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十三次会议公报(总第96号)
来源: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 编辑:咸安人大 | 发布时间: 2018-09-20 | 39776 次浏览 | 分享到: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编印   2018年8月   第2号(总号96)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议程…………………………1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

供职发言…………………………………………………………………………  3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5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议程…………………………6

关于检查《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7

关于咸安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石深华 13

关于咸安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陈斌洋 19

关于咸安区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陈清淦 31

关于咸安区2018年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报告………………………洪声耀 41

关于咸安区2018年上半年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报告…………周亚钦  46

咸安区人民法院2018年上半年工作报告……………………………………赵志刚 49

咸安区人民检察院2018年上半年工作报告…………………………………蒋志强 56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 ………63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二次会议议程

2018年6月8日

 

审议有关人事任免议案。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任免名单

2018年6月8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决定任命:

万龙为咸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决定免去:

卢卫军的咸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职务;

刘伍寿的咸安区林业局局长职务。

 

 

 

  

  

2018年6月8日)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天,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委会议,对我的任职事宜进行审议,让我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去年11月,组织安排我到咸安区工作,6个多月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脚踏实地,认真履职,努力为咸安这片热土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深深感受到,咸安区是一个风清气正、人心思干的地方,是一个能干事、能成事的地方,未来大有可为、充满希望!

此次经组织提名,我有机会继续在咸安区工作,继续与大家一起为“五个咸安”建设并肩奋斗,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唯有实干担当,奋力前行,才能不负重托!在此,我郑重承诺,如果提请任命通过,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讲政治,始终做到“一心向党”。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我将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与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一个声音、一个步调。

二、讲担当,始终做到“一心干事”。当前,咸安正处于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将在区政府班子的带领下,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寝不安席、夙夜在公”的勤勉态度,“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决心勇气,只争朝夕,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三、讲宗旨,始终做到“一心为民”。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将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倍加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倍加珍惜组织的关怀,真正把身子沉下去、把心思用下去、把感情带下去,努力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扎扎实实做好一件件、一桩桩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努力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四、讲规矩,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一路走来,能够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人民的信任。我将时刻紧绷廉政这根弦,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履行“一岗双责”,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有关意见,驰而不息改进作风,时刻警惕各种诱惑,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按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办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责重于山,行胜于言。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化感恩之心为奋进之志,坚定信心、铆足干劲,竭尽心智、竭尽所能,撸起袖子加油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组织和人民的信任与期望,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谢谢大家!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二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

 

出 席:

陈恢根          章成才    张池林    陈文钢          周大勇

毛晓光    黄显志          余志前    余国华          周亚钦    彭姣云    樊向红          周益民          陈长风    罗继红    吴会平    朱辉煌    徐一钊    万名炎    范五林    洪声科    杨大平    张娟文    袁方珍     

 

 

列 席:

胡昌文    周和平

 

 

 假:

李云钊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三次会议议程

2018年8月29日

 

1.听取和审议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2. 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咸安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

3. 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咸安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4. 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咸安区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5. 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咸安区2018年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报告;

6. 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法院2018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7. 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检察院2018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关于检查《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8年8月29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的安排部署,8月上旬,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我区《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采取“听、查、看、访”的方式,先后赴向阳湖镇境内的西凉湖东保护站、章家湖、官埠桥镇境内斧头湖流域的大洲湖和淦河入湖口、向阳湖奶牛场境内王家寨湖进行了实地检查,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区政府及水利、财政、环保、畜牧、水产、经济开发区、向阳湖镇、官埠桥镇、向阳湖奶牛场、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等相关部门的汇报,对我区贯彻实施《条例》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

《条例》2012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区列入全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湖泊共4个,总面积5.2万亩。其中跨县市大型湖泊有斧头湖和西凉湖。斧头湖为跨武汉、咸宁两市湖泊,咸安区境内面积3.1万亩;西凉湖为跨咸安、嘉鱼、赤壁三个县市区湖泊,咸安区境内面积1.78万亩。区级管理湖泊有王家寨湖和章家湖,王家寨湖面积2624亩,章家湖面积614亩。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重视《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营造社会氛围,落实保护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1.构建湖泊保护责任体系。委、区政府重视湖泊保护工作,落实湖泊管理责任,理顺湖泊管理机制,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湖泊保护与管理领导小组(咸安政办发[2014]25号)。召开了我区湖泊保护联席会议,按《条例》要求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在湖泊保护方面的职责,要求各职能部门在湖泊保护中形成联动机制,做到情报互通。建立区、镇、村三级湖长制度,树立湖长制公示牌,实现责任到人,形成领导带头、部门参与,层层有责任、级级有压力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结合实际与沿湖五个乡镇(场)签订了湖泊保护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湖泊保护近、远期目标和保护任务。

2.开展湖泊保护规划编制。湖泊保护,规划先行。将湖泊保护工作纳入我区“十三五”综合规划。配合省水利厅完成了《斧头湖、西凉湖水利综合规划报告》。区政府批准《咸安区王家寨湖、章家湖保护与水利综合治理规划》。通过调查摸底,结合历史数据,依据法定原则,对湖泊面积进行测量和现场指界,完成了水利工程设施及湖泊划界确权登记工作。同时开展王家寨湖、章家湖保护范围勘界定桩,王家寨湖立桩28个,章家湖立桩12个。按照“一湖一档”要求,收集整理归档了四个湖泊的相关基础资料,建立湖泊档案。

3.营造湖泊保护氛围。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结合“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在报纸、网络、电视上对湖泊保护进行宣传,广泛深入宣传《条例》。印制湖泊保护“十六条禁令”宣传册,分发区领导、各乡(镇、办、场)、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重点用、排水企业、沿湖村庄及群众。在4个湖泊均设立湖泊保护宣传牌,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和环保意识,营造爱湖、护湖的氛围。

4.推进湖泊水生态修复。为加强湖泊综合治理工作,我区积极整合资金(两湖拆围专项资金2000万元、水草打捞资金200万元等),通过利用水利工程调节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实施河港整治、“清河行动”、湖泊湿地保护与管理、环保综合治理等加强湖泊综合治理,对水生植物残体及有害水生植物进行清除,推进湖泊水生态修复。集中力量开展水葫芦清理、沮草打捞,清理水葫芦等有害水生植物共计15780亩。开展增殖放流,共投入资金267.9万元,投放各类水生动物2.7亿只。

5.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区政府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强化湖泊巡查执法,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加强了对湖泊的规范管理。建立了湖泊巡查制度,加大湖泊管理的水行政执法管理力度,由水利部门牵头,对湖泊进行定期的巡查,及时处理涉湖水事纠纷。拆除了八字口、龙王庙、斧头湖、西凉湖珍珠养殖5578亩;拆除围栏围网养殖49214亩;拆除非法围堤671米、鱼池240亩;非法捕鱼迷魂阵4处、非法捕捞地笼120余处;拆除违建房屋3栋。今年,对向阳湖镇北岭村内发现的4起违规西凉湖筑坝行为进行了通报,并给予坚决制止,拆围面积70亩,有效遏制了沿湖周边违规侵占湖面行为的发生。定期对沿湖周边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情况进行巡查,掌握实时动态。对直排乱排的畜禽养殖场,会同环保部门联合执法,予以关停。2017年至今,受理并查处渔业污染案件4起。

二、存在的问题

在检查的过程中,检查组认为,我区贯彻和实施《条例》,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湖泊保护宣传力度不大。一是对《条例》宣传不够,宣传氛围不浓。干部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不高。对条例究竟起什么作用、违反条例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等,了解还不深入。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对湖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是有些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追求经济利益,致使侵害湖泊的行为仍然存在。

2.湖泊管理体制不顺。《条例》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区域内的湖泊保护工作,同时,也明确了环保、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的责任和管理权限。但在现实工作中,一是存在着地域分割的问题(斧头湖跨武汉、咸宁两市,西凉湖跨嘉鱼、咸安、赤壁三县市区),不可避免的带来“各自为政”,使湖泊保护缺乏从流域角度进行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统一性,导致湖泊在开发与管理上的混乱。二是部门分割问题,造成湖泊管理跨行政区域之间协调性较差,这种“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模式,导致管堤防的不管水面,管水面的不管水质,管水质的不管功能,各部门之间各行其是、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                        

3.湖泊监管力度不够。一是围栏围网死灰复燃。在去年的“两湖拆围”工作中,两湖的围栏围网已经全部拆除,今年,大湖洲养鱼的围栏围网又挺立在斧头湖中,成为湖北省环保督查的对象之一。二是非法捕捞屡禁不止。有村民设置迷魂阵、使用粘网、地笼等工具来捕鱼、电鱼。特别是地笼和电鱼,除了大鱼,更是将湖里成百上千的小鱼虾“一网打尽”。三是还存在直排污水至三八河、王家寨湖的现象。

