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二十六次会议公报(总第102号)
来源: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 编辑:咸安人大 | 发布时间: 2020-01-26 | 52721 次浏览 | 分享到:

咸宁市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编印   2019年12   5号(总号102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议程………………………1

关于接受胡志伟同志辞去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请求的决定………2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公告………………………3

关于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洪声耀4

关于咸安区2018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洪声耀12

关于咸安区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17

关于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27

关于咸安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29

关于批准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32

农业产业化发展及产业扶贫专题询问问题梳理及部门承诺…………………………33

政府工作部门履职工作评议询问问题梳理及部门承诺………………………………55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64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议程………………………65

关于接受刘琼同志辞去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请求的决定…………66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公告.第1号………………67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公告.第2………………67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出席人员名单………68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次会议议程

2019年126

1.常委会专题讲座;

2.审议接受个别代表辞职的议案;

3.听取和审查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和咸安区2018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4.开展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及产业扶贫工作专题询问;

5.对区农业农村局、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政府扶贫办等5个政府部门进行履职工作评议、询问、满意度测评。

关于接受胡志伟同志辞去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请求的决定

2019年126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胡志伟同志的辞职请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五十四条的规定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

接受胡志伟同志辞去咸安区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特此公告。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公告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接受了胡志伟同志辞去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请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的规定,胡志伟的咸安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终止。

目前,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代表223人,缺额10人。

特此公告。

咸安区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9126

关于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咸安区财政局局长  洪声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预算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相关规定,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

一、预算调整事项

(一)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399,330万元调整为438,813万元,调增39,483万元,增长9.9%。

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48,900万元调整为138,000万元,调减10,900万元,下降7.3%。其中:

税收收入由106,800万元调整为98,000万元,调减8,800万元,下降8.2%。调减主要是受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增值税改革,两档税率由原16%、10%分别调整到13%、9%造成的减收;个人所得税提高起征点及专项扣除政策性减收;耕地占用税因土地交易减少,关联税收相应减少;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根据《关于减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相关税费的通知》,按50%顶格减半征收。

非税收入由42,100万元调整为40,000万元,调减2,100万元,下降5%。其中:专项收入调减,主要是按上级相关政策,暂停从土地收入中计提教育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收入相应减少;行政性收费收入调减,主要是受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根据实际入库情况调减;罚没收入调增主要是执法执罚部门缴库的一次性罚没收入增加。

二是转移性收入由250,430万元调整为300,813万元,调增50,383万元,增长20.1%。主要是一方面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债务转贷收入等共增加66,526万元;另一方面专项转移支付因结构调整减少25,825万元;调入资金因债务转贷收入增加和转移支付收入预期增加相应调减831万元。其中债务转贷收入调整情况如下:

1)转贷规模。2019年4月、7月,省财政厅共下达咸安区2019年债券资金36,062万元。

——再融资债券资金(借新还旧)10,202万元。

——新增政府一般债券资金25,860万元(第4批14,790万元、第8批11,070万元)。七年期10,000万元(年利率3.48%),十年期4,790万元(年利率3.36%),七年期11,070万元(年利率3.46%)。

2)使用方向。加大对保障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优先将债券用于“四个三”重大工程、乡村振兴、县域基础设施补短板等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坚决杜绝债券资金用于楼堂馆所等中央明令禁止的投资项目,严格控制安排能够通过市场化方式筹资的投资项目,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方面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由399,330万元调整为438,813万元,调增39,483万元,增长9.9%。具体变动情况是: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341,943万元调整为381,937万元,调增39,994万元,增长11.7%。其中:

①新增债券支出调整情况。一是新增一般债券资金25,860万元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600万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6,920万元;其他基础设施补短板8,190万元;乡村振兴2,750万元;水利补短板1,610万元;长江生态修复5,790万元。二是区水利和湖泊局申请将水利补短板1,610万元中原用于斧头湖流域湖堤加固工程(咸安部分)的800万元债券资金全部调整用于南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②区级定补、专项支出调整情况。区级定补经费支出由12,903万元调整为12,003万元,主要是将民政局城乡特困人员救助金项目根据实际结余情况调减1,105万元,分别调剂用于殡管所等民政机构维修改造205万元、调整用于城管局老旧小区改造地方配套资金900万元。区级专项经费支出由88,346万元调整为91,941万元,增减轧差后调增3,596万元,增长4%,专项经费支出具体变动项目如下。

——调增项目额度共计12,608.38万元。

一是交通局交通工程建设资金调增3,300万元;

二是凤凰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调增3,000万元;

三是税收征管、奖励经费调增1,400万元;

四是温泉办事处体育路小区人居环境整治范围内房屋拆迁补偿调增850万元,老旧小区改造调增100万元;

五是城管局老旧小区改造地方配套资金调增900万元;

六是2019年度就业补助区级配套调增500万元;

七是服务市政府重点项目指挥部专项经费调增452.57万元;

八是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调增308万元;

九是年度目标考评奖励因提标调增300万元;

十是运转经费根据实际安排调增248万元;

十一是民政局智慧社区建设经费调增200万元;

十二是武警中队训练棚建设经费调增185万元;

十三是其他项目共864.81万元,其中:因公牺牲军人抚恤金一次性补助调增97万元;网格(小区)党支部工作经费调增70万元;人社局机房电子网络设备更新调增70万元;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经费调增30万元、乡镇服务站办公经费24万元、烈士纪念活动经费10万元;各类创建专项经费调增60万元;人事招聘考试工作经费调增54万元;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经费调增50万元;汀泗桥镇长寿村道路拓宽资金调增50万元;城市综合执法管理调增45万元;城管执法用车工作经费40万元;温办文化广场消防整改缺口资金调增40万元;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书画作品展活动经费调增35万元;农业局专业合作社财务代理工作经费调增30万元;人武部正规化达标装备器材采购经费调增30万元;乡镇卫生院骨干人员特岗津贴调增29万元;粮食库存和质量大清查工作经费调增25.3万元;政府办公楼维修费用调增13.51万元;政务服务中心电子邮箱工作经费调增12万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经费调增10万元;咸宁日报《咸安周刊》办刊经费调增10万元;《咸宁市改革开放口述史和抗日战争口述史》编纂经费调增10万元;老促会编纂《革命老区咸宁市咸安区发展史》工作经费经费调增10万元;政法委5.16专案办案经费调增10万元。

——调减项目额度共计9,012.8万元。

一是雪亮工程建设经费调减2,000万元,用于交通工程建设;

二是教育资金安排的支出、农田水利建设支出因暂停土地收益专项计提分别调减1,250万元和508.8万元;

三是绿色(科技)产业发展基金调减1,300万元,用于交通工程建设;

四是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专项调减1,000万元,用于凤凰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

五是各类创建专项经费调减1,000万元,用于凤凰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

六是预备费调减1,000万元,用于凤凰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

七是现役军人优待金调减500万元用于2019年就业补助区级地方配套;

八是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化建设项目2020年实施,调减300万元;

九是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按实际情况调减100万元;

十是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配套项目结余调减40万元用于城管执法用车工作经费;

十一是外出考察学习、培训;专项会议费;专项接待经费等按3%的幅度共压减14万元。

③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科目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根据1-10月实际支出情况对相应科目进行调整;二是新增政府债券支出列入对应科目;三是上级对有关支出科目的考核要求。

2)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由57,387万元调整为56,876万元,调减511万元,下降0.9%。

3.平衡情况

上述收支预算调整后,区级资金来源总计438,81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000万元(税收收入98,000万元、非税收入40,000万元),转移性收入300,813万元(返还性收入13,34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201,18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7,296万元、上年结余10,513万元、调入资金12,41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6,062万元)。资金运用总计438,813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1,937万元,转移性支出56,87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6,67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203万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由102,302万元调整为66,900万元,调减35,402万元,下降34.6%。调整的主要因素:

一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根据1-10月收入实际完成情况,调减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64,502万元。主要是年初土地收入预算中含原乡小镇1,000亩,总价款预计50,000万元,因该项目被咸宁市收储,出让收入相应调减50,000万元;城市棚户区改造收益到目前尚未实现,预计调减14,502万元;

二是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根据上级相关政策,暂停从土地收入中计提,全额调减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000万元;

三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调增600万元;

四是新增专项债券收入调增29,500万元。

1)转贷规模。2019年3月、9月、10月,省财政厅共下达咸安区2019年新增政府专项债券29,500万元。其中:第4批专项债券五年期3,000万元(年利率3.41%);第5批专项债券七年期5,000万元(年利率3.31%);第5批专项债券十年期500万元(年利率3.31%);第5批专项债券三年期16,000万元(年利率3%);第7批专项债券五年期5,000万元(年利率3.21%)。

2)使用方向。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公立医院改造等。

3)资金安排。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9,500万元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安排情况为:洞口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8,000万元;“原乡小镇”土地储备项目15,000万元;龙潭水镇土地储备项目1,000万元;工业园土地储备项目5,000万元;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项目5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由102,302万元调整为66,900万元,调减35,402万元,下降34.6%。调整的主要因素:

一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调减65,388万元,因原乡小镇项目被咸宁市收储后相对应征地成本及计提基金调减。主要是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调减19,909万元、土地开发支出调减11,800万元、城市建设支出调减2,89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调减2,000万元、棚户区改造收益安排的支出调减14,502万元等;

二是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调减1,000万元;

三是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调增600万元;

四是新增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调增29,500万元(棚户区改造项目8,000万元,土地储备项目21,000万元,中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500万元);

五是地方专项债务付息支出调增886万元。

3.平衡情况

上述收支预算调整后,政府性基金资金来源为66,900万元,资金运用为66,900万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收支平衡。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9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区的政府债务限额为25.1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5.6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9.53亿元。截止2019年10月底,我区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的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0.8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3.23亿元,专项债务余额7.66亿元。一般债务余额和专项债务余额均在债务限额之内。

三、完成全年收支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减税降费与组织收入并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切实规范部门预算执行,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持续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三是培育有效税源,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四是坚持依法征管,及时足额组织财政收入。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压结合抓重点。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优先保障“三保”支出。一是按相关政策和标准安排落实保工资、保运转等基本支出;二是按要求安排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农业等支出预算;三是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支持扶贫、污染防治、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政策、重点项目支出。

