、社会治理转型、区域转型发展。三是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坚持“一尊重五统筹”的理念,增加城市吸附力、承载力、创造力、增值力,从而建设山水相依、产城共荣、景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3.明确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一城三带五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沿江绿色发展示范带、幕阜山片区特色产业带、淦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咸安经济开发区、咸安绿色农业开发区、咸安商贸物流区、大健康产业先导区、向阳湖文创产业聚集区)为建设载体,着力构建“市区引领”“三带驱动”“全域推进”的区域发展布局。

4.锚定“442”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一产方面,依托我区特色资源禀赋,着力发展“竹、桂、麻、茶”4大特色产业,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二产方面,加快麻纺、机电、森工、防腐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2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兴产业;三产方面,充分挖掘大健康产业和城市经济(商贸物流、数字经济、房地产、金融业、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等2大产业内在潜力,丰富财源增长点。

5.构建五大支撑体系。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积极参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好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一事联办”“一张网”建设,最大限度地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先建后验、边建边验、应急审批绿色通道。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互联网+监管”,创新完善信用监管,加强诚信政府建设。五是构建平安咸安。不断完善街镇、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网格化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探索大数据辅助决策的多元化社会治理新模式,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6.落脚一个根本服务宗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三)《草案》主要内容

《草案》全文分为三大板块,共计15章,5.8万字左右,114页。

1.第一大板块是总论,包括第1、2章,主要分析未来我区的发展基础与环境,提出总体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从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三方面阐述了我区发展定位;从综合实力、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区域治理效能六方面阐述了我区“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并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

2.第二大板块是分论,包括第3章至14章,分领域阐述落实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其中第3章明确了坚持“市区引领”、聚力“三带驱动”、强化“全域推进”的区域发展布局;第4章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4方面阐述了坚持创新驱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内容;第5章从突出“桂竹麻茶”资源禀赋,阐述了打造桂花产业、楠竹产业、苎麻产业、茶叶产业等特色产业增长极的内容;第6章从加快麻纺、机电、森工、防腐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2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兴产业等方面阐述了聚焦转型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容;第7章从发展大健康产业、大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阐述了优化服务业结构,形成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内容;第8章至第14章集中阐述了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塑造魅力咸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品质咸安;践行“两山”理论,构建生态咸安;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咸安;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咸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铸造和谐咸安;推动改革开放新突破,创建活力咸安的内容。

3.第三大板块是结尾,就是第15章,主要是加强规划实施保障,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实项目支撑,建立健全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


关于咸安区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1月18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咸安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咸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审议,请各位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区人民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抗灾、脱贫攻坚、疫后重振等工作,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果,“十三五”完美收官,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三个重大战役取得关键性成果

1.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严格按照习总书记的总要求,全力以赴抓阻隔、争分夺秒抓救治。2月底有效遏制疫情蔓延,3月中旬确诊疑似病例清零、下旬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全区累计确诊病例311例,治愈出院307人,治愈率98.71%。市第一人民医院获评全国抗疫先进集体,区救助管理站获评全国民政系统抗疫先进集体。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继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落实落细防控举措,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2.防汛抗灾取得重大胜利。全力以赴抓实抓细各项措施,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转移安置25069人,营救被困人员1185人,生活救助11340人,牢牢守住了四邑公堤、三湖围垸等重点堤防,有效应对了“6.23”、“7.05”等强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实现不倒一堤、不溃一坝、不死一人、无一户因灾返贫。并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

3.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区45476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落实。重点帮扶11名贫困户新冠肺炎患者,新开发1000个公益性岗位,投入397.3万元落实“防贫保”和农业“双保险”,筹资600万元进行产业奖补,安排400万元用于20个重点贫困村村湾综合整治,实现2018-2020年脱贫攻坚省考“三连优”。认真贯彻脱贫攻坚“四个不摘”要求。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16%降至0,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

(二)疫后经济重振取得新进展

1.复工复产扎实有效。“六稳六保”为重心,全面落实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含6条区级政策)。向重点企业派驻109名驻企特派员;累计发放贷款16.36亿元,延期、续贷、展期贷款22.20亿元;新增减税降费2亿元;减免医保、社保费1.27亿元;发放电费补贴534.72万元;落实59家企业技改奖励3743.42万元、14家新入规企业奖励70万元、111家企业购买防疫物资专项补贴111万元。桂乡商圈联盟带动消费总额约20亿元以上“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和“咸宁人游咸安”活动火热开展

2.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主动对接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加强项目建设。谋划实施疫后重振“十大工程三年行动补短板”项目256个,总投资1806.35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59个,协议投资额137.86亿元。2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85%。咸宁公路港、华宁防腐二期、爱鑫医疗防护等64个集中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敏实汽车零部件、华仕欣防护用品、威思顿科技产业园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3.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完成技改投资10.1亿元,在武汉新四板挂牌企业12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8%。形成生物医药和汽车零部件2大支柱产业。持续推进3.2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油菜、茶园、苎麻面积分别新增30000亩、2000亩、3000亩。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6家,无公害和“两品一标”农产品达到99个。规上文化企业达到21家,全年接待游客8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刘家桥桂花”入选2020年湖北金色赏秋十条精品线路

(三)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果

1.制度改革卓有成效。推动5大类188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咸安区被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咸安区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国家标准委评估验收,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标准被省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获中央通报表扬。改革经验做法在《中国改革报》、《党员生活》等中央、省级媒体推广。

2.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格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30条和“十必须十不准”相关要求。取消区级许可事项2项、证明事项83项,共编制发布区镇村三级事项19276项。压缩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至法定的30%以内。大力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办理、一事联办”。完善“一张网”建设、“一键评价”功能,提升“12345”便民质效。推进“互联网+监管”。优化市场准入,实行企业开办“210”标准,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8286户,同比增长144%

3.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坚持以创新增动力,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家,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真奥药业金银花口服液进入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认定市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校企联合创新中心10家,科技成果转化6个,技术合同成交额6亿余元

(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

1.城乡建设提档升级。统筹推进96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22个棚户区清零、12个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区文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开通5G基站864座。S356横沟至黄沙铺公路改扩建工程(一期)和中城路改造延伸工程完工通车;S360、S208、香城大道等交通干线改扩建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181.2公里、桥梁改造11座。双溪桥镇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2.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被省委省政府评为“首考”优秀。统筹推进5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和25个整治村“五线五治”工作,高桥白水畈、汀泗熊家湾、马桥建国畈等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巩固提升”行动,乡村面貌明显改善,汀泗洪口、桂花刘家桥、高桥澄水洞等6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3.生态环境改善明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力推进“两湖三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力实施斧头湖碧水入湖生态修复、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非煤矿山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等项目累计造林16702.5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7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省前列

(五)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1.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保就业为根本,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城镇登记失业率2.78%。投入1.3亿元救助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人员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8280元、6300元、10704元和16560元;将孤儿养育标准、助学金发放标准分别上调至每人每月1380元、每人每年10000元;发放医疗救助、价格临时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共计4142.5万元。全面落实各项医保政策。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9所、农村日间互助照料中心63所。认真做好退役军人安置优抚和现役军人家属安置等相关工作。