4.湖泊水质状况不佳。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我区境内大部分湖泊面临水体污染。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排放系统不完善,还有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湖,湖周边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流域内的不规范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湖泊底泥营养物释放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湖泊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湖水严重富营养化,水草杂生。环保部门湖泊专项监测结果显示,西凉湖、斧头湖湖心水质属于Ⅳ类水质,斧头湖水质且总磷超标。

三、几点建议

湖泊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蓄洪、供水、养殖、旅游、维护生态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在整个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强湖泊管理与保护,维护湖泊生态健康,促进人水和谐,事关咸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福祉。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把加强湖泊管理与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湖泊治理与保护,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1.加大宣传,增强保护意识。《条例》是我省湖泊保护的一个纲领性法规文件,要进一步加大《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全社会知法守法、珍惜湖泊、爱护湖泊的氛围,让保护湖泊的责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完善举报机制,激励社会各界监督和举报非法行为,群防群治,共同参与到保护湖泊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

2.整合资源,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湖泊保护与管理是一个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涉及水利、环保、水产、农业、林业、畜牧、发改、财政、住建、国土、公安、交通、旅游等13个部门和5个乡镇场。跨地域的湖泊保护,区政府要积极向上级政府及部门反映问题,寻求重视、支持及协调。区域内的湖泊保护区,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制度,整合水利、环保、水产等部门及乡镇的涉湖管理资源,统筹相关部门涉湖执法力量,实现联合执法。

3.综合治理,强化监管执法。一是加大湖泊管理的水行政执法管理力度,严格水行政许可制度。对湖泊新建的生产项目和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必须完成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取水许可、新建排污口审批等手续。二是建立湖泊保护巡查及举报制度。严格落实湖泊巡查制度,明确巡查范围、巡查责任单位,强化湖泊日常巡查和动态监控,完善湖泊保护的举报和奖励制度,促进湖泊保护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三是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对非法围湖筑堤、非法围栏围网养殖、湖泊投肥养殖、非法捕捞等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4.多措并举,修复湖泊水生态。加大湖泊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湖泊保护管理工作的投入。区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拿出湖泊保护综合治理的详细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项目、保障措施、完成时限等,实行清单式管理。开展清湖行动,增殖放流活动,加强湖泊湿地保护与管理,完成退池还湖。加快开发区全域污水收集工程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对入湖河道进行整治,推进西凉湖与斧头湖联通工程建设,完善水利设施建设,通过利用水利工程调节保护湖泊生态系统,还一湖净水。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关于咸安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

—2018年8月29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咸安区经信局局长  石深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首先感谢区人大常委会一直以来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重视。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发展阶段的里程碑,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构建起以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集约水平高、发展模式新、能耗排放低、融合程度深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工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咸安迫在眉睫。作为县域经济一类县市的咸安区目前正处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将会对全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而强劲的影响,实现“首善强区”、“中部绿心”离不开我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一、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情况

1.全区工业经济稳中有增。2018年元至7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92.2亿元,同比增长14.8%;工业增加值增幅为8.6%,位居全市第二;实现工业用电量4.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3%,增幅位居全市第二;实现工业增值税1.01亿元,同比增长30.1%,增幅位居全市第三。上半年我区已完成新入规企业14家,全区规模企业户数达到152家。

2.产业布局逐向合理科学。我区依托“一区六园”, 按照“规划统一、服务同质、产业差异化”原则,立足将咸安开发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先行区、工业强区增长极、绿色崛起排头兵”,进一步加强园区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培植新优势,激发新动能,释放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形成以咸经济开发区为核心,重点乡镇园区竞相发展的空间格局。

3.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创新。我们支持企业瞄准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和本质安全水平,鼓励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动关键领域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传统产业装备技术水平,提升产业层次,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使之焕发巨大生机和活力。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苎麻生物脱胶清洁生产高品质精干麻及废水治理循环利用的推广应用”成果省成果推广三等奖,该公司进入湖北省首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名单。华博阳光研发了双速同步电动机、节能电机2个专利产品,已投入市场,正在进一步推广。三六重工2018年获批设立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获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2018年将起重机优化设计及物联网作为研发重点,这项技术是目前国内起重机械行业进行轻量化和智能化设计的关键。现代森工产业的巨宁竹业的马栏板和车厢板两个产品已打开国外市场。

4.新兴产业引领作用明显。我区按照“产业培育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产业发展集约化”的思路,加快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控模具等新兴优势产业,通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集群化和规模化方向迈进,尽快形成新的支柱。洪盛模具着力研发研发精密车灯项目,今年投资车灯模具技改项目,目前公司已直接帮海拉、法雷奥等5家全球最大的车灯制造商完成了多个车灯模具的制作。生物医药产业的湖北汇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建成,制剂车间四条生产线去年底正式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税收1500万元以上。湖北健翔生物医药预计下半年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税收亿元以上,总投资1.4亿元的华信制药项目计划2018年底竣工,项目建成后第一年产值可达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的湖北奕欣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新上一条线路板补强片生产线,填补了我省线路板补强领域的空白。

5.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我们坚持“产城一体”发展理念和产业集聚区的标准,以咸安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6个乡镇特色工业园为依托,强力推进“一区六园”建设,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开发区不断拓展园区发展空间,2018年计划征地2845亩(智能产业园877亩,医药产业园扩征190亩,物流产业园620亩,发展新空间1113亩)。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了纺织服装产业园、节能电机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农特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园、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园、新型材料产业园、精密模具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森工建材及竹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八园”产业布局。建立了1.2亿元的乡镇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基金支持各乡镇园区建设,截止目前6个重点乡镇工业园已投入资金36590万元平整土地面积2739亩。温泉孵化园目前已成功签约10家企业并全部投产,形成了满园工程。浮山孵化园新入驻企业4家,其中3家建成投产。

6.区委、区政府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以来,咸安区聚焦工业主战场,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大发展的若干意见》(咸安发【2012】3号)、《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咸安政发【2013】10号)、《关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若干规定》(咸安政发〔2015〕5号),特别是近两年区委、区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咸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咸安政发〔2017〕6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实体经济大发展的若干意见》(咸安发〔2018〕11号)、《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方案》(咸安政办发〔2018〕25号)、《咸安区绿色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实施意见》(咸安政发〔2018〕10号)等一系列促进工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在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动我区工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二、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的四个原则

1.坚持结构优化。把高端引领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方向,大力吸引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引领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推动产业发展方式向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转变,积极抢占产业分工体系的中高端位置,主动融入国内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由产业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的整体提升。

2.坚持创新驱动。把增强全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突破产业转型的核心技术,走出一条具有咸安特色的自主创新产业发展之路。

3.坚持融合发展。以产业智能化发展为导向,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培育发展新兴业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推动各产业各环节由单兵突进式的发展向产业间相互渗透、共同促进融合式发展转变,提升智能园区、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产品发展水平。

4.坚持质量为先。准确把握我区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五大关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争做全市高质发展的排头兵。

三、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

    一是环境保护投入不足;二是安全生产成本增高;三是工业战线高、尖端人才储备不够;四是产业规模优势不够明显;五是企业转型升级信心不足;六是“一区六园”建设起步较晚;七是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八是高质量发展思想认识不够统一。

四、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1.务必落实好国家“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对全区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必须实行关停,彻底排查全区“十五小”企业,发现一家关停一家,对产能过剩的产业严格控制规模。全面降低企业成本,在税收、生产要素保障上落实好上级政策,严格执行涉企收费负面清单,让实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跑道上轻装上阵,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务必高标准建设“一区六园”。 “一区六园”是区委区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在“一区六园”建设中要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坚持产城一体,坚持高引领,在一区六园建设中必须科学规划,用心谋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搞小而全,不贪大求强,在园区建设中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发区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乡镇园区必须突出产业定位,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同时,在“一区六园”建设中必须坚持节约用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飞地政策”或采取“保存量、分增量”的分配办法,鼓励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所在工业园区集中。

3.务必把握好项目准入关。严格按照《咸安经济开发区内资投资负面清单》要求,严格审查落户咸安企业,杜绝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浪费型、产能过剩、生产工艺落后的项目入园,把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绿色、创新、科技、可持续发展型园区。

4.务必推动“科技强区”“质量兴区”战略。鼓励企业争创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争创国家品牌、名牌产品,树立精品名牌意识,走科技引领、质量取胜之路。

5.务必加快实施“万企万亿”工程。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金融支持的方式深入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区政府设立1500万元的区级技改专项扶持资金,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扩规增效,鼓励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企业活力,2018年确保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30%以上,实现规上企业技改三年全覆盖。

6.务必培植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控模具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培育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集群化和规模化方向迈进,尽快形成新的支柱。

7.务必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紧紧围绕“工业崛起”战略,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重点,建立以产权清晰、治理规范、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为体系的现代企业制度,帮助和引导企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体系、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通过企业软实力的大幅提升,推动全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跨越赶超。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树立企业诚信理念。

