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公报(总第81号)
来源: | 编辑:rdxianan | 发布时间: 2016-05-17 | 18613 次浏览 | 分享到: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编印   20161月     第1号(总号81)        

目     录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议程………………………………………… 1

咸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李文波  2

关于咸安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区发改局 23

关于咸安区2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区财政局 36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黄大明 47

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徐红兵 59

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蒋志强 69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79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81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83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的决议……………  84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85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86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87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选举结果……………………………………………………………………………  88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设立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决定……… 89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90

 

咸安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议  程


(2016年1月20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一、听取和审议咸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和批准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

三、审议咸安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咸安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四、审议咸安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咸安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2016年财政预算

五、听取和审议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六、听取和审议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七、听取和审议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八、补选咸安区四届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

九、表决设立咸安区四届人大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决定;

十、表决咸安区四届人大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名单;

十一、其他。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1日在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区长  李文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咸安发展史上极为重要、极不平凡、极富成效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团结依靠全区人民,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一张蓝图画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了“五个咸安”建设的壮丽篇章。

五年来,我们坚持竞进争先,合力攻坚克难,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双双突破20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210亿元和241.4亿元(预计,下同),是2010年的2.1倍和3.2倍;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10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06亿元和105.2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和2.2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是2010年的3.3倍;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2万元、1万元大关,分别达到26130元和13371元,是2010年的1.9倍和2.3倍;外贸出口每年位居全市前列。荣获“全省县域经济进位显著单位”称号。发展质效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6.8︰48︰35.2调整为2015年的14.5:49.6:35.9,二三产业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5%,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达到21家;新认证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25件。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武咸城际铁路、武咸快速通道、咸黄高速、咸通高速、通江大道、向阳湖大道、咸崇旅游公路、西外环、金桂路、青龙路、车站路等一批重要干道建成通车,初步形成了集公路、铁路、城铁、高铁、高速于一体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五年来,我们坚持工业主导,注重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工业崛起势头强劲。组织实施工业项目265个,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17亿元,洪盛模具、巨宁竹业、江南春竹业等136个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3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苎麻纺织、机电制造、现代森工进入全省9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模具机械及汽车零配件、医药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咸安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拓展到12平方公里,“一区多园”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温泉、浮山孵化园及官埠、横沟、贺胜、马桥、向阳湖等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经济特色鲜明。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粮油生产稳定增长,肉鸡、生猪、水产均保持增产势头,新增茶叶基地3.7万亩、蔬菜基地3.5万亩,植树造林25.5万亩,先后被评为全国蔬菜重点县、油菜大县及全省粮食大县、水产大县、肉鸡生产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1家,其中省级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25家,家庭农场达到114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4个,“咸安砖茶”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川蜜桔”、“咸宁桂花”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第三产业活力迸发。以温泉旅游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业欣欣向荣,成功获批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年接待游客达到500万人次。咸安商贸物流区初具规模,城区商业网点和现代服务业布局不断优化,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健康养老等一批新的消费热点持续走旺,净增限上商贸企业86家、达到171家。

五年来,我们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以“一路两河三片区”为重点,加快老城区提质步伐,咸潘一级公路咸安段建成通车;淦河下游综合整治、横沟河治理全面完工;西河片区、温泉商场片区、车站路片区改造基本完成;9个城中村、28个棚户区、139条背街小巷综合改造项目相继实施。嫦娥广场、青龙山公园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开放。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多城同创,成功摘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一批“国字号”荣誉。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温泉、浮山、永安位居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乡镇”,横沟、官埠进入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十前乡镇”。整合资金完成了汀泗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集镇改造升级。乡村面貌明显变化。持续开展“三万”活动,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78座,整修扩挖当家塘堰2656口,实施了一大批土地整治和低丘岗地、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完成了梁子湖流域村湾环境综合整治,新建了双溪污水处理厂及8个乡镇垃圾转运站,构建了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完成了常横线、沿横线、横路线大修,改造县乡等级公路540公里,新建通村公路1200公里。扎实开展“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区”、“绿满咸安”创建活动,森林覆盖率达到43.11%,创建了一批绿色示范乡村和宜居村庄,保护了一批传统村落。

五年来,我们坚持市场导向,敢于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增添新活力。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交通运输、现代服务、邮电通讯等行业“营改增”工作顺利实施。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巩固和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稳步推进,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养老保险、居民户籍等制度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文化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卫生计生机构合并、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整合全面完成。进一步理顺市区城管体制,组建区、镇两级城管执法机构。金融服务创新成效显著。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引进了长江村镇银行、湖北银行咸安支行、咸安武农商村镇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落户。做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设立中小企业应急周转基金,推出助农贷、助保贷、政银保集合贷等金融产品,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连续5年荣获“湖北省金融信用县市区”。鼓励企业直接融资,10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7家企业进入“新四板”辅导,3家企业进入“新三板”辅导。政务服务环境明显优化。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暂停、调整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6项,合并简化117项;推动政务服务“二次创新”,在全省率先明确了113项乡镇便民服务事项、101项村(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了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15088户,达到25519户;新增注册资本108.4亿元,达到143.84亿元,形成了全民创业的热潮。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本,办好惠民实事,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区累计用于民生事业发展资金达到79.83亿元,占五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区政府每年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全面覆盖。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092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6954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连续五年达100%,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建成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50个。建设公租房、廉租房3827套,改造农村危房5516户,发放住房补贴资金2500万元。帮助6927户、20549人脱贫。调整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津贴补贴,实现了“同城同酬”。民生事业持续进步。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新建浮山九年一贯制中小学,完成横沟高中整体搬迁,实施咸高二期、青高改扩建等工程建设;78所义务教育学校、51个教学点及初小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并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在全省率先启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荣获“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特别实践奖”。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完成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及6个省级“四化”卫生院、128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建成“120”市区镇三级急救体系,大病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一五一十”工程叫响全国,新建78处城乡文体活动场所,新增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新增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非遗项目;深入挖掘向阳湖文化、桂花文化、嫦娥文化,成功获批为“中国嫦娥文化之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咸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信访综治维稳工作扎实开展,“六五”普法顺利完成,群众“一感两度两率”明显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逐步加强。人事、编制、统计、审计、物价、保密、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老干部、史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国防动员、双拥优抚、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年来,我们坚持勤政廉政,推进依法行政,政府形象得到新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依法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的执纪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98件、政协委员提案573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98%。修订完善《咸安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政务公开、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等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工作效能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治庸问责”、“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争做两为干部、争当为民表率”系列主题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强化绩效管理评估,督促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勤政务实、履职担责,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履行“一岗双责”,严守党的章程和规章制度,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加大审计监督、财政监管、行政监察力度,实现对重大项目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监督的全覆盖,树立了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咬定目标不放松,竞进争先不懈怠,拼精神,拼担当,拼作风,全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季度下滑、二季度止跌、三季度回升、四季度提速”的发展态势,经济稳中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初步测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外贸出口基本持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2015年各项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

回顾五年来的艰辛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实现弯道超越、竞进争先,必须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自觉践行“三维纲要”,找准符合区情实际的发展之路;必须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根本主线,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打牢推进绿色崛起的经济基础;必须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最终目的,全力促进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基本要求,严格做到依法行政,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五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经历了风雨,开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五年的辛勤耕耘,我们见证了彩虹,奠定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五年的攻坚克难,我们趟过了激流,培育了不畏艰难险阻的拼搏精神。成绩来之不易,这主要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区“四大家”的团结拼搏,归功于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咸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政法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咸安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支撑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稳增长的任务更加艰巨;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有利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尚未形成,增长动力转换的任务更加艰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格,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尤为迫切,在扩张总量中保护生态的任务更加艰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确保收支平衡的任务更加艰巨;部分干部工作作风和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工作思路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既面临经济下行、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也面临活力释放、动力增强的发展机遇。客观上,阶段性的压力与困难还将持续,区域经济还会处于负重前行的爬坡过坎期。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省委“两圈两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随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我们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市委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作出了深入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开拓“一江一山”,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国际生态城市”的重大决策,为我们指明了新一轮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咸安作为咸宁市中心城区,我们有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的区位优势,有敢为人先的“政改”精神,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基础,有突破性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独特资源,有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人文环境,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就一定能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就一定能实现新常态下的弯道超越!只要我们锁定目标、奋发有为,就一定能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

根据《中共咸安区委关于制定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组织编制了《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区、统筹大局、党的领导基本原则,遵循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总体要求,践行“三维纲要”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市区一体”优势,加快融入“武咸同城”步伐,积极抢抓“一带一路、一江一山”发展机遇,深入实施“绿色崛起、创新驱动、一圈三带、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小康咸安、创新咸安、绿色咸安、开放咸安、幸福咸安建设,着力打造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推动发展质效在全省全市争先进位,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5亿元,年均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3亿元,年均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03亿美元,年均增长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000元和20000元左右,年均增长9%和10%左右。围绕上述总体目标,《纲要草案》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30个具体目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咸安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大力倡导咸安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构筑人才集聚高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打造改革创新试验区。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强力推进“咸嘉城镇带”、“一圈三带”建设,统筹区域、城乡和产业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绿色发展。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加快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抓好“四湖五河六库”流域综合治理,持续开展“一山二带三廊多点”林业生态示范区建设,推进城市空间绿色化、产业发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山青、水秀、天蓝、地净的生态之城,打造绿色崛起先行区。更加注重开放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开拓“一江一山”,依托咸宁万里茶道发源地,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分工协作、开放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打造对外开放示范区。更加注重共享发展。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脱贫任务,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享有更多幸福感。

各位代表,面对满载期待的“十三五”,我们已经扬帆起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用激情点燃未来、用奋斗赢得精彩,不负时代的召唤、不负人民的重托!