2.公共服务事业进一步优化。区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新建、乡镇办场发热门诊新建改扩建、村(社区)卫生服务室(站)标准化建设等补短板项目加快推进。远程影像会诊中心已建成,实现与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城区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市第六小学等7所学校建成开学,新增学位6600个;银桂学校、泉都学校、凤凰学校、第三小学等4所学校建设稳步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建成群艺、图书分馆27个、特色数字资源库6个,打造特色文化村9个,提档升级村(社区)20个,乡镇办场、村(社区)实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3.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顺利推进3个办事处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全覆盖组建小区党支部,大力推动“红色物业”全覆盖,深入实施“红色宣传工程”,全面深化“双报到、双报告”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管理,按省、市改革要求完成178名“两委”成员和300名专职工作者的选任和招聘工作。深化平安咸安建设,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576件,成功率96.1%。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六清”活动,破获黑恶案件76件,被市推荐为全国扫黑除恶先进候选单位。牢牢守住环境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三条底线”,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的成就,“十三五”的主要目标如期完成,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这为谱写新时代咸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够依然是咸安最大的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对此,我们要抢抓“十四五”的重要战略机遇,把握好政策红利,围绕省委“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和市委“武咸同城、市区引领、两带驱动、全域推进”的区域发展布局,依托“市区一体”的体制优势和咸安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推动全区经济发展。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起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一)总体工作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总体工作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注重需求侧管理,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30.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粮食产量22万吨;完成省市下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考核目标任务。

(二)着力农业农村工作,推进乡村振兴

1.切实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温氏高效养殖小区、粮食应急保障中心、粮食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2.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一区两带一园”(咸安绿色农业开发区、官埠休闲农业观光经济带、幕阜山绿色经济带、双溪三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绿色农业、纳米农业,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工程。依托“桂、竹、茶、麻”等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重点推进桂花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玖龙高端造纸、咸安经济开发区竹循环经济产业园、星星竹海、官埠雨坛千亩生态茶叶示范基地、汀泗茶文化体验园等项目建设。

3.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加快50个村121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重点建设桂花刘家桥、浮山太乙片区。分类分批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官埠窑咀渔乐湾、高桥军旅小镇及白水畈田园综合体、马桥田园乡村文化旅游带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重点擦亮向阳湖、汀泗桥、贺胜桥、高桥等小城镇。

(三)着力转型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

1.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机电制造、苎麻纺织、现代森工、防腐橡胶四大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天成麻业天然功能纺织材料、精华纺织全流程自动纺纱、华宁防腐炼胶系统技术改造升级、华仕欣设备更新改造、楚光环保科技自动化喷砂、无缝搭接胶管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

2.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企业倍增工程”,加强招商引资,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百亿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真奥金银花药业、健翔生物多肽生产线建设、瑞生医疗用品生产线、科莱维生物制药、三晶生物、久润中药饮片、敏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崇高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

3.培植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承接武汉“光谷”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敏能新能源汽车电池盒、智创欣智能终端、惠誉装配式建筑、咸安经济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四)着力调整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

1.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产业。打造大健康产业承接先导区,推进两山一谷、恒大养生谷、长岛未来城、市梓山湖人民医院、区文体中心、淦河两岸健身步道等项目建设做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全域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淦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龙潭水镇、梓山湖长岛生态文化旅游、梓山湖原乡假日休闲度假综合体、咸安“星马太”旅游扶贫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改造工程、星星竹海景区提档升级(一期)等项目建设。

2.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历史文物价值,重点推进向阳湖文创基地、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董继宁美术馆、沈鸿宾故居基础设施、钱亦石故居布展、中共咸宁县特别支部旧址纪念园建设、钱瑛故居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何功伟烈士故里(核心区项目)、军旅小镇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咸安经济开发区文化产业园、华中出版物电商产业园、华溢林文化传媒、金兴文化出版物发行印刷生产线等项目建设。

3.加快发展其他配套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商贸服务业等。着力推进咸宁现代公路港物流园、湖北官埠智慧物流园、京港物流、食品(农产品)加工及冷链仓储产业园、双溪桥镇物流基础设施、咸宁商贸物流产业园智慧互联网平台等项目建设。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结合,推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在文笔路段打造一批夜市街区和特色文化休闲街区,提档升级银泰百货小吃一条街。

(五)着力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1.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巩固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成果。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力推广应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支持企业家扎根咸安、深耕咸安。

2.着力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各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绩效管理。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做大做强政府融资平台。

3.着力创新驱动发展。以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为抓手,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重点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和耐磨防腐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苎麻、竹、机电等产业研究院,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区科创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建设,促进文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平台发展。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隐形冠军”培育工程,以真奥药业和华宁防腐为基础,培育更多细分领域“小巨人”隐形冠军和行业龙头企业。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促进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

(六)着力补齐短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将桂花或桂花元素植入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打造中国桂花城核心区,建设山水相依、产城共荣、景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重点推进咸安区公园城市旅游设施提升工程、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大洲湖湿地公园、国家储备林咸宁幕阜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笔峰塔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强大幕山红豆杉、双石和桂花3个自然保护小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

2.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吸附力、承载力、创造力、增值力。改造老旧小区59个(实由113个小区打包,省厅已批),推进商超农超进小区。加快推动兴隆东路及东延伸线、商贸大道(咸潘公路—双峰路)、肖桥至毛坪市政道路工程、城市公共停车场、充电站、气化乡镇等项目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制镇公厕及污水处理站、农户无害化厕所建改及农村污水治理二期等项目建设。

3.实施补短板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深入实施《咸安区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推进S208、S360、香城大道、“四好农村路”、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等项目建设。启动高桥河、汀泗河、淦河流域二期综合治理、斧头湖防洪、四门楼水库和马桥拦河闸除险加固、向阳泵站更新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电建咸安白云山风电场、咸安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智慧园区”、咸安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

(七)着力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发展

1.切实把生态修复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推进斧头湖、西凉湖流域生态修复、章家湖至王家寨湖段水生态修复、梓山湖环湖生态修复、黑臭水体治理等工程建设。以河湖库长制为抓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扩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非煤矿山生态治理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汇楚公司新增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生产线及增量扩项工程项目建设。

2.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实现金山银山“价值”。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认真做好山、水、林、花、桥等文章。依托丰富的水与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水经济、林下经济。推进鑫水河生态养殖及技术研究推广、鄂南水产良种场、向阳湖水产三产融合发展、生态混合种植养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

3.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拓展边界划定。强化“三线一单”刚性约束。高标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高质量实施长江防护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态公益林、天然林、湿地保护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行林长制,不断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

(八)着力民生保障,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1.优先促进创业就业。鼓励返乡创业,促进就近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重点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平台、公共就业实训基地、香城文创空间、金宁孵化器等项目建设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各项托底政策,兜住基本生活底线,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区救助管理站升级改造项目完工。聚焦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区农村福利院、区社会福利院养护楼等项目建设

3.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扩大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确保公立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80%以上。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范民办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新建咸宁碧桂园温泉城博实乐学校、市银桂学校、市泉都学校、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市第十九小学、市第二十一小学、温泉幼儿园;实施凤凰学校、市第三小学改扩建工程