8.务必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目前,我区大部份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由于担保公司贷款需要具备一定抵押物,而企业大多缺乏抵押物,所以通过与担保公司合作进行贷款融资的方式收效有限,我们必须要加大与各银行机构的沟通对接,推动银行机构加大对企业金融服务的倾斜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争取融资担保业务能大面积普惠企业。

9.务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18年我区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方案》《咸安区绿色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实施意见》,这些政策较以往政策含金量更高,奖励支持力度更大,涉及面更广,必将对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我们要保证政策精神不折不扣、原汁原味落实到企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我区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将认真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的工作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着力推动全区工业在创新、改革、开放、融合、质量上集中发力,在区委区政府和区人大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竞进提质,为奋力谱写“五个咸安”建设的壮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咸安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8年8月29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咸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陈斌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新医改提出一个目标、四大体系、五项任务。一个目标: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四大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五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2009年以来,咸安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四大体系、五项任务”做文章,全面推进各项医改工作。

一、医改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在全市基本公共卫生考评中均荣获第一。2014年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代表咸宁市接受湖北省、国家考评,被评为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管理先进示范区,2014、2016、2017年分别得到省级奖励资/金80万、40万、32万。2014年国家综治委肇事肇祸严重精神病人救治救助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浮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疾控中心作为推进会的经验交流现场,相关工作得到国家综治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1.强化项目管理。专门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办公室,每年分季度考核,其中半年和年终考核由区委办、区政府办牵头组织专班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以区政府办名义通报检查结果。

2.完善项目内容。2009年的9类22项扩大到14类55项。14类分别为: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⑵健康教育;⑶预防接种;⑷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⑸0~6岁儿童健康管理;⑹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检查;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管理;⑻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管理;⑼结核病人管理;⑽中医药服务;⑾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⑿卫生计生协管服务;⒀药具管理;⒁健康促进。

3.做实项目服务。从2009年以来,累计建立城乡居民档案514595人,电子档案501280人,电子档案建档率96.5%(省定标准75%以上)。2017年,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37931人,管理率达80.3%(省定标准67%以上),提供中医体质辨识18787人次;高血压患者38152人,规范管理32693人,规范管理率85.7%(省定标准6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11640人,规范管理10280人,规范管理率88.3%(省定标准60%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137人,规范管理1973人,规范管理率92.3%(省定标准75%以上);孕产妇健康管理6142人,早孕建册率和产后访视率分别达到85%以上(省定标准85%以上)。0-6岁儿童健康管理40691人,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省定标准85%以上),为儿童提供中医药调养服务23250人次,各项指标均高于省定标准。各单位共计印发12种健康教育宣传折页31万余份,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1204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主题日宣传)活动130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206次。全区一类疫苗实种186341剂次,各单苗单剂次报告接种率都达到90%以上;各医疗机构全部实行疫情网上直报,疫情报告及时率、准确率均达100%。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著,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加强。

4.保障项目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标准从2009年的15元/人提高到2018的55元/人,2018年服务经费按中央33元/人,省、区分别按11元/人配套,从2009年以来,共配套公共卫生经费14265.52万元,中央8756万元、省2689万元、区2820.52万元,各级财政经费均到位。项目资金由财政专户管理,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拨付。

(二)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我区建立了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大病保险、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共同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1.完善筹资机制1)提高筹资水平。2009年以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和政府补助部分逐年提高,2018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达到670元,其中个人缴纳180元,中央补助282元/人,省、区级各补助104元/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群体个人部分由区级财政承担。职工医保基金主要来自于单位和个人缴费,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8%,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2)提高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从2012年起持续保持100%,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从2011年的90%提高到了99%以上。

2.健全保障机制。城乡居民医保坚持与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精准扶贫等制度和政策相衔接,2017年9月1日起实施的《咸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有效期5年)规定,住院补偿政策为一级医疗机构报销85%,起付线200元;二级医疗机构报销70%,起付线600元;三级医疗机构报销60%,起付线800元;转市外医疗机构报销55%,起付线12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报销比例提高5%,一级医疗机构免收起付线,在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超过3000元部分,由补充医疗保险再予报销,大病还可申请民政救助,最高限额5万元。

3.改革支付方式。在总额预付的基础上,开展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从2011年开始,区合管办对市、区、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新农合补偿基金总额预付制度,有效地控制了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2013年9月1日开始执行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按病种付费,就是指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科学地制定出每一种疾病的定额偿付标准,社保机构按照该标准与住院人次,向定点医疗机构支付住院费用)。2017年我区确定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为103个,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融合工作机制。2016年10月28日,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人员和13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新农合经办人员分别连人带编划入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局和对应的乡镇办人社中心。建立了管理体制、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七统一”的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5.优化结算方式。患者住院就诊时在医疗机构实现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一站式”结算和“一票制”管理。

(三)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组成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一轮医改以来,区卫计局履职尽责,强化项目管理,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全力改善人民群众就医环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基本满足了全区人民就医需求

1.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推进区直医疗卫生单位的项目建设,完成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整体搬迁,人民医院总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总投资2.81亿元,中央拨款205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含老医院出售)1.45亿元;区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1793平方米,总投资36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1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500万元,计划2019年2月全部竣工;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楼改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8315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200万元,区政府配套资金1200万元,单位自筹600万元,2018年2月9日正式开工,目前基础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筑施工;区疾控中心综合楼改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4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50万元,地方投资295万元,于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二是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2009年以来总共投入3410万元,其中争取到中央投资1490万元、自筹1920万元,建筑总面积20590平方米,完成了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的院容院貌和就医环境。三是落实“五化”村卫生室建设。全区155个村卫生室,截止2016年116个已达标,2017年启动最后一批39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新建29个村级卫生室,改扩建10个村卫生,建设面积共4940平方米,国债资金758万元。

2.加强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解决医技人员不足问题。2009年以来,招聘405人。今年公开招聘岗位27个,共81名医技人员,目前还在报名阶段。二是外出进修学习。每年各医疗单位安排不少于医院医技人员总人数的5%外出进修学习,2009年以来外出进修553人三是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和住院医师规培。全区全科医生67名,完成转岗培训32人,目前正在接受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5人。四是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工程。从2016年起,依托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定向培养学制4年的中专学历的农村医学生,区财政按1000元/年学费的标准补助,目前在读36人。今年,我区已招录63名即将到湖北科技学院接受三年医学专科教育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学生在校期间每人每年可享受1万元补贴政策,学费、生活费各补贴五千元。补贴资金由市、区、湖北科技学院按3:5:2比例分担。

3.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在改善硬件设施同时,积极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全区“四化”(建设标准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行信息化)卫生院8个,“五化”(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村卫生室129个, 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甲级A档。双溪中心卫生院和桂花卫生院获得“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称号。2个省级示范“国医堂”(双溪中心卫生院、浮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个标准化“国医堂”(大幕卫生院、高桥中心卫生院、桂花卫生院、马桥卫生院、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汀泗中心卫生院)。创建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别是人民医院产科、麻塘风湿病医院风湿病科和针灸科;2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其中人民医院14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病理科、康复医学科、临床护理、肾内科、儿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妇科、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内科、临床检验科),区中医院4个(脾胃病科、康复科、脑病科、肾病科),区妇幼保健院2个(宫颈病变专科、儿科),麻塘风湿病1个(疼痛科)。今年,还开展了双溪、高桥、汀泗三个中心卫生院的内儿科特色科室建设。

4.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区卫计局联合7部门出台了《咸安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单独制定印发了《咸安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办法》。3个社区(温泉办事处学府社区、浮山办事处梅园社区、永安办事处凤凰社区)开展居家养老签约服务试点,为社区65岁以上经济特别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以及失独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定期开展上门诊疗、健康体检、保健咨询、社区护理,为居家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家庭医生与老年人家庭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结合健康扶贫,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的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及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今年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手机APP服务。

5.加强卫生信息化体系建设。目前已建立了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村卫生室管理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健康卡管理系统、区域全民健康平台、智能监管系统、新农合结报管理系统(城乡居民医保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8个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医“一卡通”,方便群众获得连续、优质的预防保健及诊疗服务。目前形成了“一张卡、一平台、三级网络”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一张卡:居民健康卡。率先在全市发行38万张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有效使用率在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一平台: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17年完成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与医院、市级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对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库、医疗数据的采集与交换、存储与管理,为推动大数据在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应用提供有力支撑。三级网络:按照统一规划网络地址、路由管理和安全策略的原则,对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与我局中心机房的数据传输与交互,三级网络运行良好。

6.支持社会办医。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做到应批尽批,到目前为止,我区共有社会办医疗机构69家,其中:民营医院6家,个体诊所63个,多元化就医格局逐步形成。中医诊所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四)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

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机制,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减轻群众基本用药个人负担。

1.落实基药制度。我区基层医疗机构自2010年1月31日(村卫生室为2011年10月31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目前我区基药目录有5054个品规)使用率100%。基药全部从省基本药品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实行零差率销售。

