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公报(总第106号)
来源: | 编辑:rdxianan | 发布时间: 2020-11-03 | 51546 次浏览 | 分享到:

咸宁市咸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编印   202011   4号(总号106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议程…………………………1

专题讲座: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张绪华2

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10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区文旅局14

关于咸安区2019年区级决算(草案)的报告………………………………洪声耀25

关于咸安区2019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报告……孙金海30

关于2018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孙金海39

关于咸安区2019年区级决算(草案)的审查报告…………………………周亚钦46

关于批准咸安区2019年区级财政决算的决议………………………………………49

关于咸安区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洪声耀50

关于咸安区2019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洪声耀62

关于咸安区2018-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EPC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张浩业69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74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次会议议程

20201028

1.常委会专题讲座;

2.听取和审议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执法检查报告;

3.听取和审议咸安区2019年区级决算(草案)的报告;

4.听取和审议咸安区2019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报告2018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5.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2019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6.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咸安区2018-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EPC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中共咸安区委党校  张绪华

一、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深远影响

(一)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广义:中华传统文化也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因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化。

狭义:中华传统文化也称国学,是指本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学术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主体的独立精神所在;其主干核心是儒释道思想,其在意识形态的主体思想是儒学。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框架体系

.树根——经  经部主要收录儒家经典以及小学的作品,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

.树干——史  史部收录了各种体例的史书,如二十四史等,记录了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

.树枝——子  子部收录了诸子百家的著作和类书,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

.树冠——集  集部收录了诗、词、文总集和专集等,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百年境遇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文化思想也逐渐发生变化。此后的一百多年间,中华传统文化开始遭受质疑和批判,“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旧传统、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把传统文化完全等同于封建糟粕、愚昧、垃圾、专制,把传统文化看成保守、落后的文化。

2.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人开始以一种更为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民族的文化。

前一百年:批评、质疑、否定

后一百年:尊重、认同、温情、敬意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五种思维

阴阳思维、整体思维、定位思维、变化思维、相成思维

1.阴阳思维:阴阳是天地间最大的学问。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精华,用它可以去阐释任何事情,一切无不以阴阳为准则。

概括起来,阴阳有着六大规律:

1)阴阳一体;  (2)阴阳互生;

3)阴阳消长;  (4)阴阳转化;

5)阴阳互补;  (6)阴阳吸斥。

2.整体思维:即系统学思维,是指一切讲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把自然、世界可看成一个有机体,这个大世界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些小世界所共同组成。

3.定位思维:当位就象征着事物的发展遵循规律,具有合理性;不当位就象征着偏离或者背离了正道违反了规律。    

4.变化思维: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要在变化之中掌握时机。

5.相成思维:是指相辅相承的思维方式,也即用相互相系、相互依赖、相济相补的观点去看待对立的两个方面或对立的两种事物的思维方式,也称“相反相成”。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儒道释)

(一)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孔子、孟子)

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

1.仁爱之道。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礼记.中庸》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论语.学而》

2.忠恕之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

据孔子的解释,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偏重对己,忠偏重对待他人。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3.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在的道德修养,臻于至善达到极圣;外王就是建功立业。

4.尚中贵和。

1)中庸、和谐之道:中庸不是和稀泥,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道德和人生的境界。

2)多元共生,和而不同。

(二)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老子、庄子) 

道家≠道教

宗教的道家——道教    哲学的道家——道家

作为一种信仰体系,道教提供了儒学所不能提供的精神需求,和儒家学说形成互补。

年轻人:儒家(入世)       中老年人:道家(出世)

成功者:儒家               失意者:道家

道家: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在人均寿命延长的情况下,道家修身养性的学说确实有许多可用之处。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1.何为道,何为德?

在《道德经》第51章,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或规律,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德是对道的体悟与践行,是学道、悟道、明道、行道的过程。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尊重天地万物的本性,不以人类的好恶去破坏自然的生态。

3.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

无为的前提是有为;

无为是不妄为;

无为是不多为。         

4.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辩证哲学、矛盾转化、逆向思维。

道家思想的突出特点包括三个层面:

1)掌握“道”——要对天地万物的吉凶祸福的转化有一个清醒而又彻底的认识;

2)顺应“道”——顺应自然,使自己的精神修养与道相契合,做到虚、静、一、守四者合一;

3)御“道”而行——要想统治人民,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必须首先为他们服务,在顺应百姓的要求中使百姓主动地归顺自己。 

老子的智慧在今天的意义:

A、尊道贵德,法天则水;

B、贵柔守雌,学习女性的智慧;

C、返朴归真,以儿童为师;

D、反者道之动,按辩证法办事;

E、知和曰常,致力稳定;

F、重生贵养,提升生命

(三)佛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佛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便是戒、定、慧。

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鸟巢禅师把这三个字通俗易懂地表达成十六个字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什么是禅?易中天:禅是一种哲学,一种人生态度(离哲学最近,离宗教最远);禅不必说、不可说、不能说。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禅的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其核心在于启发人们的自觉,达到自悟。

佛教虽然是外来宗教,但是在中国本土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并被知识分子所接受。

佛教里的八个关键字:看破、放下、自在、解脱

佛教是一种人生哲学;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是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一次成功移植。     

儒道佛三家思想对比: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儒家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 道法自然, 以无为治国。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 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佛家:思想主旨是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佛教教人要深信因果,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修成正果。佛家教义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戒欲;众生平等。

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儒、道、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儒礼、道行、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

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南怀瑾)

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智慧及启示

(一)智慧:

  1.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2.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3.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4.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

(二)启示:

1.跟儒家学做人。

儒家追求的最高人生目标就是成为圣人,圣人是具有最高人生智慧、人生境界的人。智慧和境界都是在人生之内的,而不是在人生之外的“身外之物”。

儒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圆融通达,变得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社会精英。

君子之道: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君子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2.跟道家学做事。

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返朴归真,潇洒旷达,体现了机敏做人做事的学问。不是追求阴谋诡计,也不是一味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它既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广交人脉,左右逢源,事事畅通无阻。

3.跟佛家学修心。

佛家主张四大皆空,慈悲宽大,包容忍让,视世间万难为无物,不怨天尤人,从自然、呈本性,体现了超脱修心的学问。有了这种心境,人就会变得豁达而坚强,远离仇恨,避免灾难,获得人生的成功。

中华传统文化对领导干部的启示:

如果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书,那么,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机敏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学习了儒、释、道三家智慧,把握其思想精华,摒弃其糟粕,把传统智慧运用于现代生活中,可以在做人、做事与修心方面提供帮助和借鉴。

  做人要效仿儒家一板一眼,马虎不得;

    做事要效仿道家灵活机动,随缘方便;

    修心要效仿佛家量同太虚,智周万物。

做官先做人,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2020年10月28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杨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深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我区的贯彻实施,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推进我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9月份,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检查组对全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9月10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深入到全区13个乡镇办就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9月24日,陈恢根主任带领检查组到区文体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官埠桥镇河背村文化服务中心、向阳湖镇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检查,实地察看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现状,对文化产品及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做了深入了解,并召开了座谈会,全面了解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和相关部门履职情况。

二、主要成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以来,咸安区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取得了一定成效,“文化繁荣、文化惠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强化政策资金保障。为推进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就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快公共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创建原则和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将政策落地实施情况纳入乡(镇、办、场)年度目标考核,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累计安排文化建设资金8.9亿元,为我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2.建成设施网络格局。文体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着力推进特色文化村、文化中心示范户建设,建立了“城乡文化联盟”示范点“城乡文化联盟”文艺团队,培养了城乡文化志愿者队伍,探索制定了《咸安区“1+8”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标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

3.充实壮大文化队伍。“招硕引博”8名、“区聘乡用”文化站事业编制13名,培植文化中心户14户,培育“城乡文化联盟”文艺团队456支,人数10689人;培养城乡文化志愿者队伍200支,人数约1000人。

4.蓬勃开展文化活动。围绕“城乡文化联盟”“区域文化联盟”建设,紧扣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围绕春节、油菜花节、国庆节、中秋节、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邀请中国煤矿文工团、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乡村,开展送文化下基层、廉政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各类文化志愿者演出服务及送电影下乡等活动,让群众真切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三、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高度不够。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已日趋强烈,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文化的认识还不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在基层仍然存在,部分乡镇公共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措施不具体、落实不到位,有的乡镇很少开展文化活动,导致当地公共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2.服务质量品质不够。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缺少辅导人员,造成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质量低、水准差、提高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服务跟不上,有些文化场所门上一把锁,文化活动冷冷清清,文化设施成为摆设,有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布满灰尘,长期未使用;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等涉农的书籍种类不全、质量不优,阅读量不高,群众从中受益不多。

3.专业人才匹配不够。文化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青黄不接等问题,骨干人才短缺现象依然存在。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存在身兼多职、主次不分、精力难到位等现象。村级文艺团队年龄普遍偏大,团队类别大多数为广场舞,专业辅导课程较少,基本是村民自娱自乐,文艺水平不高。

四、相关建议

1.强化思想认识。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将讲话精神作为我区文化事业今后发展的行动指南,把文化事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推出满足人民文化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作品,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区贡献力量。

2.提升服务质量。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活动,抓好“一村一品”建设,形成特色亮点;要注重培养和吸收文化骨干和文化热心人作为乡村文化管理员,充分发挥其文化专长优势和引领作用,建好文化服务队伍,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3.完善机体制。要理顺机构,将广播“村村响”纳入文旅局部门职责,确保“村村响”在建好的同时更要用好。加大对文化专业人才、基层文化能人和文化管理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社会团体活动指导,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推动文化工作队伍强起来。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及《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

——2020年1028日在咸安五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咸安区文化和旅游局

区人大常委会: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落实中央、省、市委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快推进我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着力打基础、建机制、创特色,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格局,探索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咸安模式”,切实让群众有更多文化获得感。现将具体宣传贯彻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8年主动申报,成功获得了第三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资格。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高标准建设文化设施,高质量创新服务标准,高效能提升服务水平,全方位打造文化品牌,多途径推动文化创新,多角度培育文化队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7月,在全省示范区创建中期督查中,我区创建工作名列前茅,在全省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一是重大项目大手笔。2018年开工建设总投资5.3亿元,占地258亩,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的“文化客厅”项目---咸安区文体中心。按照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准,将原乡(镇)、村(社区)部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着力推进特色文化村、文化中心示范户建设,打造我区乡(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杆。较创建前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相比,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和突破。