(三)严守债务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足额安排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并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二是规范PPP项目管理,PPP项目按不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的原则,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按“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的原则执行;三是根据上级相关政策,暂停从土地收入中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教育资金、廉租房保障资金,将各项土地收入计提归集的资金作为区级偿债风险准备金。

(四)全面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深入开展绩效评价,全过程掌握项目实施、资金支出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对项目执行全过程开展绩效评价;二是加强政府债券项目库建设,做实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债券资金下达拨付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三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进一步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预算资金安排、资金拨付挂钩,对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及时调整预算或核减其下年度预算额度,促进财政资金高效使用。

关于咸安区2018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咸安区财政局局长  洪声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咸安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在向咸安区第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报告关于2018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请予审议。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截止2018年底,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215户,编制人数8910人,实有人数9524人,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438964.12万元,同比增加60843.82万元,增长13%;负债总额105918.99万元,同比增加20794.93万元,增长19%;净资产总额333045.13万元,同比增加40048.91万元,增长12%。

按单位性质分析。全区行政单位51户,国有资产总额125945.34万元,同比增加17454.1万元,增长14%,负债总额29340.47万元,同比增加2737.38万元增长9 %,净资产总额96604.87万元,同比增加14716.72万元,增长15 %。全区事业单位164户,国有资产总额313018.78万元,同比增加43389.73万元,增长 14%,负债总额76578.52万元,同比增加18057.55 万元,增长23 %,净资产总额236440.26万元,同比增加25332.19万元,增长10%。

按资产构成分析。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162477.52万元(房屋及构筑物106821.45万元通用设备28494.96万专用设备21336.29万元文物和陈列品146.53万元图书档案736.51万元家具及动植物4941.78万元),同比增加37131.22万元,增长22%;流动资产209428.27万元,同比增加41521.55万元,增长19%;在建工程34296.92万元,同比增加554.33万元,增长2%;无形资产32761.4万元,同比增加1668.28万元,增长5%。

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情况

资产配置情况。2018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新增固定资产37131.22万元。其中:行政单位新增固定资产3108.98万元,事业单位新增固定资产34022.25万元(区人民医院房屋、土地等28004万元;咸宁高中房屋3344万元)。

资产使用、处置情况。行政事业国有资产主要以自用办公为主,存在少量出租出借等情况。2018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2471.49万元行政单位处置资产304.21万元事业单位处置资产2167.28万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先后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配置、使用、处置、财务管理、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管理、益征收和使用等资产管理制度,步建立了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链条制度管理体系。

(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效益

1.资产配置从源头控制。制定《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细则》《关于加强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通知》编制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实现资产配置预算和资金预算政府采购预算有效对接

2.资产实行有偿使用严格遵循《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制定《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管理细则》,实行资产按要求和规程使用。

3.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细则》建立资产共享机制,对闲置、低效运转的资产通过区政府审批、区国资局下达批文,实行有效调剂。加大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合理配置,对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调配,建立公务用车运营平台,盘活存量资产。

4.严把资产处置关。制定《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细则》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对其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转移或者核销,经审批的资产处置统一按规定处理。对部分资产处置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引入招标投标、公开拍卖机制,实行阳光操作,提高资产处置的透明度,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资产收益全额上交。制定《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征收与使用管理细则》,按照“财政专户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管理。

(三)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1.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明晰财政部门、各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的职责,落实各部门、各单位的资产管理责任“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的监管责任体系已建立健全。同时,积极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优化管理流程。

2.搭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资产管理精细高效促进资产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由分散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充分体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3.实施全方位监管。围绕存量资产安全完整、增量资产依法配置、变动资产依法报批三个关键环节,建立以资产信息为基础,以资产配置管理为核心,以资产处置管理为关键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近年来,我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资产管理体制不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主要依靠财政投资,各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不够重视,管理力度不够二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衔接不紧。有些单位资产管理还没有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的单位存在重视购置,视管理,资产效率不高等问题造成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脱节,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三是资产管理监管乏力。一些单位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无专人管理,缺乏有效监督,账务分离或账物不符,导致资产流失。四是单位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变动频繁,职责落实不到位。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将以落实国有资产报告制度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压实创新工作方法完善长效机制,促进资产管理规范、公开透明。

一是从制度上夯实资产管理基础。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二是从机制上规范资产管理的职责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责,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与财政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一并纳入绩效考评,同时,建立奖惩、问责机制促进国有资产合理的配置与有效使用。三是从流程上推进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流程是资产管理的主要环节,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实物量与价值量相一致,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四是从技术上强信息共享探索推进我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财务核算、部门决算等系统的有效衔接,逐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国有资产管理数据互通共享,切实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五是从观念上宣传的力度改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中普遍存在的那种“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资产管理文化,大幅度的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六是从监督上保障资产管理安全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切实加强资产监督,促进规范化管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今后我们将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更好的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推动全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于咸安区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咸安区人民政府

区人大常委会: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精神,现将我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截止2018年底,全区纳入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单位(企业)户数221家资产总额144.5亿,负债总额36.1亿元,净资产总额108.4亿元全区土地总面积150308.32公顷,农用地面积124071.01公顷;矿产资源种类16种,矿产资源年产矿石355.99万吨;水资源总量16.32亿立方米;全区现有林地面积108万亩,森林覆盖率43.56%。

二、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

(一)国有企业资产总体情况

截止2018年12月底,咸安区规模企业4家,分别为经发集团、天立路桥公司、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区绿投公司。其中天立路桥有限公司、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两家企业在组建经发集团时划入经发集团作为子公司,目的是做大经发集团资产规模实际运营中,天立路桥有限公司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经营管理模式保持不变

从资产状况看,截止2018年12月底,4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86615万元,负债总额241500万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745115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24.5%。

从经营成果看,2018年营业收入21426.36万元,同比增长277%;利润总额-1705.80万元,同比增长75%;上缴税费1126.07万元,同比增长132.48%;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447.55万元,同比增长-18.96%。

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看,2018年,全区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0.17%。

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看,2018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21426.36万元,总支出23132.16万元。

(二)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情况

1.国有资本投向、布局和风险管控情况。科学准确梳理债务。截止2018年8月31日,区经发集团与政府事业单位签订购买服务协议的4个棚改项目总金额为323619.46万元;经发集团在建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计金额404759.82万元。量力而行化解债务。制定《咸安区经发集团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风险实施方案》并正在逐步实施。以转型发展为动力,完善提升各子公司的经营资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以明晰产权基础明晰人、财、物的政企关系定位,完成实质性政企分开;以长远发展为要务,加强转型后各子公司产业方向及市场布局。

2.国有资产监管情况。立足服务全区发展,全力支持区经发集团不断做大做强。准确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及时划转资产,大手笔扩大资产规模,大注册资本区经发集团参与市场竞争打牢基础,扩大企业经营范围,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使区经发集团逐步成长为产权主体明晰、经营方向多元、市场竞争力强大管理科学规范的国有企业。

(三)国有企业改革情况

1.国有企业改革情况。2018年,我区没有开展国有企业调整重组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试点和资产证券化改革工作

2.在资本运营方面区绿投投资湖北咸宁长投生态旅游公司,实际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绿投出750万元,占股15%。湖北咸宁长投生态旅游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收益

(四)国有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情况

2018年国有资产处置金额5162.42万元,其中:区经发集团处置位于建设小区房产10套,包括6套标准住房,4套架空层,总面积1264.41平方米,金额375.22万元;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处置位于二电机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的房地产面积12172.93平方米省煤机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的房地产面积11015.31平方米,合计金额4787.20万元。国有企业上缴收益273万元,其中经发集团上缴250万元,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上缴23万元。

(五)企业高管薪酬情况

2018年,我区国有企业没有行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原因是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没有转变身份,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在原单位领取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并享受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待遇。

三、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量

湖北咸宁金桥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是咸安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合资经营的一家专业担保公司,截止2018年12月31日,总资产24688.78万元,比年初22893.39万元,增长7.84%。负债10742.25万元,比年初6832.50万元,增加57.22%,主要是咸安区助农贷担保专项资金比年初净增加2000万元、其他应付款增加2233.95万元。所有者权益13946.53万元,比年初16060.89万元,减少15.16%。2018年12月注册资本金10060万元,国有资本500万元,占注册资本金的4.97%。

(二)国有金融企业监管情况

1.国有资本投向、布局。国有资本投向属于融资性担保机构,按行业分类属于其它商业服务业。按国有资本投向用途属于股权投资,湖北咸宁金桥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60万元,其中咸安区国资局500万元,占4.97%,投入金融机构作为银行保证金,用于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其中湖北咸宁农村商业银行担保贷款12250万元;建设银行担保贷款1800万元,湖北咸安长江村镇担保贷款6000万元,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担保贷款4500万元,农业发展银行担保贷款8600万元。担保贷款投向行业布局:主要是纺织机电行业13260万元,占40%;担保贷款三农贷款7630万元,占23.01%;建材及房地产行业3800万元,占11.47%,商业服务业8460万元,25.52%。

2.国有资产监管情况。1金桥担保公司是国有资本控股性质的担保公司,公司在重大决策部署和日常监督,服从区经信局党总支的领导 ,服从国资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区国资局对担保机构的投资或增资经区委区政府集体研究通过。国有资本管理方面的做法:一是派驻相关人员兼职,参与协调管理,二是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代表国有资本股权参加公司股东会参与管理。25年公司治理改革情况及国有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情况。5年来,公司机构不断健全,先后设立担保业务部、三农事业部、风险控制部、财务部、资产管理部、法务部、综合业务办公室6部一室,人员配备由13人,增加到28人。管理逐步实现程序化、规范化,前后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形成了专业化担保业务团队;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化担保业务操作流程和制度;公司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增加到10060万元。

3.风险控制情况。1)风险控制监管规定的执行情况:2018年金桥担保公司单户担保不超过金桥担保公司的净资产的10%,对关联企业的担保不超过净资产的15%,对所有金融机构的担保总额没有超过担保公司净资产的8%。另外公司没有非法集资,没有违规收取客户保证金对少数抵押额不足的企业收取10%的保证金按规定存入被担保金融机构帐户用于代偿企业本息。2)当前风险状况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2018年到期担保贷款5.14亿元,解除担保责任还款4.72万元,其中代偿本息2077万元,代偿率4.1%,由于债务人失联或没有偿还能力抵押无效等因素风险分类损失预计60%,1270万元,“两金”风险覆盖率不足0.6。  

