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公报(总第92号)
来源: | 编辑:rdxianan | 发布时间: 2017-08-23 | 39296 次浏览 | 分享到: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编印    20178    4号(总号92  

     

 

咸安区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次会议议程……………………………1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

关于咸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陈清淦3

关于咸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审查报告………14

关于咸安区2017年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报告………………………洪声耀16

关于咸安区2017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洪声耀22

关于2017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区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查报告………………28

关于批准2017年区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30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聂选明31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42

咸安区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48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次会议议程

2017年83

 

1、审议有关人事任免议案;

2、听取和审议关于咸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3、听取和审议关于咸安区2017年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报告;

4、听取和审议关于咸安区2017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5、听取和审议关于咸安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报告及执法检查报告。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名单

2017年83日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任命:

  宏同志为咸安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挂职);

  亮同志为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挂职);

免去:

  婷同志的咸安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职务。 

关于咸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的报告

咸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陈清淦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上半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全区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量质兼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27亿元(含高新区),同比增长7.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5.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57亿元,同比增长14.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51元,同比增长8.0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33元,同比增长8.45%。

(二)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工业经济加快转型。上半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72.6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8.1%;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0.97亿元,其中在建及新投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6.18亿元,传统工业企业完成技改投资14.79亿元;完成工业入规企业13家,完成年度目标的86.7%。传统产业增势稳健,机电制造、苎麻纺织、现代森工、橡胶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是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实现总产值111.4亿元,占全区工业比重达64.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数控模具、医药食品产业实现总产值14.7亿元,占全区工业比重达8.5%。申报金湛电子、三鼎机电、中特机械、万润光电等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鉴定登记科技成果1项,申报专利数394件,其中发明专利65件,完成全年专利申请半数。

农业经济稳定增长。上半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3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1.9亿元,同比增长11.5%。粮食生产主体已达到307户,比去年新增93户;种植面积达到8.87万亩,同比增加16.5%。“一茶两菜”再获丰收,新增茶园面积2000亩,全区茶叶总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7.1%;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4.85万亩,新建和扩建蔬菜生产基地10个;油菜播栽面积32.97万亩,总产量3.47万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水稻集中育秧基地15个,新增育秧面积7.23万平方米、40.15万盘,可栽插大田面积1.6万亩;油菜机耕作业面积达到85%,机播面积达到40%,机防达到50%。新增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5个,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9家。

服务业发展速度提升。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5亿元,同比增长12.0%;实现外贸出口总额3427.6万美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接近15亿元,咸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作为事业单位已正式成立,湖北八闽鑫电子商务、湖北必虎网络、咸宁卖货郎电子商务相继落户咸安,金宁电子的“吃无忧”电商项目“咸安农村产品体验馆”已正式营运、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区接待中外游客460万人次,占全年总任务5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占全年总任务52%,与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和21%。依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区农家乐、休闲农庄已达500多家,上半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农家乐旅游收入5.3亿元,直接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间接就业6000多人。以《咸安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正在编制《幕阜山区绿色生态带旅游发展规划》,并通过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新建旅游公路等措施,积极推进幕阜山区绿色观光带、桂花旅游名镇、沈鸿宾故居等一批旅游项目建设。

(三)攻坚克难,投资拉动持续增强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坚持重大项目区级领导领衔包保,带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投身到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上半年,全区共有建设项目237个,计划总投资345.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7个,计划总投资152亿元;新开工项目200个,计划总投资193.2亿元。在重点抓好区文体中心、S360公路、向阳湖湿地公园等市重点项目的同时,还推进了泉塘小学扩建、双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等一大批5000万以下项目建设,通过抓大带小,抓重点带一般,有效推进了全区项目建设。组织开展了“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一、二季度共组织了集体开工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51亿元。不断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在“十三五”规划项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咸安区项目建设库和项目储备库,目前纳入储备库项目150个,计划总投资539.06亿元;纳入建设库项目159个,计划总投资242.69亿元。

招商引资取得成效。突出产业招商,围绕模具机械、食品饮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链条延伸,赴深圳、武汉等地考察项目,上半年,共引进项目50个,合同引进资金191.2亿元,共到位资金103.08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1.54%,其中工业新签约项目28个,完成年目标任务的77.7%,合同引进资金44.2亿元。开展“招商引资月”活动,活动期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3次,促成项目7个。

园区建设不断升级。以咸安经济开发区为主战场,全力推进“一区六园”建设。上半年,开发区扩容1100亩,签约项目6个,开工建设项目8个,投产项目4个,跟踪在洽谈项目6个。向阳湖、贺胜、官埠、马桥、双溪、汀泗等6个重点乡镇工业园完成土地报批1632亩,完成征地退地2455亩,完成土地平整1602亩,建成投产项目9个,开工建设项目6个,落地签约项目8个。

(四)深化改革,经济活力明显改善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半年房地产销售面积2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房地产去库存工作进展顺利。积极从理顺管理体制、落实扶持政策、强化市场服务、维护金融生态四个方面推动区内资本市场建设,激励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杠作用。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支持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意见》,落实好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一系列减税措施,降低企业成本。加大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易地扶贫搬迁、农网升级改造、清洁能源推广等十大工程。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稳步推进,稳粮增效计划、油菜“高产创建”等项目顺利实施,农产品供给质效不断提升;“一区六园”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森工地板、竹产业集群逆势回暖,贺胜中华农耕园、向阳湖四季花海、官埠瑞可生态农业等旅游投资项目相继启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加速发展。

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积极构建政、银、企三方合作新模式,探索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应急运转资金、县域调度资金作用,破解企业融资难,上半年,累计为70余家企业发放县域经济调度资金1.67亿元,为企业安排应急周转资金5.3亿元,组织圣霖投资公司、翰海资产管理公司等投资机构深入挂牌上市企业走访调查,为江南春竹业定向融资800万元,为牧鑫智能家居争取600万元融资。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出台了《咸安区人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实施办法》,经论证确定了以PPP模式建设开发区污水处理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初步实施方案及财政承受能力评价的编制,正在组织专家对方案和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稳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继续开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行动,推进“两单”模式运行建设,实现“政府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深化“先照后证”改革,持续加强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工作,全区市场主体换照率已达32%。