二是财政资金大投入2019年区、乡两级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的文化活动资金2200万元,同比增长110%;区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

三是设施建设大提速。创建前只有1个乡镇有独立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创建后达到10个。其中,新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个,改扩建5个,提档升级4个。设置有办公室、电子阅览室、音乐辅导室、美术辅导室、舞蹈培训室、诗书画院、图书馆分馆、群艺馆分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站等。打造特色文化村9个,特色社区6个,全区13个乡镇办场、172个村(社区)实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提升了体系末端设施的服务能力。完成图书馆分馆3个,群艺馆分馆3个。

四是队伍建设大发展。“招硕引博”8名、“区聘乡用”文化站事业编制13名,培植文化中心户14户,培育“城乡文化联盟”文艺团队456支,人数10689人;培养城乡文化志愿者队伍200支,人数约1000人。以示范点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户,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十五分钟文化服务圈”实现群众喜闻乐见的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

五是创新示范大动作。探索制定了《咸安区“1+8”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标准》。经过五次修改,有六位国家、省级专家参加标准的修改工作,同时邀请了部分县级文化局局长、乡镇文化站站长进行实践层面的把关。2019年6月22日,区政府召开了“1+8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标准研讨会”,邀请了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央文干院教授、省级专家10人,进行专题研讨。专家一致认为:《咸安区“1+8”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标准》重点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国家重点发展战略,进行探索实践,这是全国公共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文化和旅游部对《咸安区“1+8”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标准》给予了肯定,《中国文化报》、文化旅游网、新华网《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和《文旅湖北》等媒体报道了咸安的创新做法。

六是基层文化大繁荣。专门邀请中国煤矿文工团来咸开展惠民演出6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欣赏到国家级的文化盛宴。开展“城乡文化联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大型群众性系列文化活动展演20余场;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艺汇演30余场,其他各类活动100余场;坚持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咸安小分队送文化进万家和文化志愿者团队服务等各类演出总计137场(次)。

以精品创作为中心,讲好咸安故事。创作排演革命情景剧《丰碑》、歌伴舞《共和国女包公》创作现代楚剧小戏《吊瓜缘》将在全省地方戏艺术节展现我区脱贫攻坚成果。万人传唱咸宁山歌《姐乐吔》,相继登上云上咸安、文化咸宁、湖北文旅之声。组织著名作曲家、舞蹈家深入萝卜小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采风,创作萝卜歌、萝卜舞、萝卜鼓。创作《一担谷》等文艺精品,通过线上线下开展文化展播。邀请著名艺术家深入我区采编、巡演、教学、授徒实施优秀剧本孵化计划,选派艺术骨干深造培训,做好项目储备。

以文艺演出为手段,讴歌时代精神。以创文和抗“疫”为主题,传播身边正能量。创作《创建文明城市之歌》《志愿者》《文明城市靠大家》等一批创文节目。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全区文艺爱好者创作抗“疫”为题材的美术、书法、文学、歌曲、曲艺等作品600余件,网上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得到文旅部公共司的肯定。4月中旬,区群艺馆制作出品抗“疫”歌曲《不改的信念》MV,致敬白衣天使和奋战在一线的各行业英雄,在“学习强国”“今日头条”进行了展播。

七是区域合作大联盟。2019年8月21日,咸安区、随县、枝江市三地文化部门联合建立区域文化旅游联盟,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共享,让群众领略三地不同的地域文化风情。共同建立文化资源、服务创新人才培训,品牌宣传的合作共享机制。2019年11月22日,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暨咸安--随县--枝江三地区域文化旅游联盟书法美术作品联展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县区域文化交流,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共享,推进示范区创建。

八是创建工作大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惠民工程必须让群众知道政府的责任担当,咸安区一手抓创建,一手抓宣传,创建以来,中央、省、市三级新闻媒体咸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300多次,全面提高创建工作知晓度。

二、工作亮点

近年来,以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为抓手,以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以破解公共文化难题为切入点,提升政府公共文化建设服务能力;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提高公共文化创新服务水平,紧紧盯住“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存在的主要矛盾,形成具有咸安特色的六个创新亮点:

示范亮点之一:

“1+8”特色标准让城乡文化之花四季飘香

亮点基本特色:

咸安区作为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地区,学习借鉴国家示范区及省级示范区创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政府职能缺位、财政保障缩水、产品供给不足、服务方式单一、文化骨干短缺、城乡差距明显等共性和个性问题,以《湖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为指导,精准把脉、创新发展、破解难题,根据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制定了八个地方特色服务标准。

1+8特色标准》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解决了政府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中政府应当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二是解决了文化部门或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供给的问题;三是解决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监督的问题。

示范亮点之二:

“城乡文化联盟”追逐诗意远方

亮点基本特色:

咸安区政府以创新的思维,运用“城乡文化联盟”新模式,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整体提升服务效能,极大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性建构了一条实现县域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均等化的新路径,打通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创新城乡文化联盟机制,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政策,统一资金,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服务的制度机制。全区将“城乡文化联盟”作为一个文化创新品牌,正快速地实现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与对接,这种文化的变换,悄然地改变咸安城市的气质,城乡文化的魅力已经成为咸安这座城市新的文化血脉,老百姓的生活里面不仅有了诗,也有了美丽的远方。

示范亮点之三:

“文化中心户”点亮农民朋友“心灯”

亮点基本特色:

咸安区“农村文化中心户”按照“政府组织推动、以片区中心户为主、社会力量支持、多方参与建设”的思路,在贫困山区、偏远乡村、自然村、组、湾等农民聚集点,根据老百姓需求,因地制宜建设“六个一”的文化中心户。即一片服务对象(30-50个农户),一套服务制度,一个室内活动室,一个室外活动阵地,一个“图书角”,一支信息宣传牌。区文化和旅游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文化中心户”建设的管理办法》,支持“文化中心户”建设。

示范亮点之四:

特色文化村和“乡村记忆馆”让乡愁成为永恒的音符

亮点基本特色:

咸安区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自然资源文化比比皆是,是中国桂花之乡、温泉之乡、楠竹之乡。在创建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依托地方特有的优势资源,抓好新时期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旅融合的契机,打造向阳湖镇斩关湖鲜文化村、马桥镇曾铺乡村记忆文化村、桂花镇石城民俗文化村、双溪桥镇李容喇叭锣村、高桥镇高桥锣鼓文化村、官埠桥镇泉湖舞龙文化村、贺胜桥镇贺胜咸宁说唱文化村、汀泗桥镇大桥红色文化村、大幕乡金鸡山高腔戏文化村等9个特色文化村,“乡村记忆馆”主要是在特色文化村建设群众喜闻乐见的记得住乡愁展示场所。乡村记忆馆采取资金保障、人员服务、队伍培训“三三制”的模式,即政府--社会组织--村民组织三方联合建设管理,每个“乡村记忆馆”按照文化特点、地域特色、群众喜好、便捷服务等元素及“特色文化旅游村建设标准”,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示范亮点之五:

“区域文化旅游联盟”让示范行稳致远

亮点基本特色:

突破行政区划,行政管理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示范模式。咸安、随县、枝江三地创新实践,开展的乡镇公共文化建设研究,文化作品展示等文化活动,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示范效果实现了共享。

示范亮点之六:

“一镇一品”在传承创新中彰显特色

亮点基本特色:

咸安区自创建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注重挖掘各乡镇特色文化,打造“一镇一品”,通过文化品牌塑造,进一步传承创新,提升城乡文化品位,抓好精致规划、精品建设、精准服务,做好“精”字文章;着眼于改善城乡文化环境,做到精神面貌美、文化服务阵地美、文化娱乐活动美,在“美”字上下功夫;着眼于提升城乡文化知名度,打造特色文化活动、特色文化品牌、特色文化项目,打好“特”字牌;着眼于激活文化活力,创新思维理念、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拓宽文化“新”领域。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共建,高起点、高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量、上水平,努力使创建成果普惠城乡居民。

三、主要做法

回顾近年来宣贯落实历程,我们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以创建示范区工作为抓手。宣传贯彻落实《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等中央、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2018年6月8日,咸安区被纳入湖北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名单。

二是高位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成立了创建办公室,创办了微信公众号,召开了由区长主持、书记讲话、宣传部长作动员报告的高规格动员大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委员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创建方案,建立了区级一月一督办、乡镇一周一督办、内部一周一碰头的监督机制。

三是配套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咸安办发〔2017〕39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安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咸安政办发〔2018〕40号)、《关于印发《咸安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的通知》(咸安文体新文〔2018〕92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区财政局关于印发《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咸安文体新文〔2018〕75号)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潮和浓厚的宣传氛围。

四是加大了公共文化经费保障。近年来,区政府财政统筹安排重点文化项目经费、文化工程经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经费、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经费,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撑据了解,在全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9个县市区中做的最好。

五是注重了公共文化法规培训。高质量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抓好创建培训通过培训,培育一批创建骨干力量,带动区域的整体联动,这是抓好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咸安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会上,“四大家”领导和所有单位主要领导全部参加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培训。

六是加强了公共文化队伍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的乡镇综合文化中心人员配置,每个乡镇解决一名事业编制。2019年12月份以“区聘乡用”形式落实文化站13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招硕引博”8名,公益性文体服务人员13人,文化劳务人员13人,共有各类文艺骨干近2000人,重点培植文化中心示范户14户。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保障法》《条例》宣贯落实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也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群众文化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的矛盾。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追求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等特征,与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长期矛盾。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没有形成完善的督查机制。创建结束后,对保持服务效能继续提升的督查机制尚不完善。有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利用率不高,有的被挤占、挪用。

三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创新问题没有得到全面破解。一方面,文旅融合深度不够。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一些历史文化尚未得到很好彰显;一些旅游景区对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文化体验不够。另一方面,景区公共文化设施有限,文旅业态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强有力的保障。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短板。面对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有的干部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深、能力水平不匹配、担当劲头不适应等短板,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标准还存在差距。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强化政府主导,强化资金保障。