2.完善补偿机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和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等收入取消。为了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补偿政策,一是基药补助。2018年为826万元,其中:中央487万元,省339万元。二是落实一般诊疗费制度,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0元/人/次,门诊报销50%,每日25元封顶,村卫生室为5元/人/次,可报销4元。三是全面落实乡村医生补助政策。根据《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落实乡村医生队伍补偿政策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实乡村医生人员经费、基本药物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一般诊疗费四个收入渠道政策。财政对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按每年3650元/个的标准计算补助,由省与区按5:5的比例共同负担。2017年,拨付村卫生室基本运行补助经费52万元,村级基本药物补助 59万,一般诊疗费收入317.1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345.1万元,全区乡村医生人均年收入3.22万元。四是积极引导乡村医生参加各种社会养老保险。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政策参加新农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目前,我区现有在职在岗乡村医生241人中,有80人参加了养老保险(有28人是到龄在岗村医现已享受退休待遇),离岗乡村医生135人中,参加养老保险31人(有26人60岁以上已享受退休待遇,工资在500-2400元之间)。

(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以取消药品加成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分级诊疗制度以及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完善补偿机制,以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不断提升的满意度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1.医疗费用有效控制。一是取消药品加成。2017年7月31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3家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二是合理补偿费用。取消药品加成后收入缺口,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收费补偿,20%由区财政补偿,去年区政府补偿257万,基本达到20%补偿标准。三是开展临床路径管理。(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达30个。四是严把控费关键指标。截止今年7月份,3家公立医院药品(不含中药饮片)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下降,市第一人民医院为30.5%,区中医院为31.7 %,区妇幼保健院为33.7% ,均达到药占比不高于35%左右目标(省考核指标为不高于35%);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下降,第一人民医院19.4元、区中医院15 元、区妇幼保健院19.3元,均在20元以下(省考核指标为20元以下)。实现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年度增幅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的目标。

2.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2017年7月22日,由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双溪中心卫生院,高桥中心卫生院,桂花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组成的松散型医联体正式成立。在医联体建设的基层上推动市第一人民医院和1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共体建设,今年3月份,我们深入3家区直医疗机构和1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医共体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经过局党组会充分酝酿讨论后,制定《咸安区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对医共体管理方式、运行模式、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第一人民医院组成医共体,实行“四个统一、四个不变”,即人员、财务、业务、考核统一,各医疗机构事业单位性质、功能定位、财政补偿政策、政府投入方式不变。成立咸安区医共体理事会,作为医共体的决策机构,医共体内整合医疗资源,统一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考核。

3.分级诊疗体系基本建立。已引进“健康之路”网络运营商,搭建分级诊疗体系服务平台,建立了3家区直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结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上下转诊病情指征,落实了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政策,逐步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平台由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专人维护,为老百姓提供网上挂号、网上预约、网上咨询、双向转诊等医疗服务,截止2018年6月,互联网+“健康咸安”分级诊疗服务平台共为382名患者提供了绿色通道转诊服务;咸安区13家基层医疗机构的312名医生和公卫人员,使用平台内以微信为载体的“小薇社区”互联网化工具,累计与全区18787名居民进行了家庭医生电子签约,通过平台产生的医患互动量达到13201例。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卫生人才相对不足。虽然对于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还是存在高学历医技人员和紧缺岗位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2009至2017年全区公开招聘累计536个岗位,因报名人数不足,部分岗位被迫取消,特别是医学影像(放射专业)、中医、公共卫生等紧缺岗位,历年招聘计划落空。有的录取后自动放弃。应招536人,实招聘录用405人。2009年以来,主动辞职32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4人2010年《7月2日区委常委会议纪要》(第三届2010〕第21号),关于人民医院招聘人员问题(其中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主招聘全日制医学专业硕士毕业生10名),目前只完成招聘录用8人,2人未招满。

(二)群众获得感不强。医改后,虽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控费措施,如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采取临床路径管理、降低大型检查费用等,但是部分药品招标价还存在虚高现象,异地就医的费用负担和非医疗费用支出居高不下,导致医疗总费用下降不明显。

(三)公立医院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公立医院改革主要是取消药品加成,关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医共体建设和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还相对滞后。

(四)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高级职称医技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等优质医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区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本科学历只有18人,部份乡镇卫生院由于没有影像专业执业医师,致使产科、B超、放射等医疗业务不能正常开展。

(五)医疗机构运行压力大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各个环节实行控费后,医院的收支结余加上现有的财政补贴只能保证在职和离退体人员工资发放,没有更多资金用于债务偿还、设备购置和医院的发展。加上即将实施的新基保政策,医院的财务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9月初召开医共体动员会,启动医共体建设,以建立医共体为抓手,优化全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同步提高区、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减少住院病人外流现象,努力实现“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的医改目标。

(二)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9月启动影像远程会诊建设项目,力争年底实现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影像远程会诊服务全覆盖。

(三)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将配合区公务员局对区妇幼保健院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医院的管理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通过薪酬制度改革,留住优质医技人才,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每月通报形式督导,确保年底各类人群签约率达到规定标准。

(五)落实好村医待遇。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乡村医生待遇的通知》文件要求,请求区政府出台《咸安区解决到龄离岗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实施办法》文件,落实男性满60周岁和女性满55周岁的离岗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并将相关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根据咸宁市《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待遇有关对象、资质、工作年限及其他情况说明》,补助标准为:工作年限10—20年,每月补助240元,工作年限21—29年,每月补助260元,工作年限30年及以上,每月补助300元。到龄(男60岁、女55岁,且工作10年以上)已购买养老保险的村医,每人一次性补助1.2万元。

 

 

 

 

 

关于咸安区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8年8月29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咸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陈清淦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129亿元,占年计划的42.9%,增长8.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8亿元,占年计划(原计划312亿元,因市直划到高新区统计,调整为215亿元)的52.5%,增长13.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亿元,占年计划的46.6%,增长11.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865万元,占年计划的62.2%,增长16%;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2元,占年计划的41.6%,增长7.2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5元,占年计划的42%,增长8.43%; 

——外贸出口总额2.3亿元,占年计划的49%,增长6%;

(一)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

1.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来,区政府坚持把创新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第一动力,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实体经济大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全面创新改革。年初,拿出650万元,重奖了一批荣获首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专利技术、自主研发产品、行业认定标准的企业。重点推进了物流区的创新创业示范街区、古玩文化城的众创空间、温泉科技园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上半年,全区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组织8家企业25个产品申报高新产品登记备案;转化了科技成果4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2.8亿元;申报湖北省科技奖励2项。

2.全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既要争第一,更要争唯一”,着力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上半年组织申报湖北名牌8个,在机电、模具、食品、药品、现代服务器业等领域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3.着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一是推进产业改造升级, 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重点围绕智能改造、节能减排、质量品牌、安全生产等领域。今年,我区设立1000万元区级技改专项扶持资金,全面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重点推进了苎麻纺织、现代森工、机电制造、橡胶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二是着力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立符合新经济发展特征和适应其需要的政策支持、政府服务、软硬件支撑体系。改善制度供给,引导创新要素向数控模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聚集。上半年,全区数控模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12.6%。

4.着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抓好国家“十大扩消费行动”政策落实,促进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发展。改善提升消费环境,扩大有效终端消费。大力推进服务业改革试点,促进服务业发展。抓好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和“三千亿元产业培育工程”落地。继续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强化现代流通体系、停车场、充电桩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响应“美丽中国—2018全域旅游年”主题,切实推进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咸安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文化的健康发展。举办了探春赏花游等乡村主题游系列活动。 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4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20%。

5.着力缓解实体经济现实困难。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合作,推进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设,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开展政府拖欠企业债务、大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货款、企业“三角债”专项清理行动。依法组织征税,进一步降低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活动中与投资主体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不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违约毁约。在依法依规条件下积极探索出台一批招商引资新政策。上半年,全区共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新增限上商贸和服务业企业14 家。

(二)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进展顺利。非煤矿山整治深入推进。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从11个月降至9个月,城区新商品房销售面积40万平方米、增长49%。15家企业计划在武汉股交中心四板挂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咸安支行、长江村镇银行贺胜支行开业,汉口银行、民生银行也将计划陆续在咸安设立支行。政银保、助贷保等政银合作产品不断增加;全面落实“营改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延长部分到期税费优惠政策,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取消和降低部分涉企收费。加大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易地扶贫搬迁、南川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中小学建设等一大批补短板项目顺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稳粮增效计划、油菜“高产创建”等项目顺利实施,农产品供给质效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向阳湖湿地花海片区、笔锋塔—宝丰片区、131军旅小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等旅游投资项目相继启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不断加快。

2.行政体制改革扎实有效。继续开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行动,推进“两单”模式运行建设,实现“政府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行网上登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实现全程电子化登记。围绕和扩大“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深化落实“先照后证”改革,着力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