4.完善卫生健康服务。加快完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搬迁、内科大楼(可转换传染病房)、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十三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等项目建设。加快医共体信息化项目和以个人健康检查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重点推进天然中药材发展保护、人工基地建设。加快布局规划和建设0-3岁儿童护理机构

5.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启动温办、浮办等创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设。支持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社会组织发展,启动区社区智慧服务站、村(社区)社工服务站(室)项目建设。切实抓好各项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6.大力发展其它事业。全面加强机关事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全力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优抚安置、保密、统计、档案、史志、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老龄等工作,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助力全区经济发展。

各位代表:实现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重道远。全区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关于咸安区
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1月18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咸安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咸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要求,面对疫情影响带来的新困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区财政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拓宽财源加强收入征管,统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落实政策发挥资金绩效,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预算收支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总计497,300万元,为预算101.3%(与调整预算比,下同),增长2.9%(与上年决算比,下同),其中: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303万元,为预算的101.8%,下降27.4%。其中:地方税收70,721万元,为预算的96.9%,下降26.2%;非税收入29,582万元,为预算的116%,下降29.9%。税收占比70.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转移性收入396,997万元,为预算的101.2%,增长15.1%。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13,730万元,增长21.9%,主要是疫情减收增支补助和上级专款增加;上年结转收入1,289万元;调入资金21,991万元,下降46.5%;债务转贷收入59,987万元,增长66.3%。

2.支出总计497,300万元,为预算的101.3%,增长2.9%。其中: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1,908万元,为预算的97.7%,下降1.7%;

2)转移性支出79,947万元,为预算100.8%,增长9.7%。其中:上解支出50,408万元,下降19.5%,主要是税收减收影响省市体制上解支出减少。债务还本支出29,539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189.4%,主要是偿还政府债务到期本金增加;  

3)结转下年支出15,445万元。

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收入总计85,505万元,为预算的100.7%,下降8.1%。其中:

1)本级收入37,497 万元,为预算的107.5%,下降4.5%,主要是受疫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成交量下降等因素影响;

2)转移性收入48,008万元,为预算的95.9%,下降10.7%,主要是上年结余收入减少。其中:基金补助收入2,17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452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2,400万元,再融资债券6,108万元;抗疫特别国债24,869万元。

2.支出总计85,505万元,为预算的100.7%,下降8.1%。其中:

1)本级支出72,556万元,为预算的93.8%,下降19.9%;

2)转移性支出12,949万元,其中:债务还本支出6,108万元、年终结余6,841万元。

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收入总计2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5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收入总计179,155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4,08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1,49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43,472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65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9,776万元;工伤保险352万;失业保险1,320万元。

支出总计174,971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0,08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03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51,860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15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8,903万元;工伤保险1,857万;失业保险1,084万元。

本年收支结余4,184万元,累计结余78,403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

1.政府债券批复下达情况。2020年,省财政厅批复下达我区债券转贷资金78,495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35,643万元,新增债券42,852万元(一般债券30,452万元,专项债券12,400万元)。根据规定,一般债券59,987万元列入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券18,508万元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主要安排用于乡村振兴、教育、交通、水利、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项目。

2.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省财政核定我区2020年政府债务限额为26.1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7.23亿元,专项债务限额8.96亿元。我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的政府债务余额为25.1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6.27亿元,专项债务余额8.90亿元。政府债务余额未超债务限额。

(六)2020年预算执行效果   

争取支持成效明显。积极对接中央、省一揽子支持政策,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1.3亿元,新增6.79亿元,增长21.9%,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的63.8%,较好地弥补了减收增支缺口;一般债券资金5.99亿元,增长66.3%,有力地保障了民生项目支出。

疫情防控保障有力。全区安排拨付疫情相关资金6.06亿元,其中:公共卫生补短板2.48亿元,防疫资金2.1亿元,企业复工复产、稳岗就业补助0.99亿元,特殊群体救助0.49亿元。全面兜底医疗救治,及时开展监督管理,直达资金与抗疫特别国债执行进度达到上级要求。

全区经济稳步复苏。财税指标恢复性增长,税收降幅从一季度40.3%到12月底26.2%,收窄14.1个百分点。2020年,筹措绿色(科技)产业发展基金1.3亿元,鼓励四新经济、总部经济及商贸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筹措资金3000余万元,支持工业园、物流园建设。筹措资金3000万元做实凤凰投。统筹涉农财政专项资金6.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民生支出优先落实。突出“三保”和重点政策落实,全区民生性支出3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1.7%。落实重大增支政策,推进新机改实施,提高综合考评奖励标准,干部职工收入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统筹资金1.37亿元,带动总投入7.17亿元,用于新建改建扩建15所学校,增加学位22160个,并公开招聘教师494人;筹措资金7500余万元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减税降费、社保、医疗、稳企保供、防控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

财政管理更加规范。围绕四本预算,建立综合预算体系,依法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部门预决算公开率达到100%。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新增减税降费2亿元,减免医保、社保费用1.27亿元。筹措资金7160万元,支持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主动对接相关单位,上门指导,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推进限时办结制,精心编印《咸安区党政机关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指南》,规范全区财务管理有序。开展一揽子政策、扶贫资金、会计评估等监督检查,全面加强绩效评价,对审计发现的违规使用资金问题进行整改,收缴违规资金280万元。对政府投资项目严加评审,审定项目193个,审减金额9893万元,审减率8.24%。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面对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困难,我区财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服务全区发展,坚持民生优先保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撑,为“十四五”开好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20年,全区财政运行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统揽全局、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监督指导、支持关心,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和全区人民砥砺奋进、共同努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收支矛盾突出,预算追加频繁,项目进度不快,支出绩效不高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中央经济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落实减税降费、保持支出强度、强化监督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将持续加力,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苦日子等,财政工作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

(一)2021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深化供给侧、需求侧改革,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空间

(二)收入预算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403,666万元,下降18.8%。剔除上年新增一般债券收入及一次性专款因素,自然下降1.9%。其中: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200万元,增长30.8%,主要是预期2021年经济恢复性增长。其中,区级税收收入94,800万元,增长34%;非税收入36,400万元,增长23%。税收占比72.3%,较上年高1.8个百分点。

转移性收入272,466万元。其中:一是返还性收入13,16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219,349万元,下降19.4%,主要是预期疫情防控相关一次性收入减少。三是专项转移支付20,777万元,下降27%。四是上年结转15,445万元,主要是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执行进度放缓,结转下年执行。五是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735万元,下降93.8%。主要是年初预算不含新增一般债券收入,仅预计再融资债券收入。

2)支出总计403,666万元,下降18.8%。剔除上年新增一般债券安排支出3.04亿元、一次性专款安排支出5.5亿元等因素,自然下降1.9%。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3,234万元,下降14.6%。

转移性支出60,432万元,下降24.4%,其中:上解上级支出56,697万元,增长12.5%,主要是税收增加相应上解省市级分成增加;债务还本支出3,735万元,下降87.4%。