四、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截止2018年底,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215户,编制人数8910人,实有人数9524人,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438964.12万元,同比增加60843.82万元,增长13%;负债总额105918.99万元,同比增加20794.93万元,增长19%;净资产总额333045.13万元,同比增加40048.91万元,增长12%。

按单位性质分析全区行政单位51户,国有资产总额125945.34万元,同比增加17454.1万元,增长14%,负债总额29340.47万元,同比增加2737.38万元增长9%,净资产总额96604.87万元,同比增加14716.72万元,增长15%。事业单位164户,国有资产总额313018.78万元,同比增加43389.73万元,增长14%,负债总额76578.52万元,同比增加18057.55万元,增长23%,净资产总额236440.26万元,同比增加25332.19万元,增长10%。

按资产构成分析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162477.52万元,同比增加37131.22万元,增长22%;流动资产209428.27万元,同比增加41521.55万元,增长19%;在建工程34296.92万元,同比增加554.33万元,增长2%;无形资产32761.4万元,同比增加1668.28万元,增长5%。

(二)行政事业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情况

资产配置情况。2018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新增固定资产37131.22万元。其中:行政单位新增固定资产3108.98万元,事业单位新增固定资产34022.25万元(区人民医院房屋、土地等28004万元;咸宁高中房屋3344万元)。

资产使用、处置情况。行政事业国有资产主要以自用办公为主,存在少量出租出借等情况。2018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2471.49万元行政单位处置资产304.21万元事业单位处置资产2167.28万元

(三)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监管情况

1.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严格落实《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准则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在制定《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细则》和《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细则》、《关于加强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专门制定《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管理细则》、颁发《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征收与使用管理细则》,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范围、收缴、使用、管理进行明确。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指导、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建立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做到“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符”明确责任,加强资产的分类管理,充分体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2.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效益。一是资产配置从源头控制,编制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实现资产配置预算和资金预算政府采购预算有效对接二是资产实行有偿使用,严格遵循《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按要求和规程使用。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资产共享机制,对闲置、低效运转的资产通过区政府审批、区国资局下达批文,实行有效调剂。合理配置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对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调配,建立公务用车运营平台,盘活存量资产。是严把资产处置关,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对其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转移或者核销,经审批的资产处置统一按规定处理。对部分资产处置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引入招标投标、公开拍卖机制,实行阳光操作,提高资产处置的透明度,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资产收益全额上交,按照“财政专户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管理。

3.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关精神,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二是加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三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优化管理流程。四是实施动态监管。围绕存量资产安全完整、增量资产依法配置、变动资产依法报批三个关键环节,建立以资产信息为基础,以资产配置管理为核心,以资产处置管理为关键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五是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断强化。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的监管责任体系已建立健全,基本形成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

五、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一)土地资源总量及分类

截止到2018年全区土地总面积150308.32公顷,农用地面积124071.01公顷,占全区面积的82.54%。共收储土地3703.85亩,其中已确权的土地766.92亩,未确权土地2936.93亩。

(二)矿产资源总量

截止2018年底,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有16种,矿产资源年产矿石355.99万吨,其中:建筑石料用灰岩182.23万吨;建筑用白云岩149.64万吨;冶金用白云岩19万吨;砖瓦用页岩、粘土5.12万吨,地热资源开采量242.4万m3/年,现有探矿权3个,勘探面积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资源储量有待勘探。

(三)水资源

全区现有水资源总量为16.3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6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22.41%;地下水:2.67亿立方米。2018年度全区平均降水量为1586.72mm,折合水量23.67亿立方米。

(四)森林资源  

全区现有林地面积108万亩,森林覆盖率43.56%。

(五)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情况

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依法依规管理土地储备资源,因土地面积大,位置分散,聘请两家控违公司(信义控违、卫国控违)分区进行土地日常巡查管理,每半年签订一次合同同时签订土地控违管理责任状,将土地控违管理效果与控违公司的绩效挂钩,要求控违公司做到“三有一无”。聘请控违公司进行储备土地管理。安排部门员工每周进行一次土地日常巡查,协助控违公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联动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对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在矿产开发方面,全面推进矿区(山)储量动态监管改进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动态检测工作以矿山为单元开展矿产资源储量年度动态检测,编制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实行动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定期核实制度凡全区已动用矿区,每3-5年须以矿区为单元进行一次全面核实,编制矿区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做好矿区储量核实与矿山年度储量动态检测的衔接工作,矿山年度储量动态检测结果是储量核实时反映矿区储量变化的依据。夯实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基础逐步建立全区储量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分级建立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台帐。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全方位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配置地表水,积极利用外调水,从严控采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联合调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国有森林资源管护方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管理力度,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六、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思路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物质基础,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管理中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国有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亟需完善。主要是政企分开不到位,人员身份没理顺;市场主体未确立,企业经营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经济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有待提高。二是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担保公司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政府投入不足,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政府、银行共同承担风险机制有待建立,国有金融资产有待做大做强,减量提质。三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不顺,有些单位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监督,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四是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尚不完善。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涉及面广、业务量大,各级各部门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各类国有资产报告编写方法和格式口径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针对我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建立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要求,紧紧围绕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和效益,着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企业高层领导身份去行政化,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落实到位。二是按照减量提质要求,做大做强担保机构,做实政府国有资本,加强对国有金融资产的监管。三是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将国有资产管理与财政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一并纳入绩效考评同时,建立奖惩、问责机制,促进国有资产合理的配置与有效使用实现“政府分级所有并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原则。四是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联动长效机制,健全制度办法,严查破坏国有自然资源违法行为,从源头根除破坏国有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切实抓好国有自然资源管护、培育、综合利用、合理开发等相关工作,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坚决落实本次会议决议,继续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各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使国有资产更好服务咸安发展,造福咸安人民!

关于咸安区 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审查结果报告

咸安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亚钦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本次会议听取了区财政局局长洪声耀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会前,区人大财经委对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19年预算调整的主要原因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从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2.提高个税起征点到5000元,增加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

3.省下达我区2019年新增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资金发生变化。

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年初土地收入预算中含原乡小镇1,000亩,总价款预计50,000万元,后因该项目被市政府收储,出让收入相应调减50,000万元;城市棚户区改造收益到目前尚未实现,预计调减14,502万元。

5.根据上级相关政策规定,暂停从土地出让价款中计提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建设、教育资金,将各项土地收入计提归集的资金作为区级偿债内风险准备金。

二、预算调整情况

根据《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政策规定,区政府提出了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方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399330万元调整为438813万元,调增39483万元,相应调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48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调整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由102302万元调整为66900万元,调减35402万元,相应调减政府性基金支出35402万元。

三、审查意见和建议

区人民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落实了中央的减税降费和积极财政政策,符合财政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券的使用要求、相关法律规定和我区实际情况,本次调增政府债券转贷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总额未超过政府债务限额,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同意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批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同时,财经委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收入征管,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切实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全力完成全年调整预算目标;二是要加强绩效管理,开展债券资金使用效益评估,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要科学合理编制好2020年度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完善“四本预算”,进一步提高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全面性。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关于咸安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咸安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亚钦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精神,按照区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安排,财经委组织开展了对区卫健局和区教育局系统国有资产的审计调查;听取了相关单位的资产管理情况汇报;积极与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经济发展集团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将我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8年底,全区纳入财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独立核算行政事业单位215户,国有资产总额43.9亿元,负债总额10.59亿元,净资产总额33.31亿元,资产负债率24.12%。按单位性质分,行政单位51户,国有资产总额12.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8.7%,事业单位164户,国有资产总额31.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71.3 %。

按资产构成分,固定资产16.25亿元,占37%,流动资产20.94亿元,占47.7%,在建工程3.43亿元,占7.82%,无形资产3.28亿元,占7.48%。

区政府及财政等部门重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丰富管理手段,基本实现了对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监管,行政事业性资产规模逐步扩大,对保障社会治理有序运转,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重购置、轻处置”现象,资产管理不够规范,资产长期闲置,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手续等问题

(二)资产管理力量薄弱。一是机构人员配备不齐。部分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对固定的专职管理人员,造成国有资产管理缺位。二是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相对缺乏,核算、管理不规范。

(三)资产底数有待进一步明晰。调查发现,固定资产盘点制度执行不严格,“账上有、账下无”“账上无、账下有”普遍存在;转让、报废、拆除、报损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清理核销、调整账务,对新形成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入账,造成国有资产基数不明;有的工程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而长期未办竣工决算,一直滞留于“在建工程”;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数据不一,造成国有资产数据失真。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建立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国有资产重大决策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我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政府及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产权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合理配置资源,强化资产管理监督工作,提高行政事业性资产使用效率。

(二)夯实资产管理力量。各相关单位要明确专门负责资产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管理使用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维护资产安全的责任履行到位。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资产管理和使用人员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资产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三)切实摸清资产底数。政府及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全面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对我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并对清查的数据进行有效记录。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权属管理,落实好定期清查盘点制度,做到实物清楚、数据准确,在此基础上对产权进行全面确认登记,摸清资产底数。

关于批准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

2019年126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和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审查了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会议同意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咸安区2019年预算调整方案。