三、二〇一六年工作打算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善于抢抓机遇,勇于担当使命,奋力实现更高质效、更加均衡、更可持续、更具包容、更有温度的发展。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全面对接小康社会目标,确定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5亿元,增长9%;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2亿元,增长1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增长1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亿元,增长12%;实现外贸出口7700万美元,增长10%;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480元和14700元,增长9%和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完成省定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有效供需导向,在创新创业中增强动能。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推动供给侧、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投资与消费更好结合,持续培育绿色发展的新动力。

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围绕新型城镇化、精准扶贫、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紧盯国家和省预算内资金、国有专项建设基金、政策性融资、企业债券、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基金等重点投向,精心谋划项目,倾力拼抢项目,确保争取政策性融资不少于10亿元,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不少于10亿元,其中: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不少于2亿元。积极推进政府资本与民间资本深度合作,推广PPP模式,优化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激活民间投资,促进直接融资,构建更加合理、多元的投资结构。突出工业、旅游业、现代农业抓招商,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20个以上、过5亿元项目5个以上;开发区引进工业项目不少于40个,每个重点乡镇引进工业项目不少于5个。继续采取“五个一”工作法,全力服务市区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促进消费升级。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根据居民收入水平、人口结构、消费升级等发展趋势,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精心打造一批区域市场、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建设一批社区超市、便利店、菜市场等便民消费网点,方便城市居民消费;积极推动城区消费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大力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全面落实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提升绿色消费、信息消费、网络消费、汽车消费,积极拓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落实国家房地产系列“新政”,扩大公积金惠及面,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加强消费市场监管,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强化创新驱动。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检验检测机构,支持巨宁全省竹材研发中心、江南春楠竹产业研究院建设,支持三六重工、华声机电、川玉茶业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引导企业直接融资,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加速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大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开发区小微企业众创中心、“双创”孵化器基地建设,以创新带动创业,力争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300家。

加强支持保障。认真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电价调整、降低社会保险费、取消和暂停征收部分涉企收费等各项优惠政策,让企业减负瘦身、轻装上阵。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区内产业发展基金、县域经济调度基金、中小企业应急周转基金等激励导向作用,重点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完善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企业直通车”、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一企一策”等服务制度,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申报项目、争取资金、开拓市场,营造“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发展环境。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家、科技人才的领军作用,以本土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为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技术研发人才、专业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完善政策、搭建平台、优化服务,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打造人才智力集聚的“高地”、创新创业的“洼地”。

(二)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在结构优化中厚植优势。坚持扩总量与优质量并重、增效益与提速度并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调优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

持续推进工业崛起。始终把工业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新认定2-4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全力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引导苎麻纺织、森工建材、机电制造、橡胶化工等传统产业招大引强、扶优培强、组大靠强,淘汰落后产能,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升级;鼓励模具机械及汽车零配件、医药食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技术研发和运用,发展上下游产业,着力打造“五大百亿产业”集群。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扶持精华纺织、巨宁森工、江南春竹业、华博阳光、华宁防腐、华琪生物、兴兴奶业、洪盛模具、金湛电子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产值过10亿元、一批税收过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全力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拓宽开发区融资渠道,继续抓好“一区多园”建设,新征用地面积1500亩,完成向阳湖飞地工业园及医药食品、贺胜环保产业园新征区域“七通一平”,拉开发展框架;加快推进矩阵汽车、志研装备、健翔药业、汇瑞药业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建成投产15家。积极支持官埠、贺胜、向阳湖、马桥、双溪、汀泗等重点乡镇,加快工业小区征地拆迁、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提质增效。稳定粮油生产,适度控制畜禽养殖规模,提高水产精养面积,壮大“两菜一茶一竹”特色优势产业,力争新增设施蔬菜3000亩、露地蔬菜7000亩;新造楠竹基地1万亩、抚育竹林15万亩;新发展标准茶园1万亩,新建精养渔池1万亩。抓好楠竹、茶叶、桂花、畜禽、水产等农产品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条,支持精华纺织、巨宁森工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江南春竹业、柏庄茶业、剑春茶业、坤元第五季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油菜花海、茶叶庄园、采摘基地、生态农庄。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技推广应用和农业服务体系,规范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力争新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50家,规范流转农村土地1万亩。

繁荣提升第三产业。突出旅游业在服务业中的主导地位,抢抓“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试点机遇,挖掘“桂、竹、茶、泉”等生态资源,编制完成以“春赏花、夏观竹、秋品桂、冬泡泉”为特色的全域全时旅游规划。启动双溪-高桥-大幕-桂花生态旅游公路建设,推进肖星线、温古线、汀古线旅游公路改造升级。充实力量,创新机制,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力促鄂南大竹海、桂花源、大幕山等景区开发在谈项目早签约、早开工。全力服务香泉映月、际华旅游目的地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年内完成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核心区修复及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建设,加快钱亦石故居、何功伟烈士故居、沈鸿宾故居保护与开发。继续推进景点景区提档升级,丰富旅游产品,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服务质量,着力创建一批3A、4A级旅游景区,力争5A级景区实现“零”的突破。突出抓好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油菜花节、大幕野樱花观赏节、嫦娥文化节、感恩文化节等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发展温泉养生游、桂竹观赏游、历史人文游、果蔬采摘游、乡村自驾游,着力把咸安打造成绿色低碳、特色鲜明、魅力无限的华中首选健康旅游休闲圣地。坚持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并重,支持亿丰农商贸批发大市场、五金机电城、义乌小商品批发城培育市场,推进月星家居建材城、鄂南汽配城、电商产业园加快建设,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三)突出城乡区域协调,在绿色引领中建美家园。围绕建设“中国中部绿心、国际生态城市”,彰显绿色底蕴,坚持规划引领,强化产业支撑,加强政策保障,强力推进“咸嘉城镇带”、“一圈三带”建设,着力打造秀美、浪漫、生态、宜居的新咸安。

统筹城乡一体建设。积极服务市区重点项目建设,配合抓好西大街片区、大畈村五组、旗鼓村四组等10个棚户区综合改造,推进各个棚改项目快启动、快拆迁、快建设;配合开展“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加快永安老城区旧城改造步伐,扎实推进怀德路片区、杨下村四组片区及老计生服务站、振华服装城、沿河村一组旧城改造;大力实施社区环境改善工程,加大“三办四镇”背街小巷环境治理力度;积极推进淦河永安城区段综合整治开发;全面启动双龙山公园、孝子山公园一期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大城管”工作机制,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城区行车堵、停车难问题;积极开展控违拆违、山体水体保护;探索完善无人管理小区、老旧社区物业管理机制,推进背街小巷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力争以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投入、城乡环境卫生的大整治、地域特色文化的大挖掘,擦亮“香城泉都”品牌。全力支持各乡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参与“咸嘉城镇带”、“一圈三带”建设,夯实基础设施,培育主导产业,发展镇域经济,努力打造一批产业互补、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型集镇。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乡镇集镇以及国道、省道、旅游公路沿线村湾环境综合整治;调动村民卫生保洁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整合项目资源,统筹推进县乡道、通村路、断头路、林间路及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充实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力量,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严格农村建房审批,严厉打击违建行为,引导村民规范建房,不断提升村庄品位,今年争创20个美丽乡村,努力把咸安乡村建成生态家园、绿色田园和休闲乐园。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实施“碧水、蓝天、净土”工程,全面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区、“绿满咸安”建设,大力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科学划定林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切实加强天然林、水源地、风景区保护,积极申报大幕山、鄂南大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启动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继续开展“禁煤、禁烧、禁鞭”和“非煤矿山综合整治、道路扬尘综合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增强绿色生态环保意识,弘扬植绿护绿文明新风,坚决向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宣战,构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的生态体系。

(四)突出改革先行先试,在开放合作中竞进作为。坚持以更大的决心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更实的举措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以更快的步伐融入武汉,参与区域协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改革部署,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户籍制度、环保督察、医保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步伐。突出抓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完善“一照一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继续推进政务服务向乡镇、农村延伸,健全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继续巩固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改革成果。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围绕民需民生,大胆设计,量力而行,探索实践农村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金融服务等方面改革创新,配合市高新区深化横沟桥镇市级“四化同步”试点;继续推进全国第一批河湖管理体制改革、贺胜桥镇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省第二批服务业综合改革、全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等试点,以及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等创建活动,努力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操作、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采取政策宣传、产业引导、平台搭建、资金扶持等多项措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融入万里茶道经济走廊,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天源纺织、汇美达、华宁防腐、金海达、巨宁竹业、江南春竹业等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洪盛模具收购德国模具企业,力促美资企业伟速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早日落户咸安。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协作,积极把外地的资金、技术、人才招引进来,着力把咸安的优势工业品、特色农产品、生态旅游产品推销出去,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优势资源,在更大空间内谋求自身发展,打造咸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加快武咸同城步伐。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主动对接大武汉,融入大武汉,借势发展,借力发展。依托武汉汽车大产业,大力发展模具机械、汽车零配件产业。依托东湖高新区,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依托武汉新港咸宁港区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咸安的交通区位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健康养老业,着力打造武汉的“后花园”。依托“市区一体”优势,配合市委、市政府推动武咸通信同城、教育联考、交通一卡通,率先与武汉实现同城化。

(五)突出精准精细施策,在共建共享中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发力,精细施策,补齐短板、保障基本、兜住底线,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强力推进精准扶贫。以贫困乡镇和贫困村为重点,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坚持着眼当前与兼顾长远、“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着力在“六个精准”上出实招,奋力在“五个一批”上求实效。今年工作重点是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和技能培训力度,支持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2个致富产业,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有1-2个脱贫项目。对贫困家庭子女实施“9+3”免费教育,让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调整新农合政策,设立医疗救助基金,探索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结合模式,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确保每个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员看得起病、住得起院。落实各项政策,整合各类资金,配套各种设施,对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户做到“应迁尽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实行政策兜底、应保尽保。配套完善贫困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帮扶、多方联动”的扶贫工作机制,确保全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村出列,13910人脱贫。

着力完善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加快就业训练中心二期工程建设,搭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社会保障平台,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城乡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失地农民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帮助农民致富创业。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城乡低保家庭生活保障政策,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救助标准,建立完善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健康养老事业。创新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部分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安置房,帮助更多低收入群众住有所居。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巩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成果,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推进咸高二期、青高体艺中心、红旗路中学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支持中医事业发展,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加强妇幼健康生育服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村村响”工程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巩固“一五一十”工程成果;推动体育健身,促进体育发展。做好人事、编制、统计、保密、老龄、老干部、史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开展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启动“七五”普法,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服务。深化平安咸安建设,逐步实现立体化、数字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覆盖,从严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群众“一感两度两率”。落实综治信访维稳“九大机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妥善化解信访积案。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强化基层监管、安全生产预防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健全食品药品监管网络,重点加大对学校周边、集贸市场、乡镇农村小商店、小超市、流动摊贩等整治力度,切实加大对“三无”产品、过期变质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劳动监察、仲裁、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法律制度。完善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推动军政军民融合发展。

尽力办好十件实事。1.新增城镇就业5600人,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22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500人。2.完成棚户区改造1489户,农村危房改造428户。3.筹资4000万元,对三班口至古田、汀泗至彭碑、钱庄至盘源三条农村骨干公路,以及横路线马桥集镇段进行改造大修。4.筹资5000万元,启动淦河永安城区段整治,完成双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及13座水库除险加固。5.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启动花纹山水厂工程建设。6.筹资3000万元,启动温泉泉塘小学、岔路口中学扩容改造工程建设。7.筹资200万元,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安装直饮水设备。8.依法加大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力度,加快推进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9.顺应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开设高危产妇服务中心,开展孕妇唐氏筛查;为全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就医开通“绿色通道”,加大扶持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力度。10.对全区0-6岁残疾儿童进行康复医疗救助;开展万名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检,为贫困妇女购买“两癌”商业保险。

(六)突出“三严三实”要求,在担当履责中提升形象。我们将始终本着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以更严更实的标准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积极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强化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树牢法治理念,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科学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项事务,不断规范行政行为。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坚持协商在前,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力抓好“不严不实”问题的整改落实,长抓常治,建章立制,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担责担难意识,真正把精力集中到抓重点、攻难点上来,把心思集中到促落实、求实效上来,把资金集中到办实事、惠民生上来,用心想事、主动干事、努力成事,确保承诺的事一件一件落实,决定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进展情况的督查督办,倒排工作进度,倒逼工作落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强化政府党组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书记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全力支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惩戒力度,加大对违法乱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构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实干成就梦想。咸安的发展正跨入新的阶段、步入新的征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同心同德,奋发进取,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五个咸安”:即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实力咸安、活力咸安、宜居咸安、文化咸安、幸福咸安的奋斗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原“五个咸安”内涵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延伸,决定在“十三五”时期加快建设小康咸安、创新咸安、绿色咸安、开放咸安、幸福咸安。