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收入总计155,093万元,增长81.4%。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入127,400 万元,增长246.6%,主要是根据相关部门测算,2021年预计储备出让土地3,645亩,预计出让总价款130,4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000万元;彩票发行、销售机构业务费用230万元;专项债务收入17,139万元;基金补助收入2,48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841万元。

支出总计155,093万元,增长81.4%。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8万元;国有土地出让金支出116,843 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1,000万元;农林水支出200万元;其他支出18,254万元;专项债券付息及发行费3,11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250万元,主要是专项债券借新还旧;年终结余12,259万元。

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收入总计274万元,增长996%。其中:按30%比例上缴国有企业利润收入249万元;上年结转25万元。

支出总计274万元,增长996%。其中:本年支出249万元;上年结转支出25万元。

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4.社保基金预算

收入总计173,656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4,64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00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45,971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16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8,673万元;工伤保险593万;失业保险1,613万元。

支出总计171,614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2,32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34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45,971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5,32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8,353万元;工伤保险647万;失业保险647万元。

本年收支结余2,042万元,累计结余85,964万元。

三、确保预算目标实现的措施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围绕新时代新目标,立足打基础,稳预期,利长远,我们将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不折不扣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发挥财政职能,大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严格预算约束,加强收支控管,努力实现全年预算目标。

(一)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向上争资。精准把握政策,结合我区发展规划,立足我区特色资源优势,围绕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以及城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补短板建设等,策划一批高质量的项目,配合区直部门,加强向上衔接汇报,主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争取更多项目挤进中央和省里盘子。对于政府债券资金,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切实打破思想桎梏,破除路径依赖,及时规范申报项目。同时,明确专项债券“谁使用、谁偿还”的项目主体责任,加快债券资金使用,督促项目单位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不因债券资金使用进度缓慢导致项目申报受限。

(二)厚植地方财源,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大力招商引资。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总部经济、四新经济的招商力度,做好真奥药业、健翔生物、敏实汽车等已落地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注重以商引商。二是努力培植税收增长点。加强政策扶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培植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商贸、餐饮、文旅等行业发展,带动整个经济链条复苏。三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落地开工、建成投产。加大筹资投资力度,有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老旧小区改造、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加快实施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

(三)加强收支控管,确保财政平稳运行。收入方面,做好税源摸底调查分析,准确掌握税收底数,定期召开各部门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加强收入预期管理,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健全税收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加强协税护税,加强依法治税,努力做实收入,增加区级可用财力。支出方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做到有保有压,突出重点,从严控制支出。集中财力实现“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持续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始终把“三保”摆在财政支出的优先顺序。

(四)规范财政管理,提升资金绩效。一是严格预算约束。“无预算不支出”、“非紧急不追加”,从严控制预算追加,除大事、要事、急事外,一般情况下不追加预算。二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进一步简化资金拨付程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保证支出需求。三是强化资金使用绩效管理。树立“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就是增加财政收入”理念,切实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四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统筹整合上级专项、政府债券、结余结转、政府性基金等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五是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等各种风险挑战。

各位代表,牧笛传新曲,耕犁试早春,2021年是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开篇之年,虽然全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艰巨,但我们有信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克难奋进,再鼓干劲,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8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恢根

各位代表:

现在, 我受区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一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紧扣党政所急、群众所需、法律所赋、人大所能,依法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20个,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视察、专题调研、专题询问等监督活动13次,对5个政府工作部门开展履职工作评议,下达审议意见书5项,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履行了应尽职责。

一、突出政治站位,坚定正确方向

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区委工作中心,综合运用多种人大监督方式推动工作落实,自觉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与区委在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发展上同力。主动服从服务工作大局,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定不移执行区委决策,确保区委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不折不扣落实区委人事意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职务13人次,补选市人大代表7人、区人大代表2人。

疫情防控勇担当。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坚决服从区委安排,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争当抗疫“排头兵”和“主力军”。在医院救治主阵地,奋不顾身、夜以继日坚守岗位,争分夺秒、千方百计救治患者;深入所有乡镇街道不留死角开展督查,严防死守阻断疫情传播,为全区较短时间内稳定局势、扭转局面作出积极贡献。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逆向前行,全员下沉社区、小区、村湾,始终保持战斗姿态,争做群众“贴心人”和“主心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保障物资供应,踊跃捐款捐物,主动建言献策,在各条战线、各自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光荣使命。

服务大局作表率。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大考各项工作,按照“四个不摘”要求,重点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在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同时,帮助联系的贫困村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18.7万元。坚持在一线调研、在一线协调、在一线服务,扎实开展“六大”活动。主动为企业当好“店小二”,全力帮助真奥药业集团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和问题12个,取得了金银花口服液成功列入全国医保报销目录、集团公司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的可喜成效。落实区委“六联”要求,尽最大努力为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排忧解难。在文明城市创建、信访维稳、防汛救灾、安全生产、文体中心项目和开发区文创电商园项目建设等工作主战场上,人大常委会干部责无旁贷、亲力亲为、恪尽职守、善作善成,充分彰显了务实担当的优良作风。

二、突出问题导向,增强监督实效

聚力疫后重振。紧紧围绕疫后重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个最大的中心任务,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按照“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督”要求,通过调研、审议审查、在线监督等方式,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审查监督。依法审查批准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预算调整方案,审议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审计报告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报告,提出审议意见,督促整改落实。审议“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情况报告,说实话、建真言,为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审查把关、献计献力。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执法检查,开调研会、交办会,下交办单、督办函,积极回应企业关切。针对“法律知晓率低、融资难、招工难、留工难、物流成本高、服务企业机制落实不够”等痛点问题,首次以云上直播方式进行专题询问,让公众能够看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决心,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疫后重振。

聚力民生改善。针对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视察,建议改变“政府大包大揽”局面,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破解工程项目规划、质量管理难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建议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开展全区医共体建设工作视察、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工作调研,监督惠民政策落实落地、惠民工程建快建好。紧盯政府部门工作短板和弱项,对区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应急管理局、民政局进行履职工作评议、询问和满意度测评,通过强化刚性监督、实施精准监督,促进部门改进作风、依法行政,推动事业发展、民生改善。

聚力生态保护。听取和审议全区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督促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法履行好环保职责;视察向阳湖湿地公园,推进“鱼米之乡”建设和咸宁生态名片打造;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视察,研究解决流域保护和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助推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共抓长江大保护;连续五年对全区天然林保护示范区开展视察,持续督促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配合市人大开展“咸宁环保世纪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咸宁行”活动、《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推进城乡垃圾管理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专题调研,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聚力依法治区。自觉强化人大在法治咸安建设中的责任,推进普法教育和法律监督。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积极开展宪法宣教活动,尊崇宪法、学习宪法、运用宪法、维护宪法,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连续三年开展禁毒工作监督,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询问和满意度测评,助推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审议法检“两院”半年工作报告、检察院关于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并满意度测评《区人大常委会对<区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推动司法机关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配合省市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确保法律法规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在我区的贯彻执行。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2人次,向公检法等单位批转信访件8件,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三、突出主体地位,深化代表工作