(五)凝神聚力,城镇建设有序推进

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相继启动麻纺厂、省煤机、怀德路、中城路等8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总征收房屋2466户,已签订征收补偿协议1782户,签约率达到72.26%。刘家桥村、垅口村垅口冯传统村落保护性建设已启动;汀泗桥镇荣获国家级重点镇;青龙山公园二期规划设计已完成,待市城投资金到位即可开工;双龙山公园总体规划已通过市规划委员会批准,详规已完成。向阳湖镇接通长江饮水工程,官埠桥镇沿发展大道、政通路两侧欧式建筑风格的张公新镇区建设加速推进,大幕樱花小镇、高桥萝卜小镇、向阳湖康养小镇、桂花小镇等乡镇围绕特色小镇建设目标,精心规划,统筹推进。

交通条件持续改善。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贺胜段道路已完成贺胜街段1.2km改造;幕阜山生态旅游(扶贫)公路项目13条公路已完成4个,在建3个;10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已完成2个;投入资金276.9万元开展农村公路养护;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面铺开,计划分两批次推进1352公里的隐患路段改造,年底可完工;香城大道提档升级工程已完成可研、规划等前期工作;S360大幕至向阳湖公路正在进行招投标,预计8月份启动张公至甘棠段建设;横沟、马桥客运站预计年底可开工。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7502亩,占省定任务20432亩的134.6%。投入500余万元将咸通高速绿化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桂花走廊景观带。抓好长江防护林、造林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项目造林1万多亩。扎实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工作,被纳入第一批改造或淘汰的高污染燃料锅炉26台已全部改造完成,落实补贴资金151.2万元;计划纳入第二批改造或淘汰的高污染燃料锅炉21台已有16台改造完成,5台停产。关停29家非煤矿山,及时修复工矿废弃土地。全面完成斧头湖、西凉湖的围网拆围工作并验收合格。在全区设置24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监测点,实现常态化监管。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明显,“美丽乡村”创建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

(六)以民为本,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各类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60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430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8300元,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200元,集中供养孤儿生活费补助调整为1120元,分散孤儿生活费补助调整为700元。全力做好城乡就业服务,新增就业2371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8人,扶持创业114人。目前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866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已完成120户382人的主体工程建设。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校园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泉塘小学改扩建、白鹤中学改扩建已完成教学楼主体工程,岔路口中学改扩建正在进行主体建设,温泉碧桂园小学主体已封顶,桂花金桂湖幼儿园、官埠滨湖幼儿园已开工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统筹“全面改薄”、教育信息化等各类资金580万元,分两批分别改造城区和部分乡镇中小学“班班通”设备263套,新建5组“同步课堂”。研究出台《咸安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方案》;推进分级诊疗工作,与全区212024居民进行了家庭医生电子签约,签约服务率达58%;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兴办咸宁市夕阳红老年医养结合护理院示范试点,在温泉办事处学府社区、浮山办事处梅园社区、永安办事处凤凰社区开展居家养老签约医疗服务试点。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已建成,刘家桥民居文物保护工程正在建设,7个乡镇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进度良好,预计10底可建成;利用重大活动开展文艺创作展演总计82场,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系列演出、辅导45场次;成功举办梓山湖新城自行车公开赛、咸安第七届农民运动会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法治咸安建设扎实开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平安咸安深入实施,群众“一感两度两率”不断提升。信用体系建设全力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双公示”制度全面实行。固卫工作顺利推进,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类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新旧发展动能转换还需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增长点还在培育之中,稳增长面临的困难仍然比较多;二是投资增长后劲乏力,民间投资热情不高,部分项目进展不快。三是要素制约依然存在。贷款难、征地拆迁难、用地审批难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项目的推进进程。四是社会治理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完成全年计划的主要措施

继续落实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优环境的要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动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稳定实体经济。推动惠企政策措施落地,继续加大“放、管、服”的力度,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积极开展“降成本助发展”专项行动,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筑牢实体经济基础。多渠道推进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对接,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吸取资源,健全完善财银合作机制,用好、用活过桥资金、担保资金、产业基金,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检测检验中心,支持巨宁竹业研发中心、川玉茶业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集中精力、集聚要素、集合资源,全力支持以咸安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6个乡镇特色工业园为依托的“一区六园”建设。

(二)做优做强现代农业。用足、用活、用好涉农项目资金,深入实施南川水库出险加固工程、牛鼻潭拦河闸出险加固工程、农村安全饮水、高标准农田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继续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业机耕机收、统防统治规模,培养更多从事专业化、社会化农技服务的专业合作社。支持粮食和油菜规模化经营,建好咸安茶叶产业绿色生产示范区,打造咸安城郊2万亩精品蔬菜基地,推广稻虾等综合种养模式,大力发展深加工农业和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全力助推绿色产业。充分发挥生态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大幕花海景区、北伐记忆景区、鄂南竹海景区、桂月小镇景区、名相故里景区等重点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区两带三大”战略,大力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积极建设首批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打造一批多主题、多季节旅游产品。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引进企业孵化器运营团队,启动咸安区众创空间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两型”社会发展要求,着力推进数控模具、节能机电、太阳能利用、大幕山和白云山风力发电、竹循环经济等智能环保产业发展。

(四)精准建设重点项目。继续落实好“企业直通车”、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等服务制度,全力服务省、市、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湖北汇瑞药业咸宁生产基地、香城大道、梓山湖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咸宁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将项目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形成新增长点。做实做优项目储备,逐步完善项目库,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投资计划。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重点对向阳湖湿地公园、全域污水处理等项目进行论证、评估,加快推进开发区污水处理项目初步实施方案评审等前期工作,科学选择社会资本方,力争在年底前落地开工建设。

(五)优化环境招商引资。科学构建招商工作网络,强化招商引资队伍建设,择优选择一批干部充实到招商一线,按照产业结合区域的原则,定期轮流派驻到经济发达和产业转移的重点城市开展驻点招商。围绕优势资源和产业搞好项目策划,细化招商引资产业目录,采取广撒网、找方向、主攻坚的策略,大力推进园区主导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和重资产招商等。充分利用武汉同城优势,抢抓东湖高新区、武汉沌口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的“溢出效应”,做好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承接文章。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布局,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好的平台支撑,力争再引进一批大项目。

