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幸福的双向奔赴 ——看咸安区“代表行动”如何聚力共同缔造
来源: | 编辑:rdxianan | 发布时间: 2023-08-21 | 87 次浏览 | 分享到:

共同缔造是人大代表履职的新平台,是人大代表尽责的新舞台。

如何找准人大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共同缔造的“人民行动”,在共同缔造中彰显“人大作为”?

咸安区人大代表聚力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共同缔造,在基层治理中实现决策共谋聚民意、发展共建聚民力、建设共管聚民智、效果共评聚民声、成果共享聚民心。

人大代表在行动,咸安区正在践行一场共同缔造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双向奔赴”。

 

与群众共下“一盘棋”

在黄荆塘村11组组长万梁看来,长岭万的共同缔造始于一场村湾夜话。

2022年,咸安区将黄荆塘村11组作为全区共同缔造示范点,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郑奇明是责任领导。今年指导黄荆塘村开展整村推进工作。

在一次调研中,组里的村民把郑奇明“围住”:别的村环境那么好,卫生那么整洁,为什么我们村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房屋乱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郑奇明找来了组委会和群众代表,了解情况后,当晚便召开了一场村湾夜话。

“在组里空旷的地方建一个小广场,还要建一个公厕,我们也想跳跳广场舞。”

“不光是建广场,各家的鸡鸭不能在房前屋后放养。”

“那个黑水池要填掉,组里路边的几间破房也要推掉,太影响形象了。”

“建广场可以,但是不能动我家的地基。”

群众你一言,我一语,郑奇明一一记在本上。

四次党小组会、五次群众代表会,根据群众的诉求初步拟定了几个改造计划。

此后,改造计划提交群众大会,由群众自主决定。经过投票,大家一致同意在村湾建一个小游园。

意见统一后,郑奇明又与群众一起商量改造方案、制定改造措施。

组长万梁第一个拆掉了自家的旧房。在他的带动下,4户无人居住的破旧房屋也被拆除,用于小游园的建设。

群众自发地投工投劳,清运垃圾。

区人大对接相关部门投入60余万元,装起了路灯,建起了公厕。

破损的路面修复了,道路两旁随意堆放的杂物清理了,房屋外墙涂上了精美的墙绘……

“共同缔造把我们全组43户的人心都聚在了一起,没想到村民凝聚在一起,力量这么大,把村湾弄得这么漂亮,跟公园一样,现在都成了‘网红’了。” 村民代红说。

从落后组到“网红湾”,变化背后的密码,就是激发起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发掘出蕴藏在群众之中最强大的内生动力。

“共同缔造就是要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和群众共下‘一盘棋’”郑奇明说。

今年217日,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正式下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做好黄荆塘村共同缔造试点工作。

今年511日,咸安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机关干部及部分省、市、区、镇人大代表到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就整村推进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开展调研,向全区人大代表发出倡议,要求在共同缔造中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

目前,区人大已经成立专班,各委员会分别包保16个村民小组,对整个村湾进行全面规划设计,整村推进美丽村湾建设,整村推进共同缔造。

 

与百姓共开“一把锁”

产业发展是共同缔造的关键支撑。

黄荆塘村8组的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早在2015年就挂牌成立了咸宁市首家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组织村民以土地入股,统一交由合作社进行经营管理,村民除固定土地流转金收入外,还可以享受合作社盈余收益分配,到合作社去务工还有打工收入。

目前,八组已经形成了三大产业:依托竹林资源养鸡,发展“林下”产业;依托茶叶产业优势,发展“山头”产业;依托连片水田,发展“水面”产业。

2008年任组长时,组里没有一分钱积累。去年底,我们组集体收入60多万元,人均收入提高到3万多元。”八组组长熊荣华自豪地说。

8组的变化,引起了其他组的广泛关注。

区人大代表、组长万大祥找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东,把自己的想法和顾虑和盘托出。

发展组里的产业,这是大好事!赵东迅速到村里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

9场屋场会后,村民的思想统一了,但不少村民们提出来,先搞一个地方进行试点,看看有没有前景。

最后,大家一致选中了组里的一处荒地进行小试点,决定将其改造成一个水果基地。

然而,在平整土地时,一户村民反悔了,坚决阻挠施工队施工。万大祥和群众代表四次上门,终于做通了工作。但这户村民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如果两年之内没有收益的话,荒地无条件退还。万大祥和群众代表当即答应,并与之签订协议。

很快,水果基地便产生了效益,收入近2万元。

当“参与”的种子在群众心里生根发芽,“共建”的意识便悄无声息地开枝散叶。

现在,3组把原来租出去的160亩茶园收回组里统一经营,100亩自然林也成为组里的集体经济收入,与外地客商合作开发100亩果园,共享菜园和共享食堂也正在筹划中……

“让群众参与,是治理理念,更是治理实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每一类群体搭建起有效的参与载体和平台,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赵东说。

 

与村湾共树“一面旗”

721日,一个由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和党员干部组成的检查团,对汀泗桥镇黄荆塘村16个村民小组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拉练检查,前几名给予奖励,后几名上黑榜。

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

“群众的事群众自己说了算,制度由群众自己定,监督由群众自己执行,群众应当成为共同缔造的主角。”汀泗桥镇人大主席兰辉说。

在黄荆塘村8组的村民议事室里,摆放着30把椅子。

30把椅子每把椅子代表一户,大家在这里一起制定村规民约,一起商量组里的大小事,一起签订协议捺手印,年底一起分红。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组里没有发生一起扯皮纠纷的事,因为我们事先都一起制定制度,制度制订好了,一户扯皮,其他的29户共同监督。”熊荣华说。

去年,合作社理事长罗建新在自家门前栽桂花树时,挡住了其他村民房屋的视线,组委会和群众代表经过商议,决定对其罚款1000元钱。罗建新主动认错,第二天就把罚款交到了村里。

8组,都是通过组民代表大会推选组长1名、组委会成员3名,监委会成员3名,形成了“组委会”+“监委会”的自治管理模式。现在,组里制定了“组规民约”,成立了各种协会,设立了理事会,每一件事都是大家的事,每一件事都有人管。

3组的村民广场上,树立着几十面旗帜,一面旗帜代表一户村民。村里每月要对每家每户的环境卫生、义务工考勤、村规民约的遵守等方面情况进行评比。凡是表现差的村民,他家的旗帜将下降半格,年度评比的时候列在后面的村民,将在广场宣传栏上进入黑榜。

省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陈学友介绍,在黄荆塘村16个组每个组都有一个共同的约定:无论是在家的还是在外的,每家每户都必须承担公益发生的义务工,超过义务工部分再进行劳动计酬。

“‘共同缔造’不是为了‘造盆景’,而是要树起‘一面旗’,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最终真正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同体’”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清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