全心服务代表履职。积极组织代表参加各类征求意见、民意调查、民主测评、调研座谈活动,轮流安排代表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各项监督工作,切实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权利,发挥代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作用。加强代表履职学习,建好用好“代表之家”“代表小组活动室”,使之真正成为学习交流的阵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为民履职的平台。坚持为代表寄送学习书籍、人大公报,指导乡镇、街道人大开展代表培训,补齐代表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履职知识短板,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监督水平。

深入开展“代表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组织动员全区815名四级人大代表“五进五访”1690人次,收集问题219个,梳理形成代表建议149条,并认真督促办理,聚力“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社会稳定战”。完善代表履职管理制度,制定代表履职量化考评办法,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实化、细化、量化代表履职内容,实现代表活动全掌握、代表履职全记录。组织代表“进选区、访选民、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联系选民、报告履职、为民服务,为民代言,力所能及为选区和选民办实事、解难事,充分发挥监督促进、桥梁纽带、表率示范作用。

认真督办代表建议。落实区政府领导领办、部门承办、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的建议办理机制,采取代表监督与媒体监督相结合、现场督办与会议督办相结合、网上监督与网下监督相结合、分散督办和集中督办相结合等方式,加大沟通协调力度,提高建议办理质量,推进代表建议办理结果与过程并重,切实解决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如“关于对‘万能居委会、社区万能章’现象进行治理的建议”“关于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的建议”“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整治的建议”“关于疫后有序恢复企业生产的建议”“关于加强‘地摊经济’管理的建议”等,承办部门均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74件建议,通过锲而不舍地跟踪督办,办理见面率、回复率均达100%,办结率96%。

四、突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弘扬清风正气。落实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规范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锤炼过硬作风。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人大常委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认真开展第二十一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通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讲廉政党课、参加党纪法规知识测试、阅读学习《严以治家》《清风传家》书籍、通报违纪案例等多种方式开展廉洁教育。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认真执行区委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十条措施,时刻警醒人大系统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建强组织堡垒。加强常委会党组及机关党的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四史”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执行“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和“首个议题 ”制度,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制度,组织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小区),开展党建联建,参与社区治理,督促党员履职,宣传党的政策,联系服务群众,参与民主议事,开展志愿服务,协助解决问题,维护和谐稳定。

讲好人大故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对外宣传,传播人大好声音。常态化与主流媒体合作,在《香城都市报》、咸宁人民广播电台设立“人大代表风采”专版专栏,在重要版面和重要时段持续宣传代表履职事迹。增强咸宁电视台、“云上咸安”对人大新闻报道的密度、广度和深度,让人民群众切身体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区委的正确领导,在于“一府一委两院”的密切配合,在于全体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的履职尽责,在于全区人民的信任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监督成果运用还不够充分、代表工作机制还要强化落实、履职能力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切实加以改进和完善。 

2021年主要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区人大常委会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和区委五届七次全会工作部署,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努力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为区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 

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加强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人大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增强履职能力,更好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自觉维护区委权威。坚持重要事项、重大问题主动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全面贯彻区委的工作部署,紧跟区委的工作节奏,始终做到与区委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围绕区委重大决策、事关全区改革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针对“一府一委两院”提请审议的重大事项,依法适时作出决议决定,确保区委意图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规范执行任免制度和任免程序,坚决贯彻区委人事安排意图,不断增强任免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地方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

二、忠诚担当尽责,更加主动地凝聚发展合力 

紧紧围绕区委部署的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依法履职行权,努力为咸安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增添合力。紧扣中心为发展聚力。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执法检查,调研民营企业发展状况,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更好发挥国有资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节约高效履职等方面的作用。关注民生为群众代言。依法听取区人民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检查咸安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项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围绕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开展斧头湖流域咸安段水生态治理情况调研,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在我区的贯彻落实;开展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调研;开展旅游法“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着力推动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生态问题。厉行法治为公正护航。听取区法院和检察院半年工作报告,定期组织法制委委员旁听法院庭审,重点监督法院民商事审判和执行、检察院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检查禁毒工作专项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持续监督禁毒工作开展。调研“七五”普法和“八五”普法规划编制工作,适时作出我区“八五”普法的决议,促进依法行政、全民守法意识不断深化。提升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能力,管好政府“文件袋”,加强乡镇人大决议决定备案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维护法制统一。 

三、密切联系群众,更加贴心地做好代表服务 

牢固树立代表主体意识,加强代表履职服务和保障,充分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深化“两个联系”机制。持续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深入开展好“代表行动”,促进各级人大代表凝聚履职合力、发挥代表作用,当好群众的知心人、代言人。发挥乡镇、街道人大职能作用,认真开展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实现代表接待选民常态化,进一步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加强履职管理监督。组织代表依法回选区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密切联系选民,接受选民监督。加强代表作风建设,教育代表自觉维护代表形象,珍惜代表荣誉。运用代表履职档案,做好代表履职考核评价工作,将代表任期内履职情况作为换届时连任提名的重要参考。督促政府部门增强代表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全力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强化代表建议办理。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强化代表建议办理单位“一把手”责任制,落实代表建议答复承诺解决机制,开展办理工作专项视察和满意度测评,切实提升建议质量和问题解决率。

四、坚持务实创新,更加坚定地强化自身建设 

主动适应人大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依法履职的底气、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清廉干净的正气,推动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兴学习调研之风。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认真执行“首个议题”制度,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凸显理论学习深度,大力建设学习型机关。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科学研究问题、寻求对策,强化调研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讲好代表履职故事,形成咸安人大工作特色,提升对外宣传水平。改进监督工作方式。加大专题询问问后跟踪督办力度,持续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促进法、禁毒工作专题询问交办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善始善终、落地见效。探索常委会会议询问常态化,进一步提升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实行执法检查报告附问题清单、审议意见附整改清单制度,着力增强监督质量和实效。树牢纪律规矩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人大机关党的建设,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和廉洁教育,在人大系统形成自觉敬畏法律、遵守党纪、践行公德的良好氛围。严格遵守换届纪律,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区乡两级人大换届工作。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格局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谱写咸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咸安区人民法院
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8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民法院院长  张忠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咸安区人民法院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的主要工作

2020年,咸安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区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决议要求,在区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政协关心支持和上级法院指导下,全员上阵战疫情,全力以赴抓审判,主动作为保稳定,精准施策促发展,为全面复工复产、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司法力量。全年受理各类案件11589件,结案9465件,继续保持全市法院收结案数第一。

一、强化责任担当,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一)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提高办案质效,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受理的涉黑涉恶案件5件24人全部审结,实现“案件清结”,其中徐海军等十二人涉黑案,主犯徐海军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林享清等九人涉恶案,主犯林享清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开展打财断血专项执行,涉黑恶财产刑执行到位金额5555万元,确保“黑财清底”。紧盯社会治安、金融借贷、教育卫生等重点行业,加强分析研判,发出司法建议书5件,促进“行业清源”。

(二)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克服疫情影响,通过远程提讯、视频开庭,实现办案“不停档”。受理刑事案件955件,审结756件,判处罪犯948人。依法打击妨害公共安全犯罪,审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案件303件,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审结两抢一盗、诈骗案件132件,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犯罪行为,3起涉疫犯罪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切实维护防疫秩序。严惩“黄赌毒”犯罪,审结组织容留介绍卖淫、开设赌场、贩卖毒品等案件83150人,净化社会风气。审结职务犯罪案件11件12人,保持打击腐败犯罪的高压态势。