(六)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继续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认真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政策,着力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补齐短板。继续推进全国第一批河湖管理体制改革、贺胜桥镇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省第二批服务业综合改革、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等试点,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等创建活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实施“桂乡英才”计划和“双回双创”、“双招双引”计划,为引进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七)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继续在“六个精准”上出实招、见实效,确保全年8个重点贫困村出列、14709名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完成168户易地搬迁任务。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开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继续推进薄弱学校提档升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区学校改造扩容;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推进咸安数字学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巩固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果。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大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力度,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狠抓出生人口性别比、政策外多孩率、二孩及以上对象孕情监测到位率等主要指标的控制,巩固和加强基层计生工作网络,提升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落实好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加强农村福利院、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培育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科学布局“医养结合”试点。继续推进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修缮工程建设,加快刘家桥古民居的修缮进度,积极推动贺胜、官埠、向阳湖、桂花等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通过戏曲艺术节展演、美术作品展等方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列席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全面实现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重道远,只要我们遵循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用更大的努力和耐力来抢抓机遇,积极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关于咸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审查报告

咸安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亚钦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在本次会议召开前,财经委对咸安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初审。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围绕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影响,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2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58,52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5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4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6.9%;固定资产投资为144.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2.4%;中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数为13家,完成年计划的86.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051元,完成年计划的42.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3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1.7%;完成各类招商引资项目50个,到位资金103.0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1.54%。

上半年,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但受宏观环境影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压力较大,除工业企业入规数、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招商引资等少数指标完成序时进度外,其他指标均未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好项目、大项目、工业项目落户少,新引进项目块头偏小,缺乏带动性强的大项目;要素制约依然存在,工业持续增长缺乏后劲,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新入规的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政策性减收因素较多,新的增长点少,收入结构不优,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政收支矛盾日趋突出。

从发展形势来看,下半年,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各种问题和不利因素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严峻。为确保完成年初人代会所确定的目标任务,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经济运行调控。针对目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盘点梳理,科学分析研判,突出问题导向,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2、着力发展实体经济。解决好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推动惠企政策措施落地,继续加大“放、管、服”的力度,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筑牢实体经济基础。

3、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医疗、养老、子女教育、住房等问题,扎实做好群众关注的十件实事,强力推进精准扶贫,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关于咸安区2017年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报告

咸安区财政局局长  洪声耀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人大常委会报告2017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区财政部门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财政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年初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财政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财政收入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财政支出保障了全区重点支出项目的资金需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1、实际入库情况。元至六月,全区累计完成58,520万元,为年计划110,600万元的52.9%,自然增长-3.5%,可比增长5.8%。  

分收入部门情况为:国税部门完成12,119万元,为年计划31,000万元的39.1%,自然增长128.1%,可比下降6.7%,;地税部门完成18,035万元,为年计划40,000万元的45.1%,自然增长-39.9%,可比增长6.1%;财政部门完成28,336万元,为年计划39,600万元的71.6%,增长12.1%。

2、增加市级划转调整情况。元至六月, 按市区财税体制,市级划转咸安区房地产税收6,000万元。增加此因素后,全区累计完成64,520万元,为年计划110,600万元的58.3%,增收3,880万元,自然增长6.4%,超序时进度8.3个百分点,可比增长16.7%。

    分收入项目情况为:税收收入完成3,5397万元,为年计划69,000万元的51.3%,自然增长2.7%,可比增长21.6%;非税收入完成29,123万元,为年计划41,600万元的70%,增收2,938万元,自然增长11.2%。税收占比54.9%,比同期自然下降1.9个百分点,可比增加2.2个百分点。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元至六月,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493万元,占年初预算294,247万元的60%,同比增支30,352万元、增长20.8%。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412万元,完成预算的76.8%;公共安全支出7,682万元,完成预算的84.8%;教育支出47,676万元,完成预算的78.9%;科学技术支出2,511万元,完成预算的94.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98万元,完成预算的42.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754万元,完成预算的67.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4871万元,完成预算的66.8% ;节能环保支出852万元,完成预算的24.5%;城乡社区支出4,442万元,完成预算的118.1%;农林水支出17,589万元,完成预算的34.3%;交通运输支出1,346万元,完成预算的9.1%;资源勘探信息支出1,008万元,完成预算的38%;商业服务业支出691万元,完成预算的34.7%;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596万元,完成预算的43.9%;住房保障支出1,643万元,完成预算的2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08万元,完成预算的6.2%。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元至六月,按照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结算体制,省市下达转移性收入119,478万元,比去年同期的95,210万元增加    24,268万元,增长25.49%;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52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源总计为177,99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运用176,49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结转支出1,505万元。

二、预算收支执行的主要特点

今年以来,全区财税部门紧紧围绕财税工作重点,加强收入征管,严格预算执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财政收支特点明显。

(一)税收结构趋于合理。一是税收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上半年,第二、三产业提供的国税收入分别为10,994万元和18,623万元,占比为37:63,与上年同期的31:69相比,第二产业提供的税收占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增值税开始增长。15月份,我区工业增值税一直落后于同期,只到6月份开始实现增长。16月,我区共入库工业增值税6,924万元,比同期的6,511万元增加413万元,增长6.3%,这是上半年工业增值税首次出现增长。

(二)商业行业稳中向好。上半年,纳入监控的十大行业重点企业,除了电力、机械、通信三个行业的增值税收入有所下降,其它七个行业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商业行业入库增值税3,394万元,比同期增加1,761万元。咸安烟草公司入库1,719万元,比同期增加1,059万元,成为上半年税收增长最多的企业;恒信4S店入库1,131万元,比同期增加662万元。除金融、建筑房地产等营改增行业外,商业行业是上半年传统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三)非税占比大幅上升。1-6月,非税收入完成29,123万元,为年计划41,600万元的70.0%,自然增长11.2%。税收占比54.9%,比同期自然下降1.9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比达45.1%,财政收入质量堪忧。

(四)支出进度有待加快。6月30日,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财政上指标数为176,493万元,部门预算单位实际实现的支出数为83,222万元,实际支付率47.2%。区财政加快了预算执行进度,及时下达和拨付各项财政资金,但部门(单位)用款不及时,财政资金效益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当前财政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形势研判

(一)财政增收困难重重。今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因素影响,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尚不稳固,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营改增”政策全面扩围后,国家实施“三去一降一补”经济政策,继续出台减税降费政策,今年财政增收困难进一步加大。我区财政收入呈现短期低增长、负增长态势。16月,税收收入完成不理想,按区级入库数统计,国税、地税均未达到进度要求。

(二)财政收入结构不优。因经济发展底子薄、传统产业转型困难,新兴市场主体还处于培育阶段,税源严重缺乏,导致税收占比偏低。16月,税收占比下滑到55%以下,在全市整体排名靠后。