3.金融服务不断创新。积极构建政、银、企三方合作新模式,探索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整合绿色产业基金1亿元,积极支持四新经济、总部经济、工业园发展,推进苎麻纺织服装产业园、森工产业园、竹循环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建设,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的扶持力度 。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启动了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全域污水治理等PPP投资项目建设。

(三)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1.农业基础不断夯实。今年,油菜总产量再创纪录达3.6万吨,比去年增产1946吨,增长5.7%;夏粮总产7498吨,比去年7145吨增产353吨,增4.9%;夏收农民收入净增60多元。在稳定粮食面积55万亩、油料面积45万亩的基础上,调整扩大茶叶、蔬菜、油菜、苎麻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新建茶园面积2000亩,茶园总面积达到7.12万亩。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4万亩,占全年25.5万亩目标的54.9%,产量24万吨,产值62500万元;建立苎麻良种繁育基地150亩,繁育750万株,确保全区发展苎麻3000亩基地用苗。大力推广水稻“一种两收”高效模式、稻田综合种养等种植模式。全区完成了3万亩再生稻生产面积,稻田养虾、养鸭等模式面积达到5.3万亩,比去年扩大1万亩。

2.工业经济发展壮大。按照“产业培育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产业发展集约化”的思路,注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改造提升机电制造、苎麻纺织、现代森工和橡胶化工4大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数控模具三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传统产业整体形势趋好,新兴产业发展亮点纷呈。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5.2亿元,同比增长14.1%,工业增加值增长8.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个,占年计划87.5%。

3.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坚持重大项目区级领导领衔包保,带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投身到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上半年,全区17个省、市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55.7亿元,已完成投资44.1亿元,占年计划的87.5%。项目谋划质量提升,目前储备库项目124个,计划总投资626.2亿元。

4.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积极谋划,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思路、改进招商引资方式、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责任,积极营造 “领导干部带头、全员力量参与”的招商引资大格局。上半年新签约项目61个, 累计到位资金108亿元。

5.园区建设不断升级。以咸安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全力推进“一区六园”建设。开发区已完成征地1112亩,完成退地700亩,园区道路、市政工程、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园区基础设施正在抓紧建设。向阳湖、贺胜、官埠、马桥、双溪、汀泗等6个重点乡镇工业园正在有序推进。温泉、浮山两个孵化园已实现满园。

(四)城乡面貌进一步提升

1.城乡建设有序推进。城北片区、洞口片区、湖场片区、向阳湖片区等4个棚改项目20多亿元的融资计划已获银行授信21亿元。怀德路片区、原计生服务站片区基本完成拆除,振华片区正在建设。大幕樱花小镇、向阳湖康养特色文化小镇、桂花小镇等乡镇围绕特色小镇建设目标统筹推进,汀泗古塘村和长寿村、官埠小泉村、马桥垅口村省级美丽宜居乡村项目加快推进,全区农村垃圾清运、村湾保洁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

2.基础设施不断提升。 S360大幕至向阳湖二级公路,李容至双垄扶贫旅游公路、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工程、贫困村安全饮水户户通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花纹水厂、南川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快速推进。

3.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精准灭荒”完成造林2.4万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非煤矿山复绿已启动桂花辉煌白云石采石场恢复治理试点。新建1个大型收储处理中心、9个小型收储站,秸秆收储、利用和加工体系基本建成。 “三禁三治”工作成效明显,关闭空心粘土砖厂6家、洗砂厂6家。建立了覆盖区、乡、村三级的河湖库长体系。强力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省环保督查交办信访件82件,基本完成整改。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域污水治理工作全面启动,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稳步推进,新建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改造1个污水处理厂、新建1个提水泵站和涉及11个乡镇320公里配套管网建设已全面铺开,结合“厕所革命”农村微动力、无动力污水处理站建设已完成招标,向阳湖湿地花海试点工作已启动。

(五)民生事业进一步改善

1.脱贫攻坚强力推进。围绕4549户11791人存量贫困户(含返贫户)全部脱贫出列,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工作引领,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强化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发力,下足“绣花”功夫,确保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整合资金1.6亿元,支持20个重点贫困村新建续建27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扶贫项目,新建14个贫困村光伏发电980KW。新发展农民合作社32家,总数达到749家,新发展家庭农场3家,总数达到117家。教育扶贫共资助贫困学生6021人次,资助金额385万余元。医疗扶贫救助已将44218人纳入新农合,共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参保患者1504人获得住院报销3771.8万元,大病保险赔付181.2万元。兜底扶贫发放农村低保金2112万元,五保金804万元。“易迁”扶贫工程进展加快,除大幕乡西山下村集中安置点25户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外,其它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都有已具备入住条件,已搬迁入住36户118人。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中央已下达计划360户,资金417万元,上半年已开工259户。

2.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各类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65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550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9500元,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300元 。全区享受困难残疾人补贴3809人,重度残疾人补贴5611人,1-4月份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共295.42万元。为292名精神病患者提供了药物救助。儿童康复救助82人,占年计划的85.4%。免费发放轮椅等残疾人辅助器具46件,为400名高危孕产妇提供了每人500元的诊断补助。启动了残疾人轮椅燃油补贴和残疾人职光家园托养工作。全力做好城乡就业服务,城镇新增就业2436人,占年计划的65.8%;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81人,占年计划的96.8%;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61人,占年计划的74.6%。

3.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新建和改扩建市外校玉泉校区、香城学校、凤凰小学、市第十八小学、横沟中学等9月1日可投入使用。区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主体工程竣工,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楼改扩建项目顺利实施 。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已通过验收,实现乡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刘家桥民居一期维修已完工,沈鸿宾故居、钱亦石故居维修工程稳步推进。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新旧发展动能转换还需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增长点还在培育之中,稳增长面临的困难仍然比较多;二是投资增长后劲乏力,民间投资热情不高,部分项目进展不快。三是要素制约依然存在。贷款难、征地拆迁难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项目的推进进程。四是社会治理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完成全年计划的主要措施

继续落实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优环境的要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动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加大力度发展实体经济。一是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围绕生物医药、模具机电、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宽政策,放活市场,加快开发区小微企业众创中心、双创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创业主体,育小优强,推进科技企业梯度发展。力争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再提高2.6个百分点。三是全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咸安品牌,增强产品竞争力。

(二)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改革深入。一是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综合运用市场和法治的办法,鼓励企业主动转型、压减淘汰过剩产能,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沿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二是加大企业上市力度,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加快发展基金产业, 加强金融服务创新。三是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稳定粮食55万亩、油菜38万亩、蔬菜20万亩种植面积不动摇,扩大优质稻种植比例达到70%,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和畜牧业绿色发展;调优农业结构,因地制宜推广粮经饲统筹、稻虾共生等高效农业模式。大力支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户籍制度、环保督察、医保制度、司法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

(三)继续加大力度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围绕“三个三” ,深化重点项目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运营模式三个模式的分析研究,在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着力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二是加大开放力度,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贸易、文化、旅游等交流合作。三是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对接,融入长江大通道体系,加强与大武汉合作对接,加强与武汉新港及其他港区的无缝对接,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发展先行区。四是实施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继续推动以咸安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6个乡镇特色工业园为依托的“一区六园”建设。

(四)继续加大力度抓好要素保障。一是进一步营造抓发展的环境氛围。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发展主体责任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二是进一步防范和处置各类风险。着力加强债务风险管控,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金融风险动态进行监测,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依法处置信用违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诈骗等不法行为。三是进一步解决好融资瓶颈问题。加大招商引资,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养老产业专项债、双创孵化专项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等政策性贷款和各类专项债支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五)继续加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一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确保全年5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出列,4549户11791人全部脱贫,96户320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二是抓好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5%以内。三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和培训,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抓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分级诊疗制度,完成区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成村卫生室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二孩政策 。科学布局“医养结合”试点,推进区中医院医养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发展。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列席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全面实现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重道远,只要我们遵循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用更大的努力,积极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关于咸安区2018年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8年8月29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咸安区财政局局长  洪声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2018年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区财政部门深入贯彻学习中央、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年初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和财政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财政收入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财政支出保障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保改革、促发展”的资金需求,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元至六月,全区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865万元,为年初预算109,100万元的62.2%,同比增长16%。  

1.分收入部门情况为:国税部门完成19,444万元,为年初预算32,812万元的59.3%,同比增长60.4%;地税部门完成24,444万元,为年初预算37,293万元的65.5%,同比增长35.5%;财政部门完成23,977万元,为年初预算38,995万元的61.5%,同比下降15.5%。