(三)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区法院闻令而动,全院160余名干警编入33个防控小组,下沉社区、村组、路口、商超和隔离点,协助开展人员排查、小区封闭管理、生活物资采购、商超宣传引导、交通管制等防控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健康平安,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两次报道区法院抗疫事迹。

二、强化审判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受理商事案4844件,审结3821件,涉案标的总额17.5亿元。认真落实《关于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院领导挂点联系辖区企业,收集意见建议19条,提出合理化建议21条。围绕“创建省级创新型示范区”课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推动成果转化12项。开展“涉企合同类纠纷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涉企案件140件,为民营企业实现债权7963万元。落实涉企案件影响评估制度,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使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建立府院联动机制,设立破产管理专项基金,组建破产管理人协会,提升破产案件处置效率,受理破产清算案件2件,破产重整案件1件,均已结案。我院在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作典型经验交流,获得省法院肯定。

(二)积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受理行政诉讼案件50件,结案46,办理行政非诉执行案件80件。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交流,建立健全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共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首长出庭率达90%,“民告官能见官”“官出庭又出声”成为常态。妥善审理房屋拆迁案件,责令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依法履职,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三)服务决胜三大攻坚战。审结民间借贷、金融借款案件643件,依法调整民间借贷利率标准,对违法高息、预先扣息等行为予以否定评价,妥善审理咸宁通圣太乙旅游实业有限公司等非法集资案件,防范金融风险。发挥审判职能,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审结非法占用农用地等违法犯罪案件2件,妥善审理农村土地流转、林权转让、股份合作纠纷等案件11件,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82件,追回劳动报酬310万元。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对破坏生态犯罪行为惩治力度,审结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刑事犯罪案件6件。支持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法检两长同庭履职,审理污染防治公益诉讼案,为生态环境筑起司法防线。

三、强化为民宗旨,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

(一)在案件审理中让群众感受更暖司法温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维护民生权益。审理民事案件1528件,结案1176件。妥善化解教育、就业、医疗、消费等涉民生纠纷399件,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审理劳动争议、工伤认定、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330件,构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维护和谐用工秩序。妥善审理婚姻、继承、“三养”(赡养、抚养、扶养)等案件432件,促进家庭关系稳定。贯彻落实省法院《关于开展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对2020年1月1日后受理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统一使用城镇居民赔偿标准,促进社会公平。强化诉权保障,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向涉诉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112.9万元。

(二)在诉讼服务中让群众感受更快司法速度。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法院率先建成使用“收转发E中心”,实现诉讼材料的统一收转、电子送达。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市区人民调解中心建设,设立法官工作室,派驻快审团队,加大委托调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力度,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全年委派、委托两级调解中心调解案件共1909件,调解成功1062件。

(三)在案件执行中让群众感受更强司法力度。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受理执行案件4079件,执结3559件,执行到位标的3.94亿元,“3+1”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强化联合信用惩戒,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815人,限制高消费2423人次,以拒执罪移送审查立案4人,已判处刑罚2人。高度关注涉民生案件执行,依法执结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追索劳动报酬等执行案件242件,执结到位标的2839.8万元。

四、强化政治建院,夯实法院发展根基

(一)突出政治引领。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落实请示报告制度,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重大敏感案件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实现“五个提升”为目标,实施“五项行动”,促进党建工作和审判工作深度融合。开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活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聚焦人才筑基。落实“班子队伍建设年”工作要求,制定青年干警导师培养方案,开展“青蓝结对·导师帮带”工作,充分发挥资深法官“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干警快速成长成才。强化岗位练兵,组织业务培训,淬炼干警“七种能力”。组织《民法典》专题学习15次,切实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水平。招录雇员制书记员13人,充实办案力量。搭建“读书分享会”学习平台,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

(三)坚持从严治院。开展“以案为戒、严管队伍”专题警示教育和“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活动,对照典型案例自查自纠,拧紧思想“发条”。开展“三个规定”专项整治活动,1名院领导和1名法官主动落实回避要求,督促从事律师职业的直系亲属转出本院辖区执业。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组织干警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筑牢廉洁自律思想根基。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交叉检查、个别谈话、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审务督察。

五、强化监督意识,不断提升司法公信

依法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题报告执行工作,接受《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专题询问。及时办结并回复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将监督意见转化为司法行动。通过登门拜访、邀请视察、交流座谈、发送手机报等方式,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互动。推进司法民主,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035件。在本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更新工作动态157篇,不断增进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积极构建阳光司法机制,开展庭审直播67场,公开裁判文书9022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2020年区法院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监督下取得新进展。案件收结比历史首次超过100%,刑庭获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名同志被省高院授予个人二等功,1人1事件1案例入围全市法治典型评选,11个集体17名干警获省市区各级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有力监督,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法院全体干警,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以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法院工作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难: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和咸安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还有待加强,审判质效仍然存在差距,案件积压、久审未决、久执未结等问题客观存在,案多人少矛盾仍然突出。下一步,我们将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区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努力为“十四五”时期我区开启全面建设新征程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人民法院政治立场。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折不扣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保持政治定力,把握政治方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维护审判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发挥审判职能,服务咸安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平安建设、综治维稳,建设常态化扫黑除恶机制,严惩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各类犯罪,加强对校园贷、套路货等及侵犯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更加精准的司法服务。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有效开展“府院联动”工作,依法保障促进各项公共政策落实兑现。着力提升办案质效,回应群众司法需求。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区域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工程。夯实“六大”活动成效,主动对标区委区政府发展定位,不断提升司法贡献度。

三是践行初心使命,彰显法院工作为民情怀。认真做好《民法典》宣传与贯彻实施,坚持情理法相容,妥善化解民事纠纷。以执行信息化和规范化为抓手,持续巩固深化“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切实维护群众胜诉权益。加大涉诉信访源头治理力度,发挥司法救助功能,注重信访问题实质性化解。聚焦群众诉讼堵点难点,进一步推进网上立案、移动微法院应用、跨区域立案服务等智慧法院平台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积极开展巡回审判,以案说法,促进法制宣传。

四是坚持从严管理,提升法院队伍整体素质。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任职回避等铁规禁令,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队伍。加强以法官为中心办案团队建设,完善案件分配机制,强化程序制约功能,提升审执质效。围绕审判能力现代化要求,创新教育培训模式,锤炼过硬司法本领。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人民法院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坚强领导和区人大有力监督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咸安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


附:

部分用语说明

①涉企案件影响评估制度:2020年9月2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对涉企案件实行经济影响评估的暂行规定》,对涉企案件实行经济影响评估,当案件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为企业时,在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司法公开和审限管理等各环节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作出有效防范和处置,使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②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要求全国法院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推动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理念更新、机制变革、科技创新,实现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诉讼服务。

③“五个提升”:即党组织设置科学化水平提升、党务干部履职意识能力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以党建带队建效果提升、服务审判和改革效果提升。