2、“三品一标”: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3、“新三板”、“新四板”:新三板是国家级高新技术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代办股权转让的平台。新四板是区域性柜台市场。

4、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指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切实做到审批事项进驻落实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5、“四化”卫生院:即建设标准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行信息化卫生院。

6、“一五一十”工程:即抓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在村(社区)一级普遍建成一个中心文化广场、一批文化中心户、一组文化墙、一个文体活动队和一个志愿者队伍,紧扣“中国梦·我的梦”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

7、“一感两度两率”:即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和平安创建知晓率、参与率。

8、“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9、“两个责任”:即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10、“三维纲要”:即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

11、“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2、“两圈两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

13、“一江一山”:即长江、幕阜山。

14、“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5、“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16、“一圈三带”:即城市经济圈,国省道沿线城镇带、垂江经济带、幕阜山片区绿色经济带。

17、“四湖五河六库”:“四湖”指斧头湖、西凉湖、王家寨湖、章家湖;“五河”指淦河、汀泗河、高桥河、横沟河、龙潭河;“六库”指南川水库、双石水库、赛丰水库、鸣水泉水库、四门楼水库、五一水库。

18、“一山二带三廊多点”:“一山”指山体绿化;“二带”指公路绿化带、河堤绿化带;“三廊”指桂花走廊、竹乡走廊、苗木花卉走廊;“多点”指绿色示范乡镇、示范乡村等。

1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五个一”工作法:即“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套工作专班、一笔工作经费、一抓到底”的领导包保责任机制。

21、“五大百亿”产业:即苎麻纺织、机电制造、森工建材、医药食品、模具机械及汽车零配件五大百亿产业。

22、“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3、社区环境改善工程:指对纳入规划的“三办四镇”背街小巷,实施道路、排污、绿化、亮化、立面以及公用设施改造工程,为社区居民营造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全力打造幸福家园。

24、“一照一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指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三证合一”指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

25、“四化同步”: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6、“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7、“五个一批”:即开发扶持一批、助学扶智一批、低保兜底一批、移民搬迁一批、医疗救助一批。

关于咸安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6年1月21日在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咸安区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咸安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提请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以来,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按照“竞进争先、提质增效”的总要求,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协调配合,积极应对多种风险挑战,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活力动力继续增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15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增长8%左右,占年计划10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1.4亿元,增长22.5%,占年计划的100.5%;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8%左右,占年计划的10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亿元,增长10.9%,占年计划的98.2%;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亿元,增长12.2%,占年计划的100%;实现外贸出口7000万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30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71元,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万元GDP能耗下降5.0%,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三次产业齐头并进

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不断增强发展能力,稳中有进。

    1.工业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00亿元,增长9%;实现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8%左右;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家,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8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总数达到21家,位居全市第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1.39亿元,增加值7.82亿元立项科技、科协项目9个,高新产品登记备案3项,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家、竹产业研究院1家华鑫科技等公司与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或技术转移协议9份,转化科技成果7项,登记省级科技成果9项,申报省科技进步奖1项。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2015年,完成各类专利申报549件,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09亿元。三六重工开发了地铁专用起重机及欧式起重机项目,华宁防腐申报了国家环保材料和设备产业园,兴兴奶业获批为国家级儿童奶粉生产企业

2.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推进。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建温控育秧工厂1座,面积6650平米,中型基地5个,小型基地8个,引进生产线三条,育秧103.28万盘,面积18.41万平米夏粮、油菜、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实现增长。创建蔬菜标准示范园区3个(其中省级2个),争创国家级粮油高产项目7个,新建水稻二化螟防治试验示范基地1个。新增茶园面积3500亩,实现名优茶总产量314吨,总产值8980万元,7家茶企产品荣获“咸宁十大名茶”称号,“华胜绿茶”荣获榜首,规模以上茶叶企业19家,创建茶叶品牌21个“咸安砖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省级1家、市级9家)。新型农业主体不断发展,新增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共计115户(家),总数达到539户(家)。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2万千瓦,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1%,位于全市前列

    3.服务业发展进一步转型。继续深入实施全省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特色旅游业、物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成运营,组建了咸安物流业协会,精华纺织产业创新平台、华鑫科技带锯复合技术研发中心、华宁防腐产业检测检验中心等产业研发、检测服务平台逐步转向第三方服务。义乌小商品城、三亿茶都一期建成营业。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启动电商企业孵化园建设,京东1号体验馆、居无忧咸安农产品展示馆、淘宝咸宁馆等全国知名电商企业落户咸安1500余家企业(商户)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实现电商销售15亿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家,总数达到171;新增外贸企业6家,总数达到16家。全区接待中外游客652万人次,增长20.9%;旅游综合收入29.1亿元,增长24.8%。

(二)有效投资稳步增长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推进一批对稳增长、惠民生起促进作用的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

    1.项目建设有效推进。以“项目建设竞进年”活动为抓手,着力营造抓项目、扩投资的强大气场。2015年,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项目278个,宵明汽车零部件、山河文化、志研科技、柏庄茶业、汇瑞药业、天安新型建材等项目顺利推进;洪盛模具、江南春竹业、湖北特钻、典辉汽车模具、汉邦地板、恒普自动化等项目建成投产。梓山湖(贺胜)新城、香泉映月等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月星家居、志研科技矩阵汽车、金海达二期等项目列入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12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1.4亿元,同比增长22.5%。

    2.园区建设稳步实施。咸安经济开发区新增建设用地1500亩,园区面积继续扩大,完成了贺胜环保产业园、竹产业园二期、食品工业园和绿山还建点的道路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模具产业园、竹循环经济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印刷包装产业园、东湖高新现代装备制造咸安基地等产业集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园区入驻企业达136家,已建成投产运营企业11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9家。新引进项目37个,投资2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健生物项目投资总额8亿元。

    张公工业园一期6家入驻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完成二期征地500亩,已签约企业8家,其中4家企业已开工建设。温泉办事处工业科技园基本建成,湖北航源胶贴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向阳湖镇飞地工业园完成一期征地200亩,落实入园项目2个。

    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突出产业招商,围绕模具机械、食品饮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链条延伸,赴浙江、上海、江苏、广东、武汉等地考察项目64个,组团参加了五金机械模具协会年会、“2015国际茶叶大会”、“科博会”、“中博会”、“西洽会”。2015年全区完成各类招商引资项目304个,到位资金225.5亿元,占年计划的187.9%,增长22.9%。其中,工业项目170个,新开工项目49个,累计到位资金106.6亿元,占年计划的106.6%,增长23.1%。

    (三)重点改革有序推进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积极发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

1.政府改革全面推进。计生与卫生系统重组合并,新成立了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重新组建了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城乡全覆盖;咸安驻武汉办事处撤销建制。中介清理工作稳步推进,清理规范中介机构服务事项35项。

    2.商事制度改革顺利实施。推进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进一步放宽登记限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推行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同城通办”,实行“一站式”审批。2015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752户,同比增长14.2%,新增注册资本47.28亿元,同比增长84%。

    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加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继续精简前置审批,优化审批程序。属于企业自主经营权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前置条件。项目核准机关能够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或者通过后续监管等方式解决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前置审批。除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和重特大项目的环评审批作为前置条件外,其他确需保留在项目开工前完成的审批事项,与项目核准并联办理。全面推进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下放101项便民服务事项至村(社区)。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平台投入运行,实现了“一网受理,同步办结”。实施“四个清单”制度,核定行政职能部门行政审批项目151项,核减75项。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工业内资企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严格清单管理模式,凡是清单外的投资项目一律执行绿色通道。

4.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不断深化。成立中小企业应急周转金管理中心,安排应急资金11230万元,为38家企业累计提供过桥应急资金26810万元,应急资金回收率达100%,为企业节约利息成本约700 万元。成立了“咸安区小微企业助保金管理中心”,与建行合作为区内企业开展“助保贷”业务;“助农贷”投放支农资金600万元。投放重大产业发展基金11900万元。金桥信用担保公司新增融资性业务担保25户,担保额13880万元,共计在保84户,担保总额54320万元。积极探索动产抵押融资模式,推动银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完成动产抵押登记51件、抵押物价值3.7亿元、融资1.72亿元

    (四)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的理念,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绿满咸安初见成效。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示范区”,大力实施“绿满咸安”行动,以荒山荒地和乡村通道绿化为重点,严格森林资源管护。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16万亩(其中:完成造林2.16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2%,实施了血防林、长防林、退耕还林、造林补贴、国家储备林、生态示范区和森林抚育等一大批营造林项目。完成绿色示范乡村建设50个,“三万”活动绿化村54个。栽植各类苗木65万株;完成107国道、咸潘公路、马柏公路、沿横路、温随线、汀古线、西双线、肖星线等4 条省道和20条区乡公路通道绿化、补植补造1600余公里,栽植绿化苗木近20万株;完成了淦河、三八河等河道绿化50多公里。广东畈村九彬村万秀村柏墩村10个村荣获省级“绿色示范乡村”;横沟桥镇荣膺湖北省森林城镇”称号。  

    2.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以大气污染严重的行业和区域为重点,以矿山整治、秸秆禁烧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制订了《咸安区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度实施计划》。实施了森工产业园12家企业生物质改电、气清洁能源替代建设。开展了非煤矿山综合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整治力度,确保秸秆100%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咸安乡镇垃圾中转站项目顺利实施,实行“户分减、组保洁、村监运、镇集中、区转运”的垃圾运转模式,制定了《咸安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管理办法》,筹建乡镇垃圾中转站8个。全年出动环境监察人员400人次,突击检查了100多家企业,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5,处罚金额50万元。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5万平方米。

    3.节能减排措施得力。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施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工程,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天宏化工“工信部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年节约能源消耗1.3万吨标煤。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5903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7.3%。前三季度,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44%,预计年可下降5.0%左右2015年,COD消减700吨,氨氮消减5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减排16吨,累计下降1%,氮氧化物排放量减排3500吨,累计下降8.5%。

    (五)民生事业持续发展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增投入、补短板、兜底线,扎牢民生保障网。

    1.创业就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出台了《咸安区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创业扶持基金达到1000万元昊天建材城祝家垴创业孵化园实现入驻企业(商户56家();温泉、浮山创业孵化园区(基地)正在申报省、市级创业孵化园。4人进入“香城杯创业创新选拔大赛”20强其中3人进入10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32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3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974人;开展22期月嫂、种养殖业、电子商务、经营管理等专业工种的就业技能培训和7期创业培训,实现劳动者就业创业培训3056人;扶持创业1520人带动就业35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

2.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健全城乡困难居民救助体系,全面推进五保供养对象信息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实行人员、住址、身份、号码四统一管理。2015年,发放五保金793万元;发放城市低保金5461万元;农村低保金2798万元;享受抚恤补助的各类重点优抚对象2780名,社会化发放抚恤定补经费1408万元;一次性临时救助3672户,发放救助金380万元;帮扶生活无着人员672人次。创新社会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服务中心7个,农村居养老互助照料中心22个。建成保障性住房1626套,占年计划的123%;分配入住1150套,占年计划的104%;新增租赁补贴102户,占年计划的102%。