农业产业化发展及产业扶贫专题询问

问题梳理及部门承诺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阚铭问:据了解,咸安区是“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现有商品菜基地9万亩,自产商品菜约20万吨,2018年全区蔬菜人均占有量约333公斤(按全区60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每天占有量0.91公斤,同2016年全国蔬菜平均每人每天占有量1.59公斤相比,我区蔬菜每人每天占有量缺口0.68公斤,每年需调进蔬菜约15万吨。宏大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整个市场新鲜蔬菜日交易量约137吨,其中:外地蔬菜日均进入量约100吨,进货主要是武汉白沙州批发市场和嘉鱼市场,本地蔬菜供应量日均约37吨,蔬菜自给率约为27%。我区50亩以上蔬菜经营主体(大户)41家,10亩以上的主体120家。请问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蔬菜产业发展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强做大我区的蔬菜产业?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勇答:咸安区是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全区商品菜基地9万亩,其中常年基地 3.4万亩、季节性基地5.6万亩。2018年播种面积25.5万亩,估计产量40万吨,产值9.6亿元。全区现5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38家,10亩以上主体120家。做强做大我区的蔬菜产业,今后的工作举措:1.抓基地建设,整合高标农田、水利或发改等相关项目,完善生产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增强蔬菜基地抗灾能力、保供条件和市场供给能力;一是加强蔬菜板块建设,保障市场供给,完善建设设施精细菜、城郊精品菜、露地大宗菜和特色优势菜等四大板块;二是加强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结构优化,按照标准化、良种化、绿色化”的原则,推进“菜篮子”示范基地建设,引进新、特、优品种,调优种植模式,调绿生产方式,促进产业提质增效。2.抓主体培育,着眼蔬菜产销全产业链环节,培育种植、加工、营销等新型经营主体;3.抓机制创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拓展产业开发模式,丰富利益联结模式;4.抓品牌创建,积极创建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以及区域公共品牌;5.抓队伍建设,建好科技支撑队伍、信息服务队伍、专业人才队伍;6.抓项目管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省、市、区三级政府支持,规范使用项目资金,打造示范亮点,引领带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7.抓抗灾救灾,稳定蔬菜市场供给。加强同气象部门对接,完善灾害预警平台,科学指导抗灾救灾恢复生产,关键时节加强人、财、物投入,努力稳定蔬菜市场供给。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彭姣云问:茶叶是我区传统优势产业,据统计年报,现有高标准茶园面积7.57万亩。我们调研了川玉茶业有限公司及黄荆塘茶叶合作社等茶企,普遍反映,效益不好,存在不少发展难题:一是茶叶基地配套设施跟不上,抗灾能力差;二是种植、管理、采摘、制作、销售各自为政,没有专业公司和服务公司;三是品牌创建和推广不够;四是土地与人工成本大幅提升;五是没有固定的销售平台、渠道;六是缺乏茶叶加工设备和技术人才。请问如何做大做强做优我区茶叶这个传统优势产业?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勇答:一是进一步强化基础建设。在新建园上,持续推进茶树良种化、种植立体化、生产机械化、管理规范化,建设成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品种结构合理、良种良法配套、适应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的茶叶生产基地;在现有茶园上,着重支持、强化和完善规模100亩以上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和改造路、渠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作业道、喷滴灌、水窖及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等基础配套设施。二是进一步强化龙头引领。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茶农”的经营模式,集中区内茶产业资源,重点培育一个龙头企业,鼓励利用现有茶叶初制厂与茶叶精加工企业建立联营、合作、监督关系,对农户零星分散的茶园进行合理流转或承包,建立生产技术服务队,实现茶园统一生产、统一管理,最终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采摘、精细化加工、品牌化经营,以整带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同时积极探索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大力推广茶业耕作、采摘、加工等机械化技术,降低人工生产成本,提高茶业生产效益。三是进一步强化品牌战略。1.做好品牌管理。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建立并遵行行业标准,坚决抵制残次产品进入市场,自觉用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维护产品品牌形象。2.严守安全底线。区农安局联合农业执法大队持续组织开展茶叶农残超标专项整治行动,实行茶叶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开展“检打联动”,严厉打击茶园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提升咸安茶叶质量安全公信力,以质量保品牌。3.加强品牌营销,积极带头参加国内外茶博会、展销会,打响区域公共品牌。鼓励茶企利用“电商+店商”的模式,开设品牌旗舰店、形象店;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云上咸安、微信等各种传播形式,全面、精准、高效传播品牌。四是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依托国家茶业产业体系、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农村厅果茶办、省农科院果茶所、市农科院茶叶所、咸宁职院等科研院所,培训技术骨干,加强产品研制、无公害茶生产与加工,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茶业机械化等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区农业农村局将由经作、植保、土肥等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科技服务队,通过“技术团队+科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的基层农技推广模式,指导茶企茶农采取生态调控、农艺改良、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治等手段防控病虫害。五是进一步强化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发展改革、教育、财政、科技、自然资源、商务、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能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涉农资金整合,支持茶产业发展。加强茶叶品牌策划与宣传,加快茶叶生产、产业、经营体系建设,支持茶叶重点技术、产品研发;支持茶旅、茶外延产业延伸;加强茶叶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监督,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茶叶产品。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大平问: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兴旺。我区传统产业发展比较快,但在规模、质量、产量、效益上还存在差距,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农业发展不快。请问:我区的农业产业化是否制定了空间布局发展规划?是否提出了总体目标?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勇答: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局工作的监督。抓好农业产业化及产业扶贫工作是区农业农村局应尽工作职责。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及产业扶贫工作,立足我区自然资源条件,突出发展咸安“两菜一茶”等优势产业,制订了油菜、蔬菜、茶叶、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产业年度发展规划和《咸安区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18-2020年)》,出台了产业扶贫因户施策四个政策性文件。总体目标: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咸安乡村振兴新篇章。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加快我区农业产业化及推进产业扶贫:1.当好参谋,做好顶层设计。提请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咸安发[2019]1号),组织牵头聘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制定《咸安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局印发了《咸安区201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咸安区2019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2019-2020年区农业农村局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2.重点打造“一区两带一园”(咸安绿色农业开发区、官埠休闲农业观光经济带、幕阜山片区绿色经济带、双溪三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进全区现代农业发展。3.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加强扶贫项目业务指导。强化产业科技支撑,推动扶贫产业政策落地,助力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如期脱贫。4.下一步着力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油料、蔬菜、茶叶、苎麻、楠竹、中药材、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产业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李云钊问:2019年,咸安区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2000多万元,用于产业扶贫、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雨露计划”以及精准扶贫统筹支出。请问区扶贫办,2019年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产业扶贫方面是如何管理使用的,取得了哪些实际效益?

区扶贫办副主任王春仙答:精准扶贫,产业先行。发展产业是贫困户长效脱贫的根本。但农业产业受自然条件、气候、市场等方面的影响较大,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也成为我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短板。为了推动扶贫产业的发展,我们在三个方面上下功夫:1.在扶持主导产业上下功夫。针对我区楠竹、茶叶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对楠竹、茶叶等扶贫主导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2019年,在这两个产业方面投入中央和省扶贫专项资金370万元,支持建设大幕双垅竹炭加工厂、竹工艺品厂、竹制品微工厂、汀泗赛丰竹加工厂、西山下村茶叶加工车间等5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竹、茶主导产业,解决群众楠竹销售困难,提高价值,促进群众增收,同时能扩大我区茶叶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2.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上下功夫。依托村级优势资源、优质主体,服务土地流转,实行资产租赁,推动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优良资产,达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目的,实现资产收益扶贫。2019年,在修建产业道路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65万元,建设盘源村等产业道路5条;发展村级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79万元,建设黄祠村都尔霍姆养殖场、三桥村蔬菜大棚、黄荆塘村粮油生产加工厂等项目6个,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实现带贫减贫。3.在完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加强项目库建设。完善项目申报程序,做到项目申报公开透明;完善项目入库程序,在资金分配上重点支持产业项目;完善公开公示制度,统一工程预算、审计结算,做到项目申报、资金分配、项目实施全程监管,结果全公开。二是理清扶贫资产。以村集体“三资”清理为契机,组织贫困村梳理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督权、处置权,明晰“家底”,形成资源合力,为脱贫巩固提升和后续发展夯实基础。三是创新发展机制。以盘活闲置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鼓励贫困村探索创新资源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托管经营等方式,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增加收入。鼓励在“土地二次流转扶贫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政府、市场主体、贫困户资源整合收益方式,让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实现政府资金、市场主体、贫困户“三赢”。四是规范收益分配。鼓励各地结合地方实际建立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机制,确保扶贫收益优先用于公益岗位、村内小型公益事业、激励补助等贫困户帮扶及保障支出。发挥村委监督委员会作用,确保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方向合规。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樊向红问:光伏发电是咸安区“十大扶贫产业”之一,截至2018年底,我区20个重点贫困村已实现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我们调查了大幕乡双垅村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运行情况:装机容量120千瓦,总投资100万元,占地1200㎡,2019年1月4至8月份已发电77502度,平均每度电0.96元(其中:燃煤标杆电价0.416元/度,省级财政补贴0.1元/度,国家财政补贴0.434元/度)。测算全年收入达10万元。请问:我区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运行的真实情况及效益如何?对解决贫困问题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保障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区扶贫办副主任王春仙答:咸安区光伏扶贫电站涉及10个乡镇20个村,共计24座。其中2016年建光伏扶贫电站4座,2017年建光伏扶贫电站3座,2018年建光伏扶贫电站17座;投入扶贫资金803.235万元,其中2016年投入扶贫资金133万元,2017年投入扶贫资金80万元,2018年投入扶贫资金590.235万元(奖补资金448.4万元);发电站总规模2147.2千瓦,其中2016年光伏电站发电规模467.2千瓦,2017年光伏电站发电规模190千瓦,2018年光伏电站发电规模1490千瓦。今年2月份将咸安区辖区内20个贫困村24个光伏扶贫电站授权给湖北文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维管理。湖北文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按要求与各村签订了五年运维合同。运维管理的范围主要是电站规范管理、电站日常巡护、电站的定期维护及电站设备检查管理维护。6月份同时将全区内20个贫困村24个光伏扶贫电站的信息数据监测采集器全部安装到位,接入到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系统,通过系统可实现电站数据监测、电站智能运维、设备智能评估、电站补贴结算一体化管理、扶贫成效分析等服务功能。目前各电站发电能力正常,按6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一年的平均发电量来计算,一年收益达6.45万元。其中燃煤标杆电价的电费收入在3.5万元左右,国家财政补贴收入2.95万元左右。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集体收益分配主要是村级公共项目和村级公益性岗位。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紧盯贫困村、贫困户,体现精准扶贫要旨,通过光伏扶贫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实现贫困户稳定受益,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为了保障光伏扶贫电站有序运维,发挥效益,区政府争取资金加大对光伏扶贫电站的监测管理方面进行投入,在区扶贫办办公室建设了咸安区光伏扶电站信息监测系统,安装显示屏,登录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系统网站,安排专人对光伏扶贫电站运行情况实行跟踪监督,使光伏扶贫在项目村、运维公司、扶贫办三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可持续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娟文问:竹产业是我区传统林业产业,林农主要靠出售原竹获得收益。竹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不够,楠竹产业链尚未形成,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楠竹收益越来越小(据调查,8寸以上三年老竹460元/吨,平均11.5元/根;一般三年竹420-430元/吨,平均9.3-9.6元/根。按照离公路的距离远近人工费用分别为8元/根、4元/根、3元/根,未通林区公路的一根人工费用高达十元以上)。特别是今年大旱,竹林成片枯萎,面积近11.6万亩,损失巨大。请问应该采取哪些举措来改变我区竹产业发展现状?