④“五项行动”:即组织优化行动、“头雁”培育行动、提质增效行动、品牌带动行动、先锋引领行动。

⑤“两个坚持”专题教育:202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专题教育的通知》,引导广大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自觉抵制司法领域西方错误思潮影响,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人民法院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人民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⑥“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2020年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视频会议上通报了中央纪委对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张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审查调查情况,决定以张坚案为典型,在全国法院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

⑦“三个规定”: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中央政法委员会印发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1年1月 18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陈先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以来检察工作回顾

2020年以来,我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大力支持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和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办案,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坚持服务中心,司法为民务实增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依法认真履行各项检察职能。

全力投入平安咸安建设。依法履行批捕、起诉等职能,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461人,提起公诉950人,同比下降32.9%和23%。决战决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批捕起诉涉黑涉恶案件11件56人,起诉涉案财产0.55亿元,移送保护伞线索22条,发出检察建议6份。严惩毒品犯罪,批捕25件43人,起诉31件47人,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活动2次。办理涉疫刑事犯罪案件16件20人,有2件为全省打击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如马某某涉嫌口罩诈骗101.5万元批捕案件。加大惩治电信网络诈骗以及利用网络赌博、泄露个人信息等犯罪力度,批捕起诉72人,网络空间不容犯罪藏身。突出打击涉枪涉爆涉黄涉赌等犯罪,批捕92人,起诉132人,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努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坚持依法保障企业权益与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贯彻落实新“鄂检十条”,开展涉企案件立案监督、羁押必要性审查、虚假诉讼监督等专项行动,共依法起诉涉企犯罪16人。开展知识产权、防范非法集资和诈骗等法治宣传,举办“护航民企健康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11次,走访民营企业23次。对涉民营企业四类人员,公开听证后不批捕2人,不起诉6人,建议适用缓刑4人,建议变更强制措施4人,积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扎实服务三大攻坚战。突出惩治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批准逮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合同诈骗等犯罪21人。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起诉盗伐滥伐林木、非法捕捞、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犯罪8人。充分运用检察建议、公益诉讼等手段参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发出检察建议34件,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铁铺村26户76人脱贫摘帽,协助开展防疫、复耕复产、防汛救灾等工作。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开展息诉息访工作,充分倾听和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19件,公开听证8次,发放司法救助金18万元,做到件件有答复。协调解决律师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问题,接待律师194人次,进一步落实值班律师制度,律师参与认罪认罚案件692件。扎实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不捕决定11人,附条件不起诉8人,对49名涉嫌故意伤害、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被告人提起公诉。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号检察建议”“四号检察建议”,联合12家单位和组织,建立未成年人被性侵强制报告制度。办理的杨某、镇某辉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选入全国五大典型案件。

二、强化法律监督,全面发展四大检察

坚持“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不断增强法律监督的整体效果,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充分协调发展,切实筑牢公平正义防线。

刑事检察做优做强。落实“捕诉一体”机制,将诉讼监督与审查办案紧密结合、整体推动。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5件、撤案19件,监督纠正侦查、审判活动违法173件次,对公安机关遗漏的犯罪嫌疑人追捕28人,追诉漏犯4人、漏罪31条,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5件。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95件,监督刑事执行活动中的违法情形198件、监外执行违法案件195件、强制医疗违法案件3件,监督收监社区矫正服刑人员2人。对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线索开展调查核实工作,立办2件2人。

民事检察做深做精。办理民事诉讼活动监督案件22件,其中提请抗诉1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民事审判程序监督案件6件,民事执行活动监督12件。协助解决“执行难”问题,对3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批捕起诉,对1件农民工欠薪案件支持起诉。精准监督民间借贷纠纷领域虚假诉讼2件,强化刑民互动,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如陈某某两兄弟为逃避法院执行其财产50万元,以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经我院监督后,依法追究了两人的刑事责任,并建议法院再审撤销其裁判,第三人的债权权益得到有力维护。

行政检察做稳做实。办理行政诉讼活动监督案件18件,其中行政审判程序监督案件6件,行政执行活动监督案件10件。扎实开展非诉执行监督工作,围绕征地拆迁、项目规划、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主动延伸职能,开展释法说理,以办案促进行政争议有效化解案件2件。如在办理一起劳动仲裁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中,通过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调处会,化解了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纠纷,劳动者获得赔偿金35700元,案结事了。

公益诉讼检察做细做好。开展保护长江、网络餐饮安全、农贸市场管理、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治理等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5件,同比上升27.5%,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5件,提起公益诉讼1 件。督促行政机关关停整治违法排污13家,治理被污染的饮用水水源地、土壤、湿地、林地8万余亩,清理生活和建筑垃圾1.5万吨、废弃地膜24万斤,拆除水库违法建筑4处。如对四门楼水库存在的污水直排、围栏投肥、违法建筑等破坏生态环境情形,依法督促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镇政府等多家单位联合执法,保护公益。

三、狠抓自身建设,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牢牢把握“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总体要求,推动能力建设与作风建设紧密结合,在人民监督下守初心、担使命。

强化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党组会议“首个议题”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六大活动”,充分依托“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切实加强检察机关党的建设,筑牢干警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开展“亮身份、践初心、比作为”等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包保村、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创文、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共计1000余人次,解决资金15万余元,解决实际问题11个。荣获“2017-2019年度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

深化司法责任制。严格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要求,突出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同步强化检察长、业务部门负责人监督责任。检察官办案1856件,领导干部办案612件。把好员额检察官遴选、考核、退出关,目前有4名员额检察官退额。采取认罪认罚、繁简分流、引导侦查取证、不延不退等措施,降低“案-件比”为1:1.68,提升办案质效。加强与监察委员会的衔接配合,认真抓好职务犯罪案件审查起诉工作,受理案件20件21人,已批捕5人,起诉11人。

狠抓作风建设。继续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主题年活动,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751人次。落实“三个规定”,开展规范涉案财物管理等专项治理,加强案件流程监督和质量评查,进一步压紧压实司法办案中检察官廉政风险防控。开展检务督察20次,督促整改各类问题15个。自觉接受纪委监委及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加大违纪违法人员处理力度,对1名违纪干警给予党内处分,倒逼干警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职业素养和廉洁自律意识。

持续推进智慧检务建设。积极参与政法机关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成“三远一网”、12309检察服务中心、案管中心,充分运用远程提审、会见、庭审、会议和检答网等智慧检务产品,推动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应用,提升工作质效。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很多工作都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来部署,大部分案件也是通过信息化方式来办理的,彰显了科技手段的重要性。

