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有养殖水面18.25万亩,2015年产量为5.01万吨,产值7.6亿万,主要产品为四大家鱼、小龙虾,近两年,引进新品种南美白对虾、黑尾近红鲌、先锋鳊等,并大力推广了稻田养虾、稻田养鳅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当前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1.政策支持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发展水产特色品种、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
2.渔民技术水平不高,由于我区养殖户分散,面广,工作量大,给技术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艰度。
3.环境优势不足,我区丘岗地势较多,不利于水产养殖规模化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水产养殖的目标。
1.设施渔业。我区9万亩高标准改造精养鱼池需增产防洪,加大投入,运用交通、土管、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加大鱼池改造力度。
2.增殖渔业。对湖泊、水库、河道等公共水域增殖放流花白鲢、种养水草等改善水质,优化我区渔业水体资源。
3.休闲渔业。利用我区天然优势发展,以农庄为主要特色的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扩宽渔民收入渠道。
4.加工渔业。水产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附加值,还可以安置渔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且带动一批行业相关如加工机械、包装材料和调味品等的发展,具有明显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稻田渔业。我区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由于稻田养殖能够使稻田的生态系统从结构上和功能上得到合理改造,从而发挥稻田资源最大的“负载力”,能够实现种养共生互利,取得最佳的生态经济效果,从而使渔民丰产增收。
6.“互联网+”渔业。结合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开展“互联网+现代渔业”行动,促进现代渔业信息化发展,扩宽渔民信息渠道。
建议:
1.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支持,特别是在醒目方面投入更多资金以扶持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
2.加大水产技术推广力度,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力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渔民养殖生产行为。
3.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加强“三品一林”和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推进湖泊拆围工作,科学组织增殖放流,健全我区渔业资源生态补偿制度。
日期:2017年0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