政府主导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全面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形成制度机制。精准发力,稳步推进,高质量完成示范区创建任务;加大投入,对标建设,完善包括景区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工程 “软件”、“硬件”建设。一是建设百年大计,打造文化地标。完成文体中心一期工程,紧锣密鼓推进功能布局策划设计,全力以赴促成早日投入使用。迅速启动第二期设计和建设。着力打造群艺馆和图书馆分馆,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二是提升服务能力,彰显服务效能。加强人员配备,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加强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招聘人员培训,解决村(社区)文化指导员配备问题三是吹响冲锋号,打赢保卫战。11月份,即将迎接全省示范区创建验收,我区是以第一名成绩获得创建资格,两年来通过以创促变,取得了很大成效。我们必须以饱满的精神面貌,确保一流成绩,充分做好迎检工作。

(二)继续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服务效能。

创新发展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永恒的主题,咸安区政府将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群众为出发点,在服务机制,服务水平,服务能力上不断探索,深入实践《咸安区“1+8”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标准》,进一步擦亮咸安示范样板。一是适应信息化,运用数字化。加大文旅科技创新力度,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推动“一部手机游咸宁”、咸安“文旅云”建设,实现“掌上一点通”。统筹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群艺馆、数字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城乡电子阅报屏等项目,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综合性公共数字文旅服务平台。二是在线常态化,共享现代化。通过固定上网终端、网络电视、手机等多种方式使用公共数字文旅服务平台,享受数字服务产品以及图书馆、群艺馆等的特色数字服务资源。

(三)继续加大活动建设,强化品牌服务。

公共文化建设质量高低,老百姓说了算,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以“城乡文化联盟”为平台,围绕活动开展,品牌建设全面发力,满足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特色更彰显。以万人传唱咸宁山歌为引爆点,进一步打造“山歌剧”。深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精品工程,深入推进“特色文化村”和“一镇一品”建设。二是群众更广泛。大力扶持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扶持发展各类文艺和体育协会,充分发挥群众文体队伍的作用。三是活动更活跃。完善对群众文体队伍的管理,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培训辅导、提供设施设备、实行评估定级、开展文艺展演、实施奖励补助等方式,促进群众性文体队伍的繁荣发展。四是文化更惠民。进一步发挥“四馆一站”功能,加快图书馆、群艺馆总分管建设,坚持开展红色文艺骑兵下基层送文化活动、全民阅读、腰鼓舞蹈大赛、广场舞展演、中秋晚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四)继续加强文艺创作,强化精品意识。

一是作品要精。进一步围绕抗、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文明创建、旅游宣传营销、禁毒、廉政文化等现实题材剧目创作,打造具有咸安特色的旅游演艺产品。咸宁山歌《姐乐吔》、萝卜歌、萝卜舞、萝卜鼓,9月21日农民丰收节上展演,并将其打造成为白水畈田园综合体长期旅游演出的一台特色戏。精心打磨现代楚剧小戏《吊瓜缘》,10月份参加全省地方戏艺术节,展现我区脱贫攻坚成果。二是活动要兴。精心策划咸安区抗击疫情主题展览等活动,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凝聚人心、培育新人的作用。三是群文要进。继续做好“红色文艺轻骑兵”“六进六送”活动。四是融合要新。要围绕旅游发展,创造性做好文旅交流宣传、特色文化挖掘、文化进景区展演、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等工作。五是着眼要远。围绕建党100周年、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启、“十四五”规划开局、第四届湖北艺术节、区文体中心建成,精心做好文艺创作。

(五)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使命担当。

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积极开展推进咸宁高质量发展 “六大”活动,组织参与区级“问题大起底、作风大整顿、工作大落实、效能大提升”作风建设活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党组成员要身先士卒、全面过硬,加强中层干部和二级单位的班子配备,树立“为工作选干部、凭业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围绕能力提升,通过深入开展“六大”活动,提升理论修养、业务水平,要成为行家里手,不说外行话,不做外行事。实施年轻干部历练成长工程,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中央、省市关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政策支撑、创新发展、服务机制等方面创新实践,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为咸安高质量发展助力,为建设“文化咸安”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关于咸安区
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2020年1028日在咸安五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咸安区财政局局长  洪声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咸安区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以审议。

一、2019年区级财政决算情况

2019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财政收支运行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坚持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为推动全区经济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做好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483,084万元,增长16.9%(与上年决算比,下同),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9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5.6%(税收收入95,88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增长9.5%;非税收入42,20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6%,下降2.3%);上级补助收入257,29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6.4%,增长18.7%;上年结余收入10,513万元;调入资金41,12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6,062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483,084万元,增长20%,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8,93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7%,增长17.4%;上解支出62,655万元,增长34.2%;债务还本支出10,20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88万元。

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93,075万元,增长41.9%。其中:土地收益基金1,000万元,与上年持平;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较上年减少350万元,下降100%;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7,000万元,增长5.7%;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260万元,下降72%;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3,050万元,增长25.7%;上年结收入21,26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9,500万元,增长122.6%。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90,623万元,增长38.1%。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7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35万元,下降1.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6,191万元,增长52.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53,386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1,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1,805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087万元;专项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支出1,910万元;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8,000万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21,025万元;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支出500万元(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项目);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452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593万元,其中:当年收入320万元;上年结转273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593万元,其中:当年支出320万元;上年结转本年支出273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当年收入177,977万元,增长4.9%。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2,372万元,增长31.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1,039万元,下降1.7%;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49,583万元,下降23.7%;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6,355万元,增长27.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5,284万元,增长16.1%;工伤保险642万元,下降26.6%;失业保险1,450万元,增长40%;生育保险1,252万元,增长95.3%。

当年支出165,132万元,下降2.8%。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4,027万元,增长14.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7,699万元,增长4.4%;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50,212万元,下降25.6%;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1,787万元,下降5.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9,138万元,增长16.4%;工伤保险738万元,增长1.4%;失业保险431万元,下降6.7%;生育保险1,100万元,增长77.1%。

当年收支结余12,84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4,216万元。

二、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省财政厅批复下达我区债券转贷资金65,562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10,202万元,新增债券55,360万元(一般债券25,860万元,专项债券29,500万元)。根据规定,一般债券25,860万元列入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券29,500万元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主要安排用于乡村振兴、长江生态修复、水利补短板、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公立医院、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2019年,区级政府债务限额25.15亿元,政府债务余额21.01亿元。  

三、“三公”经费情况

2019年 “三公”经费支出2,172.71万元,比上年增加47.77万元,增长2.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9.16万元,比上年减少19.31万元,下降67.8%;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571.3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468.77万元,比上年增加88.31万元,增长23.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102.62万元,比上年增加3.25万元,增长0.3%),比上年增加91.56万元,增长6.2%,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咸安区公安局执法车辆更新。公务接待费支出592.16万元,比上年减少24.48万元,下降3.9%。

四、2019年财政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面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加大的困难,科学测算、合理安排,落实“三保”和重点支出保障政策,按照“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同时,积极调度资金,为财政运行提供保障。

(一)努力实现收入目标面对经济下行减税降费政策给收入带来的不利影响,区财税部门坚定信心不动摇,早谋划早发力,科学研判收入形势,层层压实收入责任,依法治税,提高收入质量。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8亿元,增长5.6%,税收占比69.4 %。收入规模、税收占比位列全市第二

(二)兜实兜牢三保支出优先保障“三保”支出,落实重点政策,各项民生刚性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科学技术等8项重点支出27.43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65.4%。干部职工工资待遇稳定增长,筹措资5,427万元,落实2018年7月1日起基本工资调资增支;筹措资金5,488万元,将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性补贴全额纳入预算;保障新机改全面上线平稳运行,财政兜底弥补赤字1.4亿元。

(三)争资统筹支持发展。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政府债券资金6.55亿元,在缓解区级财政压力的同时有力的支持民生和部分重点项目建设。二是统筹资金6.5亿元,重点支持工业园区发展、五线五治及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城区义务学校新建扩建。整合涉农资金6.2亿元,重点支持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三是筹措绿色(科技)产业发展基金1.5亿元,支持招商引资、总部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发展。四是支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争取就业资金上级补助1,932万元,本级配套500万元,完善创业扶持体系,拓宽扶持对象范围。

(四)不断提升理财水平。运用国库电子信息化支付、扶贫资金动态监管、政府债务监测等信息平台,加强政府资源、财政资金管理。健全年度预算管理机制,加强和规范部门预算管理,稳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推动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2019年的财政支出进度、盘活存量、库款管理、预决算公开、统筹资金等财政管理工作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获得奖励500万元。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区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运行仍然面临挑战,预算执行刚性约束需进一步强化资金使用进度与绩效有待提高我们将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坚定信心,砥砺奋进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于咸安区
2019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

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报告

——2020年1028日在咸安五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咸安区审计局局长  孙金海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19年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安排,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19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经济工作基调主线,依法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创新审计方式方法,着力促进咸安区发展、改革、安全、绩效,为我区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主要审计了区本级预算执行、咸安区2016年7月至2018年度医保基金管理、党政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及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的情况。另外,湖北省审计厅对咸安区2019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咸安区2016至2018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情况进行了审计。

2019年,各部门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克服多重困难,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咸安区秉持公共财政理念,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保障了各项事业的发展需求。全区公共预算支出481796万元,同比增长了38.33%。

整改问责进一步强化。对上年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问题,区政府及各部门积极整改:完善制度7项,收缴财政资金239.08万元,清理纳入预算资金168.47万元,下拨滞留资金4935.65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64.78万元,扣回高估冒算工程款13.96万元,调整会计账目270.28万元,统筹到位资金663.49万元,在预算编制和财务管理中予以规范的金额568.63万元,追责问责17人。

第一部分  审计情况

一、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根据审计法和预算法的规定,区审计局对咸安区2019年决算和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区财政局编制的决算报表表明,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9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07%,同比增长7305万元,增长5.59%。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8934万元,同比增支60628万元,增长17.41%。

2019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资金来源合计48308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9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729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6062万元,调入资金36317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80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0513万元。公共财政支出481796万元,其中:本级公共预算支出40893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26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0207万元。结余结转下年1288万元。

2019年政府性基金资金来源合计93075万元,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0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7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260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05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9500万元,上年结余21264万元。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90623万元。结余结转下年2452万元。