3.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015年,投入医改资金4907万元,同比增长8.8%,医改建设有序推进医疗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居民医保参保7.6万人,新农合参合34.7万人,新农合参合农民共获得医疗补偿88.33万人次,补偿医药费用8879万元,参合率和补偿覆盖率均达100%。扎实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以及放射卫生等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完成了2家乡镇卫生院和31个乡村卫生室改扩建。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省级“甲档A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实行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制度,组建“咸安区基本药物货款结算中心”,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基本药物配备达50%,共计795种,药占比由2014年的40%下降到36%。率先在全市发行居民健康卡,累计发行29万张完成“宫颈癌”免费检查6588人,落实免费生殖健康服务3395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9112免费婚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覆盖率达到80%。

4.教育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计算机教室、“班班通”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918万元,为农村教师增配笔记本电脑1087台,添置多媒体班班通设备178套,新装计算机教室27个。完成了“咸安数字学校”平台的改造升级,启动了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成果参加了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投入资金3161万元,全面推进“改”工程建设,建成幼儿园2所,建成乡镇教师周转房52套

    5.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5年,普通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8亿元。实施了“村村通客车”道路达标改造工程,完成农村公路改造428.6公里;实施了马垅线、大甫线、永石线等县乡120公里公路大修工程;完成了汤垴、洪港、向阳桥等15座渡改桥、危改桥项目建设;沿横线公路大修二期、横路线6公里大修工程全面完工新建和修复候车亭150个,新增客运线路8、恢复3条、延伸4条,实现所有行政村客车通车全覆盖。整合涉农资金5000万元,整体推进美丽村湾示范区(点)“一镇两片四景八点”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成功打造了古塘、黄荆塘、吕铺等一批富有鄂南乡村田园气息的美丽村湾。

    总的来看,2015年我区实现了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机结合,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改革开放活力增强,民生保障能力提升,将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但面临的压力也很大,主要是大项目数量偏少,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融资瓶颈约束、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财政收入增长与保民生、保重点等刚性支出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

    2016年是“十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之年,是精准脱贫的攻坚之年。根据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6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质效兼取”的总基调既要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又要树立底线思维。主动适应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深化、增长动力转换的新形势。按照上述要求,提出201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235亿元,增长9%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增长16%;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

    ——服务业增加值GDP比重达到37%,增长1个百分点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亿元,增长12%;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2亿元,增长10.2%;

    ——外贸出口总额7700万美元,增长10%;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80元,增长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00元,增长1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万元GDP能耗(标准煤)下降完成省定目标。

     三、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为实现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主动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公车改革。继续深化“营改增”税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厘清权利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清单、涉企收费清单,严格清单制度管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成效。

二是凝神聚力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省域“两圈两带一群”、市域“一江一山”战略机遇。继续营造促投资、抓项目的浓厚氛围,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确保一批重大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项目开工建设,要按照“抓住一季度、储备二季度、谋划三季度、盯着四季度”的要求,一个季度一个季度的推,确保项目接续不断档。力争在统筹应用县域调度基金、企业应急基金、科技扶持基金、过桥担保资金、PPP模式上有更大突破,进一步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和政策,强化风险管控机制,促进有效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

三是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创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实行能源消耗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建立健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能耗降低和统计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能减排,支持天宏化工开展市场化碳排放权交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在农业、工业、商贸服务等领域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废弃非煤矿山植被恢复、淦河咸安城区段综合治理、燃煤锅炉的燃料替代技术改造工程。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四是多措并举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推进产业垂江(沿线)发展,建立由咸安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工业园两个层级的二、三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充分利用大武汉产业“溢出”效应,主动谋划、精准对接,加快东湖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咸安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及贺胜环保产业园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对接“中国制造2025”,改造升级纺织服装、森工建材、机电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精密模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支持华博阳光高效节能电机基地华鑫科技光电一体化全自动精密磨齿机、洪盛模具精密车灯及注塑成型、华恩机车新能源汽车车身及结构轻量化、健翔生物新型多肽生产线等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油茶、茶叶等产业加快发展,创建更多的茶叶精品名牌,支持组建生川茶业集团。促进现代物流、金融、科技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促进旅游、商贸、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提档升级。力争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0家,力争实现接待中外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以上

    五是千方百计拓展消费需求空间。加快培育消费新需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出台的消费增长政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民办教育、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公共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消费领域。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推进农村邮政快递物流网络建设,挖掘农村消费。着力推进消费升级,提质升级传统消费,创新拓展新消费,有效推动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等重点领域快速发展,着力构建便民利民生活服务。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从重从快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确保消费安全。

六是统筹协调共建共享为民谋福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等综合试点改革提高区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以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联合2-3家乡镇卫生院组建医疗联合体,实现联合办医,促进优势医疗资源向乡镇延伸。加快整合新农合、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和全员人口信息平台等资源,大力实施居民健康卡工程,确保健康卡年发行量达到30万张。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医养结合模式。继续加大义务学校“改薄”力度,做好饮水、洗浴、床铺等设施的维修、改造和升级。完成43所寄宿制学校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完成咸宁高中新建实验楼、教学楼、体育运动场、体育馆,青龙山高中体育艺术中心,横沟高中(红旗路中学)综合楼、艺术楼建设。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做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新增城镇就业 5600人,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2200人才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500人。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救助标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持续推进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努力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降低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探索实施廉租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差别租金、分类保障和梯队货币化补贴。

    七是集中精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省委、市委“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因地制宜采取“五个一批”的方式,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实施水、电、路、网、农村客运和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收集配套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挂图作战”、按图推进、按图督办、按图考核确保8个贫困村提前出列,13910人提前脱贫。支持幕阜山旅游公路、双赛公路建设。

各位代表,做好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监督,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勇于进取,做好“十三五”的开篇谋局工作,全面完成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推进咸安经济和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关于咸安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6年财政预算的报告 

—— 2016年1月21日在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咸安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咸安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经济下行,税收收入持续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竞进争先、提质增效”总要求和加快推进“绿色崛起”、打造鄂南“首善之区”总目标,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突出质量效益导向,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圆满完成了预算任务。

(一)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情况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023万元,为预算(调整预算,下同)的98.1%,增长12.2%。其中:税收收入64,123万元,为预算的95.1%,下降1.3%;非税收入35,900万元,为预算的103.8%,增长4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十一五”末35,503万元的2.8倍,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

图一:2011-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图

 


——支出情况

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2,626万元,为预算的95.5%,增长1.9%。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389万元,为预算的99.2%,增长7.9%;公共安全支出6,947万元,为预算的85.6%,下降38.5%(主要是两院上划,支出相应减少);教育支出49,727万元,为预算的95.3%,增长5.2%;科学技术支出3,392万元,为预算的96.1%,增长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615万元,为预算的103.4%,增长15.3%;医疗卫生支出25,871万元,为预算的104.1%,增长12.1 %;节能环保支出5,805万元,为预算的91.4%,增长1.1%;城乡社区支出5,197万元,为预算的136.3%,增长11.6%。上述8项重要公共支出达到173,94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68.9%。

 

图二:2015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构成图


 

    ——收支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47,860万元,为预算的101.5%,增长24.7%。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02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3,502万元,为预算的101.5%,增长1.6%;债务收入59,690万元,为预算的100%;上年结转收入4,645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34,416万元,为预算的97.6%,增长19.9%。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2,62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4,644万元,为预算的98.2%(主要是当年地方税收出现负增长,体制上解支出低于预期),增长1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57,146万元。

全年财政收支相抵,按收付实现制结余结转下年支出13,444万元。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结转支出,按同口径计算,去年同期结转下年支出57,812万元,同比减少44,368万元。

(二)其它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44,468万元,为预算的72.8%。其中:本级基金收入35,019万元,为预算的59.8%;债务收入2,500万元,为预算的100%;上年结转收入6,949万元。总支出42,645万元,为预算的69.8%。收支相抵,当年结余结转下年支出1,823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64,353万元,为预算的104.6%。总支出61,561万元,为预算的104.5%。收支相抵,结余2,792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支均为12万元,为预算的100%。当年收支平衡。

(三)2015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五年规划超额完成。在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下,全区财政总收入突破12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5.7亿元,增长94.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6.5亿元,增长181.7%,超“十二五”规划目标4亿元。

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证工资发放、机构运转等支出前提下,重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一般公共服务经费逐年增加,职工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村级干部待遇标准提高,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由基本工资拓展到工资总额,城乡居民基础性养老金、优抚抚恤补助、城乡低保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2015年,一般预算支出突破2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12亿元,增长92.3%。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农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资金13.9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5.1亿元,增长58%。

开源节流效果突出。一手抓增收,一手抓控支。在收入增长乏力和竞争性分配情况下,争取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5.9 亿元,其中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补助1.85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加2.3亿元和1.57亿元,所得份额、增长幅度均处于全省同类地区前列;调整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及低效项目支出5,450万元;通过预算审核和年中追加审核,核减申报需求2.1亿元,审减率18%;通过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分别审减资金 3,000万元和924万元,审减率达到10%和6.7%。

支持发展持续加力。争取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1.37亿元,筹集应急过桥资金1.33亿元,重点解决本地经济带动力强,财政收入贡献大的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融资贷款困难问题;安排投放重大产业发展基金项目资金1.19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竹产业园建设;筹措资金3,392万元,大力扶持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环境成本低的企业,加快推进传统支柱产业转型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筹措资金4.3亿元,重点支持小农水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城乡公路、安全饮水、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建设。

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启动全口径预算编制,增进财政预算合法、合规;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流程,编制完成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项目建设;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统筹盘活各类财政存量资金,支持全区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区级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率达到基本要求;积极参与高新区乡镇托管涉财事项调研与测算工作,保证我区既得利益。

财政监管日趋完善。树立“大监督”的理念,认真开展全区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活动,扎实开展全区财务大检查、财政专项资金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等活动,规范财政资金运行。开展贯彻落实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等活动,大力整顿财经秩序。

各位代表,总体看来,“十二五”期间预算执行和管理情况好于预期,特别是2015年在经济形势下行,区级税收收入呈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年度财政收支平衡,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单位奋勇争先、部门行业协同配合的结果。但客观地看,当前财政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可持续增长幅度进一步回落;二是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基本保障增资较快,预算平衡压力进一步增大;三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尚需提高,财政支出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部门预算结余结转资金较大,项目实施进度缓慢。对此,我们将虚心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加大管理力度,认真研究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6年预算草案

综合分析,今年我区财政收支形势将异常严峻。从收入来看,经济下行的压力正持续向财政传导,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等因素叠加,重点产业、企业税收贡献下滑,可发力的重大项目不足,一次性、机遇性税(费)源萎缩,特别是中央、省已取消和暂停部分涉企收费项目,完成今年预期的税收及非税收入目标困难重重。从支出来看,落实精准扶贫脱贫、保障民生、工资改革、机关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加之偿债高峰已至,财政刚性和政策性增支因素增多,年度平衡压力空前突出。

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及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管理,统筹整合财政存量资金,增进财政保障公平;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创新财政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规范政府理财行为,推进预算绩效评价与管理,为“十三五”规划发展开好局。