(三)财政支出压力较大。一是可用财力匮乏。根据目前运行情况,预计全年区级税收收入将比年度目标减收7,000万元以上,而此项已作为年初收入预算的资金,减收后将直接形成财力缺口。二是资金缺口大。区本级经常性收入只能基本保证工资性支出,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赤字、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公立医院改革等各项改革及民生支出需要大量财政资金予以保障。三是财政收支严重失衡。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土地财政模式面临转型,对满足项目建设及项目配套等支出要求困难较大。今年财政资金调度和收支平衡压力更甚于往年。

根据形势研判,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将继续延续上半年经济发展总体趋势。从我区实际情况来看,传统企业经济效益短期内难有改善,结构性减税继续推进(落实营改增及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土地市场交易持续低迷,非税收入面临政策性减收。因此,我区财政增收形势异常严峻,要完现今年的财政收入目标,必须采取超常措施。

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前财政经济形势面临不少机遇。一是我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将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对全区税收稳定持续增长将形成有力的支撑。二是我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随着棚房区改造、文体中心、乡镇污水处理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开工,都将形成新的财税增长点。三是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更多红利。通过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必将有利于进一步盘活闲置的资源和资产,优化收支和管理机制,激发创新工作的活力,促使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综合分析2017年财政经济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积极应对,全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的希望大于困难。

四、下半年工作措施

(一)抓好关键突破“广开源”

一是强化重点税源征管。突出抓好重大税源项目、主要行业、主要税种收入征收工作。做好土地盘活文章,主动寻找市场,加大土地招拍挂,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完成全年收入目标;抓好区级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税收征缴,确保实有税源税收及时入库。二是强化政策措施执行。着重关注总部经济;积极推进综合治税平台建设,做好乡镇办协税护税工作;创新零散税收征收方式,抓好房产税和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入库;深入研究相关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开辟新兴财源,增加财政收入。三是大力争资立项。立足全区发展大局,积极向上对接,确保争资立项工作再有全新突破。

(二)抓好存量盘活“勤节流”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工资性支出按时拨付到位。二是保障重点民生支出。按照年初预算安排重点保障精准扶贫、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养老就业等支出,切实保证民生实事落到实处。三是盘活存量资金。督促部门单位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大回收统筹安排使用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力度,尽快把沉淀的资金调整用到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的“刀刃”上,无法和无需支出的项目结余,全额收回。四是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等行政性支出,推进厉行节约工作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加强涉农资金整治整合,落实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财政资金规范化管理。

(三)抓好体制对接“促改革”

牢固树立改革思维、创新思维,主动对接,推进财政改革创新。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完善全口径财政预算,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努力做到无预算不支出。全面推进全区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试编工作;扎实开展12个单位部门整体绩效目标评价和20个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二是强化财政资金的全程监管。探索建立“六位一体”(即: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运行管理机制,加强财政内控管理。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快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防范债务风险。大力推进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四是按照市级统一部署,稳步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大力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职业年金改革等工作。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但下半年的工作任务难度非常之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支持下,继续全力以赴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顺利完成全年的收支预算和其它各项财税工作任务贡献新的最大的力量。 

关于咸安区2017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咸安区财政局局长  洪声耀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预算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相关规定,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7年区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调整事项

(一)债券转贷收入发生变化

1、转贷规模。2017年7月,省财政厅下达咸安区2017年第1批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转贷额度26,74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1,340万元,分为:三年期5,103万元(年利率3.94%)七年期4,536万元(年利率4.05%)、十年期1,701万元(年利率4.05%);专项债券15,409万元,分为:三年期5,108万元(年利率3.94%)、五年期5,193万元(年利率3.96%)、七年期5,108万元(年利率4.02%)。

2、使用方向。加大对保障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主要围绕“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重大工程和关系全省发展大局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安排使用。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区要主要用于在建公益性项目后续融资,坚决杜绝债券资金用于楼堂馆所等中央明令禁止的投资项目。严格控制安排能够通过市场化方式筹资的投资项目,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3、资金安排。一是新增一般债券转贷资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安排情况为:水利“补短板”项目775万元,村级卫生室项目758万元,其他项目9,807万元(其中:环城等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4,000万元,区文体中心建设项目5,807万元)。二是新增专项债券转贷资金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安排情况为:乡镇污水项目15,408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万元。

(二)区级专项支出增加

一是根据区政府2017年第(4)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由区财政筹措资金,通过区国资局向咸安经发集团增加注册资本金7,000万元。

二是根据区政府2017年(14)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由区财政筹措资金,通过区国资局向咸安经发集团的湖北咸宁凤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资2,500万元,作为异地扶贫搬迁贷款的项目配套资本金。

三是根据区政府2017年第2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将区财政对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的借款2,800万元调整为国有资本金投入。

四是落实咸宁市人民政府2011年4月(6)号以及2011年9月(11)号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相关精神,帮助咸宁农村商业银行消化改革过程中遗留的历史包袱1,400万元。

五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3,000万元。

六是其他项目支出增加762万元,其中:高龄津贴222万元,国家卫生城市创建300万元,农作物秸秆利用项目30万元,农村垃圾清运110万元,区政府停车场兴建、区综合执法应急用车平台监控设备及政府大楼基础设施维护100万元

七是调整支出结构事项810 万元。主要是调减区级非煤矿山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项经费预算810万元,增加林业专项经费810万元。非煤矿山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所需资金,由区财政统筹部门上缴的存量资金予以解决。

(三)非税收入统筹力度加大

主要是进一步加大对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统筹管理的力度,减少非税经费安排的支出6,000万元,增加区级可用财力。

鉴于上述原因,需要对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7年财政预算作相应调整。

二、预算调整方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335,147万元调整为357,949万元,调增22,802万元,增长6.8%。

一是调入资金由12,915万元调整为24,377万元,调增11,462万元。

二是债务收入由8,054万元调整为19,394万元,调增11,340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由335,147万元调整为357,949万元,调增22,802万元,增长6.8%。具体变动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由37,687万元调整为37,787万元,增加100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由3,758万元调整为9,565万元,增加5,807万元,增加的支出为新增债券安排文体中心项目建设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由47,025万元调整为47,247万元,增加222万元。增加的支出主要是高龄人口增加,高龄津贴由原30元/人月提高到60元/人月。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由31,756万元调整为32,514万元,增加758万元。增加的支出是新增债券安排村级卫生室建设

——节能环保支出由9,250万元调整为9,360万元,增加110万元。增加的支出是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费用。

——城乡社区支出由8,255万元调整为11,555万元,增加3,300万元增加的支出是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3,000万元,创卫专项300万元。