区林业局副局长金勇智答:1.造成楠竹收益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一是经营观念传统落后。大部分竹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是一味索取,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和必要的资金投入。竹林亩平立竹量和径级有一定程度下降,影响竹林出产量。二是人工成本不断上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劳务工资的支出在成倍增长。三是原竹市场行情走低。由于竹制品销售市场不景气,造成原竹收购价大幅回落。2010我区竹材收购价是每吨790元,目前竹材收购价降低到490元每吨,原竹价格下降将近一半。四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2016-2018年间,区政府在桂花、大幕、马桥、双溪桥、汀泗桥、高桥等竹产区乡镇开展竹林林间道路建设。三年间共投入2028.9万元,修建竹林林间公路676.296公里,极大缓解了山区群众竹材运输难问题。但由于前期基础太差,仍有大面积竹林不通公路,同时对前期建设的林间公路缺乏维护。五是竹企创新意识不强。我区目前有9 家竹加工企业,其中区工业园2家:湖北巨宁竹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江南春竹业股份有限公司;桂花镇3家:咸宁市盛义竹业有限公司、咸安区鑫科楠竹加工部、咸宁辉宏竹业有限公司;双溪桥镇1家:咸宁市咸安区帮富竹木专业合作社;大幕乡2家:咸宁市林丰竹业有限公司、咸宁双垅竹制品厂;汀泗桥镇1家:咸安区康寿竹业。由于生产的竹制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不高,经济效益差。企业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不愿投入更多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有的企业目前已处于停产状态。2.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改变我区竹产业发展现状的对策。影响楠竹收益降低的问题,归根结蒂的主要原因就是竹产业发展问题,只要竹产业发展好了,竹产品值钱,竹农的收入自然增加。一是推广楠竹丰产技术,提升竹材品质。林业部门加强组织楠竹丰产林技术培训,全面推广竹林垦复、施肥、钩梢、抚育间伐、病虫害防治等先进的楠竹经营管理理念。以我区现有29.3万亩竹林面积为基础,逐步提高竹林质量和竹材径级,通过3-5年培育,使我区楠竹林亩平立竹达240根以上,平均胸径10厘米以上,年产竹材900万根。二是加强林区公路建设,降低运输成本。建议区政府将竹林林间公路建设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同时预算部分资金对前期建设的林间公路进行维护。三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提升发展质量。积极争取上级林业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资金扶持,从基地建设、基础设施、竹材加工等方面助力竹产业发展。2014-2018年,林业部门充分争取上级林业专项(竹产业)发展资金,共投入300万元,在汀泗、大幕、桂花、双溪、高桥等重点竹产区乡镇建立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26550亩,大面积推广竹林垦复、施肥、钩梢等抚育管理措施来提高林分质量,最终达到以点带面,从线到面,逐步形成区域大发展格局。四是成立专业合作组织,鼓励抱团发展。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参与的方式,以村组为单位成立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以竹林入股,凭股份分红。合作社负责竹林日常养护、竹材采伐、运输、销售等。竹产业合作社既便于对竹林的管护,又能及时足量为加工企业提供合格竹材。建议区政府建立竹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对竹林大乡镇、大村、大户及加工企业进行奖补。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竹产业链。围绕绿色化引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应,促进咸安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区委、区政府出台相应的招商引资政策和奖补措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二是搭建开放平台,吸引竹加工企业入驻竹产业园区;三是打造新的亮点,积极开展“节会”招商;四是依托龙头企业,逐步构建完善的流通网络,畅通竹产品销售渠道,促进竹产品销售。六是积极开发旅游景点,形成资源卖点。学习浙江先进发展理念,卖竹不如卖风景。通过发展竹林旅游,达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目的。目前,我区以竹林为主的森林旅游景点主要有:星星竹海、嫦娥湖风景区、太乙洞、鸣水泉风景区、桂花源、东源花谷等,通过多年打造,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游客接待能力逐步提高。随着景区知名度提高,来景区的游客逐年增加,景区群众的收入得到大幅提高。(二)解决竹林受旱枯萎问题的对策今年我国中部地区遭遇大范围的干旱天气,各地林业受到很大影响,虽全力补救,损失巨大。对于我区竹子枯萎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1.对于部分死亡竹林:一是组织人力清理已死亡的竹子;二是通过全垦竹林、施肥等经营手段对竹林进行培育;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在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比如林下种植适合本地的黄精、重楼等中药材,把损失降到最低。2.对于全部死亡竹林:一是组织人力对死亡竹子进行清理;二是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整地,尽可能选择本地的优良树种对林地进行更新造林。另外,对于林下种植中药材或更新造林的农户,在达到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林业部门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予奖补。

区人大代表罗启海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和修复天然林就是在发展绿色产业。咸安区是“三湖”(斧头湖、西凉湖、梁子湖)重要水源地,但山林蓄水保水能力不足,河流的水流量越来越小,有的季节甚至出现了干涸现象。森林特别是天然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作用。 请问加快保护和修复天然林对改善咸安区自然生态环境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保护和修复天然林,以实现生态林与经济林的协调发展?

区林业局副局长金勇智答:按照区人大的要求,现将我区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咸安区纳入保护的天然林现状。全区从2004年、2006年分别纳入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保护项目,面积达到15.88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7.84万亩,省级公益林8.04万亩;2016年我区纳入天然林停伐补偿范围,到2019年我区天然林停伐补偿面积为47.99万亩,截止2019年,全区公益林和实施保护的天然林总面积达到64.87万亩。在天然林保护区中,全区已划定区级天然林保护示范区总面积3万亩,其中2014年划定2万亩,2018年新增1万亩,涉及桂花、马桥、高桥、双溪、向阳湖、官埠桥8个乡镇和浮山、永安、温泉3个办事处,共11个乡镇办。天然林保护示范区共划定355个小班,其中:283个村组集体面积25339亩,个人面积4661亩,涉及农户480个。天然林主要由马尾松、苦槠栲和杂木等树种组成,马尾松树种占60%以上。(二)加快保护和修复天然林对改善咸安区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拥有绿水青山,才会有美丽家园。2014年3月14日,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研究把天保工程扩大到全国,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咸安地处幕阜山生态重要区域,是天然林集中分布地,加快保护和修复天然林,一是维护我区生态安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维护咸安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安全稳定的需要;二是推进依法治林,规范林业执法行为的需要;三是加快咸安林业发展步伐,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天然林保护和修复的主要措施。2016年10月份开始,我区按照省林业厅要求,特别是按照2018年9月30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湖北省天然林保护条例》,加强对全区天然林进行保护和修复。一是实施天然林禁伐(竹林可适度间伐),促进天然林自然封育;二是对部分疏林地进行补植、补造,加快天然林封育速度,提高天然林林份质量,提高天然林林地蓄积量和蓄水量;三是加大对天然林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控;四是加强划定的天然林保护示范区日常巡查,依法打击各类破坏天然林资源的违法行为,有效促进生态林与经济林的协调发展。由于加强了天然林保护和修复,我区天然林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与2009年对比,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我区林地面积80060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61603公顷),活立木蓄积156.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2.01%;2018年林地变更数据我区林地面积82113公顷(有林地64246公顷),活立木蓄积19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56%。从2009年二类数据与2018年林地变更数据相比,我区林地保有量(有林地),林木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四)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几年来我区在保护和修复天然林工作中,投入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作长期规划和天然林保护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二是开展天然林保护宣传力度不够;三是部分乡镇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措施不够扎实;四是一些地方天然林保护日常巡查不够经常;五是个别地方毁林造林,破坏天然林资源的行为时有发生。(五)做好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措施和建议。1.制订天然林保护工作长期规划,并将天然林保护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规划,按天然林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作。2.建立天然林保护林长制和目标考核制,将天然林保护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将建立天然林管护制度,划分管护责任区,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3.建立天然林保护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将天然林普查、保护管理、生态修复及其基础建设等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目前,我区3万亩天然林保护示范区每亩每年补助50元,全区160万元补偿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按年度拨付。其余天然林应参考天然林保护示范区的补偿标准,确定补偿标准,落实到户,以确保天然林保护区林农的合法权益。4.加强天然林保护日常管理。一是天然林保护内所有村组选配护林员,明确职责,加强日常巡查,发现破坏天然林行为及时制止并上报,严肃追究责任人的失职责任;二是建立健全联动执法机制,依法治林。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组成联合专班,及时查处破坏天然林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好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天然林安全。5.加强天然林保护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之有效的方式,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宣传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公众保护天然林的意识,营造保护天然林的社会氛围,鼓励和调动全区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天然林保护的积极性,积极主动投入天然林天然林保护和修复工作。

区人大代表张加川问:咸安区是著名的桂花之乡,前几年,桂花苗木被大量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和道路绿化。桂花苗木发展快,效益好,桂花、汀泗等乡镇很多老百姓因苗木而致富。但是,现在却出现了苗农毁掉桂花苗木的现象。据统计,咸安区现有存量桂花苗木1.2亿株,严重滞销。请问:桂花苗木在园林绿化和道路绿化中是否有优势?滞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措施解决苗农的销售困难?