(一)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预计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200万元,增长10.2 %。其中:税收收入73,550万元,增长14.7%;非税收入36,650万元,增长2.1%。

——支出预计

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287,000万元,增长13.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733万元,增长8.9%;公共安全支出7,407万元,增长6.6%;教育支出53,565万元,增长7.7%;科学技术支出3,629万元,增长7.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358万元,增长9.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9,595万元,增长14.4%;节能环保支出9,252万元,增长59.4%;城乡社区支出6,226万元,增长19.8%。上述重要公共支出达到193,765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67.5%。

图三: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构成图


——平衡预计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13,800万元,下降9.8%(不含债务收入) 。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2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4,656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3,444万元;调入资金5,50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13,800万元,下降6.2%。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7,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6,800万元。

收支相抵,预计当年收支平衡。

(二)其它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35,861万元,较上年减少1,658万元(主要是债务收入年初减少2,5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3,501万元,增加2,674万元。总支出35,861万元。预计当年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104,442万元,增加40,089万元,增长62.3%(主要是预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将增加收入34,332万元)。总支出102,138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304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均为15万元。

(三)完成2016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围绕2016年财政预算收支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抓收入提质量,增强财政综合实力。一是强化税源分析。科学研判财税形势,加强国税、地税、社保等部门协调联系,建立信息相互沟通、数据相互交流、情况相互通报工作机制,掌握税收入库动态,调动各部门挖潜增收的积极性。二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强税收执法力度,认真查找收入征管薄弱环节,切实堵塞管理漏洞,坚决防止擅自或变相减免税,及时足额组织财政收入。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三是强化非税征管。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提高经营性资产运营效益,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2、稳增长调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从供需两端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一是统筹部门结余资金。形成政府领导、财政组织、部门实施的工作格局,按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要求,对部门预算结余结转资金进行清理,收回或统筹用于社会事业急需领域。二是筑牢实体经济基础。坚持“工业强区”战略,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健全完善财银合作机制,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规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三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技改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商贸物流业等产业发展。四是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全面启动PPP试点工作,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城镇化进程。

3、保民生促和谐,支持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优先安排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就业困难人群就业工作;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医院法人治理制度,推进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补偿机制;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制度;支持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建立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大力支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政府住房保障和市场供给相结合、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给体系;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科技、文化、计生等社会事业发展。

4、惠“三农”夯基础,助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头等大事,建立精准扶贫“滴灌”渠道,大力支持精准扶贫脱贫;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茶叶、楠竹、苗木、蔬菜、养殖等特色产业;服务重点农业项目建设,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精心打造农业产业经济链,引导农民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项目建设,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互惠互利、便捷高效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推进科技应用,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稻虾连作等实用技术,拓宽农业生产增长空间;统筹整合资源,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支持农村沼气、安全饮水、通村公路等工程建设,带动“绿满咸安”建设;加强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

5、抓改革提绩效,推动财政科学发展。一是深化预算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按照“无预算不支出”原则,严格执行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不断提升预算约束力和执行力。建立透明预算制度,细化公开内容,严控“三公”经费。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健全透明预算制度,提升财政资金绩效。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财政专户、财政结余结转、暂存暂付款等管理,不断提升国库管理水平。三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搞好存量债务置换,严格政府投资评审,规范部门举债行为,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四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民生资金的绩效监督,强化财政内部监管,健全完善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各位代表,2016年全区财政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责任十分重大。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按照区委总体部署和要求,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奋力开创财政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1日在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黄大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5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努力找准服务大局的结合点、监督工作的切入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切实改进作风,依法履行职责,全年共召开常委会会议12次、主任会议16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30个,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视察、专题调研、工作评议11次,作出决议7 项,下达审议意见书14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人次,圆满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保障和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决定重大事项中彰显人大作用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针对全局性的重大事项,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监督财政平稳运行。坚持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监督重点,听取和审议了2014年财政决算、201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查和批准了2014年区级财政决算。听取和审议了2014年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重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督促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审查和批准了2015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使财政收支合法依规。听取和审议并批准了2015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分配方案和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债券资金使用方案的报告,提高了债券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督促规划编制工作。常委会领导多次带领财经工委听取区发改局和有关部门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和基本思路的汇报,及时了解规划编制情况的总体工作。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我区“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要求规划编制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注重与中央和省、市规划对接,紧密结合咸安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的现状,坚持市、区一体的发展思路。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发改部门对“十三五”规划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增强了规划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听取和审议了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三)支持区域科学发展。听取和审议并批准了区政府关于咸安经济开发区绿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咸安经济开发区向阳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议案。要求在规划实施中严格执行规划,不得随意变更。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将横沟桥镇委托咸宁高新区管理的议案,作出了关于同意将横沟桥镇委托咸宁高新区管理的决议,大力支持咸宁高新区做大做强,推进市区一体化建设。

二、聚焦热点,关注民生,在服务全局工作中履行监督职能

紧紧围绕党政所急、人民所需、法律所赋、人大所能,着力把党委要求干的、人民群众期盼干的事情作为监督的重点,不断强化和创新监督方式,增强了监督实效。

   (一)密切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区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作出了《关于建立咸安区天然林保护示范区的决定》,2015年6月,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天然林保护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视察,督促落实了地块面积、补偿资金,大力推动了咸安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区”工作。省人大《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于2015年5月1日实施以来,常委会落实监督责任,加大宣传教育、巡查监督力度,督促相关部门落实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群众自觉执行禁烧决定的意识明显增强,全区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组织开展了“环保世纪行”活动。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对城区饮用水安全工作进行了视察。

   (二)助推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为了推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常委会对该项工作开展了视察,针对学校土地证办理难、新建工程项目验收资料管理备案难等问题,督促区政府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加快落实土地证的办理、项目竣工审计验收和项目备案手续、档案资料的保管利用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于2009年在我区启动。常委会对这项工作十分关注并开展了视察,督促卫计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指导和考核评估,确定科学的资金拨付方式。配合市人大开展了新农合运行情况的调研,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农合工作的了解。

   (三)主动回应群众关注热点。为了规范城乡低保工作,常委会开展了城乡低保工作调研,督促相关部门对全区低保工作进行核查,清退不符合条件对象,新增符合条件的对象,促进了低保工作动态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资金运行的规范安全。开展了保障性住房工作调研,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规范后期管理。开展了国土整治工作视察,督促国土部门强化项目的质量管理,加快项目资金审计、决算、拨付进程,加强对已完工项目后期的管护,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认真配合市人大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咸宁行”活动。

   (四)高度重视城乡社会管理。2015年是社区换届年,为了规范社区管理,促进社区建设工作,常委会开展了社区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全区社区分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构建情况,提出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理顺社区工作体系、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加大社区经费保障的建议,为区委正确决策提供了参考。城乡网格化管理工作于2013年在我区正式启动,常委会一直关注这项工作并开展了视察,对全区网格化工作取得的效果给予了肯定,并要求进一步充实网格信息内容,让网格实起来;进一步加强网格员管理,调动网格员积极性;进一步发挥网格作用,让网格活起来。

   (五)创新开展部门工作评议。为了督促区政府工作部门全面履职,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常委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持续开展了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评议,打出了一套集前期调研、“三评三议”、询问和跟踪监督于一体的“组合拳”。在确定评议对象时做到一视同仁,在评议准备阶段注重前期调研,在开展集中评议时兼顾多个层面。集中评议以 “三评三议”(单位职工评议、人大代表评议和人大常委会评议)的方式进行,中间引入询问环节。常委会把工作评议的落脚点放在抓问题的整改落实上,把好意见交办关、问题导向关、跟踪督办关。对评议意见中涉及的具体问题,明确整改时限,紧盯不放。各被评议部门根据综合评议意见,坚持边评边改,立行立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轻小、重建轻管”问题,区水利局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老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等逐一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措施。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窗口服务质量”问题,区人社局从细节入手,在办事窗口科学划分了咨询区、等候区和办事区,设置了导引服务台,添置了相关服务用品。对代表反映强烈的“非煤矿山整治”问题,区安监局对全区35家非煤矿山全部停业整顿。对代表质疑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公信力”问题,区统计局向450家企业发放了《统计法律事务告诉知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田改造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协调、质量等问题”,区国土局和施工队加强了与当地镇村组的联系,严把监理关、验收关。开展工作评议,创新了人大监督方式,激发了代表职务意识,让部门认清了职责所在,受到了社会的赞扬和肯定。

三、维护公平,促进和谐,在实施法律监督中推进依法治区

紧紧围绕依法治区,强化法律监督,精心组织执法检查,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一)以执法检查促依法行政。坚持少而精、重实效的原则,开展了《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宾馆酒店、洗砂厂、珍珠养殖、水库投肥养鱼等造成水体污染的问题,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落实责任,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全区珍珠养殖场已全部拆除,洗砂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组织代表视察水库投肥养殖整治工作,督促对水库投肥养殖进行查处,督促乡镇解除全区中型水库、小(一)型水库与承包户签订的投肥养殖承包合同。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督促建成了区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8个乡镇和9家蔬菜、水果基地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监管体系和手段、标准化生产意识和技术应用、监管力度明显增强。积极配合省、市人大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调研。

   (二)以法律监督促公正司法。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法院和区人民检察院上半年工作报告,促进了“两院”不断完善自觉接受监督的工作机制,把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人大监督之下,聚焦全区发展大局,深化司法改革,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旁听了李春城等案件的庭审。区人民法院进一步改进、完善人民陪审员工作,充分发挥陪审员作用,收到了较好效果。区人民检察院接受省人大关于“职务犯罪案件办理情况”的调研,受到了好评。

   (三)以信访化解促社会和谐。常委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把人大信访工作作为对“一府两院”开展监督和构建和谐咸安的重要内容,在听取民意、了解民情、解决民事上下功夫,努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29件、来访175 人(次)。通过及时交办、加强督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四、夯实基础,创建平台,在发挥代表作用中提供服务保障

紧紧围绕服务代表履职行权,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代表工作富有实效。

(一)认真服务代表履职。巩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在继续完善19个“人大代表之家”规范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代表之家的阵地作用。合理划分代表小组。将原来的21个区代表小组调整为现在的19个,每个代表小组明确1名组长和1名联络员。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常委会24名组成人员每人联系5名区人大代表。落实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对109名非国家公职人员的区人大代表,按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误工补贴。创造条件提高代表履职水平。为常委会组成人员、乡镇人大干部订阅了《中国人大》、《楚天主人》杂志,向230名区人大代表及时赠阅《人大常委会公报》。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安排,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参加了全国第十五期地方人大代表和干部培训班。