2.分收入项目情况为:税收收入完成42,280万元,为年初预算68,200万元的62%,同比增长43.8%;非税收入完成25,585万元,为年初预算40,900万元的62.6%,同比下降12.1%。税收占比62.3%,同比增加12.1个百分点。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元至六月,全区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749万元,占年初预算316,246万元的65.1%,同比增支29,256万元、增长16.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八项支出累计完成175,030万元,完成预算的8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744万元,完成预算的83.9%;公共安全支出6,990万元,完成预算的81%;教育支出46,376万元,完成预算的84.5%;科学技术支出2,268万元,完成预算的6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869万元,完成预算的83.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8,563万元,完成预算的83.9% ;节能环保支出2,356万元,完成预算的30.6%;城乡社区支出6,864万元,完成预算的69.6%。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元至六月,按照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结算体制,省市下达转移性收入139,529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19,478万元增加    20,051万元,增长16.7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7,8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源总计为207,39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运用205,749万元;收支相抵,结余结转支出1,645万元。

二、预算收支执行的主要特点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区财税部门紧紧围绕财税工作重点,强化收入征管,严格预算执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财政运行平稳,收支特点明显。

(一)一般预算收入质量提升。受营改增扩围、分成体制变化等因素刺激和中央、省“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财政收入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区税收收入平稳增长,非税收入理性下降,收入质量有所提升。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7,86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2,28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5,585万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2.3%,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2.1个百分点。

(二)商业行业税收增长较快。上半年,纳入监控的十大行业重点企业,除了森工和化工两个行业的增值税收入有所下降,其它八个行业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商业行业入库增值税6,576万元,比同期增加3,141万元。湖北康笙源医药公司入库3,558万元,比同期增加3,558万元,成为上半年税收增长最多的企业。除了金融、建筑房地产等营改增行业,商业行业是上半年传统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三)营改增税收影响明显。上半年,全区累计入库营改增税收13,681万元,同比增长57.6%,增收5,001万元。四大行业入库11,278万元,同比增收4,776万元,占整个营改增收入增额的95.5%。其中:房地产入库4,302万元,同比增收2,385万元;建筑业入库5,381万元,同比增收2,129万元;生活服务业入库178万元,同比增收31万元;金融业入库1,417万元,同比增收231万元。“营改增”税收是原营业税收入改为增值税后仍划归地方,看似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不大。但“营改增”鼓励企业专业化经营,细化产业分工,更多纳税人会出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形成更多抵扣项目,减少缴纳增值税,势必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

(四)预算支出进度较缓6月30日,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财政上指标数为205,749万元,部门预算单位实际实现的支出数为120,649万元,实际支付率58.6%。一方面,区财政加快了预算执行进度,及时下达和拨付各项财政资金;另一方面,部门单位用款不及时,不能形成实际支出,财政资金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下半年工作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重抓收入组织,强化支出监管,全力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保改革、促发展”和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项目的资金保障,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目标意识,千方百计完成收入任务。一是加强征管力度。积极协调收入征管部门,始终将组织收入作为财税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做好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增收挖潜工作。二是跟踪重点项目。做好区级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的进度跟踪,抓好税收征缴,确保实有税源税收及时入库。三是强化综合治税。严格执行乡镇办协税护税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和工作推动。四是提高预测水平。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及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提高预测水平。五是向上争取项目。积极支持配合部门单位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切实提高财政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

(二)压减一般支出,优化结构实现收支平衡。一是大力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保改革、促发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二是完善全口径财政预算,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事项,努力做到无预算不支出。三是推进存量资金统筹使用,督促部门单位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同时加大收回统筹安排使用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力度,对确需支付的项目资金经审批继续使用,对无法和无需支出的项目结余结转资金收回统筹安排。

(三)积极对接落实,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一是落实新机改工作要求,协调社保部门和预算单位认真测算数据,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是对照改革内容,认真研究改革要求和重点,结合我区实际,深入推进区、乡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财政专户、财政结余结转、暂存暂付款等管理,不断提升国库管理水平。四是全面推进全区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试编工作。五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开展多层面、有针对性的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对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的财政运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考核评价,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六是稳步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乡镇活力。七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严格政府投资评审,加快政府融资平台转型,规范融资举债行为,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八是落实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按照全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推进会精神,区县要在8月底前完成监督系统平台与部门联网工作。依法接受人大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进一步推动预算公开透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今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但下半年的工作难度大,任务重。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支持下,继续全力以赴,克难奋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顺利完成全年的收支预算和其他各项财税工作任务贡献最大力量。

 

 

 

 

 

 

 

 

 

 

关于咸安区2018年上半年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

审查报告

—2018年8月29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亚钦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加强对2018年上半年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配合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上半年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工作,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了上半年经济运行调研座谈会,赴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对上半年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更高质量、更优效益、更美生态、更惠民生发展,全区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执行良好。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9亿元,占年计划的42.9%,增长8.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8亿元,占年计划(原计划312亿元,因市直划到高新区统计,调整为215亿元)的52.5%,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亿元,占年计划的46.6%,增长11.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亿元,占年计划的62.2%,增长16%;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3亿元,占年计划的49%,增长6%;完成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2元,占年计划的41.6%,增长7.29%;完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5元,占年计划的42%,增长8.43%。

二、关于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区政府及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培植财源,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项目等支出需要,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总体好。全区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865万元,占年计划62.2%,同比增长16%完成税收收入42,280万元,占年计划62%,同比增长43.8%;完成非税收入25,585万元,占年计划62.6%,同比下降12.1%税收占比62.3%,同比增加12.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749万元,占年计划65.1%,同比增长16.6%。按照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结算体制,省市下达转移性收入139,529万元,比年同期的119,478万元增加20,051万元,增长16.7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7,8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源总计为207,39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运用205,749万元;收支相抵,结余结转支出1,645万元。

三、存在问题

虽然上半年全区经济发展总体较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计划和预算执行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不够理想。7项主要经济指标虽然均比同期有所增长,但只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序时进度,其它指标均未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完成42%。

2.经济稳增长基础不够牢固。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项目不多,起到产业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核心项目缺乏;项目投资后劲不足,5000万以下项目入库个数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一,完成投资额同比下降84.4%,过10亿元的大项目仅7个,落后于赤壁和嘉鱼;全区工业经济增长主要还靠咸安经济开发区,各乡镇办场工业发展主动性、积极性、力度明显减弱,无新签约工业落地项目。

3.财政收入增收后劲不够足。一是传统优势产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税收持续下行;二是国家不断出台的新减税政策,增加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难度;三是招商投入、园区投入和项目投入效益与实现的税收不相称,GDP的增长对财政贡献效益不高,缺乏骨干税源支撑,完成年度收入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4.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不够均衡。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中,最高的完成了年计划的84.5%,最低的只完成了年计划的4.8%;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财政上指标数为205,749万元,部门预算单位实际实现的支出数为120,649万元,实际支付率58.6%,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几点建议

1.强化经济运行调控。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围绕目标任务找差距,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剖析指标差距的根本原因,及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全力抓好产业和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经济运行的组织推进力度,强化目标落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确保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强化稳增长要素保障。一是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环斧头湖乡村振兴试验区、推进服务业发展等方面谋划一批项目,确保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因企施策,切实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土地、规划、资金等制约因素,加快项目推进,确保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强化税收征管。切关注经济税收形势,准确把握经济税收发展动态,重视经济税源的监测分析,加强税收基础管理工作,坚持依法治税,提高税源管控水平和税收征管效率。

4.强化财政预算监管。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严格规范预算执行,增强预算刚性约束。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绩效评价工作实效。积极推动预算公开,全力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着力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咸安区人民法院2018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2018年8月29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民法院院长  赵志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咸安区人民法院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上半年工作,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在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区法院按照办案提速、服务升级的工作思路,以改革创新破解人案矛盾,以严格管理促进效能提升,积极保障改革发展,全力服务中心工作,全面履行司法职能,上半年受理各类案件7085件,同比上升16%,结案3692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5%,收结案均位居全市法院第一,案件质效稳步上升。

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全面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

(一)宽严相济惩治刑事犯罪。积极参与“平安咸安”建设,审结各类刑事案件334件,判处犯罪分子512人,同比分别上升17%和19%。贯彻中央扫黑除恶精神,制定工作方案,抽调精干力量,加强业务学习,提前介入侦查起诉,为扫黑除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严惩多发性侵财犯罪,审结盗窃、抢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电信诈骗等案件76件。严惩涉毒犯罪,审结非法贩卖、运输、持有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犯罪案件18件,在国际禁毒日通过媒体公布涉毒案例,营造严厉禁毒氛围。努力维护公共安全,审结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犯罪案件92件。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审结贪污、贿赂、滥用职权案件7件,咸宁市中心医院原副院长罗学华受贿一案公开宣判,咸宁市直机关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90余名中层干部旁听了庭审。依法打击违法上访行为,对多次以进京上访为由要挟辖区村民组织、基层政府的被告人黄海珍,以敲诈勒索罪判处徒刑。

(二)调判结合化解民商纠纷。维护家庭和睦幸福,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506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审理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件512件,标的1亿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82件。尊重契约自由,倡导诚实守信,审结民间借贷纠纷、金融借款纠纷、公司股权纠纷案件1123件,标的4亿元。促进房地产交易健康有序,审结房地产纠纷案件102件。