自觉接受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检察工作和接受监督情况3次,向区政协常委会通报重点工作情况1次。走访、邀请、座谈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370余人次,认真听取、采纳意见建议,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书面建议2件,政协委员提案1件。与区工商联协作,共同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深化案件信息公开,发布案件程序性信息623条,重要案件信息305条,公开法律文书490份;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参加案件公开审查76次,对603件案件进行评查,听取律师意见132次,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在服务大局方面,立足自身职能的相关举措仍需强化;在司法办案方面,“四大检察”发展还不够平衡,法律监督刚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典型性、引领性的精品案件还不多;在队伍建设方面,干警的能力素养尚未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梯队尚未形成。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新的一年,我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检察工作新的时代坐标,努力在服务大局上提升水平、在司法办案上提升质效、在队伍建设上提升层次,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在服务大局中有新贡献。聚焦咸宁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目标,积极参与区域社会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严厉打击金融等领域犯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惩治涉农领域犯罪,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积极参与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牢固树“店小二”理念和精神,依法全面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审慎办理涉企案件,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壮大,为企业投资兴业营造诚信公正的法治环境。积极顺应群众期待,着力解决群众信访突出问题,准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主动延伸办案触角,高质量提出检察建议,做好标本兼治工作,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二是紧扣检察职能,在司法办案中有新作为。对标对表全面依法治国和平安咸安、法治咸安各项要求,充分履行审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职能,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依法严惩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食品药品等领域犯罪,严厉打击涉毒涉赌、危害民生民利、经济金融安全及网络电信诈骗等犯罪。依法维护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体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认真贯彻执行《民法典》,精准监督提升民事行政检察实效,推进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实质性违法问题监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监督,促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检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的重要论述,大力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常态化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积极稳妥拓展新领域案件。全面推进刑事检察更精准、民事行政检察更有力,公益诉讼更合理。

三是坚持固本强基,在淬炼队伍中有新形象。围绕提高司法体制改革的体系化、精细化和适应性,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更高质量做实司法改革“精装修”。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定盘星”。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推进全员培训、分类指导和岗位练兵,全面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大司法规范化建设力度,完善案件质量源头防控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的期盼。严格落实从严治检主体责任,狠抓内部监督执纪,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狠抓“三个规定”落实,持续推进廉洁司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在监督中提升和改进检察工作。

各位代表,风正帆举正当时,凝心聚力乘潮行。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大会决议,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人民美好生活护航,为“五个咸安”建设全力做好保障!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1年1月19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区长魏朝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区人民政府2020年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21年工作总体思路、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部署,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号召,全区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市委五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区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

2021年1月19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会议认为,纲要全面贯彻了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反映了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新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纲要发展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具体可行,符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全区人民的根本利益。会议决定批准《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会议要求,要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绿色发展、人才强区战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认真把握咸安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保持发展定力,一张蓝图画到底,全面落实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公园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会议号召,全区人民要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咸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2021年1月19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咸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同意区五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咸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的决议

2021年1月19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咸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1年区级预算草案,同意区五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咸安区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1年区级预算。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1年1月19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恢根代表区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了区人大常委会2020年以来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21年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区人大常委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奋发有为,奋力开创人大事业发展新局面,为谱写新时代咸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1年1月19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法院院长张忠波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区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21年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区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加强过硬队伍建设,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切实解决执行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扎实提升诉讼服务质量,努力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咸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21年1月19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先明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区人民检察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21年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区人民检察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加强过硬队伍建设,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努力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咸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告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1年1月19日选举吴清平为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现予公告。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

                                                                                 2021年1月19日

 

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咸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咸安区委书记  李文波

2021年1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大会期间,各位代表牢记神圣使命,依法履职尽责,不负人民重托,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风貌新担当新作为。会议审议批准的区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其他各项报告,反映了全区人民的共同意愿,凝聚着全体代表的智慧,是做好今后五年,特别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会议依法进行了有关人事选举,吴清平同志当选为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应该说,这是一次民主团结、凝聚共识的大会,是一次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大会。这里,我代表区委,对大会的圆满成功和新当选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向列席大会的同志,向服务大会的各个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和新闻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委的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开展“六大”活动,连续打赢了战疫、战洪、战贫“三场硬仗”,奋力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较好完成了“十三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刚刚到来的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不久前召开的区委五届七次全会,对咸安未来五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描绘了宏伟蓝图、吹响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冲锋号。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发展的具体任务和重点举措,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遵循。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接点、两个百年目标的交汇点”上,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咸安的各项工作干得更好。希望全区各级各部门及在座的各位代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的工作要求上来,统一到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目标定位上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在开启新时代咸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争创新业绩!

第一,奋进新征程、争创新业绩,必须高举旗帜、坚定信念。旗帜引领方向,信仰凝聚力量。我们一定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首要基础和前提。要强化思想武装。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蕴含其中的鲜明立场、思想观点和科学方法,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决维护核心。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作为最大的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时时处处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对标对表。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把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与咸安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全区各项工作开展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上级部署、符合人民期待。

第二,奋进新征程、争创新业绩,必须真抓实干、奋力攻坚。当前,咸安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在座各位都是咸安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家有理想,咸安就有未来;大家有本领,咸安就有前途;大家有担当,咸安就有希望。美好蓝图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要只争朝夕抓落实。时间和机遇不等人。这次会议为我们确定了航向标、时间表、路线图,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催着干”“推着干”为“争着干”“比着干”,破除思想上差不多、过得去的想法,努力让美好蓝图早日变成美好现实。要迎难而上抓落实。当前咸安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方面还有不少难题需要攻克,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补上。但差距就是潜力,短板就是方向,敢不敢正视矛盾、会不会解决难题、能不能争取最好结果,是对我们意志、能力、水平的考验。我们要更多地运用改革的思维、市场的办法、法治的手段,打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要久久为功抓落实。起跑抢先不代表一直领先,开局优势不代表最终胜势。无论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区域经济,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推动咸安在“十四五”发展中抢得先机、拔得头筹。

第三,奋进新征程、争创新业绩,必须不忘初心、矢志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要站稳人民立场不动摇。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时时处处把人民利益放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要倾听人民声音不失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关注终端、接触末梢,多到基层调查研究、听取情况,弄清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群众期盼的事变成党委政府要干的事,使党委政府在干的事成为群众支持的事、干成的事成为惠及群众的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回应人民关切不懈怠。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群众最急、最盼、最需要的事情抓起,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民生问题,尽心尽力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四好农村路”、农村改厕等民生工程,全力以赴抓好扫黑除恶、安全生产、平安咸安等维护稳定工作,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各位代表、同志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准确把握人大工作的新特点新内涵,强化“作为”意识,提高“能为”本领,找准“善为”路径,奋发进取,争做表率,为咸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人大力量。

一是要争做服务大局的表率。各级人大组织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主动在大局下想问题、办事情,做到人大工作与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合力合拍、同向同行。各位人大代表要把贯彻落实区委重大决策与履行代表职责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人民当家作主实践,把各方面力量和智慧凝聚到推动咸安高质量发展上来。

二是要争做依法履职的表率。要充分发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监督支持“一府一委两院”做好工作,特别是要围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工作开展监督,提高监督实效。要贯彻落实好党委人事意图,确保党委意图和人民意愿的高度集中统一。要坚持抓重点议大事,推动重大决策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三是要争做心系群众的表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积极参加专题调研、集中视察、“代表行动”等活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真实反映群众意愿,更好地做到为人民发声、为人民履职、对人民负责。

四是要争做敬业奉献的表率。带头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保障各级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一府一委两院”要自觉接受、主动配合人大监督,认真执行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支持配合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依法开展履职活动。各部门要积极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为人大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各位代表、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务实重行,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咸安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