 2019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资金来源239348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93999万元,利息收入117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2912万元,转移收入3204万元,其他收入4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63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6137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65132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49287万元,转移支出579万元,其他支出256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034万元,其他费用7671万元。结余结转下年74216万元。

2019年咸安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9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593万元,收支平衡。

审计结果表明,区财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全区财政经济运行保持了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财政专户及资金代管户资金产生的利息应转未转预算收入331.33万元。

(二)上级专项资金未及时录入指标系统。

咸安区2019年度上级专款有7136.37万元未及时录入指标系统,截止2020年8月13日,补录入6871.37万元,尚余265万元未录入。

(三)少数单位未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各乡镇办政府、人社中心及财政所将资金从零余额账户向实体资金账户转账42965.27万元。

2019年咸安区各乡镇办政府、财政所、人社中心等单位的指标下达后,资金绝大部分直接转入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基本账户、非税收入专户或专项资金专户中,造成单位财政性资金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未直达终端,不便于资金的动态监控,涉及资金42965.27万元。

二、专项审计情况

(一)咸安区2016至2018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审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对咸安区2016至2018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编制了精准扶贫规划,出台了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全区共建成覆盖农村饮水安全的大中型水厂10座、单村集中供水工程345处。但在水源地保护、水质检测、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改进的问题。

1.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区水利和湖泊局监管不到位,导致中标单位将工程转包或分包给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施工,涉及合同金额451.25万元;管网延伸工程施工填埋深度不够,少数管网裸露在外,裸露长度3203.2米;项目多计工程价款11.33万元。

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未办理竣工验收即投入使用,存在质量隐患。

三是马桥镇严洲村和大幕乡双垅村领取管材后未及时安装,严洲村杨家湾供水工程完工后未接通出水管供水,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

2.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

一是四邑公堤防汛指挥部将480米价值0.73万元的饮水管材用于管理用房供水项目。

二是大幕乡水厂将900米价值5.02万元的饮水管材用于大幕乡行政服务中心职工楼食堂供水项目。

三是马桥镇政府将15000米价值17.34万元的饮水管材用于肖星线公路拓宽原供水管道改迁。

四是湖北凯耀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建设大幕乡南山取水池项目中将图纸范围外的道路浆砌石挡墙项目纳入饮水工程项目,涉及金额3.57万元。

3.水源保护方面的问题。

一是区政府未建立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未制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方案,导致水源达标率较低。

二是区政府未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导致鸣水泉水库未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

三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未设置隔离网,影响农村饮水安全。

四是双溪镇杨堡河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存在畜禽养殖现象,影响杨堡河水源水质。

五是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频次低,监督不到位。

六是饮用水水源取水口水质超标。

七是2016年和2018年,咸宁市生态环境局咸安区分局未按要求将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结果向社会公示。

4.工程建后运营维护方面的问题。

一是因未落实农村饮水安全机制,导致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较低。

二是水厂管理不规范,部分工作未及时开展。部分千吨万人以上水厂未按规定设立化验室;部分水厂仅对出厂水水质进行检测且检测内容指标不全;部分水厂采用人工加药消毒;部分水厂卫生许可证已过期;部分水厂未建立关键控制点量化的水质、水量、水压等质量控制制度;部分水厂未组织过应急演练。

三是部分水厂运营维护不规范。桂花水厂个人承包经营合同文本不规范,承包经营收益应缴未缴,集体收益未得到保障;部分水厂会计核算不规范,未进行成本核算;全区共有8个规模水厂未提取维修基金。

5.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履职尽责方面的问题。

截至2019年10月,区政府未制定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法,区财政和水利部门未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二)2019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的审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审计署的要求,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对咸安区2019年第三季度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主要对中央和省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使用、“降费”政策落实及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等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问题如下:

1.中央和省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使用方面的问题。

一是预算指标管理不规范,部分资金未及时录入指标系统,影响资金及时分配和使用,涉及金额6729.43万元。

二是专项资金未及时分解下达到单位和项目。2018年至2019年,有5个项目的专项资金403.28万元超过90天未分解下达到单位和项目,影响资金拨付使用。

三是截至2019年8月底,有268.7万元专项资金结存一年以上未拨付使用。

四是部分项目实施进度缓慢,资金无法及时拨付使用。

1)财政部门与项目主管部门衔接不到位,部分项目未能及时验收。如南川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因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机构改革被撤销,项目和资金管理单位不明确,造成项目完工17个月但资金757.54万元还在区农发办专户。

2)资金已拨付到部门项目实施较慢。如区财政局将刘家桥民居维修保护工程项目资金100万元拨付至区博物馆,截至审计时,项目未启动,资金未使用。

3)项目主管部门与申报单位衔接不及时,致使项目推动缓慢。如区财政局拨付区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资金415万元,用于畜禽养殖废弃化资源化利用,但在项目推进中,由于部分乡镇对资金具体用途不明确、申报不及时,造成该项目资金结存280.74万元。

五是项目实际建设效益存在问题。

1)电影下乡项目在少数村未达到应有的效益。2018年省财政下拨咸安区电影下乡项目资金16.8万元,用于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但审计调查发现,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视的普及,以及电影公司未提前向各村告知放映时间,导致少数村观众不多。

2)农家书屋项目管理不到位。有的图书借阅室或文化书屋没有指定专人进行管理,有的阅读场所不具备阅读条件;个别村收到配发的图书后未及时拆封、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效果。

2.“降费”政策落实方面的问题。

一是停征、免征项目仍在收费,涉及金额281.21万元。

二是将应由财政资金承担的工作经费、咨询服务费等7项费用转为企业承担,涉及单位11个、资金271.84万元。

三是依托行政职权及影响力等便利条件,进行经营、摊派等形式变相收费433.8万元,涉及单位3个。

四是部分协会管理不规范。两家协会无具体收费标准收取会费36.4万元。

3.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审计发现的问题。

一是未落实还款计划,没有按时偿还拖欠资金5.52万元。

二是漏报应上报的拖欠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账款2026.39万元。

(三)咸安区2016年7月至2018年度医疗保险基金审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相关规定,区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咸安区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医疗保险政策制度落实和改革措施推进情况,以及基金筹集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区医保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各项政策要求,采取加强制度建设、加大保障力度等多项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在保险体系、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医保改革措施推进、医保制度整合及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违规收取诊疗项目和医用服务设施费用6.78万元。

二是重复参保,涉及人数251人,金额7.08万元。

三是违规套取医保基金4.36万元。

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审计情况

受市区两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委托,区审计局对区城乡管理执法局、区环境保护局、区民政局、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区委党校、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区妇女联合会、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统计局、区招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浮山办事处等16家单位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并对宋任东同志担任浮山办事处党委书记、龙栋同志担任浮山办事处主任期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情况表明,各领导干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各单位党组一班人和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履行了经济职责,为本单位的稳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无依据收费12.7万元。

2.原始凭证报账不规范,涉及金额168.35万元。

3.违规支付款项8万元。

4.公务接待管理不够规范,涉及金额9.38万元。

5.会计核算不规范,未按会计制度规定使用会计科目,涉及金额1476.28万元。

6.固定资产未登记,涉及金额321.3万元。

7.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涉及金额9.39万元。

8.应收未收出租收入151.2万元。

9.实体资金账户未及时清理撤销。

10.闲置土地2宗,面积93.14亩。

11.咸安区碧桂园人工湖居民养殖种菜,造成湖体污染。

12.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不规范,存在垃圾倾洒、渗漏情况,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四、政府投资审计情况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地方性法规中以审计结果作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依据有关规定的研究意见》(法工委函〔2017〕2号)和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的意见》,以及《湖北省政府投资审计实施办法》(鄂审投发〔2016〕104号)文件精神,区审计局全年完成投资审计项目5个。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多计工程款114.04万元;项目未履行报批手续,投资超概算411.47万元;承包方直接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资质的个人,涉及资金45.1万元;挪用专项资金15万元;应招标未招标,涉及合同金额240万元;报账资料附件不全,无合同,涉及金额2.64万元;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开工等。

第二部分  审计意见

(一)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要按照“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要求,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严格项目建设管理,按照批准的概算内容、规模和标准实施项目,加强进度管理,督促施工单位按时保质完成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探索建立健全资金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的方式,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使财政资金的安排使用更趋合理、有效。

(二)落实惠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将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加强涉企涉民收费的监督检查,加大违规乱收费的查处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加大惩处力度,落实问题整改。进一步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问题整改责任清单、整改结果清单制度,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整改力度,确保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问责力度,对于拖延、推诿甚至拒不整改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关于
2018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2020年10月28日在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咸安区审计局局长  孙金海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2018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请予审议。

201910月,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2018年度咸安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提出了审议意见。区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审议意见,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将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主要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结余较大,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区财政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持续提高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二)3679.59万元上级专项资金未及时录入指标的问题。截止2020年8月,一是补录上级专款指标2719.5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96.7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802.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0万元;二是上级扣回专款指标264万元;三是纳入预算统筹使用补录指标168.47万元。尚余527.57万元未及时录入。

(三)预算指标录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区财政不断规范预算指标录入工作,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二、咸安区民生资金大数据审计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1人违规发放创业担保10万元的问题。区就业局会同区财政局取消其贴息资格,责成区邮政银行按期收回贷款并加强对小额担保贷款申报工作的审核力度,建立相关制度促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稳定可持续发展,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二)区水产局套取成品油补贴24.55万元的问题。违规发放的补贴资金6.58万元已追缴区财政局财政专户,其余17.47万元经区政府同意已整合。区纪监委对1名相关责任人给予了诫勉谈话处理。

(三)违规发放农村客运车辆成品油补助1.15万元的问题。区道路运输管理所已追回资金上缴区财政局财政专户

(四)咸安区总工会向5名不符合困难职工建档条件人员发放帮扶资金2.2万元的问题。已追回5户帮扶困难资金2.2万元。

(五)教育部门免除4名非贫困家庭学生学费0.9万元的问题。扶贫办取消3户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资格;剩余1人因既提供不出有力的佐证资料,又不配合调查,扶贫办决定对该户子女教育资助予以停发。

(六)咸安区规划制度执行不到位,未出台城镇住房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实施办法,五个乡镇、街道办未按要求建立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的问题。咸宁市政府印发了《咸宁市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没有独立建制公办中心幼儿园的乡镇正在逐步建立。