(二)认真组织代表活动。继续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去年11月中下旬和12月上中旬,以代表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全覆盖组织代表集中开展调研视察、工作评议、座谈交流和送温暖活动。宣教代表小组邀请区委宣讲团为代表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到高桥镇视察基层公共文化标准化试点建设。农口代表小组讨论了当前“三农”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要求代表为咸安“三农”事业的发展把好脉。开发区代表小组对洪盛模具、巨宁竹业、天源纺织等企业运行情况进行视察,就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建议。马桥代表小组开展了“我为马桥发展献计献策”主题活动,对电力、教育、卫生院三个部门进行了评议。永安代表小组开展了对辖区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的视察,就校园周边拥堵、校园绿地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活动期间,共开展视察调研、工作评议活动22次,召开座谈会19场,收集代表建议意见72条,代表捐献爱心款5万余元,参加活动的市、区、乡镇代表达260人次。“双百”活动喜结硕果。2015年底,常委会对 “双百”活动效果进行了检查评估。2012年至今,100名市、区代表结对100名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共提供创业资金300余万元,启动实施养殖、种植、加工、运输、安居房建设等项目146个,已有72户成功脱贫(致富),对28户因病残弱智尚未脱贫的家庭,常委会正在对接区扶贫办将其转入精准扶贫政策兜底给予救助。启动了“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2015年,常委会要求各代表小组在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全年各代表小组累计接待选民580余人次,收集意见160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20余件。

(三)认真督办代表建议。常委会加大了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区政府专门安排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办理代表提出的公共事业建设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建议。确定了7个重点建议由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工督办,其他建议归口督办,并选择重点事项组织代表视察。办理答复的方式由过去单纯的代表答复“满意”,改变为代表和常委会共同答复“满意”,扭转了代表答复“被满意”现象。“关于规范发展禽畜养殖业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对超载车辆治理力度的建议”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建议都及时得到了办理。2015年应办的108件代表建议均在规定时间内得到认真办理和回复,见面率、答复率达100%。其中办结57件,办结率51%,32件正在办理中,占30%。

五、加强学习,改进作风,在提升履职能力中加强自身建设

紧紧围绕提能增效,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学习,转变作风,主动作为,常委会自身建设得到了加强。

(一)教育实践转作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题整改,注重干部理论武装,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开展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开展了“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教育活动,开展了 “香城义工·红色情怀”党员志愿服务和“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原则、宗旨意识、纪律观念得到全面增强。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一准则一条例”,增强了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自觉性。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市委“七条要求”以及区委“五项措施”,整改了“四风”问题,修订了规章制度,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争当示范作表率。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标准,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扎实做好区委安排的“六联”工作。积极为联系的镇、村、社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推进项目建设,各位主任、副主任积极参与到重点项目建设,多次深入联系的咸安商贸物流区、咸通高速公路、咸黄高速西段建设等重点项目现场督促检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进度。人大机关联系汀泗桥镇及古塘村、黄荆塘村、大坪村,在联系点美丽村湾建设、精准扶贫等工作中本着“树标竿、当示范”的原则,舍得财力投入,舍得精力指导督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宣传交流促互动。重视人大宣传工作,坚持办好区人大网站、人大公报两个政务公开平台,网络管理规范,信息更新、发布、送达及时。3次在省、市人大相关会议上交流工作经验。向市人大编撰的《代表风采录》组稿18篇;全年共在省、市人大网、《楚天主人》、《咸宁日报》、咸宁电视台等媒体上稿70余件;宣传代表工作创新的《人大代表离我们越来越近》被《楚天主人》刊发。在省、市年度好新闻评比中有4篇作品获奖。接待陕西彬县、广东清远、鄂州、红安、通山等市、县人大来我区学习考察9批114人次。

(四)联系指导上水平。实行了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系代表小组、联系乡镇办人大工作制度,督促乡镇按期依法开好人民代表大会。指导乡镇人大主席团开展代表活动、办理代表建议、搞好自身建设,推动乡镇人大工作走向规范化。

过去的一年,区人大常委会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各位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机关工作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果,是“一府两院”协同配合的结果,是全区人民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工作与宪法、法律的要求,与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决定重大事项的前期调研尚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的刚性和实效性尚需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途径和方式尚需进一步拓展,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

2016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16年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的领导下,按照区委工作目标和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任务,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为小康、创新、绿色、开放、幸福“五个咸安”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一、依法行使职权,更加注重服务发展大局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区委决策部署,履行法律赋予人大的职责,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合好“调子”。对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事项,加强调研,及时审查,主动作为,科学民主地作出决议、决定。认真听取、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听取、审议2016年上半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并督促其实施。依法行使财政预决算审查权,管好“票子”。认真听取、审议2016年财政预算和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2015年财政决算等报告;听取、审议2014年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查出的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听取部分单位审计问题整改的报告。开展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情况的调研,听取关于债券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戴好“帽子”。加强对人大任命的干部任前、任中、任后的监督,组织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培育法治信仰,彰显宪法权威。

二、创新方式方法,更加注重增强监督实效

人大与“一府两院”虽然分工不同,但方向相同,目标一致,都是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的原则,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服务的理念,切实抓住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抓好人大监督工作。继续开展部门工作评议。采取主任会议提名、常委会表决的方式确定7家政府部门为评议对象,对其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议。继续运用听取专项报告、组织调研视察开展工作监督。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规模工业发展、天然林保护示范区建设的视察,并听取工作报告。开展集镇建设规划执行情况、科技对地方经济支撑作用的调研。继续创新监督方法和监督机制。制定专题询问办法、决定决议及审议意见落实跟踪监督办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专题询问,强化刚性监督。选择2家单位进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调研、审计,促进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听取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报告,推动司法公开。听取区司法局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成效、“七五”普法规划情况的报告,促进全民学法。建立健全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重大决策法律咨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制度。

三、抓实代表工作,更加注重发挥代表作用

坚持代表主体地位,把代表工作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真正做到依靠代表、服务代表,更好地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认真抓好区乡人大换届。坚持党的领导,吃透上级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政策精神,扎实细致地做好2016年区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做到“三个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组织指导到位、法律程序到位。在代表选举上把好“三道关口”:入口关、程序关、监督关。把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密切联系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廉洁自律、公道正派、具有一定履职能力的人选举为人大代表,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风清气正。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使“人大意识”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按时间节点,圆满完成换届工作。认真抓好代表履职服务。建立代表培训制度,每名代表每届培训不少于2次,在人代会召开前后对新当选的代表进行集中培训,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扩大代表在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的参与面,鼓励代表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视察调研中更多地发出“真声音”。认真抓好代表活动组织。开展代表回原选区述职活动,实行区代表书面向选民述职“全覆盖”,报告一届来履行代表职务情况,探索部分乡镇人大代表回原选区述职工作机制。建立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室”的作用,不断丰富代表联系选民的形式和内容,丰富代表活动。认真抓好代表建议办理。继续完善区政府区长、副区长领办重点建议、相关单位责任办理,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督办重点建议等机制,切实把代表建议办理落到实处。

四、增强履职能力,更加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持久动力。加强常委会机关建设。围绕“四个坚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坚持发挥人大优势、坚持法律至上的法治思维),抓好“四个创新”(理念、机制、方法、作风),提升“四种能力”(善于学习、严于律己、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努力把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建成有为、有位、有威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成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的工作机关,成为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的代表机关。指导乡镇人大规范工作。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实施“2345”工程:开好2个会议(人代会、主席团会议),抓好 3项建设(代表小组建设、代表之家建设、制度建设),开展4方面工作(换届选举、代表培训、代表联系选民、代表述职),组织5项活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督办代表建议、人大宣传),促进乡镇人大工作规范化。注重上下联系横向交流。自觉接受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指导,配合省、市人大开展活动。加强与其他市、县、区人大工作的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大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的为民情怀、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努力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实现“十三五”宏伟蓝图、谱写咸安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6121日在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民法院院长  徐红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的主要工作情况

2015年,我院在区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积极推进司法改革,深化司法公开,强化司法监督,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年共受理案件5629件,审结、执结4523件,审限内结案率①100%,标的额11.02亿元,案件质量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我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绿色崛起”、打造鄂南“首善之区”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加强刑事审判,着力推进平安建设。审结刑事案件384件496人。积极维护治安环境,审结暴力性犯罪、多发性侵财案件174件246人。着力维护交通安全,审结交通肇事犯罪案件77件79人。严厉打击毒品犯罪,配合“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集中宣判涉毒案件3件3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保持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9件27人,同比上升46%。依法稳妥审理最高院指定审判的13件“1.10”专案关联案件,其中11案20人服判。依法审理李春城之妻曲松枝受贿一案,曲松枝当庭认罪悔罪,并表示服判不上诉,庭审效果良好。把好案件质量关,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坚守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审判政策,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告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

(二)加强民事审判,维护社会和谐。审理民事纠纷案件1196件,标的900万元,其中调解撤诉669件,调解撤诉率达56%。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纠纷,审结婚姻、抚养、继承案件352件。审结交通事故赔偿纠纷550件,标的800万元,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审结劳动争议76件,调解31件,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为企业化解了矛盾纠纷,其中仅用2周时间调处了维新纺织公司的19件劳动争议案件,实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三)加强商事审判,保障经济发展。审理商事纠纷案件1404件,标的3.04亿元。2015年房地产纠纷案件大幅增长,群体性纠纷不断发生,我院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审结房地产纠纷案件268件,其中调解结案165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准确适用新的民间借贷纠纷司法解释,依法调节民间借贷关系,化解经济风险,审结民间借贷、信用卡透支纠纷419件。发挥司法能动作用,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成立企业拖欠货款清收专班,为企业依法清收资金2000万元,2015年春节前夕仅用一周时间就为湖北煤机公司清收货款200余万元。

(四)加强行政审判,促进依法行政。受理行政诉讼案件38件,审结31件。准确适用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加大行政诉讼案件受理工作力度,收案数同比增长100%。积极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②,让“民告官”不再“难见官”。判决行政机关败诉13件,依法纠正行政机关执法行为,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裁定准予执行97件,申请执行标的1551万元,依法支持社会抚养费和卫生费征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咸安市场经济秩序稳定发展。

(五)加强执行工作,构建社会诚信。执结案件1398件,标的2.57亿元。执行案件全部实行网上流程管理,对临近执行期限案件及时预警,加快办案督办力度。建立执行查控网络,对接省高院、最高院执行指挥中心,网上查询被执行人异地银行存款,提高执行效率。进一步强化执行威慑联动机制,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人名单上网公布,限制其贷款、招投标等商业行为及高消费行为。共将330人纳入失信人名单,促使28人主动履行了义务,促进社会诚信。加大打击力度,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刑事立案查处,今年上网追逃5人,已执毕3件案件。

二、主动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回应群众司法关切

(一)围绕中心定位,发力更加精准。畅通服务渠道,院党组定向、定期联系企业,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走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听取意见,改进工作。突出工作重点,成立涉重点项目纠纷案件领导小组,院长亲自督办、协调,确保案件公正高效审执。优化审判力量,抽调骨干力量专门负责涉重点项目建设案件的审理和执行。

(二)着力环境优化,保障更为有力。刑事审判突出打击“一霸四强”犯罪行为,为经济发展营造平安环境。妥善审理了“温泉第一街”等19余件群体性商品房买卖纠纷,及时化解了一批容易造成集体上访的矛盾纠纷。在全面深化诉内司法调解的同时,积极推进诉前调解,通过诉前调解方式结案242件,平均结案时间11天。积极参与构建多部门多主体协调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形成纠纷化解合力。

(三)深化便民服务,便民更见实效。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立案便民工作。为当事人提供接待、咨询、立案、导诉等“一站式”服务,认真落实诉讼指导、风险告知、预约开庭等措施。加强诉讼便民工作,积极开展巡回审理、就地办案,推行繁简分流审判,方便群众诉讼。全年开展巡回审判12次。积极开展司法帮扶救助。为困难群众和单位减缓免诉讼费138.59万元,救助解决执行案件13件,为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发放救助金40万元。