——农林水支出由52,865万元调整为55,070万元,增加2,205万元。增加的支出是新增债券安排湖泊湖堤加固373万元,饮水安全巩固提升402万元,解决农商行历史包袱资金1,400万元,秸秆利用项目经费30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由12,412万元调整为15,212万元,增加2,800万元。增加的支出主要是还原经济事项的本质,将2012年对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用于组建源通公司及回购旧出租车经营权的财政暂付款项,经审批后由借款调整为国有资本金投入。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由4,360万元调整为7,860万元,增加3,500万元。主要是增加资本金支出9,500万,减少统筹非税收入安排的支出6,000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由11,585万元调整为15,585万元,增加4,000万元。增加的支出是新增债券安排环城等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3、平衡情况

上述收支预算调整后,区级资金来源总计357,94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200万元(税收收入64,730万元、非税收入41,470万元),转移性收入251, 749万元(返还性收入7,94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31,73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8,853万元、上年结余9,445万元、调入资金24,377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9,393万元)。资金运用总计357,94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7,04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2,84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054万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政府性基金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由20,340万元调整为35,749万元,调增15,409万元,增长75.8%。具体变动情况主要是增加债务收入15,409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由20,340万元调整为35,749万元,增加15,409万元,增长75.8%。主要是新增专项债券安排的城乡社区事务支出调整到15,409万元,其中:乡镇污水治理15,408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支出1万元。

3、平衡情况

上述收支预算调整后,政府性基金资金来源为35,749万元,资金运用为35,749万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收支平衡。

三、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16年末,咸安区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的政府性债务为12.2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8.4亿元,专项债务3.65亿元,担保债务0.17亿元。省财政核定的债务限额为16.7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1.54亿元,专项债务5.19亿元。

2017年7月,咸安区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的政府债务为14.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53亿元,专项债务5.2亿元,担保债务0.17亿元。省财政核定的2017年度债务限额为20.1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3.26亿元,专项债务6.93亿元。

(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措施

1、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根据政策,各级政府只能在批准限额内举借政府债务,除政府外贷外,一律发行政府债券,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公益性项目建设通过企业融资的,要坚持市场化运作,不得违规承诺、担保,变相举借政府债务。2017年,区金融办牵头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了摸底,区财政部门将动态监控其他债务和财政运行风险。

2、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当前,我区总体债务规模在全省、全市处于较低水平,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随着近年经济下行、财力下滑因素影响,财政风险逐步显现。为防控债务风险,拟出台债务风险应急预案,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压缩一般性支出、控制项目规模、处置存量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消化存量债务,努力将债务风险指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防范和化解潜在债务风险。力争做到债务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加大债券资金监督检查力度。近年来,我省新增债券资金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公路、教育、卫生、水利、基础设施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确保债券资金使用效益,项目主管及实施部门要根据债券资金的支出用途使用,债券资金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区财政部门将对已完工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债券分配的重要依据。审计及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严惩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关于2017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区级预算

调整方案的审查报告

咸安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亚钦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本次会议听取了区财政局局长洪声耀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咸安区2017年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咸安区2017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会前,区人大财经委对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进行了初审。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2017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按照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结算体制,省市下达转移性收入119,478万元,同比增长25.49%;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520万元,为年计划110,600万元的5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源总计为177,99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运用176,493万元,占年计划60% ;收支相抵,结余结转支出1,505万元。

财经委认为,今年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情况比较平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财政支出保障了全区重点支出项目的资金需求。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是传统企业减收、政策性减收因素较多,新的增长点少,财政增收将更加困难。二是税收占比下降,非税占比上升,财政收入质量不优。三是保障民生项目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日趋突出。对此,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7年区级预算调整方案

此次区本级预算调整主要涉及涉及三项内容:一是债券转贷收入发生变化。2017年7月,省财政厅下达咸安区2017年第1批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转贷额度26,74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1,340万元,专项债券转贷资金15,409万元;根据预算法及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政策,一般债券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券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二是根据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纪要相关要求,新增专项支出17462万元。三是加大对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统筹管理的力度,减少非税经费安排支出6,000万元。

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情况:一是新增一般债券转贷资金安排情况为:水利“补短板”项目775万元,村级卫生室项目758万元,其他项目9,807万元。二是新增专项债券转贷资金安排情况为:乡镇污水项目15,408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35,147万元调整为357,949万元,调增22,80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由335,147万元调整为357,949万元,调22,802万元。收支调整后,区级资金来源总计357,949万元,资金运用总计357,949万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收支调整:政府性基金收入由20,340万元调整为35,749万元,调增15,40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由20,340万元调整为35,749万元,增加15,409万元,上述收支预算调整后,政府性基金资金来源为35,749万元,资金运用为35,749万元,收支平衡。

财经委认为,区人民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符合财政部关于地方政府债券的使用要求、相关法律规定和我区实际情况,预算调整方案中的新增政府债券资金安排和收支调整是可行的,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批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2017年预算调整方案。

三、几点建议

1、培植财源,增加保障能力。认真分析研究当前的经济形势,加强财源分析,进一步培育有效税源,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强化综合治税,促进应收尽收,突出抓好重点税种、重点行业、税源大户征收管理工作。

2、规范管理,从严控制支出。进一步强化部门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科学化,严格支出预算管理。

3、强化监管,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要严格落实财政部等六部委(办)《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7〕50号)要求,不得违规承诺、担保,变相举借政府债务。防控债务风险,出台债务风险应急预案,消化存量债务,努力将债务风险指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防范和化解潜在债务风险。

  

关于批准2017年区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

201783日咸安区第五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区财政局局长洪声耀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咸安区2017年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和区人大财经委所作的《关于2017年区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查报告》,会议同意区人大财经委审查报告提出的建议,决定批准2017年区级预算调整方案。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咸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聂选明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要求,我就我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地方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和《省编办关于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部门职责调整机构整合和人员编制划转的通知》精神,2014年4月咸安区整合工商部门的食品流通、卫生部门的食品卫生、质检部门的食品生产、商务部门的酒类流通和原药监部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职能并从上述单位划转人员,组建成立咸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区政府工作部门,加挂咸安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设立“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分局”,为区食药监局直属副科级事业单位,加挂“12331投诉举报中心”、“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牌子。根据省政府办公厅(2016)43号和市政府(2016)78号文以及区编委(2017)17号文件精神,咸安区又增设城区3个监管所,目前全区共有食品药品监管所12个,均为副科级行政派出机构,区食药监局机关设食品监管股、药品(医疗器械)监管股、政策法规股(行政审批股)、综合股(食安办)、规划财务股和办公室。全系统定编126人(其中行政编制31人、事业编制92人,事业参公3人)。到2017年6月底,有在编在岗人员79人,新招录的36人正在公示之中。