(七)部分幼儿园177.79万元的票据管理不规范问题。已补办手续,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财务管理的通知》,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八)部分幼儿园办园证件不齐全的问题。4所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已通过评估发证;5所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两证已办理齐全。

(九)教师编制核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已下达了关于全区公办幼儿园编制及设立咸安区浮山中心幼儿园等4所公办幼儿园的批复,核定全区公办幼儿园编制及控制数238人。

(十)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教育局积极组织园长任职资格、保育员培训,对非专任老师实施学历成长计划,提升学历,拓宽教师招录资格。

(十一)部分幼儿园超承载能力办学的问题。一是区教育局约谈了7所幼儿园的相关责任人,要求各幼儿园今后将人数控制在360人以内;二是加快园所建设,缓解大班额现象。区中心幼儿园已扩大园舍投入使用;温泉幼儿园新园正在建设中

(十二)因项目进展缓慢导致滞留欠拨学前教育资金382.73万元的问题。项目已完工,资金已拨付

(十三)部分幼儿园白条列支伙食费311.82万元的问题。区教育局积极整改,从制度上规范财务管理

(十四)部分幼儿园缺少有效财务管理制度,7所公办幼儿园将伙食费存入园长或出纳等10个私人银行账户管理的问题。区教育局积极整改,从制度上规范财务管理

(十五)低保、特困及建档立卡对象未享受医疗救助255人次,涉及金额97.91万元的问题。已全部追溯赔付到位。

(十六)4名非贫困人员违规领取低保救助金3.86万元的问题。咸安区社会救助局已取消上述4户对象的低保资格,低保金追缴通知单已送达,违规资金正在追缴中。为规范资金管理,修订了资金补助管理办法,确保政策贯彻落实。

(十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1.41万元结存区财政局两年以上的问题。已将2018年结余资金121.41万元结转至2019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并已使用完毕。

(十八)向未达到使用标准的农机发放奖补资金12万元的问题。区农机局积极整改,设备已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并重新修订农机购置补贴监督管理相关制度,强化监管,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益

(十九)咸安区农机局未建立县级农机化信息网的问题。已在省农机购置补贴专栏、区农业农村局网站、乡镇村公示栏进行公示。

(二十)三级售后网点及培训工作未同时实施的问题。区农业农村局将不断加大对农机经销企业的督导,督促企业兑现售后服务承诺,并加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培训维修网点的建设,提高购机户的安全驾驶和对农机具维护保养意识。

(二十一)改变耕地用途,违规领取耕地地力补贴3.92万元的问题。区官埠桥人民政府约谈了镇财政所及泉湖村有关责任人,督促财政所及泉湖村加强资金管理,制发了相关制度。

(二十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资金拨付使用率不高,有838.63万元资金结存2年以上未发挥使用效益的问题。资金已全部依规拨付

(二十三)区移民局向不符合政策规定的31名人员发放直补资金17.16万元的问题。区纪监委已对涉及违规发放的4名相关责任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追回9名人员的直补资金1.74万元其余资金有待追回。

(二十四)区移民局避险安置人员审核不精准,多报避险安置人数63人套取中央移民补助经费126万元的问题。资金已退回。

(二十五)虚增退耕还林资金支出294.71万元,资金未发挥效益长期结存财政专户的问题。经区政府同意,已2017年度退耕还林补助结余资金294.71万元整合用于精准灭荒工程造林后期抚育管理

(二十六)滞留专项资金157.45万元的问题。区残联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滞留资金已全部下拨。

(二十七)无依据支付阳光家园项目资金6万元的问题。已追回并上缴财政

(二十八)多付残疾实用技术培训资金0.5万元的问题。区残联联合区就业训练中心新增一期培训班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权益。

(二十九)向不具备康复训练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支付1名苯丙酮尿症患儿康复训练费4.36万元的问题。修订相关制度,今后将严格执行残疾人专项康复救助相关规定,加强资金管理与审核。

(三十)国营农场土地资源管控不严,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问题

一是收未收土地租金收入56.03万元的问题湖北金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签订承诺书,保证将欠款全部还清。二是奶牛场监管不力,农业公司通过高价转包国有土地赚取差价16.38万元的问题湖北金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将转包的全部土地收回,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

三、2018年度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审计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超范围、重复安排使用扶贫补助资金5.47万元的问题。医保局已将重复资助的3万元资金从医保财政专户退还至区扶贫资金专户违规发放的危改资金2.47万追缴财政

(二)结余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导致37.85万元扶贫资金闲置未发挥使用效益的问题。拨付使用8.74万元,其余资金已统筹使用。

(三)扶贫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有5个项目未按期开工建设或完工,822.2万元资金未拨付使用的问题。一是统筹整合项目资金322.2万元;二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拨付项目资金541.8万元。

(四)部分扶贫项目工程管理不规范、涉及金额114.92万元的问题。已约谈1名责任人,通报批评1名责任人并责令作出书面检讨,批评教育1名责任人。

(五)健康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有39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纳入保障范围的问题。截至2020年9月3日,已发放274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3.09万元,64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47万元;余下43名困难残疾人中,有24人因未在我区办证、证件过期、低保取消、失踪、死亡等原因,不能申请生活补贴,5人已在审计期间申请生活补贴,14人因资料还未上缴暂未发放补贴;余下15名重度残疾人中,有14人因未在我区办证等原因,不能申请护理补贴,1人待资料审核后兑付补贴资金。

(六)教育扶贫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有33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未享受教育扶持政策,涉及金额31.77万元的问题。一是276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未享受生活补助及“雨露计划”等教育扶持政策问题区教育局已将6.27万元生活补助资金补发给建档立卡贫困非寄宿学生;漏登“雨露计划”的问题,经查实、公示、复审后,补发284名学生补助资金42.6万元。二是54名适龄儿童失学辍学问题,除53名残疾学生确因身体原因不能正常上学以外,因厌学辍学学生戴秋红,经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多次电话联系以及上门做工作后,已返校就读。

(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交钥匙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2个安置点未安装卫生间洗漱设施,涉及住户18户53人的问题。18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全部入住,厨房厕所均能正常使用。

四、2016至2018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审计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虚列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成本6.28万元的问题已作调账处理。

(二)业主、监理和中介机构等单位监管履职不到位,施工单位虚报工程量,多计工程款13.96万元的问题多计金额已扣回。

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无依据收费211万元的问题区林业局已将收取的林业发展基金139万元上缴区财政,汀泗桥镇政府已将收取的协调费72万元返还区财政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

(二)29.18万元原始凭证报账不规范的问题相关单位已补齐手续,并表示今后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49.34万元公务接待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相关单位表示今后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按会计科目进行费用归集。

)挤占挪用计生事业费35.78万元的问题汀泗桥镇政府已将35.78万元计生事业费退回镇计生办账户。

)出借财政资金未计收资金占用费6.61万元的问题。已收缴财政账户。

)违规占用土地2宗面积17亩)的问题区国土资源部门已对上述违规占用土地的问题下达了罚款1.33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收缴财政。

1宗面积11.24公顷土地闲置的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对闲置土地正在进行了调查,出具了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汀泗桥镇已安排人员联系企业,督促企业尽快开工建设。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区审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关于审计整改落实的工作部署,继续跟踪督办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分类梳理,突出重点,深入分析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对已经整改的问题,举一反三,深入查找管理漏洞和制度根源,建章立制,巩固整改成果,提升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关于咸安区
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亚钦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本次会议听取了区财政局局长洪声耀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咸安区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会前,财政经济委员会结合《关于咸安区2019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报告》,对区人民政府提出的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2019年决算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91万元,加上非税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债务转贷收入、上年结余和调入资金等收入总计483,084万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8,934万元,加上上解支出、债务还本支出总计48179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8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93,075万元,支出总计90,623万元,结余2,45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和总支出均为593万元,收支平衡。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收入177,977万元,当年支出165,132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2,84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74,216万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9年,区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和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积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和区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调整后的目标任务。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区人民政府提出的2019年区级财政决算草案。

区审计局依法对2019年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少数单位未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项目建设监管不到位,违规使用项目资金,项目实施较慢,会计核算不规范,“降费”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建议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区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认真扎实做好整改工作,并在2020年12月31日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二、关于2018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为落实2018年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区人民政府及审计部门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对2018年审计查出的49项突出问题,及时安排部署、落实整改责任,提出明确要求、认真抓好整改。截至2020年9月,已整改到位41个(建章立制7个),已制定整改计划未整改到位8个。整改到位资金7024.34万元(其中:收缴财政资金239.08万元,清理纳入预算资金168.47万元,下拨滞留资金4935.65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164.78万元,扣回高估冒算工程款13.96万元,调整会计账目270.28万元,统筹到位资金663.49万元,在预算编制和财务管理中予以规范的金额568.63万元),追责问责17人(其中:党内警告1人,约谈10人,党内警告4人,通报批评1人,批评教育1人)。对未整改到位事项,审计部门要继续跟踪,督办整改到位。

三、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实施预算法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决算决议要求,进一步做好财政预算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紧扣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用好财政政策和资金,聚焦支持重点产业,促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巩固壮大财源基础,提升财政持续保障能力。

2.进一步提升预决算管理水平。提高预算编制前瞻性、精准性和科学性,细化预算编制;安排预算要坚持量入为出,更加注重支出结构调整,不断强化预算约束意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3.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审计机关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强化对预算绩效审计监督。同时,要注重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着重从体制机制提出整改措施,从根源上解决审计查出问题。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关于批准咸安区
2019年区级财政决算的决议

——2020年10月28日咸安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会议通过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区财政局局长洪声耀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咸安区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和区审计局局长孙金海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咸安区2019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报告》,会议结合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对咸安区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和财政决算报告进行了审查,同意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2019年区级财政决算。



关于咸安区
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2020年1028日在咸安五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咸安区财政局局长  洪声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 现将我区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2019年底,全区国有资产统计的单位(企业)户数208家,资产总额159.32亿元,负债总额39.88亿元,净资产总额119.44亿元;全区土地总面积150308.32公顷,农用地面积123554.12公顷;矿产资源种类有16种,矿产资源年产矿石746.17万吨;水资源总量为10.5966亿立方米;全区现有林地面积112.17万亩,森林覆盖率43.56%,园林绿化299.05万平方米。