区林业局副局长金勇智答桂花不但树形优美,四季常青,而且春、秋、冬三季均可以开花。桂花花色艳丽,品种丰富多样不同的品种花色各不相同:银桂品种有白色和淡黄色金桂品种浅黄色、黄色和深黄色丹桂品种橙黄色和橙红色等,而且咸宁桂品种芳香浓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食用价值。桂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桂花造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被应用,至明清时期,桂花成为私家园林造景的主要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造景方式也越来越多的被用于现代园林和道路绿化中。1.桂花苗木滞销的主要原因。一是行业管理粗放。咸宁大部分桂花苗木种植户,只是在进行初级苗木培育。林农一味追求数量,没有在苗木质量上下功夫,不能按市场要求提供规模化、标准化精品桂花苗木,因此苗木不具有竞争力。二是市场供大于求。咸安区现有桂花种植面积7万亩,其中苗圃基地2.5万亩,桂花大树450余万株,桂花小径级苗1.2亿株以上。近年来,由于桂花苗木市场超饱和,造成桂花苗木价格持续下降。三是域外冲击影响。近年来,由于本地桂花苗木价格偏高,质量与外地苗木有一定差距,因此引进大量外地质优价廉桂花苗木,对本地桂花苗木造成很大冲击,影响本地苗木的销售。四是加工产业滞后。全区现有规模以上桂花加工企业4家,产品有桂花茶、桂花酒、饮料、糕点、桂花浸膏、香精等50余个。存在企业规模不大,产量有限,附加值低,鲜花用量还不到30%,市场供过于求,造成鲜花价格直线下跌。2.桂花苗木滞销对策。一是转变观念,利用互联网+做大产业。政府牵线搭桥,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帮助花农开展桂花鲜花、干花及苗木的营销推广工作,指导农民利用“互联网+”模式销售桂花产品。据了解,咸安区目前已有300余户桂花种植户在淘宝网开设了店铺,桂花镇拥有中国邮政、顺丰、中通、圆通、申通等各类快递公司10余家。借助网络,咸安区桂花产品直接对接全国市场,销量大幅攀升。2018年,该区桂花产品的销售额达到3亿元。网络同时为咸安区带来了桂花苗木产业的整合发展,以前农户们难以接手的大订单,现在可以通过多家苗农合作完成。二是准确定位,对接市场培育精品苗木。由于近年来整个花木行业进入调整期,市场行情不景气,苗木价格走入低俗,桂花苗木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60%以上,严重影响林农发展桂花苗木的积极性。林业部门积极应对,组织林业工作人员下乡调研,掌握桂花苗木基本情况,积极为桂花苗木经营户当好参谋,并且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指导苗木大户加强桂花的抚育管理,增加投入,培育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桂花苗木,树立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心。三是加大扶持,打造高附加值龙头企业。我区桂花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桂花产品附加值不高。建议区委、区政府将桂花产业发展列入农业重点支持项目,把以加工桂花为主的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更多享受金融扶持政策。桂花产品加工企业在要求政策扶持的同时,要自力更生,进行市场调研,摸准市场动向,开发出适销对路群众喜闻乐见的新产品。四是发展旅游,推动桂花产业融合发展。在苗木销售不景气情况下,另辟途径。抓好桂花镇柏墩村桂花源风景区建设,开发鸣水泉村桂花古树群资源,建设桂花文化、食品体验中心,适时举办桂花文化旅游节,把桂花旅游产业作为咸安的精品名牌进行打造。近年来,随着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众旅游逐渐兴起,旅游客源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今,桂花镇的桂花产业链又开始向乡村旅游领域延伸。桂花源和刘家桥古民居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发展模式,让游客体验“闻桂花香,尝农家菜,品原生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正通过各种途径广泛传播出去。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鲁艳萍问:在我区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是如何突出农业产业化发展导向的?在咸安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发改部门争取了哪些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怎样对项目进行督促实施和协调服务的?

区发改局局长陈清淦答:近年来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在农业产业化及产业扶贫上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延长链条、狠抓落实,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走出以特色农产品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及产业扶贫发展新格局。现将我局此项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1.科学规划,进行长远布局。“十三五”规划实施纲要中,我区明确提出了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思路,并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经营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一是要大力发展“有机茶”产业、楠竹产业、桂花产业、花卉苗木和木材深加工产业以及油茶产业;二是要加快实施产业富民,着力发展特色观光产业,建设一批楠竹、茶叶、蔬菜专业村,创建一批农业观光基地,推进农业与旅游融合互动发展。在即将开始的“十四五”规划编制中,仍会将农业产业化发展及产业扶贫作为我区规划的重点,通过科学谋划、长远布局,从而促进我区农业化发展及产业扶贫更上新台阶。2.立足实际,推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产业扶贫是推进脱贫攻坚的首要举措。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我局立足发展、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项目带动发展。着力推进环斧头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白水畈乡村振兴示范区大幕东源花谷、向阳湖湿地花海、宝丰农业等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不断促进观光农业、现代农庄、乡村民宿和乡村休闲度假村等农旅融合项目发展。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推进“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斧头湖流域湖堤加固、淦河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整治、淦河系统治理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推进农网升级改造、清洁能源推广项目实施。三是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切实抓好“一区两带一园”(咸安绿色农业开发区、官埠休闲农业观光经济带、幕阜山绿色经济带、双溪三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两菜一茶一竹”及虾稻连作、虾莲立体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有效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精心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3.深抓项目,促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主战场抓好项目建设实现有效投资,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扶贫。提前谋划,夯实基础。2019年年初,全区策划了219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042.56亿元。同时拟定82个区领导联系非工业重点项目(其中包括斩关湿地花海建设项目、甘棠渔村、笔峰塔文化公园、洪口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等20个乡村振兴类项目)。并已将尧嘴渔乐湾、重点龙头企业带动猕猴桃产业发展等一批项目列为2020年重点发展项目。二是强化服务,严格管理。我局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指导计划和考核办法》,对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年度考核,推动各责任单位项目早谋划、早落地。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负责、一个专班服务、一个项目秘书”的“五个一”包保机制。并以一批高质量农业产业化项目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抓手,狠抓项目考评和督办工作,重点推进润生茶叶及茶制品生产线项目、乳品设备技术改造及车间厂房改扩建项目、益胜纺织厂房建设、大幕乡幕阜山茶叶基地项目、咸宁温氏九彬高效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咸宁温氏产业园项目、温氏笼养小区、高桥白水畈乡村振兴、精华纺织等涉农项目建设。三是大力争资,健全要素保障。2018年利用区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引导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包括咸宁茶叶研发收储加销服务平台建设、竹木及其它废弃物综合利用服务平台建设、茶叶收储加工销售服务平台(二期)、黄荆塘特色生态旅游建设、湘莲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等;目前我局正在为咸宁市信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支持。四是光伏扶贫,产业增收。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安排公益性岗位,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我区2016—2017年度建成7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总容量637.2千瓦,平均为每个重点贫困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5万元,带动村级贫困户85户、255人。2018年建成16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总容量1440千瓦,平均为每个重点贫困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5万元,带动村级贫困户274户、827人。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周亚钦问:据了解,2016-2019年我区财政投入了2936.3万元支持产业扶贫,2017-2019年投入了5120.17万元支持请问:这些资金用得好、效益高的典型产业及项目有哪些?发现哪些问题?下一步将采取什么措施让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区财政局局长洪声耀答:一、用得好、效益高的典型产业及项目(一)区级产业发展用得好、效益高的典型产业及项目1.茶产业截至目前,全区现有高标准茶园面积7.57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区茶叶抽检合格率达96%以上。茶叶加工机械3000多台套,自动化、连续化茶叶生产线12条,全区名优茶加工机械化普及率100%。2018年全区茶叶产量3820吨,茶叶产值2.5亿元。全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加工的农户900多家,茶叶从业人员超过3.8万人。茶产业每年每亩基地带动农民用工10个,平均每人每天100元,促进农民增收7570万元。其中,带动贫困户固定用工262人,平均每年每个贫困户可增收3000元。全区现有规模以上茶叶企业21家,创建茶叶品牌21个,注册商标19个。“咸安砖茶“获认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区有机认证企业5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8家,认证茶园面积达2.8万亩。2012年来我区多家企业生产的名优茶在历届参评中,共获得国家级“中茶杯”、“国饮杯”金奖或特等奖25次,省级以上奖杯49次,市级以上奖杯91次。代表性企业有汀泗川玉茶业、双溪罗针茶业、三山川茶业、生甡川茶业、黄荆塘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公司或新型经营主体。2.苎麻产业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安排下,我区新发展苎麻基地3293.44亩,涉及双溪桥镇、大幕乡、高桥镇、贺胜桥镇、马桥镇、向阳湖镇、桂花镇等7个乡镇35个村。按照产业政策每亩400元进行补贴。截至目前,全区苎麻面积达到1.5万亩,苎麻产量3750吨,苎麻第一产业产值达到4500万元,苎麻加工纺织业产值达到25亿元。3.蔬菜产业和油菜产业咸安区是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全区商品菜基地9万亩,全区年产商品鲜菜20余万吨,年调出产量4万吨,现50亩以上的蔬菜经营主体(大户)41家,10亩以上主体 120家。2018年播种面积25.5万亩,产量40万吨,产值9.6亿元。计划到2019年底,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6万亩,产量41万吨,产值10亿元,蔬菜检测合格率98%以上。目前全区新增蔬菜基地面积1500亩,完成全年目标的50%,蔬菜播种面积14万亩,完成全年目标的53.85%。近三年来,全区蔬菜产业按以下四个板块建设,即以双溪桥镇杨堡村、马桥镇樊塘村及向阳湖奶牛场为主,建设大棚设施菜基地;以向阳湖宝塔村和铁铺村、官埠桥镇湖场村、浮山办白鹤村等为主建设城郊精细菜基地;以双溪桥镇三桥村、高桥镇白水村为主建设露地大宗菜基地;以官埠桥、向阳湖、贺胜桥等乡镇为主,建设水生蔬菜基地,逐步完善全区三十个“菜蓝子”工程示范基地管理。大力完善推进“白水畈”萝卜、“俏丰源”莲子、“向阳湖”莲子汁、“千千一绿”薯尖鲜汁等四条产业链建设。咸安区是全国油菜生产大县(区),是全省35个“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之一。油菜是咸安优势产业,2013-2018年连续6年油菜面积稳定在37-38万亩,亩产年平均提高3.26%。种植面积、亩产量、总产量均为全市第一。2019年油菜总产量达到4.2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占全区农业产值的4%以上,全区双低优质油菜覆盖率达到100%,油菜机耕率达到95%、机播率达到65%,机收率达到50%,病虫害机防率达到80%,油菜籽商品率达到70%。全区油菜亩产提高2.9%,农民一季油菜人均增收70多元。以公路沿线重点地段万亩油菜育苗片为重点,以打造百公里油菜经济带为目标,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汀泗桥镇黄荆塘、马桥镇曾铺畈、大幕乡东源畈、高桥镇白水畈、双溪桥镇双溪畈5大田园综合体建设。(二)产业扶贫发展用得好、效益高的典型产业及项目1.蔬菜产业新发展钢架大棚蔬菜1084.59亩,露地蔬菜1176.02亩。通过积极运用产业扶贫奖补政策,我区涌现了咸宁宝丰农业有限公司(钢架大棚蔬菜)、咸宁福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钢架大棚蔬菜、香菇种植)、咸宁市致远种植专业合作社(钢架大棚蔬菜)等为代表的农业经营主体。双溪致远种植专业合作社吴海波回乡新建百亩大棚生姜基地,常年吸纳贫困人口固定用工22人,人平年工资性收入突破2万元。宝丰农业春季可赏花,五月可摘桑葚、草莓、樱桃,六月可摘枇杷,七月可摘火龙果,八月可摘葡萄,九月可摘猕猴桃,四季瓜果飘香。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精准扶贫”的模式生产经营,推动宝塔村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带动周边村民300余人增收,其中精准扶贫户47人,人年均增收7000余元。福兴农业着力发展蔬菜种植、香菇种植、稻田养虾和优质花卉苗木等,积极与宝丰农业形成配套,年带动贫困户26户,户均增收6000余元,多的可拿30000余元。2.茶叶产业新发展茶叶种植4764.29亩,在全区形成了以黄荆塘茶叶专业合作社、绿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茶叶经营主体。黄荆塘村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由村集体投资800万元,建设了1500㎡的茶叶生产加工厂房和晒厂,成立了黄荆塘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村民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加入了黄荆塘茶叶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35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5.5%。2019年人均预计可增收1700余元。3.温氏养鸡产业新发展温氏养鸡90521.5㎡,全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1601户中,从事特色种养殖业的户数4872户,占到42%。双溪桥镇三桥村兴建了9400平米的温氏养鸡小区,吸纳贫困户70户参与养殖分红,每户每年分红2000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个别产业扶贫项目绩效目标没达到,效益不理想。有的项目如香菇项目建设前没有做到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实施后与市场经济形势不符,造成了经济效益不理想。如咸宁市桂花之乡盛世园林有限公司实施香菇种植项目。2.个别产业扶贫项目与现在环境整治总体要求不适应。如温氏养鸡项目建成后不符环保要求,需多次整改,对空气和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或影响,存在环境隐患。 3.个别扶贫项目抵御风险能力差。有的扶贫项目蔬菜等大棚受雪灾损失,又没有参与保险,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高桥镇黄铁村四维合作社设施大棚项目。4.产业项目没有形成产业配套。表现在建成茶叶生产基地后,但没有龙头企业带领,生产后销售无门路;有的茶叶基地选址不科学,技术不足,管护水平低,造成产业没有捆绑配套,难以长效发展。5.产业特色不强不优。如我区油菜有一定规模,但没有实质性油菜籽油品牌。我区茶叶品牌众多,但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蔬菜有一定基础,但缺乏特色优势的品种,品牌特色不突出。6.融合发展不佳。从产业融合上看,我区产业发展缺乏很多,表现缺乏一、二、三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多,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示范效应不强。7.融资发展较难。目前农业产业化企业存在融资难、自身造血不佳、投入回报慢等问题,对企业发展有严重制约。三、下一步措施1.强化扶贫项目申报。坚持产业扶贫项目申报实事求是,加强项目评审,科学申报,产业扶贫项目应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环境整治要求,要接地气,能持久,有长远效益,让产业扶贫项目能与各村实际条件吻合,保障扶贫项目建成后能真正长远受益。2.强化跟踪管理。一是对扶贫项目特别是产业扶贫项目要长期跟踪,对产业经营者进行专业指导,时刻关注项目实施情况,做好未雨绸缪。要从各方面风险进行充分考虑,同时积极引入龙头企业,明晰产权,实现资产收益经营。二是强化三资管理,确保村级产业资产安全,建立村级产业资产明细账,准确核算扶贫产业资产保值增值状况,促使扶贫产业管理有长效机制,有长远经济效益。3.强化做强做优。一是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进一步重点提升产业龙头企业示范效果,鼓励从产业链各个环节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全面推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二是重点支持品牌特色打造,开发产业文化,赋予产品文化底蕴,增加产品附加值。三是充分利用奖补政策,进一步支持油菜、蔬菜、茶叶等做强做优,通过整合发展,打造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油菜、蔬菜、茶叶等品牌。四是要文旅相结合,重点支持“农业+旅游”田园综合体建设、重点品牌农家乐建设、“农业+旅游”电商平台建设、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依托茶产业、蔬菜、油菜等发展新业态,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设三产融合示范点,以此为基础,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挥农业的休闲旅游效应。五是支持建立咸安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商服务站,完善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实施农产品全网营销战略,借助“电商”平台,助力全区农产品上线发展,提升知名度。六是完善冷链、物流等综合初加工和深加工,完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冷链物流仓库,提高产业经济效益。4.强化资金集聚使用。将上级和本级各项产业发展资金通盘考虑,实行集聚使用,通过统筹资金和资源,科学决策、科学谋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予以重点支持,改变原来“撒胡椒面现象”,防止资金破碎化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5.强化金融扶持。积极解决融资难问题,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加强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运用农业信贷担保政策,对有比较优势、有市场潜力、有竞争实力的特色产业和企业予以重点倾斜。 