截止2017年6月30日,全区共有食品监管对象4159户(不含温泉),其中:食品生产企业52户、食品流通1830户(包括保健食品97户、流动食品摊贩171户、农贸市场22个)、餐饮服务1844户、小作坊143户。

二、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

(一)强化宣传,食品安全法规不断深入人心

2015年10月《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我局以宣传为先导,扎实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不断深入人心。一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我局印发宣传手册5万本、刷写宣传标语、宣传栏近500条(处)、在电视台设专题栏目每月一期、与市局共同在《咸宁日报》设置了专版。我局稽查分局在武商量贩、中百仓储、银泰百货等大型商超收银台均存放了宣传手册,让收银员在结算时给每位购物者发放一本带回家。我局还与党校、教育局联合,在每期主体班上和春秋两季学校开学时开设食品安全专题课讲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今年3-4月间,我市部分县市发生了H7N9禽流感疫情及省内部分县市发生了诺如病毒疫情,今年7月,我区部分乡镇又出现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我局高度重视,印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病毒防治知识和毒蘑菇相关知识传单5万份,采取贴“门神”形式张贴到农户家大门上。针对区政协第88号提案“关于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夸大虚假广告”,我局印制了宣传单3000份,在老年群体中广泛宣“保健食品不是治百病的药品”知识,避免老年人上当受骗。二是扎实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区食药安办、我局都部署开展了“12331”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宣传和食品安全宣传周,以现场企业倡议、现场参观展示、现场咨询解答、现场检验检测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并将食品安全纳入区委中心组学习。我局李平华同志被聘为区政府法律宣讲团成员,每年到各乡镇、办场宣传《食品安全法》20多场次。三是建好食品药品科普宣传阵地。我局在兴兴奶业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站,在校园设立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栏。

(二)健全机制,食品安全责任体系逐步完善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把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大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各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职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夯实监管基础,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责任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区委区政府通过召开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议,听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及时研究部署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解决食品药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2016年9月27日,时任区长李文波同志主持召开区政府2016年第十次常务会议,研究解决了农贸市场配备农、兽残快检设备和财政预算快检耗材经费。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履职后,在全市率先增设了城区街办监管所,增加编制44名;配备执法车辆13台,还为我局调整了办公用房。

二是安全责任不断压实。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区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区直各相关监管部门签订了《食品药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属地责任,实现监管责任到片区、到岗位、到人员。同时,区委区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范畴;各监管单位也层层压实责任,农业、畜牧、教育、粮食、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环节,食药安全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不断压实。

三是监管机制不断健全。2017年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咸安区关于落实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明确各乡(镇、办、场)党委的领导责任,乡(镇、办、场)政府的行政责任,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印发了《咸安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明确了考评范围、考评原则、考评依据及步骤,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机制”,转发并组织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单位认真学习落实《湖北省食品安全问责办法》,拟定了《咸安区食品安全问责办法》,将食品安全责任追责体系延伸至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层面,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从明确责任、督办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依法行政,食品安全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强化培训,能力水平不断提高。我局每年至少举办2期业务培训班,开展食品药品法律法规业务大培训活动。今年春节后一上班,专门邀请省食药监局法规处处长贡勇斌同志为区食药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辅导学习《食品安全法》和《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经常性开展“案卷找茬”、办案能手评选、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2016年11月,我局选手参加全市食药监系统行政审批岗位技能比赛获得团体第一、个人第一的佳绩,在区法制办组织的案件评查中获得优秀单位称号。

二是夯实基础,规范创建初见成效。2014年新食药监局组建以来,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促规范、三年上台阶”的要求,狠抓乡镇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到2016年底,9个乡镇监管所落实了办公场所,配备了执法车辆,开展了规范创建,向阳湖所第一批被评为省级示范所,其余乡镇监管所按标准所开展创建并通过省、市验收。

三是许可把关,行政审批不断规范。我局在区政务中心设立了食药监窗口,把关行政许可发证工作。为推进食药监部门“放、管、服”改革,我局率先将行政许可下放到贺胜桥镇监管所。2015年以来,我局窗口共受理食品经营行政许可申请2900件,办结2890件。无一例投诉。

四是源头治理,追溯体系不断完善。区食药安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湖北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咸安食药安委文[2016]3号);我局在全区所有农贸市场全面推广使用“一票通”,要求农产品零售户从进货开始索取“一票通”,并组织专班对推广应用“一票通”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指导和督促批发及零售市场农产品经营者按要求使用和索取“一票通”,解决过去农贸市场肉、菜白条凭证无法追溯、无法证明食品来源的问题,坤元第五季还建立了二维码追溯系统,实行防伪追溯,渠道管控。我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得到了市政府和市食药安委的充分肯定,在全市第二次食药安委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进行推广。

五是行刑链接,稽查办案高效便捷。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设立咸安区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机构的批复》,批复区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加挂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牌子,增设六中队(食品药品犯罪侦查中队)。区食药安办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三安联动”监管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刑衔接联系会议工作制度和“两法衔接”联络员工作制度,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区政府法制办、区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全区“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工作的通知》,推进信息平台“全联通、全覆盖”,要求我局按新要求录入行政处罚信息,实现案件网上移送、网上办公、执法动态交流和业务研讨,案件信息的流程跟踪和监控,增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整体工作的合力。2015年至今,区食药监部门共立案800余件,已结案800件,罚没金额400余万元。

六是加强防范,应急能力得到提升。2014年以来,我区共接到农村集体聚餐上报信息3675起,监管人员到现场检查指导3564次,备案率达97%。针对我区农村集体聚餐较多的特点,为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我区以农村自办生日宴席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为题材,成功承办2016年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省、市、县(市、区)领导和全市食药监系统干部职工、区部分餐饮单位代表、流动厨师代表近500人到现场观摩。这次演练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四)从严监管,有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安全

区食药监部门按照习总书记“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坚持重点防控。我局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旅游景区、农村聚餐、校园及周边、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为重点场所,以传统节假日、国家省市区“两会”、高中考等重大活动为重点时段,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有效防患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连续三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公众满意度逐年提升,2016年居全市第一,达81.94%。