(三)依法妥善处理行政争议。审结行政诉讼案件22件。落实行政首长出庭的法律规定,行政首长出庭率75%。运用调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行政案件调撤率33%。依法支持行政执法,裁定非诉行政案件准予执31件。延伸审判职能,向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10件次,促进依法行政

(四)综合施策破解执行难题。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办结执行案件1016件,同比上升23%。保持惩治“老赖”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违法犯罪行为,使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财产信息1756条,将533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及出行、出境,决定司法拘留37人次,启动刑事追责4人。领导带头攻坚,院长亲自牵头办理天成家居执行案件,成效明显,被评为全省十大精品案件。创新执行方法,积极开展“执转破”工作,福宁钢材市场、兴耀华、能一郞公司等一批执行难案通过“执转破”取得突破。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加强执行警力配备,强化培训提升素质,以“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攻坚克难。现终本案件补录工作基本完成,并报请市中院调取300件积案移送外地法院执行,为本院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服务能力,践行司法为民

(一)完善便民利民举措。加强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当事人提供导诉、立案、答疑、调解等“门诊一站式”服务。上半年开展诉讼引导300人次,“12368”司法服务热线提供法律咨询等服500余人次,99.8%的案件当场登记立案。出台《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工作方案》,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开通网上立案系统,当事人只需访问湖北法院诉讼服务网填录信息,最快五分钟即可完成立案。联合区司法局在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法援办公室,指派律师轮流坐班,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加大弱势群体司法救助力度,为困难群众缓、减、免交诉讼费26万元,在春节前一次性为80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00万元。

(二)提升司法公开水平。紧跟信息化时代需求,推行庭审录音录像、庭审网络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等司法公开举措,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今年以来,全院上网生效裁判文书3125篇,网上庭审直播案件5件,接待社会公众查阅电子诉讼档案200余件次,向社区群众赠阅诉讼指南500余份,网站点击量达2万人次,在香城都市报进行专版宣传五次,通过咸宁市电视台、咸宁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本院工作33次。

(三)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坚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推进全民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执法环境,维护和谐诚信社会。积极响应区委政法委的号召,与政法各部门、区教育局等单位联合开展校园普法活动。在全区8个中小学举办“防止校园欺凌”讲座8次,举办板报展览8次,发放普法图册100余本,深受学校师生的欢迎,起到了很好的普法效果。联合网易对强制腾退房屋案件进行直播,网上围观人数达五万余人。本院微信公众号文章被最高院转载,影响不断扩大。

三、稳中有为推进,深化司法改革

(一)完善审判监督管理。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落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的作用,出台《发回重审案件审理工作规定》《财产保全工作规定》等文件,规范案件审理、执行行为,抽调法官级别成评查小组,开展案件全面评查工作,在确保司法责任制落实的同时做到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

(二)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制定《案件繁简分流试行办法》,系统性地推进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组建速裁速调中心,制定简案识别标准,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升办案效率,以10%的审判力量审理30%的民商事案件,缓解办案压力,上半年速裁团队3名法官共结案754件,人均结案数为其他办案法官同期人均结案数的2.5倍,成效明显。

(三)畅通多元解纷渠道。联合市保险协会设立保调中心,借助行业协会力量化解保险纠纷案件。召开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座谈会,加强法院与仲裁机构沟通、信息共享,统一裁判尺度,减少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发挥交赔、医赔委作用,积极开展诉前调解,上半年诉前调解案件523件。

四、坚持从严治院,打造过硬队伍

(一)强化引领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主题党日”活动为平台,强化党支部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警学深学透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同心同向。积极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干警到黄麻起义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完成机关党支部换届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每月开展“办案之星”评选,大力表彰办案先进,激励干警争先创优。镇家明被评为全省最美基层法官,荣记个人一等功,叶丽被评为湖北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横沟法庭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

(二)强化监督抓好廉政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纪律作风教育集中整训、不定期进行审务督查,随机回访案件当事人等方式,实现对执法办案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全面监控,牢筑廉洁司法底线。上半年开展司法巡查3次,纠正庭审不规范、工作态度简单粗暴问题11人次,约谈办案人员9次,给予1名干警纪律处分,有效促进案件质量提升。

(三)强化学习抓好司法能力建设。创建“学习型法院”,科学制定学习培训规划,开展理论素质培训、司法警察技能练兵和“法官大讲堂”活动,全方位提升干警业务能力和司法水平。完善法官培养机制,选派干警赴湖南娄底学习办案模式,上江西南昌学习智慧法院建设,下广东深圳考察审判管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感受差距激发动力。组织法官集体学习《民法总则》,对全体书记员进行教育培训,开展庭审记录竞赛、优秀庭审和优秀裁判文书评选。

五、主动接受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坚持把法院各项工作置于人大监督之下,严格履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积极配合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建立健全接受监督机制,全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观摩庭审、参与案件执行50余人次。保障群众有序参与司法,促进司法公正,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654件。

上半年的工作,我院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下半年困难更多,压力更大。一是案件总量再创新高,数量长期高位运行,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二是案件质量有待提高,裁判不准、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老化落后,不能适应智慧法院建设要求,制约审判执行工作。四是队伍素质仍需提高。法官业务能力不强,司法水平亟待与时俱时。执行工作理念落后,少数干警业务素质不高,信用化运用能力不强,个别干警的宗旨观念不牢,作风仍然简单粗暴,影响办案效果。

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院办案工作压力更大,执行攻坚任务艰巨,内设机构改革工作繁重,我院将以更强的信心和决心,在区委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做好各项工作。

一、以快结案结好案为目标抓好审判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主动对接侦查机关,积极指导侦查取证,协调公诉工作,依法从快从重打击黑恶犯罪。加大打击力度,依法惩处制毒、贩毒、运毒、持毒、容留吸毒犯罪。深化案件繁简分流工作,完善速裁速调工作机制,探索全流程简化审判工作方式,改进庭审程序和文书样式,提高结案效率。继续推进多元解纷工作,加大诉调对接力度,推动交调委、医调委、保险协会深度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推进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发挥实效。四是提高办案质量,充分发挥法官联席会议作用,建立类案指导机制,统一裁判尺度。加强法官培训,开办法官论坛,发挥微信群等信息平台作用,提高法官业务水平。加大案件评查力度,以评查促进质量提高。加大信息化应用培训,充分挥办案信息系统作用,提高办案质效。

二、以基本解决执行难为目标抓好执行工作。争取领导支持,动员各方力量,营造区委领导、人大监督、区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深入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加快补齐短板,对照第三方评估标准体系,紧盯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紧盯“三个90%、一个80%”目标任务,找准问题,精准发力,有效提升执行效率。采取过硬措施,对干警不落实责任的问责到位,将“十个一批”执行强制措施落实到位,把外部联动和内部立、审联动措施到位。全力确保达标,院党组带头督办难案,举全院之力全面支持执行工作,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

三、以科学合理高效顺畅为目标抓好内设机构改革。做好思想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及时掌握干警思想状态,营造出理解、拥护、支持改革的良好工作氛围。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立足本院实际,遵循司法规律,优化职能配置,科学设置审判业务机构。做好干部安置工作,拓宽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切实维护队伍整体稳定,确保改革过程中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干劲不减。

四、以经济务实高效为目标推进基础建设工作。推进信息技术在法院审判、政务管理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现有系统功能,在符合上级法院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探索经济便利的新应用。开通电子签章,推进诉讼档案电子化。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推动落实惠及基层的各项政策,改建高桥、汀泗法庭审判场所,从优待警,激励优秀干警扎根基层、干事创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在今年下半年的工作中,我院决心在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为咸安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咸安区人民检察院2018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2018年8月29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蒋志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本次会议报告我院半年工作,请予审议。

2018年上半年,我院在区委和上级院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依法履职尽责、服务保障大局为主线,紧紧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为“五个咸安”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适应新时代,在全力保障发展大局上再有新贡献

(一)聚焦民生民利,打好“三大攻坚战”。 围绕中央、省委、区委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对铁铺村26户76人定点扶贫,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春耕生产,开展“网上帮需活动”,落实资金13000元走访慰问,督促熊家湾围垸加宽加高建设和承包地、宅基地确权工作。二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积极参与金融、财税、资本市场等领域案件办理,重点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等案件9件9人,做到快捕快诉、依法打击和追赃挽损。如批捕起诉太乙老年公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2亿案。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专项法律监督活动,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资源、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刑事犯罪,依法提前介入、快捕快诉,增强打击犯罪的震慑力。目前,批捕、起诉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等案件12件13人,补植复绿面积100余亩。同时,坚持以环境公益诉讼为抓手,对区环保局、水务局等8家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份,推动职能部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保护好咸安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在青山绿水中感受司法成效。