三、积极推动改革创新,有效破解法院发展难题

一)试行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年10月10日,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我院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深入动员,第一阶段的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按照改革精神,全院干警划分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大类。同时按照员额制的要求,通过5年过渡达到三类人员分别占编制总数的39%、46%、15%的员额控制目标。通过全省考试、考核程序,我院原78名法官入额37名,入额后法官平均年龄下降3岁,本科学历增加6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二)落实立案登记制度改革。年5月1日起,立案登记制全面实行。我院积极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仅5月份,全院登记立案466件,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21%,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7%,基本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努力解决“立案难”问题。

(三)完善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坚持法治导向,不断健全制度机制,积极稳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措施的落实。认真落实院长接待日、法官轮值接访、初信初访由承办法官接访等制度。加大信访督办力度,落实信访责任。全年共接待当事人来访393人次,处理信访件16件。开通网上信访,通过内部网络,让当事人直接与最高院法官远程视频,反映诉求,减少当事人诉累。加强衔接配合,建立通报联系机制,对交叉管辖的信访事项,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谁先接待,谁审查受理。

四、从严从实建设队伍,不断夯实法院工作基础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精心谋划,认真组织,深入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树形象”“三严三实”“三抓一促”“向邹碧华同志学习”等主题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周密部署实施,有效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领导带头,全员参与,院党组班子分别为全院干警上课,邀请区委宣传部、区党校的理论专家来为干警进行理论辅导,庭室负责人在大会交流心得,确保活动入脑入心。深入开展“千名干警进千村解千难”活动,全院干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法律咨询、清扫街道、植树造林,美化乡村家园,推动法治平安咸宁建设再上新台阶。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我院干警纪律作风明显好转,宗旨意识明显增强,2015年,全院干警克服案多人少矛盾,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强化反腐倡廉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活动和集中整治“六难三案”活动,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中央反腐倡廉文件,增强干警严格遵纪守法、坚持廉洁操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随案发放廉政监督卡,公示举报网站,院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司法巡查,加强案件卷宗评查工作,特别是对发回重审案件和改判案件予以重点检查,评定错案,追究责任。2015年,全院干警反腐倡廉意识自觉性有很大提高,经受住各种明查暗访、巡视检查的考验,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问题。

(三)强化司法能力建设以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多措并举,锤炼队伍,带活队伍,带强队伍。注重以干警身边人为典型学习,组织全院干警学习我院全国优秀个人王忠、袁四祥,全省百名好干警陈琴,学先进,赶先进,树正气,扬新风;注重以干警身边人为老师学习,组织相关庭科室负责人给全院干警授课,讲授近年修订的三大诉讼法,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统一裁判标准,提高办案水平。开展评选优秀文书、优秀庭审活动,规范干警的司法行为,提升司法水平。

五、有序推进基础建设,切实保障审判执行工作

(一)科技强院,强化信息建设。打造信息化工作环境,院机关综合办公大楼先后完成千兆局域网、标准化网络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安全监控中心、数字化档案室等信息化硬件工程建设,开通了全省三级专网视屏会议室。在区看守所建成远程审讯室,不用将被告人押解到法院就可以提审,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审判效率。建成数字化审委会一个、科技法庭三个,全面完善审理合议程序,促使庭审行为更规范,进一步提高庭审水平。建成开通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与最高人民法院互联互通,方便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

(二)公信立院,强化公开显权威严格执行法律文书上网制度,法律文书上网公布2980份;完善法院工作公开栏,制定法院新闻发布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提升司法公开力度、广度、深度,召开了两次新闻发布会,去年6月,举行立案登记制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全市基层法院中第一次开展新闻发布工作;依法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重大案件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2015年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632件,不断提高陪审能力,增强陪审质量,促进司法民主;聘请38名人民监督员参与司法监督。以内外结合的多种监督形式,保障司法公开的质量。

(三)建设兴院,强化保障增实力。我院积极落实全市法庭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把全区法庭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7个人民法庭全部联入院机关审判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实现从立案、排期、审理、催办督办、审批、执行到结案、归档等审理流程的立体、网络化管理。成立人民法庭党支部,提高法庭干警待遇,落实法庭补贴,加强生活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政治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干警积极争先创优。

2015年,咸安区法院度过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院积极推进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平稳顺利完成首次法官入额任务,在一半法官未能入额的情况下,队伍不散,人心不乱,工作不断,充分体现全院干警对司法改革的高度认同和支持!这一年,我院圆满审结了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审判的13件“1.10”专案关联案件和李春城之妻曲松枝受贿案,庭审效果良好,被告人认罪服判,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好评!这一年,在经济形势下行引起矛盾纠纷激增和实行立案登记制后案件迅猛增长的压力下,全院干警凝心聚力,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审判任务,结案数位居全市法院第一!涌现了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我院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曹一平同志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

我院去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破解涉诉信访难、执行难还需要加大力度,创新方法;法院及法官服务大局能力和新时期群众工作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案多人少、审判力量不足,法官断层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法院工作开展,司法改革地推进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实。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并且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解决。

2016年的工作打算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院要以法治建设为引领,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提高认识,理清思路,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稳妥推进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践行“三严三实”,进一步加强政治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干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守纪律,讲规矩,打造过硬法官队伍,为咸安法院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才支撑。

二是维护司法公正,进一步加强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审判管理作用,统筹安排,明确目标,狠抓落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综合运用案件质量评查、庭审观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审和裁判文书评查等手段,有效提升庭审和裁判文书质量。严格落实审限规定,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增加小额速裁案件数,提高审判效率。

三是深化司法为民,进一步加强便民服务深化司法公开,扩大司法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法官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的活动,提高就地办案、巡回审理案件数,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依法积极改进审判执行工作,能动司法应对经济下行挑战。创新执行工作,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曝光力度,提高执行工作效果。公正高效审理涉民生案件,依法妥善处理群众性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服务经济发展大局,落实省委政法委十六条意见,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损害企业利益的现象,加大涉企案件审执力度,帮助企业清收货款。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及时处理群众诉求。积极探索构建司法协助和便民诉讼网络,以高质量的司法服务保障民生。加强人民陪审员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提升工作能力,提高陪审适用率,增加陪审案件数

四是实施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司法改革。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稳妥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法官及司法辅助人员职业保障制度,深入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深化涉诉信访改革,推进涉诉信访法治化、信息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改革的成果。

2016年,我院将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全精神的指引下,以法治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从严治院为保障,坚定信心,务实奋进,为促进法治咸安建设,保障“十三五”规划顺利开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快推进“绿色崛起”、打造鄂南“首善之区”作出更大贡献!

 

附:有关用语说明

1.审限内结案率: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修订审判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取消了“结案率”指标,代之以“法定审限内结案率”指标考核,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审理期限内审结的案件数占结案数的百分比。

2.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行政机关的法定代表人(行政首长)必须按人民法院的要求出庭应诉、参与执行。

3.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将法院工作人员划分为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合理确定三类人员的比例,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4.立案登记制: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立案登记制于2015年5月1日施行。

5.“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2015年,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广泛开展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各种形式向邹碧华同志学习。邹碧华同志生前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14年12月10日,邹碧华同志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7岁。

6.“千名干警进千村解千难”活动:2015年,咸宁市委政法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千名干警进千村解千难”的活动。活动采取县市区成立工作团,乡镇(街道)成立工作队,村(社区)成立工作组方式,按照“领导带头,全员参与;部门负责,全域覆盖;进村入户,全力服务”的原则,由政法部门所有领导干部带头,市直政法部门和基层政法部门所有干警参与,全市所有村(社区)全覆盖,重点做好:走访基层群众、检查网络化服务管理工作、化解矛盾纠纷、排查重点人员和突出治安问题、回访案件当事人、开展治安巡逻、指导开展基层平安创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等8件事,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民利民服务。

7、整治“六难三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整治“六难三案”问题加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通知》要求,我院专项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问题和“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问题的活动。

 

                                                                               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1日在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蒋志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检察工作回顾

2015年,我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积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认真贯彻中央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要求,加大惩腐力度,提升办案水平,落实预防措施,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职能作用。

贪渎双查,深挖窝串案。一是突出查办大案要案。立办职务犯罪案件30件30人,同比上升3.4%,其中贪污贿赂案件21件21人、渎职侵权案件9件9人,大要案20件,侦结、移送起诉29人,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如查处青龙山高中原校长吴某等3人涉嫌受贿30余万元案、区住建局原副局长余某涉嫌贪污40余万元案、通山县公路局原局长乐某等7人涉嫌贪污挪用600万元及滥用职权案等系列窝串案。二是严惩行贿犯罪。开展打击行贿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主动行贿、多次行贿、行贿数额巨大,以及长期“围猎”干部的行贿犯罪,立办行贿犯罪案件7件。如原湖北省银起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徐某涉嫌行贿600万元案。三是查处“小官大贪”。积极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查办在土地开发、拆迁补偿等环节利用职权、蚕食聚敛巨额财富的基层组织“小官”案件11件11人。如横沟桥镇孙祠村原村支书钟某在协助政府从事拆迁补偿中,涉嫌受贿20万元。

惩防并举,抓好预防。积极开展“举报宣传周”、“职务犯罪预防法制讲座”和“法律六进”等活动,深入向阳湖镇、质监局等单位举办法制讲座7次。召开20余家涉农单位工作联席会,以3个检察服务站为基点,下乡镇巡回宣传5次,到重点涉农项目开展预防调查5件,加强三农建设领域预防工作。开展预防咨询、警示教育11次,行贿档案查询937次,查询企业1848个和个人4147名,取消有犯罪记录7家企业和4名个人的招投标资格。结合办案,向发案单位发出检察建议12件,督促整改。

二、积极履行批捕起诉等职能,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围绕“平安、法治咸安”建设,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责,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保障人权,准确有力地打击各类刑事犯罪。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共受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刑事案件437件615人,同比上升30.4%和9.4%;依法批准逮捕350件485人,同比上升29.1%和6.6%。受理提请审查起诉案件490件740人,同比上升7%和0.6%,提起公诉409件622人,同比上升10.2%和11.4%。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批准逮捕150人,提起公诉143人;批捕起诉合同诈骗、非法传销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40件57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非法占用农用地等危害民生犯罪案件10件12人。参与办理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专案和赤壁市政协原主席方某涉嫌受贿、黑保护伞案,批准逮捕赤壁任某等9人涉黑案件,对高某等15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提起公诉等。

    坚持宽严相济。通过不批捕、不起诉、改变强制措施等方式,依法从宽处理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初犯、偶犯等轻微刑事案件103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61人,不批准逮捕126人,不起诉18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213件,建议法院从轻减轻处罚、适用缓刑89件。办理未成年犯捕诉一体化案件20件29人。

    积极开展平安创建。选派4名干警参与全区平安创建督导,7名副检察长包保温泉、永安7个社区,53名干警参加“三千”活动,院“三万”工作队牵头向阳湖镇和包保铁铺村的平安建设督导工作。