二是坚持靶向抽检。我局2016年食品抽检485批(次),今年已抽检519批次,在全区22家农贸市场建立了快检室,大型酒店、超市开展农兽药残留检测。通过“食品安全免费快检服务日”活动快检食用农产品5164批(次),第一时间筛查问题食品,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受理投诉举报。我局畅通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鼓励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2015年10月以来,共受理食品药品投诉举报187件(其中食品类152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调查处理和回复,办结率达100%。

四是开展专项整治。近三年来,我局先后组织开展校园周边“五毛”食品、食用植物油、豆制品、食品添加剂、白酒、蜂蜜、冷冻肉及肉制品、桶装水、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五)创先争优,示范引领全面提升监管水平

我区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省级示范农贸市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店、“放心餐饮”示范创建、“明厨亮灶”及学校“放心食堂”为创建活动载体,完成了53家“明厨亮灶”,12家餐饮示范单位、104家食品流通示范店、11家“放心食堂”创建任务,新推荐“仕中心”农贸市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对959家餐饮服务单位进行等级评定,学校食堂量化分级B级以上达65%。示范创建工作在省、市有为又有位。

三、存在困难和不足

一是事多人少监管难。全区由我局监管食品生产经营户达4159户,市政府马上将温泉城区食品药品监管移交咸安,虽然通过招考招录了36名事业编制人员,但依然不适应监管工作需要。

二是“三小”行业隐患多。全区“三小”(小作坊、小餐饮、流动摊贩)行业共1400余户,不规范经营仍然是食品安全一大隐患,极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三是监管经费缺口大。主要是监督抽检和食品快检经费存在较大缺口。我区2017年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根据省、市要求食品监督抽检不少于1240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抽检240次,平均每个样品送检费按800元计算,需检验费19.2万元。普通食品及保健食品抽检1000个批次,每个批次送检费用1500元,需150万元。购买样品按每个批次150元计算,需18.6万元,合计监督抽检费用187.8万元。另根据省局要求,我区每个乡镇每月快检不得少于50批次,全年7200批次,全区22家农贸市场快检按每月30批次计算,全年7920批次,合计15120批次,每批次快检费用50元,需快检费用75.6万元。全年两项(监督抽检、快检)检验经费测算合计需要263.4万元。按照市政府第二次食药安委会议要求:全市6个县市区,每年的监督抽检、快检预算费用不低于150万元。而我区实际预算50万元。离市政府要求少预算100万元,按实际需求缺口更大。

四是公众安全意识跟不上。公众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与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一)以“四有两责”落实为重点,完善责任体系

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责任。落实“四有两责”是贯彻中央、国务院“四个最严”和“政府负总责、党政同责”的具体要求,也是建立健全基层食药监管体系的重要保障。

一要全力推进 “四有”建设。“四有”最基本的就是“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一是要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加快配齐基层监管人员,要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要保证基层监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安全监管;二是落实“一书四员”健全基层监管网络。“一书”:以“责任书”的形式,明确乡(镇、办事处)政府、行政村(社区)及村居民小组的责任,把食品安全责任向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及村居民小组传导压实。“四员”:乡镇联系村的干部为协管员,村(社区)主任为网格员,组长为信息员,聘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监督员,通过构建基层责任网络,夯实食品安全责任。

二要责任落实到位。一是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以“党政同责”引领监管责任落实,以问责办法兜底监管责任落实。进一步明确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职责,依法履行各自监管责任,相互配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推行“五化”监管模式(监管责任网格化,监管内容标准化,监管过程痕迹化,监管对象档案化,监管信息公开化),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公开监督抽检和行政处罚结果。二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建立诚信体系和黑名单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推进示范街(区)、示范单位、学校“放心食堂”创建活动,完成全区“明厨亮灶”餐饮单位120家。开展“放心餐饮企业”、“群众最喜欢的早餐店”、“做老实人,办良心企业”、“卖放心肉菜,保舌尖安全”、“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等活动,树一批诚信典型,发布“诚信红榜”。加强信用记录建设,完善食品药品行业信用记录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立统一的“黑名单”制度,限制失信企业及其产品进入市场,形成市场倒逼企业守法经营的机制,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二)以日常监管为重点,实现监管全覆盖

要落实监管责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强化市场监管,实行网格化监管模式,将责任落实到人,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要规范监管行为。按照职能职责,研究制定本部门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工作规范,细化各项监督检查制度,量化监管措施,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痕迹化。

要创新监管方式。认真研究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围绕风险管理、分级分类监管和网格化监管,积极探索监管新模式,强化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产品溯源等方面,将先进科技运用到食品安全监管上来,不断提升日常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提高服务效能。规范流程,简化手续,改进服务,认真落实好食品审批事项。按照区委区政府“百名干部进百企”的要求,深入食品企业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具体困难,指导企业规范管理,依法经营,科学发展。

(三)以风险管控为重点,提高应对能力

要完善风险排查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风险就是事故”的工作理念,把事后查处、被动救火式的监管,转变为主动排查、预防为主的监管;把重视终端产品的监管,转变为关口前移、向生产经营全程覆盖的全链条监管。要加强各部门各环节风险会商、风险交流,建立健全问题发现、问题线索综合分析、违法惩处等机制,及时发现处置各类风险隐患。

要突出监管重点。加强对粮油、食品添加剂、乳制品、酒、饮料等质量安全高风险品种整治;加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等事故易发高风险区域整治;加强对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村聚餐等高风险单位整治,防范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

要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切实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以查办大要案为重点,打击违法行为

要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对不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甚至蓄意制售经营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黑窝点”、“黑心店”,要“零容忍”、“快出手”、“下重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监管执法中发现的重大案件线索,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公安部门通报和移交,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压案不报。对涉嫌犯罪的,要严查快办,追根溯源,扩大成效,依法打击。要从快从重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违法案件,保持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查处一批大要案,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形成震慑。

(五)以“双安双创”建设为重点,切实履职尽责

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是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载体,是落实区“两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我局要发挥牵头单位作用,按照创建方案的安排和部署,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创建工作。一是要做好统筹安排,实施整体推进。要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契机,抓好“双安双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做好统筹结合,整体推进工作,切实把握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监管执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应急管理、形成社会共治等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做到“同部署、两促进”。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夯实保障基础。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切实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我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

(六)以社会共治建设为重点,统筹监管合力

要畅通举报渠道,发挥群众监督力量。全面畅“12331”、“12315”、“12316”等举报投诉电话、网络、信件、接访等投诉举报渠道,完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对提供有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要及时兑现奖励。