二、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2019年,由区政府国资局作为出资人的规模企业4家,分别是:咸安区经济发展集团(以下简称区经发集团)、咸宁天立路桥有限公司、咸安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咸安区绿色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区绿投)。其中,2018年组建区经发集团时,为做大集团资产规模,咸宁天立路桥有限公司、咸安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等2家企业划入区经发集团作为子公司,但经营和管理模式不变。

截止2019年12月底,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26514万元,负债总额269977万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856537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24%。

2019年,全区国有企业营业收入41500万元,同比增长21000万元;利润总额-867万元,同比减亏873万元;上缴税费1449.4万元,同比增长323.3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8600万元,同比增长4.9%。

(二)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情况

1.督促区属国有企业转型。督促咸安经济发展集团不断做大做强,扩大注册资本,增大资产规模,推动发行企业债券,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为集团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打牢基础,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范围,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使集团公司逐步迈向经营方向明确、市场职能齐全、竞争力不断强大,管理科学规范的国有企业。督促区绿投公司健全制度建设,强化财务监督,降低管理成本,搞好项目的事前预算和事后审计,不断增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2.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019年,咸安区经济发展集团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改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指导,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对组织架构和市场业务进行了定位。组织架构定位:注销“咸安恒达教育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原城投公司旗下的泉兴置业有限公司、咸宁天立路桥有限公司、咸宁市咸安区源通出租车有限责任公司、咸宁市厦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咸宁市字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升格为一级子公司、三级子公司升格为二级子公司,形成集团公司下辖9个一级子公司、2个二级子公司的格局。明确各子公司的市场定位:集团公司转型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以城市建设和服务为重点,以产业实体建设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集团公司由政府平台型企业向自主发展型企业转化,按业务属性,分为城乡建设板块,城乡综合服务板块、投资板块三个板块齐头并进。区绿投公司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工作:启动了幕阜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1.5亿债券业务,并请了相关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目前正在运作中。

3.防范化解重大经营风险。一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重大投资项目需经企业内部班子成员会议统一研究,并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通过后才能执行,同时企业设立纪检办公室,强化纪检监督作用。二是量力而行化解债务。区经发集团制定《咸安区经发集团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风险实施方案》,确定10年还清债务的工作目标,化解债务途径主要是通过企业发债和统筹预算资金来逐步尝还。三是转型升级,突出主体。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确立咸安区经发集团市场主体地位为目的,进一步优化公司组织构架、完善管理模式、明确员工人事关系、提高资产优质率、确立公司发展方向,逐步将咸安区经发集团打造成经营方向明确、市场只能齐全、市场竞争力强大、管理科学规范的国有企业。咸安区绿色产业发展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了防范经营性风险,一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成本管理,积极与委托方进行沟通,对所有项目收支都按计划执行。二是在重大投资项目投资时,首先经过专家组科学研究论证后报党委会讨论,降低投资风险。三是公司内部控制,各环节专人负责,明确责任,相互监督,严格审批手续。四是控制借贷风险,借贷资金前,有明确用途,做好还款计划。

4.加强国有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根据公车办【2019】37号文,取消6台企业公务用车,已全部封存,进入处置拍卖程序。至2019年12月月底前,区经发集团一级子公司城投公司向国资局上缴了国有资产收益295万元;二级子公司厦宇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上缴国资局国有资产收益54万元。

三、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湖北咸宁金桥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是咸安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合资经营的一家专业担保公司,截止2019年12月31日,总资产26668.66万元,比年初24688.78万元,增长8.01%。负债17682.07万元,比年初10742.25万元,增加64.6%。所有者权益9004.62万元,比年初13946.53万元,减少35.43%(减少的原因:1、2016年3月全探出资的3000万元未在工商局注册,2019年年末调账,实收资本调减3000万元。2、代偿损失确认2036万元)。2018年12月注册资本金10060万元,国有资本500万元,占实收资本金的4.97%。国有资本应享有的权益为447.52万元。2019年12月净利润-1654.49万元,比上年-114.35万元,增加了1540.14万元。主要是代偿损失增加了2036万元。营业收入659.22万元比上年同期658.43万元上涨0.12%,其中营业支出1000.27万元,比上年911.26万元,上涨了9.76%。主要是财务费用增加776.67万元(支付“县域经济”借款利息)。

成本费用情况分析:2018年12月担保赔偿支出增加2036万元,主要是企业代偿数量增加、业务及管理费支出223.5万元,同比去年388.02万元,下降42.39%,说明人工成本下降、财务管理制度稳健。

税金情况分析:1.2013年缴纳营业税金11.76万元,2014年缴纳25万元,2015年缴纳51.83万元。2013-2015年缴纳税金逐步上涨,主要是担保业务收入逐年上涨,说明担保业务逐年增加。2.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3第一条第24款),湖北咸宁金桥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符合免征营业税融资担保机构,并获得咸宁市咸安区国家税务局核准,免征2016-2019年增值税。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情况

1.国有资本投向、布局。国有资本投向属于融资性担保机构,按现行行业分类属于金融服务业。按国有资本投向用途股权投资,湖北咸宁金桥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60万元,其中咸安区国资局投资500万元,占4.97%。投入金融机构作为银行保证金,用于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由于经济下行,近两年出现了大量的代偿,2019年国资局投资500万元作为保证金代偿了企业欠款。

2.国有资产监管情况:1)金桥担保公司是国有资本控股性质的担保公司,公司在重大决策部署和日常监督,服从国资局及经信局党总支的领导 ,服从国资局及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区国资局对担保机构的投资或增资经咸安区常委会及咸安区长办公会集体研究通过,国有资本管理方面的做法:一是派驻相关人员兼职,参与协调管理,二是咸安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心代表国有资本股权参加公司股东会参与管理。(2)近5年公司治理改革情况及国有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情况。目前公司内设机构有担保业务部、风险控制部、财务部、资产管理部、法务部、综合业务办公室等6部一室。由于经济下行公司精简人员,现有员工17人。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分工与合作,前后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形成了专业化担保业务团队;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管理化担保业务操作流程和制度;资金实力由3000万元,增加到10060万元。

3.风险控制情况:1) 风险控制监管规定的执行情况:2019年金桥担保公司单户担保不超过金桥担保公司的净资产的10%,对关联企业的担保不超过净资产的15%,对所有金融机构的担保总额没有超过担保公司净资产的8%。另外公司没有非法集资,没有违规收取客户保证金,对少数抵押额不足的企业收取了10%的的保证金按规定专户存入被担保金融机构帐户的用于代偿企业本息。由于经济下行,公司2019年在保108户3.55亿元,按规定提取了1%赔偿准备金,担保费659.22万元,按担保收入的50%提取了担保责任准备金。(2)当前风险状况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2019年到期担保贷款3.52亿元,解除担保责任还款3.7亿元,其中代偿本息2598万元,代偿率6.7%,由于债务人失联或没有偿还能力,抵押无效等因素通过风险分类损失预计60%以上,约2000万元,“两金”风险覆盖率不足0.75。

4.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情况

近五年以来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情况:2015年公司高管人员6人,年薪酬总额34.56万元、年平均薪酬5.76万元,比2015年地区年平均工资4.32万元高出1.44万元。2016年公司高管人员6人,年薪酬总额37.44万元、年平均薪酬6.24万元,比2016年地区年平均工资4.73万元高出1.51万元。2017年公司高管人员6人,年薪酬总额39.6万元、年平均薪酬6.6万元,比2017年地区年平均工资5.42万元高出1.18万元。2018年公司高管人员4人,年薪酬总额27.6万元、年平均薪酬6.9万元,比2018年地区年平均工资5.5万元高出1.4万元,2019年公司高管人员4人,年薪酬总额30万元、年平均薪酬7.5万元,近5年以来公司高管人员薪酬逐年上涨,年平均工资高于地区年平均工资。

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截止2019年底,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198户,编制人数9390人,实有人数9681人,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439715.22万元,同比增加751.1万元,增长0.1%;负债总额111142.02万元,同比增加5223.03万元,增长5 %;净资产总额328573.2万元,同比减少4471.93万元,减少1%。

按单位性质分析。全区行政单位48户,国有资产总额177660.67万元,同比增加51715.33万元,增长29%,负债总额61481.73万元,同比增加32141.26万元,增长52%,净资产总额116178.95万元,同比增加19574.08万元,增长17%。全区事业单位150户,国有资产总额262054.55万元,同比减少50964.23万元,减少19%,负债总额49660.3万元,同比减少26918.22万元,减少54%,净资产总额212394.25万元,同比减少24046.01万元,减少11%。

按资产构成分析。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净值107972.24万元,同比减少54505.29万元,减少50%;流动资产246335.96万元,同比增加36907.69万元,增长15%;在建工程53222.68万元,同比增加18925.76万元,增长36%;无形资产32184.34万元,同比减少577.06万元,减少2%。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情况

资产配置情况。2019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新增固定资产9703.42万元(原值)。其中:行政单位新增固定资产2029.14万元,事业单位新增固定资产7674.28万元。

资产使用、处置情况。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以自用办公为主,存在少量出租出借等情况。2019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1352.56万元(原值)其中:行政单位处置资产548.46万元;事业单位处置资产804.1万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情况

1.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严格落实《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准则及财政部有关规章制度。在制定《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细则》和《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细则》、《关于加强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专门制定《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和担保管理细则》、颁发《咸安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征收与使用管理细则》,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范围、收缴、使用、管理进行明确。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指导、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建立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做到“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符”,明确责任,加强资产的分类管理,充分体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2.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效益。一是资产配置从源头控制,编制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实现资产配置预算和资金预算、政府采购预算有效对接。二是资产实行有偿使用,严格遵循《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按要求和规程使用。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资产共享机制,对闲置、低效运转的资产通过区政府审批、区国资局下达批文,实行有效调剂。合理配置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对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调配,建立公务用车运营平台,盘活存量资产。四是严把资产处置关,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对其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转移或者核销,经审批的资产处置统一按规定处理。对部分资产处置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引入招标投标、公开拍卖机制,实行阳光操作,提高资产处置的透明度,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五是资产收益全额上交,按照“财政专户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管理。