政府工作部门履职工作评议询问

问题梳理及部门承诺

区人大代表郑俊问: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暗访中发现,咸宁高中、浮山学校等学校门口流动早点摊密布、隔围栏卖小吃;一些学校周边食品店无证经营,大量售卖“五毛”食品;还有一些文具店擅自改变经营范围,在自家门店前经营小吃。请问区市场监管局对这些行为是如何监管的?下一步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彻底解决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小桥答:看到暗访短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感到自己的工作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食品安全的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规范。对此,我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了专题党组扩大会,成立了专班,抓紧整改。一、关于学校门口流动早点摊密布、隔围栏卖小吃的问题。流动摊贩问题在各中小学周围普遍存在,流动食品摊贩具有流动性强、错时经营的特点,给我局监管带来看一定的挑战性。按照《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应为城管部门主要职责。但我局将主动作为,不推责任,着力抓好整改。一是主动组织城区办事处,结合城管部门对校园200米流动食品摊贩进行疏导、归点管理;二是紧扣春秋开学时间节点,开展不定期专项整治,有效遏制流动食品摊贩经营不规范现象。同时加大流动摊贩食品的抽检力度,提高抽检频次,对抽检不合格的经营户进行立案查处,形成震慑;三是强化针对摊贩经营业主的宣传。采取发放《食品安全法》、《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相关内容的宣传资料,现场宣讲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摊贩经营者的主体意识和遵法守法的规则意识。二、关于大量售卖“五毛”食品的问题。今年,我局开展了集中治理中小学校园及周边食品销售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五毛”食品的监管力度:一是以辖区基层所为单位,对校园周边的“五毛”食品经营户采取“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三无“五毛”食品坚决采取下架没收的强制措施;二是加大“五毛”食品的抽检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对抽检不合格的进行立案查处,绝不姑息,让学生吃上放心食品。三、关于一些学校周边食品店无证经营,还有一些文具店擅自改变经营范围,在自家门店前经营小吃的问题。针对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问题,我局将根据《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条例》和《食品安全法》规定,坚决予以查处,请各位代表放心,我们已经开始了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的清查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治:一是对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经营的食品经营户,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二是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在春秋两季开学初期,结合各中小学,开展面对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不断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进一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周亚钦问:保健品市场乱象整治“百日行动”行动以来,我区的保健品市场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据人大代表反映,仍有保健品经营者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现象,手段更隐蔽。请问区市场监管局,如何防止欺诈消费者的保健品行业死灰复燃,实现彻底杜绝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小桥答:保健品会销点主要存在利用欺诈手段虚假宣传,以低成本谋取高额利润,质量不合格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整治:一是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紧扣保健品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同时,采取走访群众和定期巡查的方式,对已关停的会销点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不再重新营业;二是充分发挥辖区基层所作用,以网格分片包保为重要手段,实行网格包保制度。包保责任人负责日常的违规会销点线索收集和排查工作,发现违规会销点后及时向区局汇报,由专班组织力量、协调公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坚决取缔;三是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方便快捷的投诉举报途径,设立举报奖,也欢迎在座各位及时向我局提供线索,我们将对接到的投诉举报及时调查核实,锁定证据后进行重点打击。各位代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坚守人民群众的“舌尖安全”,对以上问题,我们照单全收,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烈责任感,全力以赴,一一解决,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让大家和群众满意的答卷。同时,恳请各位代表严格监督我们的工作进展,及时提出宝贵意见,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局工作,谢谢大家!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彭姣云问:2019年4月,湖北省高考改革“3+1+2”方案正式落地后,全省各地都在积极应对。我区三所高中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上也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据调研了解,三所高中在“选课组合设置面、学科均衡发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请问区教育局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我区高考改革?

区教育局局长王元宏答:为扎实推进我区新高考改革,我们拟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第一,全面加强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结合新高考改革对教师需求情况和当前三所高中教师现状,我们一是创新教师招聘机制,采取校园招聘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各高中招聘急需人才。2019年已直接在师范类院校招聘教师44名, 2020年高中教师校园招聘已经启动,计划再招聘教师60人,切实解决三所高中教师数量不足及结构性缺编问题。二是试行区内高中跨校(包括跨初、高中学段)教师联校走教的共用机制,用好用活存量资源,尝试解决通用技术、生涯规划以及心理辅导等学科教师短缺难题和部分学校学科师资力量不强问题。第二,科学组织选课走班。在深入分析三所高中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状况等现状基础上,我区选取“小走班”模式开展教学。即把原来的文理两种组合改为4—8种组合,采用套餐形式,更好的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其中咸宁高中采取6种组合,青龙山高中7种组合,横沟高中5种组合。第三,组建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团队,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依托已获得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技能证书的8位高中老师,组建我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团队,开展班主任培训、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形式,不断满足新高考学生发展规划需要。第四,进一步改善高中办学条件。在前期实地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已经区政府2019年第6次常务会讨论通过,从今年起,区政府拟投入10189.7万元,建设项目17个,全面改善我区三所高中办学条件,以适应新高考改革后选课走班及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需求。其中,咸宁高中实施报告厅建设、食堂改造、功能室建设、闲置实验室改造以及图书馆建设等5个项目;青龙山高中实施风雨操场、运动场改扩建、报告厅建设以及食堂改造等7个项目;横沟高中实施“班班通”教学一体机添置、学生食堂扩建工程、功能室建设、学生宿舍楼改造以及新建教学楼等5个项目,目前各校项目正有序进行中。第五,稳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督促指导各高中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分别制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和细则,建立健全诚信管理和监督机制,客观真实地常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李云钊问据调研,咸安区教育信息化经历了2014-2016年的快速发展期之后,进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期。在“机制保障、应用实践、融合创新”等方面推进乏力,依托信息化助力教学质量提升、构建新型教育生态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在中央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依托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请问区教育局如何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实现教育信息化助推我区教育事业高位均衡优质发展的目标?