要强化网格管理,提高监管覆盖率。落实食品安全纳入社会综治网格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机制保障,深化责任管理,实现100%覆盖到村和社区。

要做好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利用网站、媒体,及时公布食品监管动态,风险监测及预警信息。建设和发挥科普基地宣传作用,推进“六进”活动和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自我维权能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引导和扩大对外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和积极性,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多方努力,实现全区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达80%以上。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推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在我区的全面贯彻实施,按照区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安排,6-7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检查组对我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开展了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执法检查总体情况

6月份,区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就执法检查工作开展调研,制定了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将区食药安委28家成员单位的9家列入重点检查对象。9家单位认真开展自查,形成了自查报告。7月4日,召开了动员会,专门安排区食药监局法规股股长为检查组成员和被检查单位分管负责人解读了《食品安全法》和《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18—19日,检查组深入区食药监局、卫计局、畜牧局、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开展了检查。

从检查情况来看,检查组认为, 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围绕“双安双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目标,各相关职能部门较好地履行了依法监管职责,我区没有出现大的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上稳中向好。检查组同时也指出,我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意识较弱,食品生产经营点多、面广、线长,全覆盖监管难,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有待提高,监管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二、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2016年,区食药监局食品安全抽检485批次,合格率为91.5% ;市统计局委托第三方进行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我区满意率为81.94%,高于全市6.9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区农业局快检茶叶样品19个,蔬菜样品3296个,合格率为99.7%;农业部、农业厅来我区抽检样品2批次40个,合格率为100%。在区食药安委的统一协调指导下,我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一)《食品安全法》学习宣传活动持续开展

区食药监局、农业局等成员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印发了宣传手册5万本,刷写、开办宣传标语和宣传栏近500条(处),利用“3.15”、“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宣传资料1.5万余份。利用“村村响”常态化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法规,每月在电视台开设一期专题栏目,在《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设立了专版,宣传食品安全法知识及相关信息。在党校每期主体班和各中小学开设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专题课。二是扎实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开展了“12331”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宣传和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现场参观展示、现场咨询解答和现场检验检测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同时,利用12316平台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三是建好食品科普宣传阵地。区食药监局在兴兴奶业建立了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站,在校园设立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栏。

(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依法落实

区政府及时调整区食药安委成员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与各乡镇办场、区直各有关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2017年,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咸安区关于落实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乡(镇、办、场)党委的领导责任、政府的行政责任。区食药安委印发了《咸安区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考评办法(试行)》,拟定了《咸安区食品安全问责办法》。食品安全的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已经形成。

(三)部门常态化监管机制逐步完善

承担监管职能的食药安委成员单位,注重监管机制体制建设,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开展常态化监管。区食药监局坚持重点防控,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时段,加强日常监管,坚持靶向抽检、快检,开展长效整治,及时受理投诉举报。2015年以来,受理食品投诉举报152件,在规定时间内办结率达100%。区农业局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名录制度、“五个一”监管方式、“四查一检”监管工作法和农业投入品处方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和检测信息平台。区畜牧局不断完善畜禽防疫检疫体系,实施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对兽药经营主体实施gsp认证、备案。

(四)食品安全违法惩治成效明显

区食药监局2016年快检5164批次,其中不合格76批次,暂停销售246.55公斤,销毁52.05公斤;抽检485批次,立案29起,查扣假冒伪劣产品103.2公斤。2017年上半年快检2469批次,抽检519批次,不合格70批次,后续处理正在进行中。2016年,区畜牧局立案查处畜禽养殖违法案件5起,取缔生猪私宰窝点2个,查处违法经营、加工猪肉案件15起。2017年,检出病畜禽924头(只),病害动物产品0.475吨,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捣毁私宰窝点5个,收缴违法肉品1350公斤。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检查情况来看,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一些较为突出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一)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意识比较弱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安全负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截止6月30日,纳入区食药监局监管的食品生产经营户4159家(不含温泉城区)为数不少的食品流通户、餐饮服务户、小作坊户食品安全意识弱、守法经营意识不强、诚信缺失、唯利是图,食品经营户绝大多数是被动接受管理,个别人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接受监管检查。

(二)“三小”行业造成的隐患多

全区“三小”(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行业1400余户,这些人的不规范经营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极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三)种植养殖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的源头在种植养殖环节,我国农业整体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分散,农产品监管难度比较大,农业投入品使用多,农药、兽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以及水污染等因素,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四)食品检验检测能力不足

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于去年组建,资源整合没有完全到位,还不具备检验检测资质,检验检测场地面积不能满足资质申报需要、仪器设备需要更新、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存在差距。食品检验检测目前只能全部委托第三方进行,时间长、成本高,作为政府的检验检测中心,作用发挥不够。

四、几点建议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为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努力保障食品安全,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

区食药安委成员单位要把《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教育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工作。要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型社交网络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普法工作,使各级干部、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社会各界了解《食品安全法》的精神和要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警示食品生产经营者、种植养殖专业户遵守法律规定,严守法律底线;要做好面向人民群众的法律普及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强化监管执法能力建设

区食药安委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各自监管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做到信息互通。区公安分局要按区编委文件要求,尽快成立食品药品犯罪侦查中队并配备民警,依法开展食品犯罪侦查工作;区食药监局、农业局、畜牧局、水产局等主要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区林业局、水产局要充实监管力量;区卫计局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区财政局要合理预算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各监管部门要加大查处案例的曝光,对违法生产经营户形成震慑作用。

(三)着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我区食品生产经营户多,温泉城区移交后将近达到8000户,单靠行政监管很难做到无死角、无空白。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动员全民参与,着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要及时准确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和必要的工作信息,让全社会了解风险、规避风险、举报隐患,对举报属实的进行奖励;要注意引导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信息发布。

(四)加快推进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要认真研究9家重点责任单位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方式方法,加强对专业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要逐步解决检验检测场地不足问题扩大检验检测项目范围,加快检验检测项目的资质申报,争取早日独立开展检验检测工作。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

 

出 席:

黄大明          章成才    张池林    陈文钢          周大勇    毛晓光    黄显志    李云钊          余志前    余国华          周亚钦    彭姣云    樊向红          周益民          陈长风    罗继红    吴会平    朱辉煌    万名炎    范五林    洪声科

 

列 席:

  郑奇明    赵志刚    蒋志强    周和平    陈清淦    洪声耀    聂选明

陈斌洋                洪大桥    葛文斌          陈晶辉

张治庆                朱桂莲    叶咏梅    黄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