3.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有关精神,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二是加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三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优化管理流程。四是实施动态监管。围绕存量资产安全完整、增量资产依法配置、变动资产依法报批三个关键环节,建立以资产信息为基础,以资产配置管理为核心,以资产处置管理为关键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五是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断强化。按照“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的监管责任体系已建立健全,基本形成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

五、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一)土地资源总量及分类

截止到2019年底,全区国土总面积150308.32公顷,农用地面积123554.12公顷,占全区面积的82.2%。同2018年相比,农用地面积减少516.89公顷。共收储入库土地417.14亩,目前这些土地均没有出让。

)矿产资源总量

截止2019年底,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有16种,消耗矿产资源年储量746.17万吨,其中:消耗石灰岩715.35万吨,消耗白云岩30.82万吨;砖瓦用页岩未开采;地热资源开采量242.4万m3/年;其它未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呈零散分布,尚未探明储量。现有探矿权3个,勘探面积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资源储量有待勘探。

(三)水资源

2019年全区地表水资源量9.386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591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不重复计算量1.209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0.5966亿立方米。全区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56.30%,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71.0万立方米2019年全区平均降水量1261.1mm,折合水量18.82亿立方米2019年全区人均水资源总量2014立方米,亩均水资源总量2042立方米

(四)森林资源  

全区现有林地面积112.17万亩,立木蓄积量208.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56%。园林绿化299.05万平方米。

(五)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情况

依法管理矿产资源。1、全面推进矿区(山)储量动态监管,改进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动态检测工作。 以矿山为单元开展矿产资源储量年度动态检测,编制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要求采矿权人必须于每年1月底前完成并提交上年度的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经过审查(核)的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其储量数据作为矿山资源储量统计、矿山资源储量动态监管的依据。2、实行动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定期核实制度。凡全区已动用矿区,每3-5年须以矿区为单元进行一次全面核实,编制矿区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评审备案的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其资源储量数据可作为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和矿业权变更、延续、评估的依据。3、做好矿区储量核实与矿山年度储量动态检测的衔接工作。矿山年度储量动态检测结果是储量核实时反映矿区储量变化的依据。地勘单位提交储量核实报告时,应详细说明本次储量核实前,经储量动态检测记录的储量变动情况,并附该矿区最近一次评审备案的核实(勘查)报告以来,连续几年内各矿山的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所在矿区开展并完成了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的矿山,当年度可不再提交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

加强土地储备资源管理。1、加强对储备土地的日常管护巡查检查,对巡查检查中发现的违章搭建、建筑弃土等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理。2、认真清理闲置土地,充实土地储备库。及时将收回的建设用地、征收土地纳入土地储备库,充实土地储备力量。3、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快被征地地块的征地拆迁工作,尽快达到“净地”出让条件。4、多渠道提高储备土地收益(1.多元化利用储备土地,将暂时不出让的储备土地租赁给临时土地使用者,增加储备土地收益。2.丰富土地供应方式,对具备条件的储备土地熟地出让时,采取挂牌、拍卖等多种方式公开出让,将有限的城市土地合理配置,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3.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手段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度和利用效率,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单位用地的地价水平,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增加土地出让收益,另一方面也可贯彻落实国家土地集约利用政策)。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全方位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配置地表水,积极利用外调水,从严控采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联合调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国有森林资源管护方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管理力度,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六、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思路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物质基础,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管理中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政企分开不到位,人员身份没理顺;市场主体未确立,企业经营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有建设资金来源保障;存量资产有待盘活。二是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担保公司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政府投入不足,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政府、银行共同承担风险机制有待建立,国有金融资产有待做大做强,减量提质。三是资产管理体制不顺,有些单位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监督;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脱节;资产管理监管乏力;处置行为不规范四是收购储备国有土地的收益不高;矿山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现突出。五是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尚不完善。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涉及面广、业务量大,各级各部门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各类国有资产报告编写方法和格式口径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统一。

针对我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建立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要求,紧紧围绕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和效益,着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企业高层领导身份去行政化,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落实到位;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明晰职能定位,确定发展方向;进一步规范资本运作,严防债务风险;创新人才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是按照减量提质要求。做大做强担保机构,做实政府国有资本,加强对国有金融资产的监管。三是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强化落实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将国有资产管理与财政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一并纳入绩效考评。同时,建立奖惩、问责机制,促进国有资产合理的配置与有效使用,实现“政府分级所有并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原则。加强资产协作监督。四是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联动长效机制,健全制度办法,严查破坏国有自然资源违法行为,从源头根除破坏国有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切实抓好国有自然资源管护、培育、综合利用、合理开发等相关工作,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七、对2018年咸安区人大常委会审核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一)审核意见。咸安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财政局局长洪声耀受区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咸安区2018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针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中反映出的问题,会议提出如下意见:1.强化资产管理意识。2.夯实资产管理力量。3.切实摸清资产底数。

)整改落实。针对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道所提意见,我们及时反馈,要求各部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自查,根据职责要求,拿出整改措施意见,落实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对教育、卫生等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针对审计结果进行督查、整改,并建立查出问题整改问责的长效机制。

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及工作要求,坚决落实本次会议决议,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稳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以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和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为目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咸安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咸安人民!



关于咸安区
2019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0年1028日在咸安五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咸安区财政局局长  洪声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9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管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2019年,全区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国有企业主体

2019年,由区国资局作为出资人的规模企业4家,分别是:咸安区经济发展集团(以下简称区经发集团)、咸宁天立路桥有限公司、咸安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咸安区绿色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区绿投)。其中,2018年组建区经发集团时,为做大集团资产规模,咸宁天立路桥有限公司、咸安区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等2家企业划入区经发集团作为子公司,但经营和管理模式不变。

部门直属企业4家,分别是:咸宁市安泰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咸安区殡葬管理所、咸安区太乙洞风景区开发总公司、咸安区客运中心站。

(二)企业国有资产总量

2019年底,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26514万元,负债总额269977万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856537万元,资产负债率24%。

其中,政府直接出资企业资产总额为1117900万元,负债总额265800万元,国有资本权益852100万元。

部门出资企业资产总额为8614万元,负债总额4177万元,国有资本权益4437万元。

(三)企业经营情况

区属国有企业总注册资本110000万元,其中区经发集团注册资本100000万元,咸安区绿色产业投资发展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行业分布为城市建设、资本运营、公路桥梁建造、物业管理、出租车运营、土地整理、建筑安装、旅游投资开发、绿色产业项目投资等。

2019年,全区国有企业营业收入41500万元,同比净增21000万元;利润总额-867万元,同比减亏873万元;上缴税费1449.4万元,同比净增323.3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8600万元,同比增长4.9%。

2019年,区级出资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3355万元,其中经发集团3349万元,区绿投公司6万元。

2019年,我区国有企业没有境外投资事项。

2019年,我区国有企业没有实行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原因是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均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中抽调,没有转变身份。

(四)国有资本投向情况

2019年度,完成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13222万元,其中经发集团10505万元,区绿投公司2717万元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国资管理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活力为中心,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督促区属国有企业转型

督促咸安经济发展集团不断做大做强。通过扩大注册资本,增大资产规模,推动发行企业债券,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等措施,为集团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打牢基础,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范围,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使集团公司逐步迈向经营方向明确、市场职能齐全、竞争力不断强大,管理科学规范的国有企业。督促区绿投公司健全制度建设,强化财务监督,降低管理成本,搞好项目的事前预算和事后审计,不断增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019年,咸安区经济发展集团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指导,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对组织架构和市场业务进行了定位。注销“咸安恒达教育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原城投公司旗下的泉兴置业有限公司、咸宁天立路桥有限公司、咸宁市咸安区源通出租车有限责任公司、咸宁市厦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咸宁市宁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升格为一级子公司、三级子公司升格为二级子公司,形成集团公司下辖9个一级子公司、2个二级子公司的格局。

明确各子公司的市场定位:集团公司转型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以城市建设和服务为重点,以产业实体建设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集团公司由政府平台型企业向自主发展型企业转化,按业务属性,分为城乡建设板块,城乡综合服务板块、投资板块三个板块齐头并进。

区绿投公司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工作:启动幕阜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1.5亿债券业务,邀请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目前正在运作中。

(三)防范化解重大经营风险

一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重大投资项目需经企业内部班子成员会议统一研究,并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通过后才能执行,同时企业设立纪检办公室,强化纪检监督作用。二是量力而行化解债务。区经发集团制定《咸安区经发集团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风险实施方案》,确定10年还清债务的工作目标,化解债务途径主要是通过盘活资产扩大收益和统筹预算资金来逐步尝还。三是转型升级,突出主体。以确立咸安区经发集团市场主体地位为目的,进一步优化公司组织构架、完善管理模式、明确员工人事关系、提高资产优质率、确立公司发展方向,逐步将咸安区经发集团打造成经营方向明确、职能齐全、竞争力强、管理规范的国有企业。

区绿投公司为防范经营性风险,一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成本管理,积极与委托方进行沟通,对所有项目收支都按计划执行。二是在重大投资项目投资时,首先经过专家组科学研究论证后报党委会讨论,降低投资风险。三是公司内部控制,各环节专人负责,明确责任,相互监督,严格审批手续。四是控制借贷风险,借贷资金前,有明确用途,做好还款计划。

(四)加强国有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

根据《咸安区区属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咸安公车文〔2019〕3号文),取消6台企业公务用车,已全部封存,进入处置拍卖程序。至2019年12月月底前,区经发集团一级子公司城投公司上缴国有资产收益295万元;二级子公司厦宇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上缴国有资产收益54万元。

三、困难和问题

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政企分开不到位。一是管理制度没理顺。区国有企业与区政府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而不是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签订出资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二是人员身份没理顺。国有企业高层领导仍然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身份,档案关系、工资发放、社保缴纳、年度考核和薪级调整都保留在原单位。三是经济往来关系没理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仍然有部分是以指令性文件给企业承建,既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程序,也没有作资金预算安排,直接由国企承担资金支出。

(二)市场主体未确立。一方面我区没有按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出资,部分注册资本金没有落实到位。国企经营项目中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没有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过多注重社会责任,而没有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益。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项目是区政府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没有建设资金来源保障。