区教育局局长王元宏答: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助推我区教育事业高位均衡优质发展,区教育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我区未来三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任务。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精神,结合咸安区第一阶段的情况,我们已拟订《咸安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9-2021)》,从建设任务、应用特色、绩效要求、保障措施等四大方面全面规划了我区教育信息化第二阶段目标任务,待区政府常务会审议后正式实施。二是加大投入,不断优化教育信息化环境。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资金3044万元,完成612套班班通设备更新、五组同步/专递课堂设备更换及教育局信息管理中心后期建设,建成教育城域网,完成区实验学校、浮山学校、高新外校等三所智慧校园等建设,全面优化我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环境。三是做强做大“咸安数字学校”,进一步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深化12组同步/专递课堂的常态应用,聚焦“开好课”这个难点,充分发挥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建立管理及教学规范,全面加强“咸安数字学校”建设,确保部级“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顺利结题。四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学生态变革。积极推进队伍素养提升、学习空间普及、“互联网+高考”、教育扶贫数据库建设、“互联网+德育”、“互联网+阅读”等行动的开展,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通过引进项目资源,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以“无线电、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手工创作”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五是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区政府拟与华师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深化“UGBS”合作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迭代更新、运行维护、数字资源建设等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和应用绩效评价机制,确保我区教育信息化有序、优质推进。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毛晓光问:咸宁建筑市场宠大,特种建筑机械市场良莠不齐,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们调查发现,咸宁建筑市场特种机械行业管理混乱,请问你们了解这一情况吗?怎样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区住建局局长镇斌答:一、强化产权管理。1.设备产权企业首次使用前应在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备案证,并上传至起重设备一体化平台。2.超过年限或设备发生安全事故,不再满足使用要求的,应到注册地主管部门办理设备注销手续。二、强化安拆管理。区属范围内进行安拆业务的企业,必须是经省厅审核合格公布,在一体化平台登记的“一体化”企业。三、强化日常使用维护、管理。1.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司机、司索人员,不得疲劳作业,多塔作业且塔臂有重合的必须进行专家论证。2.施工监理单位每周对设备进行检查,并组好记录,一体化企业每月组织一次月检,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四、强化监督管理。安监站每年必须组织对起重设备2次专项检查,在日常巡查中,起重设备为每次必查项目。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周益民问:厕所革命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作出了巨大贡献。据部分人大代表反映,许多村组没有铺设污水管网,厕所粪便和污水处理不能直通入网。请问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

区住建局局长镇斌答:1.按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程序,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按属地管理原则先整体向乡镇移交。2.关于管护,目前正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报区政府常务会审定后实施,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项目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初步思路是:一是公厕由乡镇负责管理,日常维护和保洁可由镇村保洁员负责,费用并入农村垃圾治理费用中列支;二是处理站竣工验收后两年内的运营由工程总承包方负责,两年后可考虑并入乡镇污水处理项目中运营维护或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管护单位。三是农户厕改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自行维护,纳入美丽乡村检查。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陈政问:据基层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反映,我区的精准扶贫工作,经常出现表册台账、档案资料改来改去现象,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帮扶干部颇有怨言。请问区扶贫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工作督导、业务指导是怎么开展的?整改了没有?成效如何?

区扶贫办主任杜志平答:过去精准扶贫工作中,确实出现过资料表册较多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与扶贫业务人员对政策掌握不透、研究不深、指导不力有一定的关系,也是受注重留痕、注重资料的不良倾向影响,也与精准扶贫是新要求新提法、没有现存的经验借鉴、各地“摸着石头过河”有关,也与上面对档案资料要求随着阶段性进程有新的规范有关。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自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我们进行了大力的整改,将广大干部的主要精力从做台帐资料更多地转移到做实际工作中来,基本上扭转了过去存在的表册台账过多、档案资料改来改去情况。主要作法是:一是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区级已举办8次较大规模的扶贫知识和业务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1600余人次。扶贫办业务人员下沉到乡镇、村和部门指导,召开培训会11次。二是转变督查暗访导向。今年开展的半年检查和平时督导,更多的注重深入农户,更多的注重实际工作。三是规范档案资料要求。村级档案、农户档案、扶贫手册,都明确了收集、填报标准,标准之外一律不作要求,不搞创新。四是力戒形式主义。多次要求干部入户不需要拍照留影,《扶贫手册》只需写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客观来说,今年我区精准扶贫工作,没有拔高标准,没有创新要求,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抓落实。在资料表册上只有精简没有增加,比如户档案资料,在6个县市区我区都是较少的,相比已摘帽的两个县,每户要少20-30页纸。去年中央巡视、省委巡视、国考、省考反馈193个问题,没有涉及台账资料过度留痕方面的。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够,今后我们一是要加强学习,加强研究,提高业务能力,尽量将资料做到少而精,杜绝出现反复。二加强指导,加大培训力度,更多地下沉到村、下沉到一线,让基层人员少走弯路,减轻工作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我区的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也一样,20个重点贫困村已全部出列,15167户贫困户已脱贫,存量贫困户104户328人今年可以实现脱贫,正待省级验收。扶贫绩效考核近三年也连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当前,脱贫攻坚进入了进决胜的关键阶段,由攻城拔赛向打扫战场转变。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精准落实国家基本标准和政策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扶贫宣传舆论正能量,汇聚全区之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余志前问:据悉,湖北省对咸安区2018年度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反馈咸安区2017年秋季享受“雨露计划”对象有127人,2018年春季享受“雨露计划”对象有402人,同一学年相差275人2017年秋季享受对象遗漏比例高达68.41%。请问区扶贫办,这个问题整改了没有?是如何解决

区扶贫办主任杜志平答雨露计划”是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举措。解决遗漏较多这一问题,我从三个方面予以回答:1.“雨露计划”申报程序:当年度享受“雨露计划”资助是由学生本人通过雨露百事通APP申报和审核。申报对象在申报时必须上传本人就读院校开具的当期湖北省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申请学籍证明。区扶贫办按照《2017—2018年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扶贫助学审核流程与标准》要求,做好资格审核、公示公告、补助发放工作。2.2017年秋报“雨露计划”遗漏较多的原因:一是学生主动放弃。学生需要登录雨露百事通APP进行自主申报和审核,申报审核时间紧、程序较为繁琐,部分学生主动放弃申报。二是学籍审核未通过。部分学生提供的学籍证明不达标,或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未及时反馈提供,错过申报时间,审核没通过。三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镇村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雨露计划”政策未宣传到位,或政策宣传不详细,部分贫困户对该享受的“雨露计划”政策不清楚,没有主动申请的意识,错过了申报期限。3.整改情况。采取了三条整改措施:一是夯实基础。成立扶贫信息中心,落实专人,加强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要求实时更新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学籍信息。二是规范程序。取消学生本人申报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注的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学籍信息作为发放“雨露计划”补助的依据,做到应补尽补。先由镇村自行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中下载生成当年两学期补助对象参考名单,再由驻村工作队出具《学生在校就读确认书》,然后由镇村进行审核、汇总并公示,最后由区扶贫办进行审核、公示、发放补助。三是强化监管。落实“雨露计划”公开公示制度,要求镇、村分别在公示栏公开公示10天,区级在区政府网公开公示10天。落实区级大数据核查比对制度,针对大数据核查出来的问题,督促镇、村进行整改落实。通过以上三条整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整改成效:经驻村工作队、村和乡镇查实、审核、公示、复审后,上报全区漏补2017年秋至2018年春秋季“雨露计划”学生共计325人次。经区级审核发现不符合条件41人次,符合条件284人次。对符合条件的按每人每学期1500元标准,发放补助金额42.6万元,已全部整改到位。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

出 席:

陈恢根    章成才    张池林    陈文钢          吴长勇    周大勇   

毛晓光    李云钊    黄显志          余志前          周亚钦

彭姣云    樊向红    周益民          朱辉煌    万名炎    洪声科    杨大平    张娟文    袁方珍    鲁艳萍    

列 席:

      张忠波                      陈清淦    洪声耀

杜志平    王小桥          王元宏          吴达明          

金勇智    黄年伍          王春仙    夏文斌                

     周小平          何红辉          彭元其    刘政华    

周巧荣    黄海晏    陈四清    李章新    施继伟    周友才    陈会珍    

                  

陈明亮          张志宁    葛世勇    郑素兰    孙金海    李丽芳

张超光    胡蔚志                      余后兴    周冬青

朱大浩    朱旺珍          周柏武    袁象雄          李平华

张加川    陈思琪    陈剑桥    陈振中    刘小平    罗启海      

章关平 樊满枝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十六次会议议程

20191220

1.审议接受个别区人大代表辞职的议案;

2.补选1名咸宁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关于接受刘琼同志辞去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职务请求的决定

2019年1220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刘琼同志的辞职请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五十四条的规定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

接受刘琼同志辞去咸安区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特此公告。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公告

1号

根据中共咸宁市委组织部的提名通知,咸安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20191220日依法补选孟劼为咸宁市第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特此公告。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9年1220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公告

2号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接受了刘琼辞去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请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的规定,刘琼的咸安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终止。

目前,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代表221人,缺额11人。

特此公告。

咸安区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91220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次会议出席人员名单

出 席:

陈恢根    章成才    张池林    陈文钢          吴长勇    周大勇    毛晓光    黄显志          余志前    余国华          周亚钦    彭姣云    樊向红    周益民          朱辉煌    徐一钊    万名炎    范五林    洪声科    杨大平    张娟文    袁方珍    鲁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