    三、认真开展诉讼活动监督,着力促进严格公正司法

把司法不规范、司法不公正等问题作为诉讼监督工作重点,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强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法律监督调查96件,立案监督54件67人,其中督促公安机关撤案3件3人,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件4人;依法追捕13人,追诉16人、漏罪18条;对侦查活动中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35次,检察建议17件。非法证据排除26件次,防范冤假错案发生。

    加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开展刑事审判活动监督8件,对一审判决提出抗诉1件,获二审改判;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办理民事行政申诉和法律监督调查案件121件,其中建议提请抗诉1件,发检察建议112件(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职责19件,执行监督44件,审判监督49件),公益诉讼案件1件,息诉7件。

    加强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开展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活动,对社区矫正人员301人进行摸底,建立数据库,对10名保外就医人员进行病情复查;开展看守所监管执法专项检察活动,对367名羁押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办理脱逃案件1件,对看守所一名干警涉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案立案侦查,对刑罚执行活动提出纠违43件,发检察建议13件。实行24小时值班和检察官信箱等制度,防范安全事故

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激发检察工作活力

    紧紧围绕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检察制度,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不断增强检察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积极开展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和监督程序的改革试点工作,组织人民监督员参加案件评查、逮捕案件公开审查、申诉案件公开答复听证会等活动29人次,对3起职务犯罪案件启动了监督程序。

    扎实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热线、网络视频接访和3个检察服务站作用,落实“诉访分离”和导入程序要求,依法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30余次,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和信访案件首办责任制,及时疏导上访案件5件,确保重大节会期间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如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群众组织代表参与了朱杏平申诉案公开答复,化解矛盾纠纷。

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按照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建立省以下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目前,在人员管理方面,按照省检察院、省编办统一安排,配合做好了机构编制和符合条件人员上划工作。31名首次计入员额制检察官确定工作已完成,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分类管理工作已启动。在经费保障方面,以2013年支出决算和2014年第三步津补贴改革增支额,确定2015年支出基数,并实行统一预(决)算管理和国库收付管理,统一涉案财物管理。在资产统一管理方面,已按改革要求,对本院土地、房产、设备等各类资产进行清理。在科技强检方面,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侦查信息平台系统、监所检察室监控联网系统、“两法”衔接平台系统。

五、持续提能强质,着力打造过硬的检察队伍

    按照“五个过硬”总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开展“三严三实”等主题教育活动。班子成员带头梳理自身“不严不实”问题,发放征求意见表100余份,实地走访党员群众200多人,征集意见和建议30余条,做到边学边查边改、立说立行立改。弘扬身边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学习临近退休仍然干劲不减的“老黄牛检察官”,发挥引领示范效应。统筹推进“守纪律、讲规距、树形象”、“千名干警进千村解千难”、“万名干部进万企”和“精准扶贫”等活动,组织干警深入到3个企业、2个农村扶贫点、73户群众中走访调研,结对帮扶;筹资和出资40余万元帮助帮扶村绿化家园、清洁村湾、修筑800米的出村公路。

突出素质能力提升。抓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202 人次。继续深化“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活动,多形式开展岗位练兵,在全市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信息化应用大比武”比赛中有3名干警获奖,在各级媒体发表检察调研、宣传文章100余篇,3篇文章获全省检察机关“好新闻”奖。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将文明司法理念根植于干警的一言一行中。

    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继续推进规范司法24项任务的落实,严格执行看审分离、审押分离、时间登记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对查找出的12个方面19个不规范问题,逐一列出清单,剖析根源,彻底整改,建章立制。严明司法办案工作纪律,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加强案件办理流程管控,对受理的1536件案件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等检察办案全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全程留痕、全面监督。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察长与班子成员、分管检察长与主办检察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一岗双责,层层落实以讲党课、参观廉政文化展、警示教育等10个子活动,推进第16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教育引导干警守纪律、讲规距、作表率。同时加大检务督察力度,落实“八项规定”、“六条意见”、“十个不准”、“五条措施”,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六、自觉接受监督,着力促进公开透明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自身的司法行为同样也应该受到监督和制约。

    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向区委请示报告工作4次,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检察工作和接受监督情况2次,向区政协常委会通报工作情况1次,向区四大家汇报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1次,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走访、邀请、座谈代表委员130余人次,认真听取、采纳代表和委员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深化检务公开。严格遵循“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418次、重要案件信息11次、生效法律文书74份和公开宣告批捕、公诉结论性法律文书23次,听取律师意见86次,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批捕案件公开审查13次,对342件案件进行评查。积极开展检察公众开放日和“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在银泰百货门口、汀泗桥镇设点宣传,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张正新同志亲自接访。

    过去一年,区检察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于2013-2014年度省级文明单位,荣获档案管理省特级单位,全区统筹城乡发展暨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先进单位等荣誉。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立足检察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二是检察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还有待加强,严格司法、公正司法、规范司法的素质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形势;三是检察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面临一些难题,攻坚克难的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四是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们将立足自身、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努力予以解决。

2016年检察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院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决策部署,围绕 “五个咸安” 建设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一是坚持把握政治方向,突出服务大局。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牢记服务大局使命,着力谋划、推进“十三五”时期服务发展和自身发展两大课题,确保检察工作正确方向。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第六轮三万、“精准扶贫”和“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综合运用打击刑事犯罪、法律监督等职能,增强服务党委重点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优化法治环境,重点保护经济实体的合法权益。坚持依靠党的领导,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排除各种办案干预,保证公正司法。

    二是坚持深入反腐倡廉,促进依法行政。以司法办案为中心,积极推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突出办案重点,重点查办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和领导干部、基层干部以权谋利案件。坚决查处渎职犯罪案件,打击不落腰包的腐败。规范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正确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切实提高侦查法治化水平。深化三项预防,着力构建“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化预防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普法工作,增强职务犯罪预防效果,推进反腐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坚持平安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履行批捕、起诉等职能,做好打击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人身财产安全、权益保障等问题,坚决打击涉黑涉恶、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传销、“黄赌毒”和“一霸四强”等犯罪。加强社区矫正检察工作,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的法治保障作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平安咸安建设

    四是坚持强化诉讼监督,确保公正司法。紧紧围绕规范司法权行使这一司法活动监督的核心,不断完善刑事立案、侦查活动、刑事审判、刑罚执行活动监督机制,加强对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重点监督有案不立、互相推诿、办案超时限等现象。坚持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全面贯彻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严防冤假错案。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

五是坚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法治能力水平。按照“五个过硬”要求,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注重思想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引导干警践行检察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纪律、恪守职业良知,着力培养干警的业务工作能力,规范公正廉洁执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决执行各项纪律禁令。健全完善检察工作考评考核机制,推进科技强检,努力提升司法办案、队伍管理和检务保障水平。

    六是坚持深化检察改革,优化司法职能配置。按照“五个检察”、“基层院建设八化”要求,在创品牌、出亮点上下功夫,继续深化检察办案责任制,全面推进新型检察院建设,不断深化、巩固改革成果。按照上级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检察改革,注重机制创新,强化检察管理,积极稳妥的开展人民监督员、检务公开、涉法涉诉信访等重点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强化诉讼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体系化建设,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里,区人民检察院将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更加自觉地接受区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攻坚克难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不断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稳定,为建设“香城泉都、魅力咸安”做出新的贡献!

 

附:有关用语说明

1、员额制。指法院、检察院现有人员分为法官、检察官,辅助办案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类。我省三类人员比例占政法专项编制39%、46%、15%。对检察官实施员额制管理,是本次司法改革对检察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的重点之一,试点单位对原检察员、助理检察员通过严格考试考核,分批择优遴选为纳入员额管理的检察官,按法定程序任命。

2、五个检察2013年1月,湖北省第十三次全省检察工作会议提出“五个检察”建设。即实力检察、创新检察、法治检察、文明检察、人本检察。

3、五个过硬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对政法队伍提出,即“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

4、基层院建设八化高人民检察院在《2014-2018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中提出,即司法规范化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保障现代化实用化。

5、举报宣传周。是由检察机关统一开展的一项法制活动。宣传活动将动员群众积极举报,为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提供充足的案源。1988年为举报宣传日,1999年为举报宣传周,并将日期规定为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

6、法律六进。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开展的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简称“法律六进”)活动,2006年8月起,在各地、各部门全面开展。活动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

7、羁押必要性审查。指人民检察院依职权或者经当事人申请,对已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继续羁押必要性进行跟踪审查,经审查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6年1月23日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区长李文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报告全面总结了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的工作成绩,实事求是指出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报告提出的“十三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2016年的工作安排,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区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反映了全区人民加快发展的共同意愿,符合咸安实际和全区人民的根本利益。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落实。要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遵循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总体要求,践行“三维纲要”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市区一体”优势,加快“武咸同城”步伐,积极抢抓“一带一路,一江一山”战略机遇,深入实施“绿色崛起、创新驱动,一圈三带、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小康咸安、创新咸安、绿色咸安、开放咸安、幸福咸安建设,着力打造改革创新实验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推动发展质效在全省全市争先进位,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会议号召,全区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实现“十三五”宏伟蓝图,共同谱写咸安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纲要的决议

   

 2016年1月23日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同意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会议认为,规划纲要全面分析了我区“十三五”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符合我区实际,体现了全区人民的共同意愿,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咸安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规划,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会议要求,区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和区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绿色崛起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小康、创新、绿色、开放、幸福咸安建设,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为把咸安打造成“改革创新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绿色崛起先行区”而努力工作。

区人民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认真制订和落实专项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凝神聚力,聚贤汇智,锲而不舍,善作善成,确保“十三五”规划描绘的蓝图变为现实。

会议号召,全区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实现咸安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2016年1月23日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区发展和改革局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咸安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16年计划草案,同意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咸安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咸安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

财政预算的决议

 

   2016年1月23日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区财政局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咸安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16年区级财政预算草案,同意区四届人大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咸安区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6年区级财政预算。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6年1月23日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黄大明主任代表区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了区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6年主要任务,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在新的一年里,区人大常委会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和区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履职,努力把人大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实现“十三五”宏伟蓝图,加快建设小康咸安、创新咸安、绿色咸安、开放咸安、幸福咸安而努力奋斗!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6年1月23日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法院院长徐红兵所作的咸安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区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6年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区人民法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深化司法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行力度,努力促进平安咸安、法治咸安建设,为加快推进“绿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

 关于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6年1月23日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蒋志强所作的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区人民检察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6年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区人民检察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深化检察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努力促进平安咸安、法治咸安建设,为加快推进“绿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选举结果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于2016年1月23日选举产生了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名、委员3名。现将选举结果公布如下: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池林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陈雪飞(女)  郭洪峰  樊向红(女)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

                              2016年1月23日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设立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决定


2016年1月21日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决定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受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在大会闭会期间,受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任期与本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相同。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均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组成。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的人选,由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在区四届人大代表中提名,大会通过。

 

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016年1月23日咸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

一、咸安区第四届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

   (1名)

     

二、咸安区第四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名)

郭洪峰      

三、咸安区第四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

   3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陈丽华      余隆盛      赵  彬    

四、咸安区第四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1名)

   周亚钦   

五、咸安区第四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名)

    阚   铭      

六、咸安区第四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3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孙金海      胡桂英      镇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