(三)存量资产有待盘活。一是区国有企业存量资产量大收益小,没有充分盘活,没有发挥经济效益。据统计,将闲置的国有资产(土地、房产)处置变现,将增加数亿元的国有资产收益,增加地方财力。二是国有资产被政府项目建设无偿占用,没有履行处理手续,形成账上有账下无。三是实物资本不实。以实物资本注入的国企资产只有划转文件,在产权过户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都是企业自行支付。

四、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理顺国资监管体系,健全国有资本经营体制。形成决策、监管、运营三层架构。明确各自的责、权、利,科学决策,依法依规监管,自主经营。一方面,稳步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体系三层架构,明确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并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按照责、权、利对应原则切实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另一方面,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

(二)进一步明晰职能定位,确定发展方向。区直国有企业应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客观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实际,制定转型发展战略,确定发展定位和使命愿景。重点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公司制改革。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对还未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要加快构建“三会一层”管理体制,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工作职责,明确人员组成。对于已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要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加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约束,做到董事会和监事会均应有职工代表,董事会外部董事占到多数,落实一人一票表决制度,董事对董事会决议承担责任。

(三)进一步规范资本运作,严防债务风险。一是投资决策科学审慎。建立健全集中管控、分级审批、阳光公开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投资决策机制,在现有“三重一大”议事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平台公司实际,对投资方向、投资数额限定等进行明确规定。 二是融资渠道多元合规。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结构化的融资渠道,多措并举,确保资金安全和资金链安全。把合规放在首位,坚持对各类融资进行内部审计;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定期不定期对融资运作进行外部审计。三是公司债务安全可控。根据政府项目需求并结合自身债务情况,合理确定融资规模,科学制定还款计划,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四)进一步创新人才机制,激发领导团队活力。坚持“以德为先,以能为本”的用人理念,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企业经营者人才队伍。一是要优化领导团队结构,切实做到企业领导干部实行政企分开,现有领导团队要实现由建设者向建设者和经营者兼具的方向转型,形成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职位结构合理,核心骨干稳定,后备人才充足的公司领导团队。二是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推进平台公司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办法和领导人选聘办法的出台,在平台公司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深化公司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司各类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对特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委托人才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加快建立退出机制,真正形成公司各类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三是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规范公司各类用工管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改变不适应转型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传统行政人事管理机制。

(五)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是各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定位,科学研判市场发展趋势,量身订制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找准发力点;二是充分论证决策科学,在涉及重大项目投资、重要资产处置、重大战略调整等问题上要进行充分论证,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设立决策委员会或咨询委员会等机构来协助决策;三是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制度执行,各公司要根据业务特点科学制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上,坚持“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达到既能够激发工作热情,又能够防止管理失控的高度统一。



咸安区
2018-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EPC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2020年1028日在咸安五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咸安区水利和湖泊局局长 张浩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8-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EPC项目建设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农村饮水安全关乎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之一。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6〕63号)、《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咸政发〔2017〕21号)文件精神。围绕“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饮放心水”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底,实现全域性全覆盖(规划布局、工程设施、良性运行、水质安全四个全覆盖),解决全部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前期工作

结合咸安区实际,我区计划到2020年底,大力推进规模供水和城镇管网延伸建设,构建以规模化水厂为主体、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农村供水体系。区水利和湖泊局组织设计单位编制了《咸安区2018-2020年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规划报告》(以下简称《三年规划》),《三年规划》建设各类供水工程20处,受益总人口13.5万人中,规划总投资1.58亿元。区政府两次召开常务会议部署该项工作,最终明确采取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建设;2019年7月30日,咸安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将咸安区2018-2020年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资金列入区级财政预算。

具体工作进展:2019年3月中旬,咸安区2018-2020年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EPC项目区水利和湖泊局按程序向区人大进行了重大事项报告;3月31日,区政府办主持组织了区水利和湖泊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区生态环境局等专家组,对《咸安区2018-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可研报告》进行了审查,4月下旬,设计单位完成了可研报告修改装订;4月2日、4月17日,区人大牵头组织区水利和湖泊局有关人员,对汀泗桥镇、桂花镇、大幕乡三个乡镇农村饮水情况及水厂运行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4月16日,结合我区实际,区水利和湖泊局制定了《咸安区2018-2020年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EPC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报区政府;4月20日,区水利和湖泊局将可研报告上报区发展和改革局请求审批;4月24日,区政府办印发了饮水EPC项目实施方案及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的文件;4月26日,饮水EPC项目工作专班组织了区财政局、招标代理、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人员,专题商议饮水EPC项目招投标前置条件及具体操作细节;5月5日,EPC项目工作专班组织区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委员会、招标代理、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对饮水EPC项目招标文件(初稿)进行了审查、修订;5月10日,招标代理单位形成饮水EPC项目招标文件(二稿),再次下发各工作专班成员征求意见;5月10日,区发展和改革局以咸安发改审批字[2019]69号文对可研报告进行了批复,批复总投资1.54亿元;7月30日,咸安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批准,将EPC项目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10月9日,招标公告挂网。2019年11月1日,在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咸安区2018-2020年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EPC项目(以下简称饮水EPC项目)由湖南航天凯天水务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人)、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联合体设计单位)、湖北大禹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施工单位)等联合体中标承建;2020年1月2日,监理标段由咸宁市长兴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标。

2019年11月27日,EPC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联合体单位进场,正式启动了饮水EPC项目勘察设计工作、项目前期协调工作;春节前,启动了双溪水厂汤垴片、联合水务公司向阳湖绿山片管网延伸工程。

三、项目复工

饮水EPC项目原计划2020年2月初开工,春节后,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直处于停工状态。3月3日,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局积极开展项目复工申报工作;3月7日,区水利和湖泊局对饮水EPC项目下达了复工批复,并报区防控指挥部备案;3月10日,饮水EPC项目正式复工开工。复工期间,参建单位严格按报备的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落实各项目措施,科学安排项目进度,抢抓工期,确保安全。

四、项目进展

1.初设批复与财评工作。饮水EPC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共分为两部分,2020年4月底,设计单位完成《汀泗水厂、桂花水厂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定本;2020年9月底,完成《配水管网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定本;目前已上报区发展和改革局待批复,批复下达后报区财政局开展财评工作。

2.改扩建工程。桂花水厂、汀泗水厂2处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征地、进场道路、厂区平整、配电工程、基础开挖等项目施工,正在进行水池、管理房等基础管件预埋、砼浇筑等项目施工,计划年底完成水厂主体施工。

3.管网延伸工程。启动了联合水务(向阳湖镇北岭、甘棠、祝垴、绿山,汀泗桥镇长寿、黄荆塘)片区管网延伸施工,其中绿山、甘棠村已基本完工;启动了双溪水厂(双溪桥镇汤垴、浮桥、郑良、李沛、杨仁)片区管网延伸施工,其中汤垴、浮桥、郑良已基本完工;启动了思源水厂(桃林、黎首、万秀、泉湖)片区管网延伸施工,其中桃林、黎首、泉湖已基本完工;启动了高桥水厂(白水、高桥、澄水洞、王旭、石溪)片区管网延伸施工,其中白水、高桥、澄水洞村已基本完工;启动了大幕水厂(西山下、马安、石桥、常收、双垅村)片区管网延伸施工,其中西山下、马安、石桥村已基本完工;启动了杨林水厂(高铺、李容)片区管网延伸施工;启动了南川源水厂(太乙村、龙潭村、严洲村、程益桥村、高赛村)管网延伸施工,其中龙潭、高赛村已基本完工。35座加压泵站已于10月底陆续启动施工。

截止目前,已完成管道铺设830km,土方挖填79.5万方,石方挖填4.96万方,砼0.43万方,累计完成工程总投资7205万元,工程总体进度55%,累计解决饮水人数7.43万人。

五、资金到位

目前,区财政局已安排饮水EPC项目一般债券资金480万元、571万元两笔,累计到位资金1051万元。

六、存在问题

1.工期后延问题:咸安区2018-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饮水EPC项目原计划在2020年底完成,因新冠肺炎疫情及汛情影响,完工时间将会后延。当前正处于施工黄金期,施工单位抢抓晴好天气抢进度、赶工期,但预计完工工期仍会后延3-5个月。

2.进度款支付问题:根据饮水EPC项目总承包合同约定:工程进度完成全部工程的50%时,支付全部工程款的35%;工程完工后,再支付全部工程款的35%(即全部工程完工后,总支付进度达到70%)。初步统计,目前工程总体进度约55%,施工单位正在准备进度款资料申报,监理及跟踪审计单位也在逐一审核汇总;年关将至,按合同约定第一笔进度款5000万元即需支付,但资金未全部到位。

七、建后管护

为切实加强我区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护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实现工程建得好、管得好、长受益。后期,计划以区经发集团为平台,成立咸安区供水公司。区经发集团为农村供水工程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受益者,同时对各供水工程进行资产审计,理清国有资产和私人投资,整合规模水厂和集中供水工程资源,成立国有供水公司,引入专业化公司进行运营管理。

2019年12月23日,区饮水办与咸安区经济发展集团办理了花纹水厂的交付使用移交手续,咸安区经济发展集团成立了咸宁恒源水务有限公司,花纹水厂运行管理目前已由咸宁恒源水务有限公司全面接管运营

本次饮水EPC项目建成后的桂花水厂和汀泗水厂,也拟参照花纹水厂的模式,移交给区经发集团负责运营管理。对未列入供水公司管理的集中供水工程督促各乡镇落实具有一定业务知识基础的人员进行管护,并咨询区物价局合理收取供水水费,根据运行情况从水费中确定一定比例提取维修养护基金,保证工程长效良性运行。



咸安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次会议出席、列席人员名单

出 席:

陈恢根          章成才    张池林          吴长勇    周大勇

杨大平          周亚钦    樊向红    周益民    余志前    余国华    

     鲁艳萍                朱辉煌    陈振中    张绪华    

王红波    徐一钊    万名炎    洪声科    袁方珍                         

   

列 席:

郑奇明    张忠波    陈先明          洪声耀    孙金海    张浩业

李志强    汪性智                董国兵          杜志平

徐霞子          余宾鹏          石桂兰    汪玲敬    鲁斌生

刘平耀                胡蔚志    陈小玲    李守斌    陈大军

     彭元其    刘政华    黄海晏    周巧荣    陈四清    贾光涛

施继伟    周友才    陈会珍