(二)聚焦创新发展,优化法治环境。围绕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权保护,开展服务和保障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法律监督工作,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批捕、起诉犯罪嫌疑人23人,护航区域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如对张某某骗取汇美达公司技术研发补偿费50万元案立案监督后批捕起诉。针对咸安“非公”经济的发展特点,继续贯彻落实“鄂检十条”, 注重对非公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帮助非公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三)聚焦扫黑除恶,做到除恶务尽。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针对把持基层政权、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欺行霸市、操纵经营黄赌毒、非法放贷等10类重点黑恶势力,依法从严从快批捕25人,清除黑恶势力“保护伞”1件1人。如咸安区屠宰市场涉黑案件批捕犯罪嫌疑人阮某某、佘某某等20人。

二、担当新使命,在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上再有新业绩

    (一)着力在平安建设上下功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保安全、护稳定放在首位,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一是加强刑事犯罪打击力度,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恐爆枪、黄赌毒、黑拐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两抢一盗”、电信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等犯罪。共受理移送审查批捕案件269件378人,批捕188件266人;受理移送起诉案件317件436人,提起公诉255件326人。其中批捕毒品案件22件30人,提起公诉16件20人。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在“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模式下,重点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捕、不诉、社会调查、跟踪帮教、犯罪记录档案封存等工作,强化教育感化挽救,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受理移送审查批捕案件16件18人,批捕10件11人,不捕7件8人;受理移送起诉案件13件16人,提起公诉13件14人,不诉2人。积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法治进校园”已覆盖到58所中小学。三是加强控告申诉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信访接待49件91人次,采取依法处理、教育疏导、救助救济等措施,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办理刑事申诉案件6件、国家赔偿案件1件和司法救助案件2件,完善纠防冤错案件机制,强化反向审视、权利救济等职能。以7个城乡检察服务站为基点,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积极履行社区矫正监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职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平安咸安建设。监察体制改革后,对进入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举报,做好解释和移送工作。

(二)着力在监察体制改革衔接上下功夫,促进反腐倡廉。职务犯罪侦防职能的划转不代表检察机关反腐败职责的缺失,我们仍然承担对职务犯罪案件采取强制措施、审查起诉等工作。一是学懂弄通《衔接办法》。案管部、公诉部等部门检察人员认真研学省监察委、省院年前联合出台的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衔接办法,并在实践运行中严格执行。二是强化案件受理工作。在案件受理上,实行同级受理,由区监察委向我院移送,由案管部受理案件并负责协调事宜。目前,受理案件1件1人。三是加强案件办理工作。根据高检院要求,目前由公诉部门办理,实行捕诉合一,并在案件实体上、程序上、证据上、法律适用上严格把关。如金某某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已批捕起诉。

(三)着力在强化诉讼监督上下功夫,确保公正司法。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向法律监督聚焦聚力,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不公问题,全面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一是加强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立案监督10件10人,督促公安机关撤案3件3人,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刑事犯罪线索1件2人,依法追捕15人,追诉4人、漏罪5条;对侦查活动中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17次,发出《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26份、检察建议13件。二是加强审判活动监督。开展刑事审判活动监督8件,办理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7件,提请抗诉2件,民事虚假诉讼案件1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件,发检察建议13件。如市人防办怠于履职公益诉讼案获一审判决支持。三是加强刑事执行活动监督。在深入开展监管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专项活动中,对法院超期羁押案件纠违35件,对财产刑执行发出检察建议15份;对14名羁押人员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对12个乡镇司法所巡查,组织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宣告入矫仪式和祭扫先烈活动,对刑事执行活动提出纠违47件,发检察建议3份。

三、彰显新作为,在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上再有新进展

(一)强化司法责任制全面落实。目前,我院人员已分类管理、办案组织已构建,经过三年的磨合,总体情况平稳。一是规范员额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员额动态管理和办案组织,强化监管,健全制度,确保能进能出。24名员额检察官办理案件586件,7名入额院领导办理案件86件,占比14.7%。不仅亲自办案,更是杜绝办挂名案、凑数案。二是确保运行顺畅。继续发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尺子”作用,进一步完善检委会、刑事执行等各条线子系统,加强18个办案组织建设,细化检察官助理、书记员的职责权限,明确检察官必须承担的亲历性事项。对于内设机构整合,按上级院的部署,稳步推进。积极落实我院高等级检察官等级确定、择优选升和绩效奖励评定、发放等工作。三是加强案件管理。以中央政法委统一部署的执法司法规范化大检查为契机,对2013年以来已办结的555件案件进行了案件质量评查,对案件流程监控发出纠正79件次。

(二)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公诉部门从诉前主导、审前过滤、庭审指控、繁简分流、诉讼监督等五个环节入手,落实改革要求。一是开展公诉岗位大练兵活动。通过公开观摩庭、示范庭、检察长和检委会委员听庭等活动,促进各承办检察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提升庭审公诉质量。二是开展精准量刑建议培训。对常见的犯罪,依据最高法、省高院的量刑指导意见,进行精准化的量刑,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开展诉讼文书规范化活动。对审查报告、起诉书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核对,做到引用法条精确到款项,即使标点符号也无差错。四是规范统一业务系统填录。按照案卡、办案权限要求,规范业务系统的填录,做到案卡填录完整、规范。

(三)探索转隶后有关适应性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后,原来与之相配套的人民监督员工作、司法警察工作涉及职能调整、重心转变。我们先行先试,积极向上级院提出建议。一是人民监督员工作由“三类案件八种情形”的监督转变到各类刑事案件的不捕、不诉等领域的监督。二是司法警察工作重心转向批捕、公诉部门的提审、讯问、询问等安全用警上。三是在智慧检务建设上,抓好公诉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侦查活动监督平台、刑事执行检察科技监督中心、公益诉讼信息化办案平台、智能语音系统等项目建设。

四、谋求新发展,在从实从严管理队伍上再有新举措

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检察队伍。一是抓思想政治建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贯穿检察工作始终,以“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政治轮训为抓手,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活动,学深学透学扎实,确保检察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察长与班子成员、分管检察长与员额检察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一岗双责,层层落实开展第19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教育引导干警守纪律、讲规距、作表率。完善机关管理制度,规范机关考勤、车辆、财务、卫生等管理行为。同时加大检务督察力度,落实“八项规定”、“六条意见”、“十个不准”,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三是抓队伍专业化建设。按照增强“八种本领”的要求,加强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坚持每月党组中心组学习、支部星期五学习制度,把干警推向书本、推向课堂、推向讲台;鼓励在职深造和参加法律资格考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以办精品案件、出精品文书、开公开示范庭、当办案能手、业务专家等活动内容为主,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岗位练兵,推进专业化人才培养、专业化组织建设。共参加各类调训80余人次,1名干警在全市未检业务竞赛中获二等奖。四是抓文明创建。以创建“2017-2019年度”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契机,以文明部门、文明干警、文明家庭等活动为抓手,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依托新闻媒体,在市级以上发表宣传稿件60余篇,向社会重点报道检察工作、队伍建设和干警风貌,较好地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上半年,我院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还需加强,有的案件监督成效不明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检察人员素质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司法办案科技含量不够,检察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快推进;检察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要求,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取得工作新成效。

一是以服务大局为中心。坚持把为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积极服务“个咸安”建设,以绿色发展崛起、优化法治环境、精准扶贫、防汛抗旱等为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司法办案效果。

二是以主责主业为重点。充分发挥批捕、起诉等职能,扫黑除恶,依法打击毒品等各类犯罪;宽严相济,切实落实检察环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继续开展“千案化解”专项活动,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加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服务和保障创新驱动发展等专项法律监督活动工作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依法监督纠正各种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增强监督实效。

三是以队伍建设为保证。继续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政治轮训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升依法履职尽责、服务保障大局的政治能力和过硬本领。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优化检察队伍的知识结构层次,提高办案业务技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检,强化检务督察,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以权谋私、司法违法的行为和不正之风,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四是以检察改革为动力。认真实施上级检察院部署的各项检察改革措施,抓好检察官司法办案责任制的落实落细。按照省院的工作部署,以大数据建设为契机,积极落实“智慧检务”建设,促进司法办案的质效和公信。

五是以接受监督为常态。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沟通,主动向代表委员通报检察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健全完善受理、督办、反馈工作流程,促进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落实,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三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

 

出 席:

陈恢根          章成才    张池林    陈文钢          周大勇

毛晓光    黄显志    李云钊          余志前    余国华          周亚钦    彭姣云    樊向红          周益民      
陈长风

罗继红    吴会平    朱辉煌    徐一钊    万名炎    范五林    洪声科    杨大平    张娟文    袁方珍     

 

 

列 席:

郑奇明    赵志刚          陈斌洋                洪声耀    石深华    黄定槐    张浩业    葛文斌          徐炎良    张星旺      窦爱枝          彭元其    唐木香    周巧荣    黄海晏    施继伟

陈四清    朱光辉    周友才    陈会珍    周国贵            

胡细仙          王逢春    伍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